海南农副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及产业园配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167360 上传时间:2023-04-08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农副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及产业园配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海南农副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及产业园配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海南农副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及产业园配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海南农副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及产业园配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海南农副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及产业园配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农副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及产业园配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农副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及产业园配套项目环境影响评价.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南农副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及产业园配套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简本建设单位:海南罗牛山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时间:二一四年十二月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1.1 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1.1.1 建设项目地点海口市江东组团桂林洋开发区灵桂路北侧,罗牛山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内。如图1-11.2 工程概况1.2.1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主要分为5部分,分别为:冷库及生产交易设施,建筑面积143600;物流交易中心建筑面积24000;产品体验中心建筑面积18000;孵化器(办公楼)建筑面积58000;职工宿舍55600等。地下室部分为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平时主要作为地

2、下停车库。项目涉及地块面积为197300m2,项目总建筑面积304200m2,其中,计容建筑面积299200m2,地下建筑面积5000m2。1.2.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1。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类别单位数量备注1总用地面积m21973002总建筑面积m23042003其中地上建筑面积(计容)m22992004其中多温层冷库 m2436002号建筑,含冷库及分拣区、电子交易中心等5拍卖市场及常温物流仓库m21000001号建筑,建筑面积50000m2,层高8m以上,按两倍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6物流交易中心m2240007农产品体验中心m2180008孵化器m

3、2580009职工宿舍m255600占地面积12487 m2 共建设宿舍1949套,均为2人间,共服务职工及家属3898人10地下室m2500011容积率倍1.5 12建筑基底面积m27800013建筑密度%39.5 14绿地率%20.0 15机动车停车位个505地下110个,地上395个1.2.3 工程方案项目建筑内容主要有:冷库及生产交易设施、物流交易中心、产品体验中心、孵化器及职工宿舍等。表1-2 建筑汇总表序号类别数量单位备注1冷库及生产交易设施143600计容建筑面积1.1冷库及分拣区336001.2高温冷库及电子交易中心100004层,层高6米1.3拍卖市场及常温物流仓库(计容)1

4、000002层,建筑面积50000m2,层高均9m,按两倍建筑面积计算容积率2物流交易中心240002层3产品体验中心180004栋,1-3层4孵化器580002栋,裙房1-2层,主楼10层,局部11层5职工宿舍556002栋,14层,局部15层6地下室5000人防、车库、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304200计容面积299200(1)冷库及分拣区本项目中多温层冷库、分拣区位于2#建筑内,高温冷库及电子商务交易中心位于2#建筑附楼。1、多温层冷库本项目储藏设施为多温层可调冷藏库,建筑面积为25200,总库容为40000吨,主要用于水果、蔬菜、肉类及海鲜冷藏。层高6米,位于2#建筑的2-4层。超低温库(

5、-55以下):高档海鲜类商品的存储;低温库(-254):25海鲜类商品、长期存储的冷冻品储存,18一般冷冻商品的储存,04冷藏品的存储,24蔬果类商品的存储;恒温库(1218):1518空调类商品的存储等。2、分拣区分拣区8400,提供果蔬及肉类产品的分拣包装服务。层高6米。(2)高温冷库及电子商务交易中心高温冷库及电子商务交易中心为一栋4层建筑,是2#库附楼。高温冷库位于建筑的1、2层,电子商务交易中心位于3、4层。1、高温冷库高温冷库主要用于果蔬类产品的储存。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2、电子商务交易中心电子商务交易中心主要用于提供市场交易信息及进行远程电子商务交易,同时,配套办公用房。建

6、筑面积为5000。(3)拍卖市场及常温物流仓库拍卖市场及常温物流仓库位于1#库内,为一栋2层建筑,建筑面积为50000平方米,层高9m。根据国土资发200824号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中的关于容积率的计算要求,“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当建筑物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拍卖市场及常温物流仓库计容建筑面积为100000。拍卖市场位于一层,建筑面积为25000,主要用于生鲜农产品拍卖交易;常温物流仓库位于二层,建筑面积25000,用于储存货物。常温物流仓库设置行车通道,运输车可开至各层仓库,减少搬运成本。(4) 物流交易中心物流交易中心为一栋2层建筑,建筑面积为

7、24000,功能区分为:热带特色水果交易区、蔬菜瓜类交易区、畜产品交易区、水产品交易区、国内其他地区产品交易区、国外产品交易区及商务中心与银行。(5)农产品体验中心农产品体验中心为消费者提供视觉、味觉、触觉等多方位的农产品体验,不仅可以品尝新鲜的产品,还可以亲自参与产品加工过程,了解产品的历史和文化。产品体验中心建筑面积为18000,为4栋1-3层建筑,分布于景观带中,可获得最好的景观资源。根据不同的产品体验内容,可将其分为以下功能区:咖啡文化体验区、茶文化体验区、海南特色产品体验区、产品图片及多媒体展示区、产品知识竞赛区以 。(6) 孵化器中小企业孵化器平台是科技型中小企业集中发展、配套发展

8、、跨越发展的平台和载体,罗牛山强力打造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及研发楼,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产业聚集区。不仅如此,孵化器对引进企业有严格的规定和定位,仅限于有发展壮大潜力、高技术、低污染的特色农产品加工行业。这不仅有利于民营工业的专业化发展,而且有利于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向低污染、环保、技术型产业结构调整。本项目建设孵化器建筑面积达到58000。设计为2栋建筑,均设1-2层裙房,主楼10层,局部11层。(7)职工宿舍职工宿舍即职工宿舍,主要用于园区内工作人员生活用途,为2栋14层建筑局部15层,建筑面积为55600。1.2.4 项目工艺情况(1)制冷工艺及设备本工程采用氨(R717)为制冷

9、系统工质(本项目液氨均在线使用,不另设存储罐,需补充时由液氨供应商罐车运送,通过软管充注到制冷系统贮氨器。本项目冷库对应配置一套制冷系统,单独布置制冷机房,制冷系统液氨在线总量为14吨,共16m3,2个在线储罐。压缩机采用单级螺杆液氨冷却,冷凝器选用蒸发式冷凝器。为方便操作,在机房内设置调节站集中控制。高温冷藏间采用吊顶式冷风机,融霜方式以水冲霜为主,定期辅以热氨排油。此项目制冷工艺管道属于压力管道GC2类,管道材料的选择遵守GB50316-2008的相关规定。本项目选用液氨冷却螺杆制冷压缩机组。螺杆式制冷压缩机是回转式容积型压缩机,依靠气体进入机器后体积的缩小使气体密度急剧增加而使气态制冷剂

10、压力升高。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主要特点是:排气温度低,可以在大压力比下单级运行;容积效率较高;易损件少,运转周期长,使用安全可靠;振动小,运转平稳;能量可以无极调节等。制冷系统库房设备主要构成为新型高效氨吊顶冷风机,它靠空气通过冷风机内的蒸发排气管来冷却管外强制流动的空气。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不占冷库使用面积,库温均匀,效率高等优点,吊顶式冷风机使冷库内储存的食品迅速降温,大大提高了储藏食品的保鲜度。 1.3 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根据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本项目用地范围属于允许建设区。由项目用地使用证可知,建设单位已获得用地范围土地使用权。因此与海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相

11、符的。根据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年编制的海口市江东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江东组团片区依据功能定位,按照“两带、一区、五片”结构进行功能布局,“两带”指依托北面20公里海岸带,规划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利用14公里滨江带开发沿江居住区。“一区”指桂林洋科教及产业园区。“五片”指规划范围内的五个建设片区,即以发展星级度假酒店和居住为主的东营片区;以发展旅游度假为主的红树林片区;以发展居住为主的沿江生活片区;以发展临空港配套产业和风情小镇为主的桂林洋临空港产业片区;以发展高等教育产业为主的高教片区。由图9-2可知,本项目位于“五片”中的桂林洋临空港产业片区,主要以物流仓储和临空工业为主,本项目为

12、家产品物流中心项目,与该规划要求相符。 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2.1 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概况2.1.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2014年8月1819号委托五指山环境监测对项目进行监测,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果表明:各监测点位SO2、NO2、PM10浓度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版)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未出现超标情况,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整体状况基本良好。2.1.2 噪声环境质量现状2014年8月1819号委托五指山环境监测对项目进行噪声监测。评价区域4个点中,项目南界N2靠近灵桂路,交通噪声影响较大,昼间噪声为67.868.9dB,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13、3类标准,夜间噪声为53.4dB符合3类标准,项目西、北界昼间噪声为45.649.7分贝,夜间为41.244.6分贝,环境噪声能够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项目东侧苏排村监测点N3,昼间47.647.9dB,夜间42.342.7dB,环境噪声达到2类标准;总体上,评价区域噪声昼间、夜间值普遍较低,工程评价区域内噪声本底环境质量较好。2.1.3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南渡江以东,海拔:16.7米。这次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主要是地被植物生态方面的调查,调查的方法:是进入评价区域内釆取实地调查和分析的方法,对评价区内的自然概况、植物类型、植物群落的分布及生物

14、量的估算、国家保护植物及定位保护、记录植物种类及优势科、优势植物种类、将记录下来的植物种类、按哈钦松系统编写植物名录等,据调查:评价区内的自然概况:土壤为灰褐色稻田土和砖红壤,含沙少粘性大,透气性较差;受气候的影响,植被物侯期略有南亚热带的特征,冬季受北方寒流的影响,一些植物出现受冻现象或落叶,旱季不明显,一年生植物也较本岛南半部多;地势为平原,有农田、旱地和荒地等,原生植被类型为稀树灌草群落。由于历史上人们的开垦,土地重复利用,原生植被早已不复存在,演替为人工植物群落,经过土地平整现状主要为灌丛和草地。2.2 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及环境保护目标(1)大气环境根据大气导则,以项目所在地为中心,半径

15、为2.5km的区域。(2)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项目周围有下云颜村居民点等噪声敏感点,噪声以项目边界外200m为评价范围。表2.2-1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类 别保护目标方位及距离能受影响的人口(人)保护级别大气环境、声环境搬迁村庄安置区东北面,距厂界630m900人要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GB3095-2012中一级标准要求;达到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苏排村东南面,距厂界60m370人亭坡村南面,距厂界140m224人儒郑村西面,距厂界800m562人尚德村西北面,距厂界700m320人海南省电大艺术学院东南面,距厂界50m2500人要求环境空气

16、质量达到GB3095-2012中一级标准要求;达到GB3096-2008中1类标准要求水环境大排沟从项目用地穿越-达到GB3838-2002中类水域标准要求福创溪北面,距厂界3000m-第3章 环境影响预测及主要控制措施3.1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3.1.1 污染物类型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类型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非污染生态影响。3.1.1.1 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施工扬尘和施工机械尾气污染。(2)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气污染源主要为行驶在道路上的机动车排放的尾气污染、腐烂臭气。3.1.1.2 水污染物排放情况(1

17、)施工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施工期产生的废水污染源主要为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2)运营期水污染物排放情况营运期产生的废水污染源主要为员工及宿舍区生活污水,分拣区蔬菜清洗废水、分拣区地面清洗废水。3.1.1.3 噪声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噪声污染排放情况在项目施工建设阶段,主要的噪声源是各类机械的辐射噪声和运输材料车辆的交通噪声,噪声声级为90120dB(A)。(2)运营期噪声排放情况道路建成后营运期噪声源,物流车流噪声、车辆装卸噪声、社会活动噪声。3.1.1.4 固体废物污染物排放情况(1)施工期固体废物污染情况项目的实施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

18、圾等。(2)运营期固体废物污染情况本项目产生的垃圾分为生活垃圾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其中生活垃圾中的废纸张、废塑料等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中废弃包装物等属于可回收利用废物。生活垃圾中厨房垃圾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中烂菜叶、烂水果、过期变质的水产品和肉类等运至垃圾收集点日产日清。3.2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本项目评价重点保护目标为周围环境居民点。3.3 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3.3.1 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3.1.1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在路面施工、材料运输、拌料等过程中,不采取防尘措施,产生的粉尘将对200m范围内的敏感点产生较大的影响和污染,施工车辆在路面行驶时,将卷起大量扬尘对周围空气环境产生严

19、重的污染,受施工扬尘污染较严重的是道路两侧200m内的敏感点。此外,运输车辆在施工便道行驶时也会产生大量扬尘。为控制扬尘的污染,工程中将采取洒水措施,禁止大风天气施工,并合理确定施工场所。采取上述措施后,粉尘影响和污染程度会明显减轻。3.3.1.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评价3.3.1.2.1施工生活污水影响分析严格控制施工工地的生活污水的排放,本报告要求施工工地设临时化粪池,将生活污水收集由环卫部门抽走处置,不对外排放,以避免其对水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3.3.1.2.2施工生产废水影响分析施工生产污水主要是SS较高的泥浆废水和清洗修理机械产生的含油污水,禁止直排,防止污染水体和土壤。施工区应修筑集

20、水沟,并设置沉砂池,并定期清理,对于泥浆水可沉淀后用于路面洒水。3.3.1.3 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施工噪声干扰最为严重的是路基施工,主要声源为推土机、载重汽车和挖掘机等。土石方调配、材料运输作业由于干扰源流动性强,受其影响的人数较少,且这种影响多限于昼间,具有不连续性,一般能被民众接受。3.3.1.4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评价本项目建设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主题建筑建设产生的废料、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及弃土方。3.3.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3.3.2.1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项目产生生产固废定时清运至项目区内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定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目前生活垃圾收集点配备了2个

21、半封闭垃圾房,配垃圾收集桶各6个,共计12个,可容纳生活垃圾2t/d。一般工业固废则建设面积15平方米,层高4.5米的,封闭垃圾收集间,20t(10m3)容积垃圾收集箱2个。本项目设垃圾收集桶对项目产生的生活垃圾、生产固废进行收集,方便市政环卫工人运送垃圾。生活垃圾的恶臭气体是多组分、低浓度化学物质形成的混合物,其主要成份为氨、硫化氢和甲硫醇、三甲胺等脂肪族类物质。垃圾收集点臭气容易对环境产生影响。生活垃圾及一般工业固废派专人及时清运垃圾,保持垃圾收集点周围的良好卫生状况。与市政环卫部门协调,保证垃圾收集桶垃圾的日清日运。采取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垃圾臭味的挥发,对周围居民生活影响不大。综上所

22、述,采取合理的环保措施后,本项目废气排放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3.3.2.2 运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最高日污水产生量1193.8m3/d,43.57104m3/a。由于拟建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车辆及地面清洗废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通过市政管网进入桂林洋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目前灵桂路已接通桂林洋污水厂。要求区内配套的污水管网建设必须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同步投入使用,因此,拟建项目的建设和投产运行对地表水环境基本无影响。3.3.2.3 运营期噪声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分析,该项目建成后的主要噪声源为交通噪声、社会活动噪声和设备噪声。噪声源主要为: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的是汽车出入地面停车场时

23、的交通噪声,噪声声级一般在5985dB(A),设备噪声源声级值、降噪措施及分布情况祥见工程分析章节。交易和装卸货物时的嘈杂声,这类噪声声级一般在6575dB(A),且只在市场内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明显。冷冻机组、楼道通风设备、水泵、变配电间等设备产生的噪声,设备声级值在75105dB(A)之间。本工程设备噪声源分别采用了减震降噪及厂房隔声等降噪措施,降噪声级值在2025dB(A)。3.3.3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泄露风险评价结论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 液氨泄漏后, 空气中氨的最大落地浓度为126473.65mg/m3,超过氨的半致死浓度(LC50:1390mg/m3)出现距离为21.

24、4m处。本项目液氨泄漏影响范围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在静风情况下,事故造成的半致死范围主要分布在事故源周围65.9m米范围内,覆盖面积约6610m2,在平均风速条件下,事故造成的半致死范围主要分布在事故源下风向350.7米范围内。从而划定项目的安全防护距离为:事故源(制冷机房在线储罐)周围350.7m范围作为安全防护距离(见图1-3),在气象最不利情况(风速3.2m/s,F 类稳定度)下,烟团经过约97分钟的扩散,氨的浓度即可降低到居住区最高容许浓度范围(TJ36-79 0.2 mg/m3)以下。以事故源制冷机房贮氨器为中心方圆3km 范围内的空气质量均有可能超过居住区最高容许浓度,但由

25、于烟团的不断扩散,居民接触时间较短。(2)爆炸风险评价结论建设工程运营后,发生液氨爆炸爆炸情况下,死亡半径为20.7m,重伤半径为57.7m,轻伤半径为103.4m,财产损失半径为59.6m。一旦发生爆炸时对厂区及附近设施产生一定的破坏影响。项目火灾爆炸风险范围致死半径和重伤半径全部落在厂区范围内,轻伤半径南侧落在厂区范围内,北侧部分落在产业园区罗牛山冷鲜加工厂南侧绿化带范围内,对周边环境敏感点影响不大。3.4 污染防治措施及达标排放情况3.4.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3.4.1.1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1)使用商品混凝土,严禁施工队自行使用混凝土搅拌机。(2)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区的规划管理,采

26、用洒水抑尘措施,控制施工现场扬尘,减轻干燥天气施工场地风起扬尘污染。(3)运输车辆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控制车辆尾气排放,燃油汽车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控制要求。(4)在居民点路段施工时应多次洒水防尘,减少其对周边居民点的影响。对拌合站操作人员实行卫生防护,如配戴口罩、风镜等。(5)加强施工现场车辆管理。建设施工工地出入口必须进行净化处理,并配备专门的清洗设备和人员,负责清除驶出施工工地运输车辆车体和车轮的泥土,车体和车轮不得带泥土驶出工地。对施工车轮经常进行维修,减少尾气排放。所有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封盖严密,不得撒楼。(6)

27、渣土等应及时清运,不能及时清运的,必须采取湿式作业。对施工场地的裸露地面采用定期洒水等防尘措施,在风速较大时要加大洒水量和洒水次数。(7)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大风天气。对所有堆料场均采取半封闭或覆盖措施,在装卸时应文明作业,严禁凌空抛洒。遇到可造成扬尘污染的风力时,应停止土方施工,并采取防尘措施。(8)应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尽量绕开居民点等敏感区域,应尽可能采用密闭车斗,并保证物料不遗撒外漏。若无密闭车斗,物料、垃圾、渣土的装载高度不得超过车辆槽帮上沿,车斗应用苫布遮盖严实。苫布边缘至少要遮住槽帮上沿以下15cm,保证物料、渣土、垃圾等不露出。车辆应按照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进行物料、渣土和垃圾的运

28、输。(9)物料运输若必须经过居民密集路段时应采取减速慢行等措施,减少汽车行驶扬尘对附近村庄村民的影响。3.4.1.2 施工期废水污染防治措施(1)对于施工期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其主要污染物为COD、SS和NH3-N,经流动厕所处理后作为农肥使用。(2)车辆冲洗水集中收集,并经过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3)人工砂石料废水处理此类废水特点是悬浮物浓度高,有机物含量相对较低。此类废水处理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泥沙及悬浮物颗粒。采用以沉淀法为主的处理工艺。含泥沙施工废水经收集进入沉砂池后,可去除大部分粒径较大的颗粒,SS去除率可达到65%左右,若部分泥沙含量较高的生产废水进入反应池时SS浓度依然很高,可加入

29、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SS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基本满足SS一级排放标准。(4)其它措施及建议在施工营地建排水明沟,施工泥浆废水通过专门修建的沉淀池沉淀后达标排放或进行重复利用,可用于道路冲洗、出入工区的车辆轮胎冲洗等。工区内的清洗水、雨水地表径流等也应排入明沟,统一处理后排放。堆料场、堆土场等临时用地应设围栏、建有排水沟、消力池等防雨水冲刷设施。应对施工机械加强维修管理、保养,维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尽量防止施工机械跑、冒、滴、漏的污油对水体的污染。项目施工机械产生的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均禁止排入附近其它地表水体中,以避免加剧附近水体的污染程度,给项目建成后带来不利的环境影响。在农田路段,路基两侧

30、须设排水沟,并加高筑固,防止泥沙进入。总之,施工营地的污水和漏油现场应按照以上相应办法进行妥善处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泥沙对水环境的影响。3.4.1.3 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根据现场调查,施工期间会对周边的敏感点其造成一定影响,其采取的防治措施如下:(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环境敏感点附近施工时应尽量避开夜间的休息时间,晚10:00点至第二天早6:00点期间、中午12:00点至14:00点期间应停止施工。并且应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尽量缩短工期,及时完成道路配套设施的建设,减轻对沿线居民生活和交通的影响。(2)禁止运输车流长时间停留在交通繁忙的现有道路交叉口。(3)在居民敏感点附近施工,在不

31、影响正常施工的同时,人员出行都要有指定便道,线路应距修路边界1m处,达到路面平坦,基本不影响行人通行,便道更换方向时应有指示标志,设在改路方向位置前2m处,保证行人安全。(4)施工设备必须采用先进合理施工机械,属低噪声设备,并定期保养、维护,合理选择施工方法、施工场界,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程度。(5)建筑材料运输、装卸过程中在敏感点附近车速要降至20km/h,禁鸣笛。(6)对工程较大的路段,要有防护设施如禁行线、禁行灯、木桩标志等,其设置位置应远离路边0.5m处。(7)施工人员有义务随时警告行人注意安全,提示行人按指定路线通行。对待危险的路段,如水管铺设时,管道深2-3m时,对

32、附近居民宣传不得有儿童靠近逗留。3.4.1.4 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生活垃圾定点堆放,并及时交由当地环卫统一收集处理。建筑垃圾应按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办理相关倾倒手续。余方中松散表土作为道路两侧绿化客土使用。通过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合理处置,尽可能减轻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3.4.1.5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措施包括道路路基排水、路基边坡防护、不良地质路基处理、地面雨水径流、路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临时占用土地的恢复等。(1)水土流失防治方案防治责任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确定了“预防为主”的水土流失治理方针。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

33、,确定项目建设单位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其中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部分。 项目建设区指建设项目工程占地面积; 直接影响区指道路建设区以外由于开发建设活动而造成的水土流失直接影响危害的范围。主要为临时占地产生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根据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综合分析,结合道路工程施工类型和地形特点划分水土保持防治区域。本方案的水土流失防治分道路建设区和临时占地区。i 道路建设区修建道路引起的水土流失属于线性水土流失,影响范围相对较大,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水土流失侵害。因此,该区同样为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区。前期主要以工程措施为主,配合一定的植物措施。ii 临时占地

34、主要为施工期间施工营地、预制场、临时堆土场、临时堆料场等所在地。由于对原地貌的扰动和破坏,地表土层剥离,在降雨和径流的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加上生活垃圾的产生,也容易引起水土流失。该区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这样既可以在施工期间提供优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又可起到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2)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水土流失防治工程主要包括路基边坡防护、不良地质路基处理、沿线绿化、临时弃渣场的水土流失处理措施和临时占用土地的恢复等。1、路基防护工程路基防护包括路基两侧绿化和边坡护坡。防止水土流失和美化沿线景观,路基两侧可种植灌木、椰子树、草坪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绿化。由于本项目规划为市政道路,道路两侧区域

35、规划为城区发展,随着今后周边地区的逐步开发,道路路基的水土流失现象会逐步减少。但在本项目修建完成之前,周边地区尚未开始平整发展,部分地段会存在高填、开挖现象,因此建设单位应当对路基采取临时的水土防护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水土流失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道路管线要统筹规划建设,避免重复开挖,影响环境。3、临时弃渣场、临时堆料场的防护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渣的开挖土方要及时运走,不能及时回填的要根据地势进行临时防护,对临时的堆积高度进行控制并对堆积坡面进行削坡处理,以减少水土流失。为保持渣体稳定,在施工期间需严格控制堆渣程序,严格遵循“先拦后弃”原则。堆渣时为增加边坡的稳定系数,尽量先堆弃石方或将石方堆

36、在渣场下游,依次堆弃土方及废弃表土,这样便于堆渣完成后土地平整。堆渣过程中由挡墙向后堆弃,分层堆放并夯实。渣场堆渣高度一般在811m之间,结合边坡土质成分、良好的地质条件,参照实际施工中已有成熟经验值,边坡采用1:1.75的坡率可满足稳定要求。图3.3-2 临时弃渣场、堆料场水保措施4、同时要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减少占地,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文明施工,保护工程周边的水土资源和水土保持设施。3.4.1.6 生态景观的保护措施弃渣场、堆料场、预制场、堆土场在工程完工后都要进行生态恢复,包括复耕、植树植草等,恢复或优化其生态功能。建设单位在选取绿化植物种时可结合开发过程采用本地物种或外

37、来非入侵物种,禁止选用外来入侵物种进行生态恢复,如飞机草、光夹含羞草、假臭草等具有扩张性,是防范的重点。3.4.2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3.4.2.1 运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拟建工程对设备噪声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除尽量选用低噪声机电设备,进一步优化车间及厂区布局外,还分别对重点的声源采取消声、隔声、减震等常规的声学治理措施。 水泵:加装减震器,进水管道可设曲挠管道橡胶伸缩接头以减小水锤冲击和水泵振动产生的噪声,设备机房隔声; 通风设备:采用低噪声型,且其吊装设备采用减震吊架、落地式安装设备采用弹簧减震器或橡胶减震垫,进出口设软接头,风机进出口风管处安装消声设备,机房门为隔声门。 备用柴油发电机:采用

38、低噪声设备,对发电机组采用减震措施、发电机房采取隔声、吸声等降噪措施,出风口设消声器; 冷库机房的设备在选择时首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并且对冷库机房采取减震、消声措施,对机房墙体采用隔声墙体。 对潜污泵加装隔声罩,能有效防止噪声泄漏。噪声治理技术都是成熟可靠的,在同类行业有着广泛、成功的应用,工程实施后,能够有效的降低噪声的传播影响。3.4.2.2 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本项目运营期无生产性废气产生,市场内水产品专卖区有少量的鱼腥味气体散发及瓜果腐烂等恶臭气体无组织排放产生。本项目应及时清运、定时喷洒除臭剂等措施以降低臭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类比中商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可知,在加强市场通排风系

39、统,使市场内空气流畅顺通,垃圾及时清运,恶臭气体排放能够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中二级标准,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本项目冷库采用压缩制冷来实现货物的冷冻、贮存、保鲜。本项目新建冷库使用 R717 氨制冷剂,制冷剂在密封系统中循环,并根据需要控制制冷剂供应量的大小和进入蒸发器的次数,以便获得冷库内适宜的低温条件,制冷剂在循环过程及压缩机检修过程中有少量损失。根据同等规模冷库资料的类比可知:本项目冷库制冷剂在线量为14t,冷库的制冷剂氨的自然损耗量约 0.004kg/h。由于本项目制冷剂损耗排放量较小,排放速度较低,无需收集处理可直接无组织达标排放。3.4.2.3 运营期水

40、环境保护措施该项目用水主要是交易中心和配送车间地面冲洗水、员工及流动人员生活用水、清洗汽车用水等,项目污水产生量为1193.8m3/d。员工及流动人员生活废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分拣区地面冲洗废水及汽车清洗废水经沉淀池及隔油池处理后达到桂林洋污水处理厂废水入网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后进入桂林洋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化处理后达标排。3.5 环境保护投资估算拟建项目总投资118556.2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约311万元,环保投资约占总投资的0.26 %。通过一系列的环保投资,确保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到位,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也能够做到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要求,应该说投资比例比

41、较适宜。3.6 风险防治措施(1)严格按规范进行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落实工程设计、安全评价及本报告提出的各项风险防治措施。(2)加强管理,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定期对装置进行检修维护;(3)设置氨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并与事故风机联锁;事故风机应按二级负荷供电,当制冷系统因故障被切除供电电源时,应保证排风机的可靠供电。事故排风机的过载保护应作用于信号报警而不直接停风机,气体浓度报警装置应设备用电源;(4)由于本工程不设置液氨存放点,因此,制冷机房不设置固定的液氨喷淋系统,而在氨压缩机房门口设置移动式喷淋装置,火灾时利用移动式喷淋装置喷水稀释流淌氨液,用于消防、防爆需要,并在机房大量漏氨时做为水幕

42、以保护抢救人员进入。(5)设置紧急泄氨器,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下,将氨液溶于水,排至事故应急池中。(6)在项目火灾事故时,紧急启动截留阀,消防废水通过管网收集至消防废水收集池或储罐区围堰收集。消防废水经收集后交由液氨厂回收利用。(7)事故水池容积大小为216立方米,应急事故水池宜采取地下式。地下式水池有利于收集各类事故排水,以防止应急用水到处漫流。当自流进入的事故池容积不能满足事故排水储存容量要求,须加压外排到其它储存设施时,用电设备的电源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所规定的一级负荷供电要求。3.7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3.7.1 经济效益分析拟建总投资118556.20万元,本项目年均利

43、润总额为17425.41万元。该项目经济效益较好,通过不确定性分析,该财务评价结论为该项目是可行的。经财务分析表明:项目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1.02%,大于行业的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Ic=10%)FNPV=8753.51万元,投资回收期为7.88年,借款偿还期7.70年,说明项目经营在财务上是可行的。经不确定性分析,该项目只要达到预计产量的28.26%,项目就可以保本,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强。以上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各项财务指标均高于评价参数,其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强,偿还能力较好,项目盈亏平衡点也较低,项目经济效益良好,企业经营安全率高,从财务角度评价,项目是可行的。3.7.

44、2 环境损益分析拟建项目通过采取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环保投资,各主要污染物均能实现达标排放,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具体表现在:1、拟建项目全部废水排入桂林洋污水处理工程进行生化处理,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周围水环境的影响。2、使用清洁能源,加强交通管理,减少和治理交通废气;加强绿化等措施,极大地减少了有害废气污染物的产生量。3、通过科学选购设备、合理布置,加装消音、减振、隔声等措施,厂界噪声能够达标排放,对周围敏感目标影响较小。4、固体废物实行分类收集、储存、管理,除生活垃圾等由环境卫生部门定期清运至垃圾处理场集中卫生填埋外;所有固体废物均能够得到安全、有效处置。5、通过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建设

45、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进行环境绿化、美化等,减轻了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6、此外,由于环保投资减少了废气污染物和工业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相应地减少了排污费,这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拟建项目采用了成熟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节约资源;各类污染源采用了可靠的处理技术,使污染物在达标排放的基础上,控制在较低水平,显著降低了对附近地区的环境污染。通过一系列的环保投资建设,加强环保工程硬件设施建设,从而实现对生产全过程各污染环节的控制,确保各主要污染物的达标排放,满足环境保护要求。因此,建设项目通过采取环保措施将产生一定的环境效益。综上所述,拟建项目的建设可加快海口市的城市建设步伐,提高海口市

46、江东组团片区的发展进程,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在采取切实可行的环保治理措施后,项目的建设能够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3.8 环境管理计划和验收内容3.8.1 环境管理计划工程施工期和营运期必须按项目环境保护的需要,实行环境管理措施,本评价根据环境监理工作暂行办法和项目的实际情况,提出如表3.7-1及表3.7-2的环境管理计划及要求,供业主及设计、施工承包商参照执行。表3.7-1 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环境问题采取或将采取的行劝及管理要点实施机构1.扬尘/空气污染1)施工期间将随时洒水,在路基填充时,需洒水以压实材料,在材料压实后,将定期洒水,以防起尘。2)仓库及堆场,应加以覆盖。3)运输建材的车辆也要加以覆盖,以减少撒落。4)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应采取保证车辆清洁的措施。5)拆除建筑物、构筑物时,应采用隔离、洒水等措施,并应在规定期限内将废弃物清理完毕。6)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