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及手段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及手段分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录摘要1关键字1引言21.利润操纵的含义22.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22.1上市公司为了融通资金或维持上市资格而虚增利润22.2为维护企业自身形象而虚增利益32.3为提高新股发行价格和配股价格而虚增利益33.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手段分析43.1利用长期挂账43.2变更会计核算方法43.3提前或延后确认销售收入53.4关联方交易54.如何有效遏制利润操纵54.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54.2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65.实例科龙电器虚增收入调节利润6参考文献8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及手段分析学生姓名: 吴叶枫 班级: 08级会计电算化4班 指导老师: 杨积露 指导单位: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摘要上市公司即
2、是把公司资产分成若干份,在股票市场进行交易,从而吸取资金,这一筹资方式不仅为公司带来效益,更有效的吸收并利用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然而当今社会,有不少公司为了各种原因,不惜违法操纵企业财务利润和获利能力,这些操纵手段给证劵交易市场带来许多非理性因素,为其健康发展埋下隐患。本文以上市公司的利润操纵为研究对象,阐述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各上市公司利用这一方法的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且分析了上市公司是以何种手段进行利润操纵,表明了其危害性。最后,对遏制这种违法操纵,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字:利润操纵 操纵动机 操纵手段上市公司引言 现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劵管理部门批准后
3、,就可以在证劵交易所上市交易所发行的股票。公司通过把公司的资产分为若干份,在股票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公众购买这种公司的股票从而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利用这一方式,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证劵市场进行筹资,广泛地吸收社会上的闲散资金,从而迅速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就国际市场来看,世界知名的大企业几乎都是上市公司。因此企业申请股票上市,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随着证劵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为了让自身获得更多的利益,利用制度上的漏洞操纵利润,向投资人提供被歪曲的,被包装的财务信息,从而误导他们的投资决策,以此谋取不正当利益。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对利润操纵现象进行了研究,事实表明
4、,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严重的利润操纵现象。为了维护公司形象,减少税收等各种原因,上市公司不惜违法操作,通过挂账,关联方交易,提前或延后确认收入等方式许增或减少利润。这种人为的调节企业利润的行为,不仅掩盖了企业本身的真实经营管理状况,给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严重的危害,给投资者和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它导致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破坏了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1.利润操纵的现状在会计界中,对于利润操纵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将利润操纵等同于盈余管理,即公司管理层为实现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等目的进行会计政策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第二种观点将公司管理层出于某种动机,利
5、用法规政策的空白或灵活性,甚至违法违规等各种手段对企业财务利润或获利能力进行操纵的行为称为利润操纵。无论第一种观点所称的盈余管理还是第二种观点所称的利润操纵都给证券市场带来许多非理性因素,为其健康发展埋下隐患。2.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动机2.1上市公司为了融通资金或维持上市资格而虚增利润 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企业必须在最近三年累计盈利且经营状况较好的情况下才能上市。因此许多达不到标准的企业为了获取上市资格只有通过许增利润来实现目的。对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说,某个公司的盈利状况或者说购买该公司的证劵预期可以获得的报酬率往往是判断是否应该向该企业投资的重要标准,所谓的投资报酬率就是指投资所赚取的金额占
6、投资额度的比例,而其中企业的净利润按投资比例分配给投资者的数额就是投资所赚取的金额。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虚增企业利润便可以提高投资报酬率从而欺骗投资者向该公司投资,达到了企业的融资目的。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证监会将暂停其股票交易并限定限期消除亏损,否则将停止公司的上市资格。上市公司为了维持上市只有虚增利润。2.2为维护企业自身形象而虚增利益公司上市对于企业的另外一个影响就是提高公司的知名度。许多公司在上市以前默默无闻,上市之后却成为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关注的热点,知名度大大提高。作为企业的大股东和经营者其声誉、能力和上市公司的形象联系在一起,往往与上市公司的形象俱荣俱损。如果上市公司的
7、业绩不佳甚至亏损,公司的股票就会进入“垃圾股”的行列,公司形象也随之受损。更为重要的是,按照我国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或当年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就要被实施有别于其他股票的交易制度,在股票名称之前冠以“”的符号以示区别,如果连续三年亏损,上市公司的股票就要被暂时停止交易,甚至被“摘牌”。由于种种原因,业绩不佳或长期亏损的上市公司的股东、管理层以及地方政府都希望扭亏为盈。如果正常的经营不能保证上市公司摆脱困境,一些相关的利益关系人就会采用利润操纵的方法借以扭亏。另一方面,一个企业的运营发展和市场扩张都需要依靠资金的支持,充分的资金决定着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
8、此,银行等金融机构成为了企业贷款的首要选择,而银行又往往以企业的信誉和经营业绩作为银行考核企业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持续盈利的公司业绩会给贷款成功增大一定的几率。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中小型企业的信誉及经营业绩根本达不到银行贷款的标准,它们为了获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和维护其在商业经营中的信用,不得不伪造企业利润虚增的假象来达到目的。2.3为提高新股发行价格和配股价格而虚增利益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直接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从社会筹集到资金,而公司筹集资金的数额取决于股票的发行数量和股票的发行价格这两个因素。我国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采用了固定定价方式,即股票的发行价格是事先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确定,然后按
9、照此固定价格发行股票。其中的发行价格等于每股税后利润乘以发行的市盈率,所以每股税后利润的大小就成为企业是否能够筹集到足够资金的重要因素。因此,一些上市公司有意提高每股利润,而一些券商为了争取到公司股票的承销资格,也承诺帮助公司进行利润“包装”,由此产生了利润操纵的动机。此类问题在配股过程中同样存在,配股的定价虽没有市盈率等方面的限制,但是也必须要考虑市场的接受能力以及投资者对本公司的评价,否则就有可能产生配股风险,对上市公司和券商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而公司往年的业绩是市场和投资者对公司经营评价的重要方面。因此,为了更多的筹集资金,提高股价就成为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动机之一。3.上市公司利润操纵
10、的手段分析3.1利用长期挂账(1)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应收账款是企业的销售业务也是企业的主营业务,因此,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对企业业绩影响很大。但对于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收回的可能性极小,按规定应转入坏账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但为操纵利润很多公司并未执行规定。(2)在建工程长期挂账:大部分企业在自行建造固定资产时,都会从外部借入资金。而借款须按期计提利息,按会计制度规定,这部分借款利息在在建工程没有办理竣工手续之前应予以资本化。如果企业在建工程完工了而不进行竣工决算,那么利息就可计入在建工程成本,从而使当期费用减少,另一方面又可以少提折旧,这样就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虚增利润。(3)当期应摊费用不摊:对于
11、企业来说,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实质上是已经发生的一项费用,应在规定期限内摊入有关科目,计入当期损益,但一些企业则为了提高利润少摊甚至不摊。3.2变更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的变化会影响企业的利润。例如将长期投资收益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投资企业就可以按照占被投资企业股权份额核算投资收益,由于实际上并未取得红利,而所得税法则是根据投资企业是否从被投资企业分得红利及红利多少来征税的。因此,在被投资企业赢利的情况下,将投资收益核算方法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既可以虚增当期利润,又不需要缴纳所得税。所以说,改变会计核算方法已成为一些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一种手段。3.3提前或延后确认销售收入 企业在销售商
12、品时,如果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则应确认为收入:企业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与交易相关的经济利益能够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一些企业在确认一项业务是否作为销售收入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商品已经发出,相关的收入已经实现,但在会计上本期不做任何处理,待下期再确认为销售收入;或商品还没发出,已收到对方的部分预付账款就作为本期的销售收入。3.4关联方交易我国的上市公司与母公司及兄弟公司、子公司及附属公司、联营公司之间普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来调节业绩己经是业内人士不争的事实,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在关联方之间均存在着密切的购销、资产重组、融
13、资往来以及担保、租赁等事项。1 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之间普遍存在着大比例的购销往来,多为上市公司从关联方低价购进,再高价售出。或者上市公司向关联方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或其他服务形成的关联销售交易成为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2 当上市公司出现业绩滑坡时,为避免不良资产经营产生的亏损或损失,常将不良资产和等额债务剥离给关联公司,或者将外部的优质资产低价卖给上市公司或与上市公司内部的不良资产或低效资产进行置换。在我国较为常见的是将不良的长期投资转卖给集团公司,特别是在按照市价难以收回投资的情况下,为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按协议价格与关联公司进行交易。这样上市公司不仅可以完成收回投资成本,甚至还可能
14、因买卖差价获得一定数额的投资收益。4.如何有效遏制利润操纵4.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尽管证券法会计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出具虚假会计信息的有关人员要承担行政、刑事责任。但是如何界定虚假会计信息却没有比较具体的规定。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存在着以下的缺陷:一是重行政处罚,轻民事赔偿和刑事处罚;二是对利润操纵等虚假会计信息的具体确认过于原则和抽象,如“情节严重”等;三是对同一个利润操纵下的会计信息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未在相关责任人之间明确划分。因此,只有建立健全的法制体系,切实保证治理利润操纵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充分发挥法制对企业利润操纵的威慑作用。有关资产评估会计处理准则对资产
15、评估减值究竟是作为损益还是冲减资本公积,没有作出进一步的规范以防止企业以此来调节利润。要保证会计核算方法的延续性,例如,不得通过来回随意地对成本法核算和权益法核算进行转换,应对此两法的转换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和界限;不得随意地改变折旧的计提方法,尤其是在一些企业经营成果有较大幅度变动的年份,防止以此调整利润。4.2加强会计人员的诚信教育诚信在当代社会既是道德资源、经济资源,更是市场经济下的基本游戏规则。我国著名会计学家潘序伦先生认为:“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必须在立志、守身、处事、待人等方面建立信用,人无信不立,信是立身之本。”诚实守信是每一个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一项基本道德品质,而目前我国会计人员最缺
16、乏的就是诚信。会计诚信教育是根据会计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会计人员施加影响,促使会计人员形成会计诚信品质、履行会计诚信义务的活动。会计诚信教育的作用在于它把在社会意识中得到反映和论证的会计诚信原则灌输到会计人员的意识之中,引导会计人员实行自我监督,调整自身行为。由此可见,开展会计诚信教育,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公信力水平,促使其形成诚信品质,进行诚信实践活动。大量的利润操纵事件表明,诚信教育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不仅是会计人员,而且只有全社会形成一种诚信风尚,才能真正遏制企业利润操纵行为的发生。5.实例科龙电器虚增收入调节利润科龙电器在2004年发布未审计的半年报称:关于2
17、004年本公司人民币5.76亿元的货物销售事项的跟踪前任审计师在其2004年度审计意见中提出本公司对两家国内客户销售人民币5.76亿元的货物,但未能从客户取得直接的回函确认,而且截止2004年12月31日该笔货款尚未收回,本公司董事会与管理当局对此事作了积极的跟踪,该事项的跟踪处理情况如下:经查证,前任审计意见中所提及的人民币5.76亿元的销售,是依据本公司2004年向两家客户实际开出销售发票金额人民币2.03亿元,加上本公司2004年底向两家客户已出库未开票货物补记收入人民币4.27亿元,再减去本公司2004年对两家客户确认的退货人民币0.54亿元后计算得来的。而实际上本公司2004年向两家
18、客户实际开销售发票金额人民币2.03亿元中有人民币1.21亿元属于本公司对2003年度的已出库未开销售发票货物补开发票,该笔销售本公司在2003年已经确认收入,所以当中只有人民币0.82亿元包含在本公司2004年度的收入中,本公司2004年度实际上向该两家客户销售了人民币4.27亿元加上人民币0.82亿元总共人民币5.09亿元的货物,其中已经收到货款的销售为人民币0.78亿元,另外人民币4.31亿元的货物由于该两家客户到期未能付款,在本公司要求下已将货物陆续退回本公司,该批退回的货物大部分已经在2005年上半年销售给其他客户,对于该笔人民币4.31亿元的退货,由于占2004年度对该客户的销售比
19、例不正常,并且前任审计师对该笔销售的真实性作出怀疑,本公司管理层认为该笔人民币4.31亿元的销售在2004年确认收入不适当,所以本公司按追溯调整法进行了处理,此项追溯调整调减了本公司2005年未分配利润人民币1.12亿元。这个解释表明,科龙电器2004年度确实虚增收入和利润,而实际上,从该解释我们也可以发现,计入2003年度1.2亿元收入确认也是有疑问的,怀疑计入2004年度更恰当;事实上,2003年度确认收入有多少属于2004年度可能还有进一步核查,这只是一份管理层没有变动情况下未审计的半年报,相信还有更多的财务舞弊手法不为人知,实际上,结合2004年报对提取退货准备的解释,可以判断科龙电器
20、在2003年度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至少有1.2亿元收入怀疑是虚构的或有提前确认之嫌。此前由新浪网友留言称:2002年12月份,科龙对当月销售出台了一个销售政策,要点如下:.空调淡季当旺季;.经销商12月份打款享受9月份的贴息政策;.经销商用科龙账上资金提货,享受提货奖励和年度奖励;.经销商可以不把货提走,科龙的各分公司仓库整出部分位置放经销商的货;.如2003年价格调整,享受补差政策;.如经销商所提之货,旺季不能销售,可换货;.12月份的客户发票全部留在科龙各分公司,用于退货冲账。现在分析这段话的真假,我们认为可信度很高,调节经销商库存是企业最常用的会计数字游戏手法之一,其表现是假销售和假退货,
21、科龙在2003年度退回2亿多元也怀疑是使用这种方法的迹象;此外科龙还怀疑使用了开票持有方式,这种销售方式经销商连货都没提,还放在科龙电器的仓库中,科龙电器两个经销商2005年上半年发生4.31亿元的销售退回,怀疑根本就是虚构收入或者未转移货物所有权的收入确认。参考文献1.叶林.证券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5).2.高 屹.利润操纵的现象及对策.当代经济.2010(6).3.张有才.关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研究.当代经济.2010(11).4.田金芝.企业常见利润操纵方法的会计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0.5.徐秀燕.浅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行为及防范.价值工程.2010.6.中国石化新闻网.上市公司.中国石化新闻网.2008.7.于春海.股票价值评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8.王石.道路与梦想.中信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