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动因分析.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418349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动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开题报告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动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开题报告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动因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开题报告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动因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开题报告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动因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动因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动因分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动因分析以房地产行业为例所在院系: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专 业:财务管理指导老师:谈江辉学号:2009418210姓名:刘晓庆一、 研究背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有关公允价值的研究与运用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目前,公允价值己成为其准则体系中的主要计量模式。为了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趋同,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最大的亮点就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大范围运用。然而,公允价值的广泛运用,引起了理论界、实务界和监管机构的激烈争论,尤其是近年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

2、机,更是将公允价值会计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房地产用于对外出租或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为了更好的规范这类业务的核算,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准则,对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计量和转换作出了全面的规定,并将公允价值引入到后续计量之中。允价值有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利于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完善,许多商品难以获得公允的交易价格,并且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选择余地大,估值技术和估值模型仍有诸多欠缺,这为盈余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近年来,会计学术界和实务界都非常重视盈余管理的研究,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

3、准则,具有同西方国家会计准则、制度的特性:规范性和可选择性。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使得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成为必然。二、研究意义公司会计政策的选择贯穿于从会计确认到计量、记录、报告诸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因而,会计的运行过程其实就是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公司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导致公司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分配结果和决策行为,进而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结果。所以,会计政策选择是公司会计信息生成的基础,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后果,是事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计。公司管理层如何选择会计政策既是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会计准则执行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必须对公司会计政策及其选

4、择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盈余管理是公司管理层为实现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等目的,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手段。在我国特定的资本市场环境下,盈余管理的负面作用远远涵盖其正面作用,上市公司过多的盈余管理行为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有碍于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在西方国家的会计理论界,盈余管理是一个开始于八十年代的话题,但在我国研究的历史并不长。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有关会计法规的变化,盈余管理现象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众多部门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滥用的担忧。因而,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进行研

5、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试图房地产行业为例对上市公司为什么选择公允价值会计政策以及上市公司为什么选择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进行探讨。三、阅读的主要文献20篇左右,含2篇外文文献1吴艳芳.浅谈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的发展J.财会研究.2012年12期.2徐敏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测度与盈余质量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1年03期.3 孟庆若.试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动因及治理J.现代商业.2011年05期. 4白蔚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及其治理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1年19期.5 庄思远.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J.财会研究.2011年21期.6徐伟伟.公

6、允价值计量属性有效性及应用经济后果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7李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8李勇辉.公允价值会计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9罗芳兰.管理层激励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10 昆百大A:2008年年度报告EB/OL.200911 财政部会计司.关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分析报告J.会计研究,2008(10):15.12 彭新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13 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S. 20

7、06.14 财政部.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应用指南S. 2006.15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税法M.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16文敏.论会计的计量属性及其现实选择J.商业研究.2005年17期17陈敏.公允价值的本质及其理论缺陷浅探J.月刊.2005年22期18章立军.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相关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4期19Healy, P. M. and J. M. Wahlen. A review of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literatur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tandard sett

8、ing, Accounting Horizons, December 1999, pp. 365383.20 Peter Atrill,Issues in Accounting and Finance,Ashgate Press,1977,P93-94四、文献综述1、国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较为深入广泛和丰富多彩。国外已经运用上市公司数据提供了公允价值运用的大量经验证据,且主要集中在公允价值相关性和可靠性检验的研究方面,而不同的研究者对于这一问题,都持有各自不同的看法。FASB在SFAC中将公允价值概念在概念框架中进行明确界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在自

9、愿双方所进行的现行交易中,既不是在被迫或清算的销售中,能够购买(或发生)一项资产(或负债)或售出(或清偿)一项资产的金额”。之后,经过反复讨论,又做了进一步地修改,在其发布的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中对公允价值所作的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的有序交易中,销售一项资产所能获得或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Healy (1999)认为无论是采用会计手段还是其他手段进行盈余管理,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处理不好会动摇投资者信心,削弱社会诚信基础甚至妨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从会计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属性出发,为了尽可能的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必须对盈余管理进行治理。P

10、eter(1977)在财务与会计问题中指出,现代财务会计一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产生了大量的应计、预提和待摊项目,可能导致操纵盈余。此外,稳健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等导致的主观判断也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可能。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将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决策行为,这就使得管理当局有可能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2、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就像脱缰的野马。有关学者认为,对其约束、使其规范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具体对象是会计信息,会计信息就像是一个公司的另一种产品。众所周知要使产品质量可靠、赢得市场,首先生产企业各方面要符合规范的市场监管

11、,其次产品必须符合相关部门颁发的场频标准,取得质监局检验报告,最后还要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与此类似,上市公司要遵守相关部门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各项法规,使其受到应有的市场监管。盈余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自20世纪末开展企业股份制改造,资本市场逐渐得到发展,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盈余管理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通过历来的研究表明,在很多涉及到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动因分析研究的论文或著作中,各专家学者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在公允价值会计政策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同时对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选择的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及建议也各抒己见。(1)吴艳芳在浅谈公允价值

12、计量属性在我国的发展中指出,根据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它强调的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而传统会计是以“交易会计”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量,这种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的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为这一目标服务。公允价值是指公允价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基础和会计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在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2)在试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与盈余管理动因及治理中,孟庆若提到学术界对盈余管理是否属欺诈行为至今尚无统一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会计信息质量造成困难。“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会计准则和公司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盈余操纵或通过重组经营活动或交

13、易达到盈余操纵的目的,但是这些经营活动和交易的重组增加或至少不损害公司价值。(3)彭新媛在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一文中指出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经成为阻碍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其动因和手段、研究其防范和治理对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必然对上市公司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新旧准则的对比,从抑制关联方操纵、压缩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等方面阐述了新准则对控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虽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很难做到根除,但依然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有效措施而将其危害性限制在最小范围。3、国内外研究的综合评述我国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大致经历了“先用后弃”

14、、“禁而有用”三个阶段。1997年在具体会计准则中首次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但随着对我国特殊会计环境的认识以及公允价值在会计实务中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2001年及以后颁布或修订的会计准则重新强调了历史成本的主导地位,回避了公允价值。2006年2月15日颁布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在上市公司中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实质性趋同,其显著特点就是在保留原来的主要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的基础上,在企业合并、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股份支付、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等17项具体准则中,广泛而谨慎地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我国学者对公允价值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相对滞

15、后,国内很多研究是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国外学者在做理论研究时往往有实证数据的支持,我国的公允价值应用环境和西方国家相比有很大区别,例如市场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就缺乏活跃市场,所以这些西方国家已有的理论是否拿来之后在我国环境、制度下适用,这需要实践的检验。因此,随着中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披露,可以结合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应用的状况分析,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在我国对公允价值现有的规范分析基础之上,进一步对我国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会计政策以及其运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进行分析,从而更加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五、本课题的主攻方向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会计政策的原因以及上市公司为什么选择公允价

16、值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六、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一章 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概论1.1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1.2公允价值的涵义1.3盈余管理的涵义及特点1.3.1盈余管理的涵义1.3.2盈余管理的特点1.4公允价值会计政策与盈余管理的联系1.4.1 公允价值的准则选择自由度提供了盈余管理空间1.4.2 盈余管理促进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建设第二章 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会计政策的原因及其盈余管理动因2.1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会计政策的原因2.1.1 公允价值会计政策使会计成本核心转向价值核心2.1.2 公允价值会计政策能够满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2.1.3公允价值会计政策能更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2

17、.1.4公允价值会计政策符合配比原则2.1.5公允价值会计政策能够合理地反映资产价值2.2公允价值会计政策在房地产行业中的运用2.2.1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2.2.2 后续计量模式变更2.2.3 投资性房地产与其他资产的转换2.3选择公允价值会计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2.3.1 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会计政策需满足的条件2.3.2 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会计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2.4上市公司选择公允价值会计政策的盈余管理动因2.4.1基于契约动因视角的分析2.4.2 基于会计视角的分析2.4.3 基于资本市场动因分析2.5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常用手段2.5.1 关联交易非关联化2.5.2通过

18、资产重组转让操纵利润2.5.3利用资产减值准备2.5.4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2.6房地产行业选择公允价值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实例2.6.1上海世贸股份有限公司盈余管理的实例分析2.6.2 昆明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盈余管理的实例分析第三章 规范盈余管理的对策建议3.1 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3.1.1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加强对经理人的监督,促进董事会的有效运行 3.1.2 化股权结构,培养机构投资者,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 3.1.3 改变经理人薪酬模式,提高公司业绩,建立有效的经理人激励机制 3.1.4 建立经理人市场,发挥声誉机制的作用,充分激励和约束经理人行为3.2 加强会计准则建

19、设,防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3.3 加强政策监督,建立业绩评价指标体系3.4 加强审计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第四章 结语七、研究进度1、2012年10月10日前,交外文翻译初稿。2、2012年10月20日前,交外文翻译正本,质量达到规定要求。3、2012年11月1日前,交开题报告初稿。4、2013年1月10日前,交开题报告正本,质量达到规定要求。5、2013年3月1日前,交论文提纲初稿。6、2013年3月10日前,论文提纲定稿。7、2013年4月1日前,提交论文初稿,期间将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批阅。8、2013年4月10日前,提交论文二稿,期间按指导老师意见进行修改。9、2013年5月10日前,交毕业论文正本,质量达到规定要求。10、2013年5月15日前,指导教师将评阅好的毕业论文交教研室。11、2013年5月20日,开始形式审查,上网查询。12、2013年5月25日,交叉评阅。13、2013年5月30日,答辩。八、最终目标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将研究的内容归纳、整理成为有一定独到见地、有一定水准、满足各项要求并长达10000字以上的学术论文,而且能顺利通过学院审查和毕业答辩。九、协助单位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三峡大学图书馆、三峡大学电子阅览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