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毕业论文设计.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4030288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学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管理学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管理学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管理学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管理学毕业论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学毕业论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毕业论文设计.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东北农业大学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浅析 学 生: 指导教师: 学 院: 管理学院 专 业: 管理学2007级12班 2012年5月东北林业大学毕 业 论 文 任 务 书 论文题目: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浅析 指导教师: 王泽 教授 专业(班级): 管理学2008级 2011年12月9日题目: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浅析任务内容(包括内容、计划、时间安排、完成工作量与水平具体要求)一、主要内容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介绍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提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并从四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2、。并建议文章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盈余管理理论概述;(2)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因素分析;(4)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建议。二、计划时间安排、完成工作量(一)2011-2012年第1学期:(1)第16-18周,撰写开题报告。要求:查阅相关资料,论述选题依据,确定论文写作中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撰写写作提纲。(2)第18周,参加开题报告论证。要求:听取论证意见,确定开题报告。(二)2011-2012年第2学期:(1)第1-4周(2012.2.27-2012.3.25),调研;(2)第5-8周(2012.3.26-2012.4.22),撰写初稿;(3)第9

3、周(2012.4.23-2012.4.29),修改论文;(4)第10-11周(2012.4.30-2012.5.13),完成论文写作;(5)第12-13周(2012.5.14-2012.5.27),提交论文,指导教师审阅、评阅人评阅;(6)第14-15周(2012.5.28-2012.6.10),做答辩准备;参加论文答辩。三、论文写作基本要求(1)应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表现出一定的创新能力。(2)理论依据充分,数据准确。基本论点、结论与建议有一定的应用意义。(3)独立检索文献资料并恰当运用。其中:查阅文献篇数:2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3篇以上); 论文字数:

4、 10000-15000字。专业负责人意见签名:年 月 日目 录摘要Abstract1盈余管理理论概述11.1盈余管理概述11.1.1盈余管理定义41.1.2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41.2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31.3盈余管理的影响41.3.1盈余管理的积极影响41.3.2盈余管理的消极影响42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62.1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62.2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模式及特征82.2.1个人自利型盈余管理模式及特征42.2.2制度诱发型盈余管理模式及特征42.2.3组织目标型盈余管理模式及特征42.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8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因素分析93.1公司

5、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93.2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103.3证券监管制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124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建议174.1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174.2加强会计准则的建设,防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174.3加强政策监管,建立业绩评价指标体系184.4加强审计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18结论20参考文献致谢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浅析我国资本市场自20世纪90年代初运行至今,其容量不断扩大。截止至2011年11月30日,我国资本市场已有上市公司2026家,上市股票达到2112只,总市值达26.43万亿元。20年来,资本市场累计融资3.65万亿元。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依然

6、是不成熟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行政色彩较浓。在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背景下,由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缺陷,加上相关法规制度不健全及与之配套的监管政策不完善,由此产生的盈余管理滥用造成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很多上市公司为逃避监管、惩罚或谋求其他利益,在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方面大做文章。虽然在新的会计制度与修订的会计准则颁布之后,这种情况有所缓解,但治理不当盈余管理行为仍刻不容缓。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会计盈余信息不仅是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而且是许多契约和市场监管的重要参数,因此各方利益相关者对其都很敏感。上市公司管理层出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具有极强的动机采取各种手段调节会计盈余信息。为保证会计盈

7、余信息的质量,准则制定机构和监管部门一直致力于不断完善会计准则体系和监管措施。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规范,通过违反会计准则和监管措施达到盈余管理目的的案例逐渐减少,企业管理当局越来越趋于在会计准则和监管措施允许的范围内,利用会计准则和监管措施进行盈余管理。本文首先阐述了盈余管理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对于上市公司的影响,接着分析了当前我国上市盈余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和改善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的建议和对策,主要从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加强政策监管,建立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和加强审计独立性,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等四个方面进行。1盈余管理理论概述1.1盈余管

8、理概述1.2.1盈余管理定义从广义上讲,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组成部分,以目标利润为中心,统一管理企业各种经营活动。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管理当局。企业管理当局,无论是董事会、总经理还是高级管理人员,他们作为企业信息的加工者和披露者,有权利选择会计政策和方法,有权利变更会计估计,有权利安排交易发生的时间和方式等。而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披露的不完全为他们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条件。 从狭义方面,盈余管理是指在既定的社会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体系下,企业管理层利用财务会计或非财务会计手段和方法,通过现有会计准则制度的不完善漏洞或空白点以及可选择使用的会计准则,经过一定会计程序和方法的处理,对财务报告中所披露的

9、盈余信息或相关辅助信息进行有目的地管理以实现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或市场价值最大化的行为。 从企业经济行为和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说,盈余管理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管理职称和内容,具体来说,盈余管理对上市公司的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它可以降低当企业面临突发事件时管理层与债权人之间重新谈判的契约成本;它通过给予管理者一定的利润调整空间从而达到激励经营者的目的;它通过向股市传递利好信息达到稳定股价的目的;盈余管理能够为不合理政策的改进提供创新的会计方法等等。据国外盈余管理的实践经验表明,科学的盈余管理不仅能够有效地保障股东的权益,还能保持公司持续的经营发展,同时还可以维护中小股民的利益。1.1.2盈余

10、管理的基本特征盈余管理的特征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在盈余管理的每一幕“戏剧”中唱主角的无非是公司的经理、部门经理和董事会。无论是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还是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他们手中。当然会计人员也加入其中,但应看作是配角。在这里,可以明确企业管理当局对盈余管理应当承担的责任。 第二,盈余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此外,时间,尤其是时点的选择也是盈余管理的对象之一。在研究盈余管理时,我们必须同时具有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公认会计原则、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属于盈余管理的空间因素;

11、而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和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则可看作是盈余管理的时间因素。需要加以说明的是,盈余管理最终的对象还是会计数据本身。所谓盈余管理,最终也就是在会计数据上作文章。 第三,从一个足够长的时段(最长也就是企业的整个生命期)来看,盈余管理并不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但会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换言之,盈余管理影响的是会计数据尤其是会计中的报告盈利,而不是企业的实际盈利。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动、会计方法的运用时点、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制都是典型的盈余管理手段。 第四,盈余管理必然会同时涉及经济收益和会计数据的信号作用问题。尽管管理者可能并不知道

12、企业究竟有多大的经济收益,但盈余管理最终还是离不开经济收益这一基准。在盈余管理研究中,某些指标如现金流量等已经能在某种意义和程度上来反映经济收益。而无论是盈余管理在企业的实践还是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都非常关注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盈余管理所瞄准的方向正是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关于盈余管理的“经济收益观”与“信息观”的地位和重要性,在不同的国家由于证券市场的发达和完善程度差异较大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发达证券市场环境下的盈余管理,人们考虑会计数据的信息含量和信号作用就会多一些,其“信息观”的重要地位也更加明显些;相反,欠发达证券市场环境下的盈余管理,人们则容易拘泥于会计报告收益与经济

13、收益或其它法规决定的收益之间的偏差,其“经济收益观”的地位相应地更为突出。 第五,盈余管理的目的既明确又非常复杂。所谓明确是指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私人利益,这点是可以充分加以肯定的。盈余管理是与公众利益、中立性原则相矛盾的。我们也应注意到,盈余管理的目的又非常复杂。 1.2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上市公司管理层出于管理回报动机、避税动机、债务契约动机等各种利益的驱动而采取盈余管理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对其产生特定的背景和条件可以从以下五个角度进行探析。 首先,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分析 。上市公司作为一系列契约的组合体,通过各种各样的契约而进行交易活动。会计盈余作为契约中最为重要的会计信息之一,会计盈余

14、既是公司许多契约订立的基础又是契约执行情况的评估依据。同时,公司不同契约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以及契约本身的刚性和漏洞,再加之委托代理关系形成的信息不对称,公司管理层具有信息优势,往往通过操纵会计信息来避免违约和降低交易成本,于是盈余管理成为了管理者将内部信息传递给其他利益关系者的一种工具。 其次,从会计准则设置的角度分析 。尽管会计准则是从实务角度对财务报告的编制进行约束,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是事前的、直接的和普遍的。但由于企业会计实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会计准则的制定通常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允许企业在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在不同的具体原则、多样的会计处理方法之间进行选择。即对同一会计事项

15、的处理,也有多种备选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从而使法定的会计政策在对会计事项的确认、计量以及会计报告的编报等方面提供了较大的选择范围,再加上会计准则的修订与会计实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性。因此会计信息提供者在受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就可能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准则的漏洞或者尚未规范的空白地带来选择有利于自身绩效评价或其他目标的会计政策,由此导致盈余管理行为的出现。 再次,从政府监管的角度分析 。在我国证券监管市场的IPO、配股和退市三大制度而形成的刚性约束下,保上市、保配股、保盈利是许多上市公司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直接动机。另外,关于公司法、证券法中涉及公司盈余管理的限度,保护投资者而赋

16、予投资者法律诉讼的权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选择范围等相关法律体系及其执行机制的不健全,也直接降低了公司盈余管理所面临的法律风险,从而导致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不能得到较好地规范和控制。 再次,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特征是大股东控制下的盈余管理,大股东通过盈余管理实现了对小股东财富的掠夺,而小股东的投机气氛太浓且普遍存在搭便车心态。公司治理信息披露透明度差,甚至有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和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机制的核心在监督公司经理层财务会计报告生成及其最终披露中不能发挥关键作用。公司缺乏来自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的竞争,管理层薪酬外部竞争优势弱化,公司“内部人控制

17、”现象十分严重,独立董事和审计委员会的监督软弱,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也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其职能。所有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最后,从外部审计的角度分析 。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是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和变更的外在约束力量,但在“内部人控制”现象普遍存在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无法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其独立审计也就失去了对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及其经济活动的监督和约束作用1。 1.3盈余管理的影响盈余管理本身是一种手段,适度的盈余管理,有利于企业的稳定持续经营,维护企业的形象;而若盈余管理过度,企业会计信息则失去其可信性,从而影响企业长远发展。1.3.1盈余管理的积极影响首

18、先,适度的盈余管理可以激励企业管理人员。由于大部分企业的分红计划与企业盈余挂钩,管理人员为取得更高的报酬和职位发展,就会通过盈余管理,在合法的范围内选择有利于企业盈余水平和企业股价的会计政策,在其自身价值实现最大化的同时也会促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允许管理人员在一定的空间内调整盈余,有利于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其次,企业的经营目标可以通过经营目标盈余管理的实施而实现。企业在不同阶段,其经营目标会有所不同,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施行适度的盈余管理措施,可以通过改变企业盈余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而保证企业不同阶段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再次,盈余管理的实施有助于降低企业违约

19、风险。在企业财务报告数据违反或将要违反契约规定的限制性条款时,通过盈余管理,管理人员可以控制财务比率和数据使其处于债权人限制性条款范围内,从而降低违约风险。最后,盈余管理有助于稳定企业股票价格。通过适度的盈余管理,企业管理当局可将经营业绩维持在适当的水平上,而向投资者传递经营稳定的信号,如此可以稳定股价,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企业形象也得以维护。1.3.2 盈余管理的消极影响当盈余管理过度时,其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过度盈余管理会降低会计信息可靠性。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各种盈余管理手段手段调节企业盈余,超过一定程度则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确认和计量,导致会计信息与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

20、不一致,从而降低会计信息可靠性。第二,过度盈余管理会影响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过度盈余管理导致会计信息不可靠而造成企业披露会计信息失真。而这种失真的会计信息就会向投资者传递一种错误的信号,投资者也会因此受到误导而无法做出最佳的经济决策,进而影响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得整个社会的效率降低。第三,过度盈余管理将阻碍企业长远发展。从短期看,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则不然。财务报告使用者通过阅读财务报告一旦识别出企业存在对其不利的盈余管理行为,就会质疑企业的整个财务报告,进而对企业失去信心,造成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处于被动局面,其预期的经济目标也难以得到实现。2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21、现状2.1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利用资产重组。企业为优化资产结构、实现战略转移及完成产业调整等目的而进行的股权转让或资产置换等行为,称之为“资产重组”。现今,企业通常为粉饰财务报表而进行资产重组。第二,利用关联交方易。企业通过合法却不合理的方式(如:企业将经济业务虚构化,以抬高上市公司的业务及效益;以高息或低息进行资金往来,以调节财务费用;采取低于或高于市场价格的方式进行购销活动;以支付或收取管理费用,或分摊共同的费用来调节利润等),将关联方交易产生的利润转移到上市公司。第三,利用利息资本化。企业利用利息资本化的规定,在项目投

22、入使用之后继续予以资本化。还有些企业利用自有的资金与借入的资金无法界定的事实,人为进行划定资金来源与资金用途,将利息资本化。第四,利用股权投资。企业通过处理亏损的子公司股权(长期投资),在合并会计报表中,核算亏损额,通过溢价转让利用转让价格来调节利润。第五,利用其他应收、应付款。大多数企业的预付、预收、应付及应收帐款余额庞大且不相上下,甚至会超出余额,正是由于企业利用应收、应付两处科目来调节利润。2.2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基本模式及特征2.2.1个人自利型盈余管理模式及特征个人自利型盈余管理是盈余管理的重要模式之一。该模式主要具有三个方面特征。第一,行为动机的机会主义特征明显。自利型盈余管理

23、的动机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具有明显的机会主义特征。国外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是由报酬契约开始的,这缘于国 外资本市场发达、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完善、经理人的报酬与会计盈余的相关性高。此外,由于经理人报酬反映了经理人在经理人市场的价格,体现了经理人的个人价 值,因此,上市公司经理人利益最大化主要指报酬最大化,即实证会计研究所提出的奖金计划假设。我国上市公司个人利益最大化不单是个人货币收入最大化。对于上市公司经理人而言,个人利益不只是报酬性收益,职位升迁、个人在职时的影响力等在个人利益中 占有重要位置,有时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是决定性的。由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理人能力的大小,为了扩大个人

24、影响力、增加职位升迁的机 会,经理人也有动机实施盈余管理。总之,无论在国外还是在我国,自利型盈余管理均有明显的机会主义特征。第二,行为方式的契约相关性高。自利型盈余管理与契约相关,经营者的盈余管理行为受契约的复杂程度的影响。在经营者的报酬只根据当期报告的净收益确定这种简 单的报酬契约下,经营者盈余管理的动机和手段也相对简单,即通过操纵应计项目和会计政策,实现当期报酬最大化。增加契约中决定报酬的因素能增加盈余管理的 复杂程度。通常,经营者的报酬由工资、奖金、业绩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构成。其中,工资属于无风险报酬,后三者属于风险报酬,具有激励作用。如果契约中增加 了业绩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则经营者进

25、行盈余管理的难度也会加大。隐性契约如经营者的变动等也会对盈余管理的复杂程度造成影响。报酬契约的复杂性对盈余管 理的影响还体现在,通常对经营者的考核指标都不会是单一的会计盈余指标,其他指标的加入同样会导致盈余管理的情形变得复杂。报酬契约的复杂引发的盈余管理 的复杂会导致利益的不均衡,最终会侵蚀会计信息在契约中缓解代理冲突、降低代理成本的作用,与企业目标不符3。第三,后果的不可预见性。如果委托人在订立契约时充分预见到代理人的盈余管理行为并对该行为的结果有可靠的估计,则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是有限的,这种行为后 果不会影响到资源的配置和契约的有效性;如果代理人进行盈余管理而委托人事前并未考虑到这种影响,

26、则盈余管理的后果会影响到报酬契约的有效性,使股东的利 益受损。最坏的结果是,出于个人利益的考虑,代理人进行盈余管理时对盈余管理手段加以滥用,盈余管理的程度超出了一定的界限,严重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和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果,造成严重不良的经济后果。2.2.2制度诱发型盈余管理模式及特征在制度有效的情况下,个人自利心理主要引发趋向于利己结果的管理行为,组织目标实现的动力来源于有效的激励机制。当制度、规则存在明显的缺陷时,盈余管理的主体利用制度、规则的漏洞谋求其利益最大化。由此可见,制度诱发型盈余管理的根本原因是存在制度诱因,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目的明确。与自利型盈余管理和组织目标

27、型盈余管理相比,制度型盈余管理的目的较为明确,即根据制度的规定,运用会计方法或其他方法,达到制度规定的会计盈余指标,取得制度规定的资源。其次,会计人员的参与程度高。一般而言,盈余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管理当局。无论是会计程序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和会计估计的变更,还是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控 制,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企业管理当局手中。会计人员是盈余管理的参与者,不构成盈余管理的主体。尤其在我国,涉及盈余管理问题时,决策机构往往是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而在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中,财务负责人不是董事会成员。对于自利型盈余管理,由于其结果涉及利益的分配,会计人员的参与程度很低。相对而言,在制度型盈余管理的过程中,会计人

28、员的参与程度较高。原因在于诱发盈余管理的政策规定的重心在相关会计盈余指标上,如配股政策中净资产收益率的规定。由于会计指标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在这一类型的盈余管理中,会大量运用到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方法的运用,并且为了符合制度对会计盈余指标的要求,会计程序、会计方 法的运用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因此,对于相对复杂的会计方法的运用,如果没有会计人员参与其中,制度型盈余管理的目标就很难实现。再则,经济后果明显。制度型盈余管理的经济后果是明显的。由于制度本身的缺陷,制度型盈余管理主体在经过精心设计和巧妙实施后均能达到其预期目的,即满足制度对会计盈余指标的要求,并在通过监管部门审核后取得证券市场中的资源

29、。相反,如果情况较好的上市公司未进行盈余管理而未得到取得这种资源的资格,就会造 成证券市场资源配置错位的经济后果。2.2.3组织目标型盈余管理模式及特征盈余管理是个中性的概念,但如果对盈余管理进行模式上的划分后,可以发现:自利型盈余管理出于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形成不利于相关利益人的行为结果,这种行为由于动机的“不纯洁”而具有欺骗性,会引起相关利益人的警觉和抵制;制度型盈余管理由于制度本身存在缺陷而导致实施盈余管理会影响证券市场 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与此不同的是,对于组织目标型盈余管理,其动机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因而其行为过程必然伴随如何实现企 业的战略目标。在组织型盈余管理手段的选择上,不会仅依靠

30、会计选择而改变财务报告的结果,经营决策的变化、经济交易的选择、交易时点的选择都是组织型盈余管理的手段。由于组织型盈余管理本身涉及对会计盈余的控制和管理,利用会计准则赋予的灵活性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待组织型盈余管理,有助于从更深层次认识组织型盈余管理的行为特征。第一,存在共同的行为主体。机会主义特征明显的自利型盈余管理是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而形成了管理当局突出的交易特别性,从而使管理当局获得其在企业契约 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且成为自利型盈余管理不可动摇的行为主体。制度型盈余管理是否实施的决策制定过程虽然有股东的参与,但就其具体实施而言,起关键作用的仍 是企业管理当局。对于组织型盈

31、余管理而言,一方面,盈余管理的结果涉及企业内在价值的变化,对相关利益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另一方面,企业内在价值的变化不 是自利条件下的机会主义行为所能实现的,因为机会主义追求利益向个别利益集团倾斜,这种利益的让渡与企业内在价值的变化是矛盾的。因此,涉及企业内在价值 变化及对企业战略有显著影响的决策行为,不可能由管理当局单方面作出,而是由股东和企业管理当局共同作出。实际中由于中小股东受到成本的制约,参与的积极 性不高,因此最终会形成大股东与企业管理当局共同承担盈余管理主体职责的模式。第二,行为的长期性。与自利型盈余管理和制度型盈余管理相比,组织型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行为持续的时间长。组织目标导

32、向下的盈余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目标 相联系,是企业管理层为了消除市场波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而保持企业盈余相对稳定的组织管理行为。由于组织型盈余管理的动机是保持企业收益稳定且持续增长, 目标是实现企业利润不断增长,并且向资本市场传递积极的信号以保持股价的不断上升并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因而组织型盈余管理的行为方式必须具有连续 性,且这种连续性是伴随着企业组织的生命周期的。第三,行为方式的复杂性。通过对自利型盈余管理和制度型盈余管理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种模式的盈余管理基本上都是采用会计手段,是典型的由会计选择性行 为产生的会计技术性盈余管理。组织型盈余管理由于必须与企业战略管理目标相适应,仅仅依靠

33、会计手段往往很难达到目的,因此,除了会计选择性行为外,经营过 程中对经营收入的控制、交易事项发生时点的选择、固定资产购建数量和时点的控制以及企业并购行为的控制等都是组织型盈余管理的手段,这也是所认 为的“规划交易”行为。由于会计选择性行为本身对盈余管理结果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如果再加上企业管理当局对企业交易行为的“规划”,则会导致管理盈 余手段更加复杂7。2.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的问题我国的证券资本市场形成较晚,但发展比较迅速,截止到2011年末,在上交所上市的A、B股企业超过2000多家,在深交所上市的A、B股企业1000多家。根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接近八成以上的上市公司已经意识到

34、盈余管理对于企业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有计划、有程序地开展了盈余管理,而适度的盈余管理对于公司的贡献率在20082011年期间平均维持在9.8%左右。但是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综合分析来看,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通过会计方法、会计政策的选择与变更的方法和手段来获取不正当的额外会计利润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我国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管理政策和方法中,固定资产折旧办法、无形资产摊销年限计算、存货价格计算方法的选择、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以及其他一些会计政策或领域具有很大选择余地和空间,这些会计政策和方法的选择也是很多某些上市公司

35、进行盈余管理调整所惯用的手段。换言之,一般情况下,企业会选择那些最能快捷地实现其经济意图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而其一旦选定则不允许再随意变更,这样是为了保持计算口径的一致和基期数据的一致,即会计政策所要求的一致性原则。但实际上,由于相关监管的因素,上市公司在变更其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时所支付的成本远远小于其获取的收益,同时相应的变更程序也比较容易,进而导致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频繁变更的机会主义博弈。第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普遍存在着对于生产经营的费用和收益进行提前或延迟确认的利益博弈的现象。一般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费用和收益记入当期损益时应该以其实际发生时间为依据,而上市公司通常会选择在

36、销售并未实际完成的情况下就提前将其记作企业的收益,于是就将后期利润转移到本期,这种做法就是收益的提前,而收益的递延则是指当企业在预期到将来利润会减少的情况下,就会人为地将本期利润记入后期利润的行为;对于费用的提前或延迟确认,其基本做法主要有大额度地计算并计提相关资产的减值准备,对不良资产的账面价值采取一次性冲销,潜在亏损账面挂靠,或是对费用支出进行资本化处理等等。调查统计显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有三成以上的问题就是出现在人为地提前或延迟费用和收益的确认方面。第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存在利用关联交易来调整经营业绩、通过资产重组来实现利润转移等不当行为和做法。由于历史体制的原因,我国的上市公司多

37、脱胎于改制前的母公司,而造成母公司一些大公司掌握着上市公司的大部分股权,这就使得大量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在上市公司和母公司之间持续发生,母公司与上市公司之间进行资源或义务的转移,这种行为与是否收取价款没有直接关系,其行为主要包括上市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购销业务、代理以及租赁等,上市公司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调整公司整体业绩的目的;另外,一些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利用交易时间差,在会计年度末进行大量资产交易并确认为暴利,或者在与其关联的非上市公司之间进行非等价交换,通过将外部利润内部化的方法和手段实现利润转移11。3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因素分析3.1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财务

38、董事等比例的提高会使盈余管理的监督加强,导致盈余管理现象的减弱。因此,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经过多年的公司制改造,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公司治理结构,但不管是外部还是内部治理结构,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要素市场发育不成熟,弱化了外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约束力度。首先,资本市场不健全,我国上市公司主要来自于国有企业改制,国家占有股份占股本总额绝大部分,但无法上市流通。流通股在总股本中的比重较小,使得公众股东对公司缺乏直接有效的控制力,对经理层行为的监控难以真正形成。而且公众股东即使购入全部流通股也不能形成对企业的控股权,也就是通过二级市场收购接管来获得公司控制权的可能性基本

39、不存在,无法通过收购接管和控制权争夺共约束经理层。因此,权益性资本市场丝毫没有起到监督经理人行为的功效,而仅仅成为了企业的一个融资场所。在债务性资本市场上,我国上市公司的负债总额中,半数以上的负债来自于商业银行的货款,但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中绝大部分没有来自商业银行的代表,使得商业银行作为公司的主要债权人起不到对公司经理层的监控作用。其次,经理人市场尚未形成。由于我国多数上市公司中,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占控股地位企业经理人几乎全部是由政府部门任命。对其进行的业绩考核也是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因而并没有形成全社会公平竞争环境的经理人市场。正是由于经理人市场的缺乏,使得经理人员的选拔、任命和考评

40、缺乏客观依据,进而使得经理人受托贡任履行情况缺乏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经理人员也感受不到来自市场竟争的压力。 第二,“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内部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约束形同虚没。 首先,国有股权“一股独大”以及主体缺位严重影响国家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和关注,减弱其参与上市公司监控的动机。小股民基本上是投机性的,他们对管理当局的监控大多不感兴趣,因为他们可以“免费搭车”。股东大会形同虚设,控股股东侵害小股东利益现象严重。其次,由于股民结构特殊性造成董事会成员主要甚至全部来自作为主发起人的原国有企业,董事会与经理层高度重合。有的企业甚至连董事长和总经理合二为一,这就造成了二者之间监控关系失衡,给“内部人控

41、制”大开方便之门。再次,监事会成员大多来自企业内部。不仅监管效果值得怀疑,在股东大会形同虚设的情况下,他们也无法对经理人的不当朽为采取有效措施。由于不能对经理人实行有效约束,因此就给经理人的盈佘管理留下了很大的运作空间16。3.2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会计事业也经历了巨大和深刻的改革,陆续制定和出台了系列的会计规范和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会计行为起到了较好的约束作用。因此,首先,会计准则可以制约盈余管理。会计准则是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的特征,其对会计工作各方面的规范,要求企业严格执行。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处理其信

42、息,其会计选择的自由度收到限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而得到保证。会计准则还是审计和监管部门对会计信息审核的依据。在企业会计信息对外公布之前,审计人员依据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对信息进行审核,确保其中不含错误与舞弊;监管部门依据准则,对企业披露的信息中是否存在虚报、误报、舞弊等行为进行认定和惩治。综上,会计准则不仅规范企业会计工作,也是审计和监管的依据,有效防止了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其次,会计准则为盈余管理提供空间。制定企业会计准则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会计准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是面向所有企业的,并不是针对某个行业、某个企业甚至某项具体经济业务的。会计准则赋

43、予企业管理当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会计选择的权利。而这也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企业管理当局常利用职业判断的规则,编造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的理由,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会计准则天生不是盈余管理的动因,但会计准则天生会成为盈余管理的工具。但是,我国会计准则还远未达到理想标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也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会计信息市场仍存在信任危机。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准则不完善。虽然从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发布起,到2006年2月16日财政部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为止,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在逐渐完善。但目前的会计准则允许过多的会计选择,给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了较大的判断空间。部分会计准则质量不高,重形

44、式、轻实质而缺乏可操作性。这一切都从客观上助长了上市公司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选择于己有利的会计处理方法。二是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执法不力。我国证券市场要求建立以会计信息为核心的信息披露制度。但目前看来,这一目标还没有实现。大量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存在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充分、不可靠等严重问题,证券监管机构和其他监管部门未能发挥强有力的监管作用。对一些会计作假行为处罚不力,起不到震慑作用。特别是我国尚未建立起中小股东的民事赔偿诉讼机制,使得上市公司的盈余操纵几乎不受法律约束,客观上助长了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管理的行为。3.3证券监管制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就我国证券市场而言,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

45、期内,盈余管理是会计监管的主要内容和监管的重点,这是由我国证券监管制度、上市公司与生俱来的关联方关系以及权责发生制这一确认标准和计量模式的选择决定的。由于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公开上市、ST、PT及配股等,在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方面均规定了最低的标准。从而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在经营不善导致亏损的情况下,为了达到其上市和配股等目的,往往采取人为操纵利润的盈余管理手段,这就在制度层面上对我国证券市场会计监管提出了要求,应把盈余管理及借以进行盈余管理的交易和事项作为监管的重点。进行盈余管理的交易和事项一般具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证券市场参与者普遍涉及的交易和事项;二是证券市场上存在问题的交易和事项;三是这类交易和事项对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影响重大。关联方关系是产生这些交易和事项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绝大多数是子公司上市,也就是有一个投资关系明确的母公司。这就意味着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关联方关系是与生俱来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合并报表等会计事项和处理方式也由此被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