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191714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药用植物栽培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S2013206、S3013207适用专业:园艺、农学、植保、资环专业课程性质:选修课开课学期:第七学期总 学 时:20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数20一、编写说明1、 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药用植物的分类及分布情况,重点讲述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论(包括生长发育规律、播种育苗、田间管理、产品分级和加工等技术原理)和几种具有北方特色、珍贵的、栽培技术具有代表性或有特殊特点的根茎类、全草类、花类、果实种子类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本课程以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出栽培技术,加强理论和实践环节的联系是学习本课程的关键所在。2、 地位和任务药用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农学、植保、资环专业的选修

2、课程,研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与之相适应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原理的一门科学,它是与园艺专业相关领域的一门重要选修课程。学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并掌握当前药用植物上推广应用的高新技术和高效栽培模式,为以后从事药用植物生产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3、 总体要求药用植物栽培学是园艺、农学、植保、资环专业的选修课程,药用植物栽培学以药用植物为研究对象,以探索其生长发育规律为主要内容,了解并掌握土壤、气象条件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原理,利用现代化的生物科学理论和先进的管理技术来协调药用植物、土壤、气象三者的关系,努力创造适宜药用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作为主要目标,以获得高产

3、优质药用植物为最终目的。4、 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学习者应具有一般的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化学、土壤营养学、基础遗传学、田间试验与统计方法的基础知识及实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通过本课程学习,为药用植物的优质、高产、高效、无污染、集约化生产服务。5、 修订的依据随着高等农业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新世纪的学科综合与渗透及教学方式的改进,为专业课程的教授提供了更加多样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快捷的、信息量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客观上缩减了各课程的实际教授时数,所以对以往的教学大纲进行修改编写势在必行。 二、教学大纲内容绪 论1、教学目的:通过

4、学习,了解药用植物栽培的概况,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和药用植物的繁殖技术,熟练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种类。2、教学内容:(1)药用植物栽培的概况 (2)药用植物栽培的含义(3)药用植物栽培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4)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5)药用植物的繁殖技术(6)药用植物栽培的种类3、本章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了解药用植物栽培的概况,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和药用植物的繁殖技术,熟练掌握药用植物栽培的种类。4、教学重点与难点:(1)药用植物栽培的含义及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2)药用植物栽培的特点(3)药用植物的繁殖技术

5、(4)药用植物栽培的种类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6、自学指导:请学生查阅关于药用植物生产的文献材料,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第一章 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的机理和特点,掌握环境条件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掌握药材的产量与品质的形成机理和改善措施。2、教学内容:(1)药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2)环境条件与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3)药材的产量与品质3、本章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了解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的机理和特点,掌握环境条件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掌握药材的产量与品质的形成机理和改善措施。4、教学重点与难点:(1)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的机理和特点(2)环境条

6、件对药用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3)药材的产量与品质的形成机理和改善措施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6、自学指导:第二章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基础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了解药用植物的栽培制度,掌握药用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及土壤耕作的任务、时间和方法以及药用植物的播种材料与繁殖方式,熟练掌握药用植物的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2、教学内容:(1)药用植物的栽培制度(2)土壤耕作(3)药用植物的播种材料与繁殖方式(4)药用植物的播种、育苗、移栽(5)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技术(6)药用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3、本章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了解药用植物的栽培制度,掌握药用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及土壤耕作的任

7、务、时间和方法以及药用植物的播种材料与繁殖方式,熟练掌握药用植物的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4、教学重点与难点:(1)药用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及土壤耕作的任务、时间和方法(2)药用植物的播种材料与繁殖方式(3)药用植物的播种、育苗、移栽(4)药用植物的田间管理技术(5)药用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技术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6、自学指导:第三章 药用植物的采收与产地加工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药用植物的采收和产地加工方法。2、教学内容:(1)药用植物的采收时期(2)药用植物的采收方法(3)药用植物加工的目的和意义 (4)药用植物加工方法3、本章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掌握药用植物的采

8、收和产地加工方法。4、教学重点与难点:(1)药用植物的采收时期(2)药用植物的采收方法(3)药用植物加工的目的和意义 (4)药用植物加工方法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6、自学指导:请学生查阅关于药用植物加工的文献材料,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第四章 人参的栽培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人参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人参的栽培技术、收获方法和加工技术。2、教学内容:(1)人参的植物学特征(2)人参的生物学特性(3)人参的栽培技术(4)人参的收获方法(5)人参的加工技术3、本章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掌握人参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人参的栽培技术、收获方法和加工技术。4、教学重点与

9、难点:(1)人参的植物学特征(2)人参的生物学特性(3)人参的栽培技术(4)人参的收获方法(5)人参的加工技术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6、自学指导:请学生查阅关于人参栽培的文献材料,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五章 龙胆的栽培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龙胆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龙胆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2、教学内容:(1)龙胆的植物学特征(2)龙胆的生物学特性(3)龙胆的栽培技术(4)龙胆的采收加工技术3、本章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掌握龙胆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龙胆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4、教学重点与难点:(1)龙胆的植物学特征(2)龙胆的生物学特性(3)龙胆的

10、栽培技术(4)龙胆的采收加工技术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6、自学指导:请学生查阅关于龙胆栽培的文献材料,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第六章 枸杞的栽培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枸杞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枸杞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2、教学内容:(1)枸杞的植物学特征(2)枸杞的生物学特性(3)枸杞的栽培技术(4)枸杞的采收加工技术3、本章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掌握枸杞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枸杞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4、教学重点与难点:(1)枸杞的植物学特征(2)枸杞的生物学特性(3)枸杞的栽培技术(4)枸杞的采收加工技术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6、自学指导:请学生查阅

11、关于枸杞栽培的文献材料,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第七章 贝母的栽培1、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贝母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贝母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2、教学内容:(1)贝母的植物学特征(2)贝母的生物学特性(3)贝母的栽培技术(4)贝母的采收加工技术3、本章的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掌握贝母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熟练掌握贝母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技术。4、教学重点与难点:(1)贝母的植物学特征(2)贝母的生物学特性(3)贝母的栽培技术(4)贝母的采收加工技术5、实验与实践内容:无6、自学指导:请学生查阅关于贝母栽培的文献材料,了解其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三、教学时数的分配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表章节授课内容理论课周 数理论课时 数实验课时 数总课时数绪论绪论 22第一章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 44第二章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基础44第三章药用植物的采收与产地加工22第四章人参的栽培22第五章龙胆的栽培22第六章枸杞的栽培22第七章贝母的栽培22合计2020四、主要参考书目1. 杨继祥. 药用植物栽培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2. 赵渤. 药用植物栽培采收与加工.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五、主要编写人员马光恕 廉 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