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工作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精简篇)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258622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工作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精简篇)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工作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精简篇)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工作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精简篇)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工作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精简篇)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工作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精简篇)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工作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精简篇) .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工作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工作情况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2016年人才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坚持 民生为本、人才优先 的工作主线,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人才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1、大力推进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建设。5月30日,国家外国专家局正式批复在XX市建立 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 ,这是全国获准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引智试验区,是加强国家外国专家局与XX省人民政府局省合作,创新引智实践的重要举措。10月30日,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在XX揭牌,项目

2、管理研究院同时挂牌运行,XX大学与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合作共建XX大学蓝色经济研究中心等8个合作项目及5个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在揭牌仪式上进行了签约。召开了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建设单位联席议暨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和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建设方案。同期还举行了 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XX行人才与项目对接洽谈会 活动。 2、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一是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需求调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高层次人才需求情况调查活动,拟根据调查结果,修订完善2016年度XX市高层次专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目录和XX市急需高层次专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

3、引进目录,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二是组团赴外引才。根据单位用人需求,组织XX港集团、五征集团、海汇集团、XX鼎昌铁塔制造有限公司、艾沛克斯工具(XX)有限公司、XX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先后参加了中国无锡海外高层次人才技术成果对接洽谈会、第18届鲁台经贸洽谈会及XX省第七届海内外高端人才暨项目洽谈会,积极招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海洽谈会期间,用人单位在提前进行网上对接的基础上,通过与留学人员面对面交流,就19个人才引进及技术合作项目进行了洽谈,金禾生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耶鲁大学留美博士郭建侃合作进行 高性能柠檬酸生产菌株的构建与选育 、时正锻压有限公司与XX大

4、学博士生导师赵国群教授合作建设 4000KN模锻自动生产线 等9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或意向。三是借项目引才。按照省里资助蓝色经济区人才发展项目的有关要求,组织全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围绕产业结构优化、技术水平提升、高新技术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海洋产业等方面,积极提报人才引进项目,择优向省里2016年度人才发展项目40个,最终有7个项目获得省里资金资助。另外,还向省里2016年蓝区人才项目20个。四是靠载体引才。以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为依托,组织来自世界各地的18位海外高层次人才与XX市留学人员创业园区、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有关负责人以及10多家重点企业代表进行了对接洽谈,XX国软软件有限公司等5

5、家单位与名海外高层次人才达成对接意向。XX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海汇集团博士后站各招收一名博士后进站开展工作,全市在站博士后达到4名。五是大力引进国外智力。累计安排*宏大食品有限公司有机蔬菜栽培技术等外国专家项目20项,聘请外国专家141人次;重点进行了国外优良种鸡品种引进与推广、生物灭藻净水球的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和无公害蔬菜种植加工技术推广3个示范项目,有效发挥了示范和辐射作用;组织出国培训人员46人次,培训范围涵盖了职业教育、环境保护、现代服务业、蓝色经济区建设等领域。 3、狠抓各类人才培养工作。一是积极开展高层次人才选拔工作。向省了2名享受国务院颁发津贴人员和2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6、并顺利通过评审;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5名、省首席技师10名;组织选拔第四批XX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名、市首席技师10名、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27名。二是扎实做好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工作。稳妥开展职称评审工作,积极发挥职称在人才工作中的杠杆激励作用。组织开展了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障公需科目培训,共有172名专业技术人员报名参加了培训。三是切实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认真开展新技师培养工作,全市194人参加技师评审、253人参加 金蓝领 培训,147人参加省厅高级技师评审;积极争创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省级技师工作站,的XX市技师学院被省厅认定为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师工作站,为下一步争创国家

7、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奠定了基础;积极联合有关部门行业企业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共组织5次市级大赛,省级竞赛选拔赛3个,涉及工种50多个,累计2.5万人参赛;认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年活动和贯彻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专项检查活动,全年鉴定人数达24016人,发证22092人,完成全年计划的147.28%,其中高级工3282 人。四是认真做好援疆对口人才培养工作。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XX市承担麦盖提县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对口培养计划,2016年以来,我市共接收4批共284名麦盖提未就业大学生到XX师范和XX职业技术学院进行2年的集中培养。我市的培训工作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及喀什地区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培

8、养学员的普遍好评。目前,第一批学员已经顺利结业。 二、明年工作打算 2016年,将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落实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为主线,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体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努力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千方百计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我市蓝色经济区建设人才智力支持体系规划目标,及时开展人才需求调查活动,全面了解全市人才需求状况,研究编制2016年度XX市高层次专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目录和XX市急需高层次专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目

9、录,为帮助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了解我市人才需求信息和指导用人单位开展高层次专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结合用人单位人才需求实际,组织有关单位赴高校毕业生密集、高层次人才众多的地区开展招聘活动,引进高层次毕业生和紧缺专业人才。做好蓝色经济区人才引进项目的实施工作,用好上级资助资金,确保项目成效,达到以人才促项目、促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目标。组织市内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各类园区赴海洋经济发达的国家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招聘活动,引进一批蓝色经济领域高端人才。 2、力争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工作实现新突破。继续做好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首席技师、省有突出贡献的技师遴选工作,做好市首席技师、

10、市有突出贡献的技师以及市技术能手选拔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关于加强专家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努力为专家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条件,确保专家各项待遇落到实处,为做好专家管理服务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 3、积极创新人才评价方式。一是开展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工作。组织专门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已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登记活动,出台关于申报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的通知,用于指导和规范申报工作,确保发挥作用的高层次人才享受到相关政策待遇,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二是全面深化职称制度改革。按照分类推进职称制度改革的思路设计,坚持以用为本、综合评价的原则,认真研究各级各类专业

11、技术人员的工作特点、成长规律,根据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和岗位特点,积极探索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充分发挥职称评审的激励导向作用,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探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事业单位进人的有效管理方式,着重探索高层次紧缺人才招聘的有效办法,为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四是创新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畅通高技能人才成长渠道,加快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制度,加大技能竞赛投入,动员行业企业广泛开展技能竞赛和岗位练兵活动,使技能竞赛成为广大企业职工学习交流平台和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快速通道。 4、切实加强人才载体建设。一是全力抓好

12、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建设。制定出台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引智优惠政策、引进国外智力项目资金扶持暂行办法等配套政策措施,扎实做好引智试验区引智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工作,积极利用规模型海外人才交流活动推介重点引智项目,有针对型地安排海外高层次人才与用人单位进行对接交流,鼓励支持海外优秀人才来XX创业。二是抓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积极做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工作,争取再设站3-5家,已设站单位尽快再招引博士后进站。会同市财政局出台博士后研究项目资助办法,设立专项资金,对重点博士后研究项目进行资助扶持。三是探索建设专家服务基地。以有关企事业单位或乡镇、园区为单位建立专家服务基地,搭建发挥专家作用的载体和专家直接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平台,帮助基层培养造就一批技术骨干,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他范文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