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07507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口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口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口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口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口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人口学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时:48学分:3适用对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学、人力资源各专业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经济学、统计学二、课程简介通常所说的人口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人口学,仅以人口自身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广义的人口学,除研究人口自身发展过程和规律以外,还研究人口发展过程和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发展过程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也就是说,广义的人口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它包括人口理论和一系列分支学科。在整个人口学科体系中,人口理论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人口学其他分支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只有以科学

2、的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指导,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分析人口和其他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性。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系以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为核心,因此本课程也可以称为人口理论,或称为人口学概论。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是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各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人口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人口学的基本概念、主要领域和常用分析方法。并且通过结合中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人口现象,进行专题性的讲解,分析人口的出生、死亡和迁移过程,分析人口结构所具有的社会特点,分析人口变迁和社会变迁,使学生对人口变化的规律性以及社会诸因素与人口诸方面的互动关系有所认识。从而为他们进一步学习社会保障、

3、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等学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人口学导论(一)目的与要求1、介绍本课程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2、掌握人口学的属性和研究内容。3、了解人口学的研究方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人口现象和问题1 .主要内容(1)社会人口现象;(2)中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人口问题:(3)世界人口问题。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三次人口浪潮(2)中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人口问题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中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就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谈谈你的看法。第二节人口学的研究对象1 .主要内容(1)人口学的定义;(2)人口学的属性:(3)人口学的研究内容。2 .基本概念和知识

4、点(1)人口学的界定(2)人口学的社会属性(3)人口学的研究内容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理解人口学的社会属性?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第三节人口学的研究方法1 .主要内容(1)人口学的研究方法:(2)人口学研究方法的挑战和反思。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人口统计方法(2)人口的比较研究方法(3)人口学研究方法的挑战和反思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理解研究方法的挑战和反思?(三)思考与实践如何理解人口学的社会属性?人口社会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第二章人口思想与人口理论(一)目的与要求1、介绍中外人口思想和人口理论2、掌握马尔萨

5、斯人口原理的主要内容3、掌握马寅初的人口主张和建议4、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人口学观念。(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国外的人口思想和人口理论1 .主要内容(1)早期国外人口思想(2)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人口思想(3)西方人口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口思想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结合世界人口的转变,如何评价马尔萨斯的人口学理论。第二节中国的人口思想和人口理论1 .主要内容(1)中国传统人口思想(2)近代人口思想(3)现代人口思想(4)中国社会主义人口社会学的形成和发展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马寅初人口主张和建议(2)中国人口学的形成和发展3

6、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马寅初人口主张和建议是什么?请分析其建议在当时不被采纳的原因。(三)思考与实践结合世界人口的转变,如何评价马尔萨斯的人口学理论?马寅初的人口主张和建议在当时为什么不被采纳?(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第三章生育制度(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测量人口生育的人口学指标和理论2、掌握人口学对于生育问题的研究方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生育测量和生育模式1 .主要内容(1)生育的概念与测量(2)生育模式(3)影响生育行为的主要因素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生育的概念与测量(2)生育模式的类型(3)生育意愿的内涵和类型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什么是生

7、育意愿?分析中国生育意愿中产生男孩偏好的原因第二节中国生育模式研究1 .主要内容(4)中国生育模式的历史演变(5)中国生育模式及其转变的动力机制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建国后,中国生育率变动的的阶段。(2)中国人口生育率转变的特点(3)中国生育模式及其转变的动力机制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中国生育模式及其转变的动力机制。第三节专题:中国社会主义阶段生育政策1 .主要内容(1)人口政策的基本知识(2)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演变历程(3)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特点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人口政策的含义、特征和类型。(2)中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演变历程(3)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的特点3 .问题与

8、应用(能力要求)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谈谈你对中国人口政策的看法。()思考与实践中国生育模式及其转变的动力机制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谈谈你对中国人口政策的看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第四章死亡模式(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测量人口死亡的人口学指标和理论2、掌握人口学对于死亡问题的研究方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死亡测量与死亡模式1 .主要内容(1)死亡测量指标(2)死亡模式(3)影响死亡率的主要因素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死亡的测量指标(2)死亡模式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如何理解死亡的概念。第二节人口寿命1 .主要内容(1)人的寿命(2)平均寿

9、命(3)平均预期寿命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寿命的界定(2)平均寿命的界定和影响因素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过去20年,中国人均寿命增长了5岁,这与GDP的巨大成就不相称。请分析其原因。第三节专题:安乐死问题1 .主要内容(1)什么是安乐死(2)安乐死的分类(3)安乐死的合法化(4)目前中国的安乐死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安乐死的含义和类型(2)安乐死的合法化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对安乐死谈谈你的看法。()思考与实践如何认识人类社会的死亡模式。(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第五章人口迁移与城市化(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

10、测量人口迁移的人口学指标和有关理论2、了解中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人口迁移和城市化问题3、掌握人口学对于人口迁移的研究方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理论1 .主要内容(1)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2)人口迁移的基本理论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人口迁移的含义和测量指标(2)人口迁移的相关理论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有关人口迁移的主要理论。第二节中国的人口迁移及其研究1 .主要内容(1)中国人口迁移的轨迹(2)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阶段人口迁移研究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中国人口迁移的轨迹(2)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试述中国人口迁移的历史过程。为什么

11、说1958-1984年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严控阶段。第三节城市化概念与理论1 .主要内容(1)人口分布和城市化的概念(2)城市化的理论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人口分布的概念和影响因素(2)城市化的概念和相关理论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人口分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状况。第四节中国的人口分布、城市化1 .主要内容(1)中国的人口分布(2)中国中国社会主义阶段的城市化过程和特点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中国的人口分布的特点(2)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和特点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中国城市化的特点。(三)思考与实践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现实,说明人口迁移与流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

12、影响。(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第六章人口年龄结构(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测量人口性别结构的人口学指标和有关理论2、理解人口老龄化问题3、掌握人口学对于年龄结构问题的研究方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概念1 .主要内容(1)人口年龄结构的含义(2)年龄及年龄计算方法(3)年龄分组(4)人口金字塔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人口年龄结构的含义(2)人口金字塔的含义和类型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人口年龄金字塔的具体内容和类型特点。第二节人口年龄结构的基本理论1 .主要内容(1)人口年龄结构类型(2)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状况(3)年龄结构对人口再生产和社会

13、经济发展的影响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人口年龄结构的类型及划分指标(2)人口年龄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3)我国人口类型变动经历的阶段及引起这个变动的因素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分析我国人口类型变动经历的阶段及引起这个变动的因素。第三节专题:人口老龄化1 .主要内容(1)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概念(2)世界人口老龄化(3)中国人口老龄化(4)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障体系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概念(2)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3)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和特点。(三)思考与实践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会产生什么影响?目前如

14、何构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养老保障模式?(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第七章人口性别结构(一)目的和要求1了解测量人口性别结构的人口学指标和有关理论2、理解人口性别比例失调问题3、掌握人口学对于性别问题的研究方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人口性别构成的基本概念1 .主要内容(1)人口性别构成的含义(2)人口性别构成的测量指标(3)女性生存优势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人口性别构成的含义和测量指标(2)女性生存优势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理解女性生存优势。第二节分析人口性别结构的基本理论1 .主要内容(1)影响人口性别构成的因素(2)性别分层和性别不平等2 .基本概念和知识

15、点(1)影响人口性别构成的因素(2)性别分层的表现形态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人口的性别分层的含义及其表现形态。第三节专题:性别比失调问题1 .主要内容(1)中国中国社会主义阶段人口性别构成现状(2)中国性别比失衡问题产生的根源(3)性别失衡带来的社会问题和解决对策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目前中国人口性别构成的特点(2)中国性别比失衡产生的根源和解决措施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分析我国性别比失调的社会原因。(三)思考与实践1、性别比指标的具体定义是什么2、如何看待当前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调的问题(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第八章社会分层和贫困人口(一)教学目的和

16、基本要求1、了解测量人口学有关社会分层问题的有关指标和理论2、了解当前我国社会分层的基本状况3、掌握对我国贫困人口问题的研究.(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社会分层的基本概念1 .主要内容(1)社会分层的定义(2)社会分层的测量(3)人口和社会分层的关系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社会分层的含义和测量(2)人口和社会分层的关系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收入分化的测量方法。第二节人口与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4 .主要内容(1)贫困人口概念和类型(2)贫困人口的结构性特征(3)引发贫困的原因分析(4)反贫困战略5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贫困人口概念和类型(2)贫困人口的结构性特征6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17、从贫困成因的角度对贫困人口进行分类。第三节专题:当前中国贫困人口与社会保障1 .主要内容(1)中国社会分层状况(2)中国贫困的基本特点(3)中国贫困问题的基本致因(4)中国的反贫困(5)贫困与社会保障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中国贫困的基本特点(2)中国贫困问题的基本致因(3)贫困与社会保障的关系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社会保障在消除贫困方面的作用()思考与实践我国的反贫困斗争的历程和措施(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第九章婚姻与家庭(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1、了解测量人口学有关婚姻与家庭问题的有关指标和理论2、了解当前我国婚姻家庭结构方面的基本状况3、掌握人口学

18、对于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方法.(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人口的婚姻结构1 .主要内容(1)婚姻统计指标及相关概念(2)婚姻形态的发展变化(3)婚姻对人口的影响(4)中国的人口与婚姻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婚姻统计指标及相关概念(2)婚姻对人口的影响(3)当前中国婚姻关系的基本特征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婚姻对人口的影响。第二节人口的家庭结构1 .主要内容(1)家庭统计指标与相关概念(2)家庭的发展变化(3)家庭对人口的影响(4)中国的人口与家庭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家庭统计指标及相关概念(2)家庭结构的变动对人口的影响(3)当前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特点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家庭变动对

19、人口的影响。第三节专题:婚姻挤压问题1 .主要内容(1)对婚姻挤压的几点认识(2)我国婚姻挤压状况分析(3)婚姻挤压的影响(4)婚姻挤压的讨论与对策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婚姻挤压的定义和原因形成(2)婚姻挤压的现状和影响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对我国婚姻挤压进行分析(三)思考与实践1 .家庭转变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 .试对婚姻挤压做出分析(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第十章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1、了解人口与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2、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3、掌握当前中国社会主义阶段可持续发展问题(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人口与生态1、主要内容

20、(1)生态系统(2)人口与生态平衡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生态系统的定义与类型(2)生态平衡的含义及对人类的影响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新生态范式的主要思想第二节人口与资源1、主要内容(1)资源的概念(2)我国的资源状况4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资源的概念及其分类(2)我国的资源状况5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中国的资源问题第三节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1、主要内容(1)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科学发展观与中国人口6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2)科学发展观的界定7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解()思考与实践如何理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四)教学

21、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第十一章人口质量、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1、了解测量人口质量的人口学指标和有关理论2、了解我国人口素质存在的主要问题3、掌握人力资本的概念。(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人口质量测量1、主要内容(1)人口质量的概念(定义和内容)(2)衡量人口质量的指标(3)人口数量与质量的关系8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人口质量的定义和内容(2)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关系9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木桶理论”的理解及其对提高人口素质的启示第二节人口素质相关理论1、主要内容(1)人力资本理论(2)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10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人力资本的

22、理解(2)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三者的关系11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人力资本理论的含义第三节专题:中国的人口质量和经济发展1、主要内容(1)中国的人口质量(2)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1)中国的人口质量的状况(2)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三)思考与实践什么是“木桶理论”?“木桶理论”对提高人口素质有什么启示?(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网络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环节教学时数x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其他教学环节小计第一章44第一早44第三章628第四章44第五章44第六章628第七章44第八章44第九章44第十章22第十一章22合计44448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佟新著,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马尔萨斯,2007,人口原理,郭煌文艺出版社刘铮主编:人口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刘铮主编:人口学辞典,人民出版社,1986年。郭沧萍主编:人口、资源、环境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田雪原主编:人口学,浙江人民出版;2004年1月查瑞传主编,人口普查分析技术,中国人民出版社;翟振武主编,常用人口统计公式,中国人口出版社;大纲修订人:杨礼琼大纲审定人:张士斌修订日期:2021年3月10日审定日期:2021年3月1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