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4316171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 2013年9月4日,业主约谈我设计单位,阐明本工程设计工作的紧迫性,要求抓紧开展勘察设计工作。3) 2013年9月10H,完成初步设计送审稿。4) 2013年9月12日,广州市科技委在嘉业大厘14楼第一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关于棠德花园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初步设计评审会。专家组认为本设计文件内容深度基本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设计文件经必要的修改完善和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作为后续阶段设计工作的依据。5) 2013年9年22日,完成初步设计修改版6) 4初步设计评审意见执行情况说明2013年9月12日下午,广州市科技委在嘉业大厦14楼第一会议室组织召开了关于棠德花园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道路

2、等配套工程初步设计评审会。专家组认为本设计文件内容深度基本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设计文件经必要的修改完善和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作为后续阶段设计工作的依据。针对道路工程的意见及执行情况如下:(1)横断面设计,建议按新规范要求,调整行车道路绿带、中央分隔标线宽度,压缩行车道总宽度,以增加非机动车道宽度,确保其达到2个自行车道宽度要求。执行情况:每侧非机动车道增加0.5米,达到2.0米。车行道由16米调整为15米。(2)修改完善泰安北路路口渠化设计,优化人行横断位置,提高路口效率。执行情况:增设导流岛,完善相关内容。(3)补充无障碍设计。执行情况:已补充。(4)纵断面设计,起点接顺泰安北路处变坡点过低

3、,建设调整。执行情况:因泰安北路现状为混凝土路面,不能破除,接顺标高仍维持原设计。(5)路基设计缺乏针对性,从纵断面设计看,本路路基为低填浅挖路基,建议取消深层软土处理,结合现状完善低填浅挖路基设计。执行情况:参考棠东地铁站详勘报告,初步判断本项目下无软土分布,已深化完善低填浅挖路基设计。(6)建议沥青面层统为4cmAC-13C上面层+8CmAC-25C下面层,基层统为30cm厚5%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统一为15Cm厚4%水泥稳定石屑。是否设置垫层根据各项目地下水情况确定。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概述Ll项目背景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

4、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政策性租赁住房构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1年2月发布消息,未来五年,中国计划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到“十二五”末,全国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将从目前的7%到8%提高到20%以上,基本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2013年I月,广东省政府与广州市签订了2013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我市今年住房保障工作3项目标任务:一是开工建设保障房16736套:二是基本建成保障房31782套;三是发放租赁补贴1500户。2013年5月28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13年住房保障工作任务分解和有关建设计划。在会后即时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副主任黄信

5、敬介绍,全市2013年共安排保障性住房项目33个、19459套。2013年8月22日,广州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委托广州市公用事业规划设计院编制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近期建设实施计划2013年9月2日,广州市市长陈建华主持召开本届政府第82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近期建设实施计划。根据已批复的保障性住房周边道路等配套工程项目建议书,本项目包含棠德花园保障性住房项目周边的一条道路一一规划一路。本项目完成后将起到完善周边路网,改善棠德花园居民出行的作用。1.2项目概况拟建工程为棠谯花园保障性住房项目的配套市政工程,道路南起泰安北路

6、,北接棠镌花园小区红线内道路。全长约124米,道路宽度26米,双向四车道,为城市支路。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排水工程、电力管沟工程、照明工程。L3测试过程1)2013年8月16口,工程测量工作开始进行。本项目设计范围为K0+000-K0+123.923因地铁围蔽施工,近期只实施K0+052.631KO+123.923,K0+000K0+052.631于远期实施。另外,K0+000K0+052.631范围远期地面标高目前无法获得,本设计图纸仅对近期实施范围给出施工依据,远期实施时应复核现场情况,并征询相关部门意见,方可实施。1.4.2 建设规模本工程建设对象:规划路,为新建工程,定位城

7、市支路,全长约0.124km,双向4车道,路宽26米。1.4.3 技术标准表1-1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单位规范值设计取值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城市支路2计算行车速度Km/h40/30/20303道路交通量设计年限年15154路面结构设计年限年10105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极限值m200/100/6平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极限值m130/85/7圆曲线最小长度m40/8最大纵坡推荐值/限制值%7/81.3789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m400/2501500010凸形竖曲线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m400/250无凸曲线11竖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最小值m/103.92312道路防洪标高m

8、7,87.813路面设计荷载/BZZ-IOOBZZ-IOO14停车视距m3023015抗震设防烈度/地震加速度/VI1/0.IOgVI1/0.IOg16高程系统/广州城建高程系统17坐标系统/广州城建坐标系统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图IT项目地理位图1.3 设计依据及采用规范、规程1.3.1 设计依据1)本院实测的1:500地形图2)广州市规划局提供的本项目规划设计要点3)棠德花园保障性住房项目总平面图4)相关委托1.3.3 设计规范、规程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广州市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管理指引(试行)3)广州市城市道路人行道设计指引(试行)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5)城市道路路线

9、设计规范6)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7)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9)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10)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11)公路.化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13)无障碍设计规范14)广州城市道路永久性材料运用指引第二版1.3.4 施工及验收规范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2)其它现行设计标准和规范。1.4 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建设部2013(穗建路桥2011139号)(穗建路桥函2013 645号)CJJ 37-2012CJJ 193-2012CJJ 152-2010CJJ 169-2012GB 50688-2011JTJ034-2000CJJ 194-2013JTG/

10、T D32-2012GB 507632012广州市建委2014. 03CJJ1-20081.4.1 建设范围均以七月份最高,为225.9小时,三月份最低为82.8小时。2.5工程地质资料2.5.1 地形地貌场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北部棠镌花园较高,南部泰安北路较低,地面标高约为ll.512.4m。道路两旁现状有仓库、厂房、民居等,交通较便利。2.5.2 水文地质条件暂缺水文条件。2.5.3 地层岩性暂缺相关资料。三、工程设计3.1 平面设计依据规划路网,规划-路线形为一直线,无平曲线,全长123.9,与规划路网相一致。3.2 纵断面设计(1)近期接顺地铁施工疏解道与棠镌花园的标高,远期往南

11、接顺棠安北路标高。(2)道路中段尽可能减少与现状地面的高差。(3)最大纵坡L378%,酸大坡长68.923。(4)因棠德花园接顺处标高需棠德花园室外绿化完成后方可最终确定,本设计接顺标高依据实测地形图,及棠德花园现场人员讲述暂定,实施过程中应与棠德花园方面及时沟通协调,确定最终接顺标高。3.3 横断面设计2. O米非机动车道+2.O米人行道+1.5米设施带+15米车行道+1.5米设施带+2.O米人行道+2.O米非机动车道=26米。二、项目所在地区建设条件2.1 道路现状评价2.1.1 本项目周边环境情况本项目位于天河区棠下村地段,场地现状为建材市场,北边为广园路,东边为车陂路,南边为泰安北路。

12、项目北接棠德花园小区,小区正在建设9栋29层高的保障性住房:南接泰安北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城市次干路。图2T北端接小区处现状图2-2南端接泰安北路处现状图2-3从小区向项目场地看去图27项目场地鸟瞰图2.2 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2.4.1 风力广州地区地处亚热带,屈海洋季风性气候。全年风向以北北东为主,93月中多北风;47月多东南风:8月多东风。冬季处于极地大陆高压的东南缘,常吹偏北风: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及南海低压的影响,常吹偏南风。全年北风的频率为160%;东南风频率为90%:东风的频率为70全年平均风速1.9s,最大I4ms079月常受台风干扰,年均24次,风力6、9级,最大风力12级

13、,最大风速37ms.2.4.2 气温条件广州地区夏季炎热,冬季一般比较温暖,年平均气温21.21.TC。最热为7月,月平均气温28.428.7*C,极端最高气温38.7C,最冷为1月,月平均气温12.913.5C,极端最低气温2.6,Co2.4.3 降水情况广州地区全年降水充沛,雨季明显,年减雨量16121909Inm之间。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匀,雨量主要集中在49月,约占年雨量的80%以上,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少雨季节,降雨量占年雨量的20%左右。最大降雨强度为185.3284.9mm。年蒸发强度为1720.9mn,潮湿系数为0.781.42,为湿度适中一湿度充足带。2.4.4 日照广州地区

14、全年日照百分率43给根据多年资料统计,平均年日照时数为1895.2小时。各月平表3-2路基容许工后变形量表位置桥台与路堤相邻处涵洞、通道处一般路段允许工后变形量WOJOm0.20m0.30m2.4.5 结构设计3.5.1车行道路面结构车行道路面结构面层: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AC-13C(4Cm)+粗粒式沥青混凝AC-25C(8cm)下封层:改性乳化沥青碎石封层(ICm)基层:5.0%水泥稳定碎石(30Cin)+4.0%水泥稳定石屑(15cm)合共:58Cm各沥青混凝上层间设置粘层,粘层采用乳化沥青(055Lm2),封层与水稳层间设置透层,透层采用乳化沥青(1.lLm2)o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

15、-13C(4cm)粗粒式沥育混凝土AC-25C(8ClI)改性乳化沥吉碎石封层(ICm)5.0%水泥稔定碎石(30cm)4.0%水泥稳定石屑(15cm)压实路基图3-2车行道路面结构3.5.2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人行道与非机动车路面结构如下:花岗岩人行道砖(15x5x30cm)MK)水泥砂浆(2Cln)55水泥稳定碎石(20cm)压实路基图3-3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3.6道路附属设施设计图37规划一路道路标准横断面图3.4路基设计3.4.1 路基横坡车行道采用双向横坡,横坡坡度为2.0人行道横坡坡度为L5乐坡向车行道方向。3.4.2 路基强度指标路床以下80cm换填级配碎石,填路床

16、顶面横坡应与路面横坡一致,车行道路基回弹模量应225MPa。路基填料应符合表3-1的要求。表3-1路基填料最小强度(CBR)、最大粒径和压实度项目分类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920.81.5315091911.5以下215090290零填及挖方路基0%.35100292920.30,831003)不良地质路段路基处理根据本项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特殊性岩土主要为杂填土。因此,本次设计不考虑软基处理,仅对浅层填上作碎石换填处理,深度为0.8米。路基工后变形量应符合下表耍求:表3-1(规范表8.1.7-6)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其它等级道路试验方

17、法表面层其他层次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30T0316洛杉队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35T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52.45T0304吸水率,不大于%2.03.03.0T0304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不大于%151820其中粒径大于9.5mm,不大于%1215T0312其中粒径小于95mm,不大于%182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1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355T0320注:本项目中规划路为次干道等级。表3-2(规范表8.1.7-7)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规格名称公称粒径(nun)通过下列筛孔(mm)的历量百分率

18、(%)10675635337.531.526.519.013.29.54.752.360.6Sl40-7510090-100-0-15-0-5S240-6010090-100-0-15-0-5S330-60IOO90-100-0-15-05S425-5010090-100-0-15-0-5S520-4010090-100-0-15-0-5S615-3010090-100-0-15-0-5S710-3010090-100-0-150-5S810-2510090-100-0-15-0-53.6.1 无障碍设施及过街设施(D人行道的各种路口必须设置绿石坡道:缘石坡道应设在人行道的范围内,并应与人行横

19、道相对应:缘石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2)缘石坡道的宽度要与整个路口或者斑马线等宽,对于全路口宽度的绿石坡道,下沉渐变段的侧石应设在直线段的最后一条,从转弯位开始全路口范围都是绿石坡道。缘石坡道下缘应尽量与路面平齐,最大高差不能超ICmo(3)路口设置坡道的,为防止车辆随意驶入人行道范围,坡道口应设置车止石,车止石要求坚固美观。车止石高度为IOOCm,柱间距为150cm.(4)盲道应连续顺直,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人行天桥梯道口应设置提示盲道:当盲道行进方向遇到井盖或障碍物时,应绕开障碍物接顺盲道。(5)公交车站处,应在站亭前候车位置对应的人行道上铺设提示盲道,并与行进

20、盲道接顺。(6)盲道砖(包括行进盲道及提示盲道)统一采用300X300X8Omm的块材;(7)人行道铺设时先铺盲道,再铺人行道砖;保证侧石、盲道顺直,人行道平整,人行道外边线要做一道压条。3.6.2 公交停靠站规划一路全路段不设置港湾式公交车站。3.7工程主要技术要求3.7.1沥青混凝土(1)粗集料粗集料应按要求尺寸轧碎的坚固强韧耐久的石料,应具有较低的压碎值磨耗值和较高的磨光值,并与沥青具有良好的粘附性(主干路及以上不小于4级,以下不小于3级),质量与粒径应分别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l-2008)表8.1.7-6和表8.1.7-7的要求,见下表,试验方法参照公路工程集料试

21、验规程(JTGE42-2005)进行,应对每批来料进行检验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3的要求。对于上面层,有条件时推荐采用玄武岩,或使用安山岩、辉绿岩等,并采用相应的抗剥落措施,以提高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中、下面层可采用花岗岩或石灰岩等。为保证粗集料规格棱角控制针片状含量,应采用反击式破碎工艺生产。宜选择大石料场加工,统一砸石机型号和规格,统一的筛分设备的型号和筛孔尺寸。含泥量(0.075Inm的含量)%35T0333砂当量%60250T0334亚甲蓝值g/kg25T0346棱角性(流动时间)S230T0345(3)矿粉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必须采

22、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规格和质量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8.1.7条之规定,其各项指标要求见下表。表3-5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项目单位指标值试验方法表观密度,不小于tm32.45T0352含水量,不大于%1T0103烘干法粒度范闹VO.6mm%IOO0.15mm%90-100T03510.075mm%70-100外观一无团粒结块一亲水系数一1T0353塑性指数0.3mm部分)%212T0340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PC)25002000表3T矿料间隙率

23、4技术要求设计孔隙率(%)AC-13AC-20AC-25CYMA不小于(%)212111031312114141312515141361615143.7.2粘层、透层沥青(1)粘层沥青粘层沥青根据骨料实际情况采用PC-3或PA-3乳化沥青,粘层油应在当天洒布,待乳化沥吉破乳、水份蒸发完成,或稀释沥青中的稀释剂基本挥发完成后,紧跟着辅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粘层沥青质量应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表3-10乳化沥青粘层油技术要求表试验项目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方法PC-3PA-3破乳速度快裂或中裂快裂或中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阴离子(-)T0653筛上剩余量1.18n),不大于%0.10.1

24、T0652粘度恩格拉粘度E2561、6T0622沥青标准粘度C25,3S820820T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5050T00651针入度(100g,25,C.5s)0.Imm4515045150TO604溶解度,不小于%97.597.5T0606延度(15C),不小于cm4040T0605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7.597.5T0607与粗染料的粘附性,裹糠面积,不小于2/32/3T0654贮存稳定性Id,不大于%11T0655(JTJ052-2000)中T0663-2000沥青抗剥落剂性能评价试验进行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6)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本次设计推荐采用下表的级配范围作为各

25、沥青混合料施工配合比设计时控制的依据。施工时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关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试拌试铺验证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和域佳沥青用量,提供满足设计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各类型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要求见下表。表3-6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顺量百分率(%)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AC-13C100901006885386824501538102872051548AC-20C10090-1007490

26、6282507032-46223616-28102261641237C-25C1001009075906583577645%52452164212338245171337表3-7沥青混合料马歉尔试验指标表试验项目指标要求AC-13CvAC-20CxAC-25C击实次数(次)双面各50空隙率YV28001000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28580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280二75洛杉矶独耗损失W30%T0317-2005破碎面、几何形状4个破碎面以上、近似立方体与(乳化)沥青的粘附性25级见注1(一)针片状颗粒含量10%T0312-2005粉尘含量1%T0310-2005软石含量5%T0

27、320-2005注:碎石一般采用反击破(或锤破)加工方式,对酸减性无特殊的要求,须经过严格的水洗风干.碎石封层一般采用单粒径的石料,根据道路等级以及交通量的不同,主要有2-4nun、,l-6n、6T0mm、8T2mm、10T4mn五种,目前国内采用较多的是912的碎石,其级配范围可参见下表5.2。道路等级高或交通量较大时,应取较粗的石料。表3-13建议采用的碎石封层级配范围方筛孔尺寸(mm)级配13.2IOO9.50152.36050.0750-0.53.7.4水泥稳定土类基层技术要求水泥应选用初凝时间大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6h的32.5级、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火山灰硅酸盐

28、水泥。土类型的选用及粒料级配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要求。水泥稳定土基层7d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水泥稳定土底基层7d抗压强度不小于2.OMpa03.7.5 人行道稀花岗岩人行道砖饱和抗压强度280MPa,饱和抗折强度29Mpa,体积密度N2.5gcm3,吸水率应VI%,孔隙率3乐盲道砖技术要求与此一致。3.7.6 侧、平石花岗岩侧、平石采用石质应保持一致,且无风化和裂纹现象:平石表面应进行处理,并保持色泽一致,外露面加工精细度、光亮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侧、平石采用的花岗岩材料技术指标应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饱和抗压强度280MPa,饱和抗折强度29Mpa,体

29、积密度22.5gcm3,吸水率应VI%,孔隙率V3,5d.不大于%55T0655(2)透层沥青透层沥青根据骨料实际情况,采用PC-2乳化沥青,透层应紧接在水稳基层碾压成形后表面稍变干燥,但尚未硬化的情况下喷洒,透层沥青透入基层深度宜不小于5mm,且其应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表3-11乳化沥青透层油技术要求表试验项目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方法PC-2破乳速度-慢裂T0658粒子电荷-阳离子(+)T0653筛上剩余量(1.18mm),不大于%0.IT0652粘度恩格拉粘度E256T0622沥青标准粘度C25,3S8、20T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50T00651针入度(100g,25-C,5s)0

30、.Imm50300T0604溶解度,不小于%97.5T0606延度(15C),不小于cm40T0605溶解度(三氯乙烯),不小于%97.5T0607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裹糊面积,不小于2/3T0654贮存稳定性Id.不大于%1T06555d,不大于%5T0655注:1.破乳速度与集料粘附性、拌和试验、所使用的石料品种有关.J:程上施工质量检验时应采用实际的石料试验,仅进行产品质量评定时可不对这些指标提出要求。3.7.7 碎石封层表3-12碎石封层石料技术要求指标规定值试验方法压碎值10%T0316-2005(2)尽量春、秋两季栽植,落叶树应在秋季落叶后、春季萌芽前非冻期栽植。非种植季节栽植应采取

31、搭荫棚,加大泥球等措施。(3)大树移植做好起挖保护,采取必要的保护技术,如:包扎、遮阳、微喷、支护等。(4)树木应控制修剪,保证大的骨架。大规格苗木栽植必须按照大树移植规范进行;乔木栽植后应进行支掾,树木绑扎处应垫软物,保持树干正直。(5)应依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及草花之顺序种植,最后铺植草皮,除非另有规定。栽植穴应根据根幅范围或土球大小,加宽放大50Cnb加深40cm。栽植穴上的杂草、石块必须清除,保持干净。(6)乔木种植须先平整挖坑,填腐殖土30cm,经验收后方准植树。树苗必须带土球,稻绳绑扎运输。种植濯木必须先平整然后挖坑。验收合格后填20cm腐殖土。植株定位后,先在坑内用预填土填周边,

32、踩紧后,再用不带石块的土回填拍紧,周边围留3-4Cm的土堰后,余料清理干净,不得污染四周路面。种植完后,自测高度,不达标的自行换植,种后即灌养根水。(7)分层种植的花带,植物带边缘轮廓种植密度应大于规定密度,平面线型应流畅,边缘成弧形。高低层次分明,且与周边点缀植物高差不少于30cm。(8)种植土要求PH值为5.5-7.5的上壤,疏松、不含建筑和生活垃圾:种植土深要求:草地大于30cm;花灌木要求大于50cm;乔木则要求在种植土球周围有大于80Cm的合格土层。种植层须与地下土层连接,无水泥板、沥青、石层等隔断,以保持上填毛细管、液体、气体的上下贯通。草地要求土深15cm内的土中含任何方向上大于

33、Icm的杂物石块少于3%,乔灌木要求土深30cm内的土中含任何方向上大于3cm的杂物石块少于5%。在耕翻中,若发现土质不合要求,必须换合格土。换七后应压实,使密实度达州以上。(9)针对土质的实际情况,要求施工时对各种花草树木均应施足基肥。(10)所有苗木移植时对根部枝叶及树皮均应妥善保护避免遭受损害及阳光直接爆晒。UD苗木由苗圃掘起至种植完毕,不得超过两日。(12)采用人工浇水灌溉方式。植物需要早、晚或傍晚浇水,浇水量应控制在渗透到土层80-100Cm深处。(13)施工种植时应依设计认真配植;对自然丛植树,应高低搭配有致,反映树丛的自然生长景观:对密植花木,应小心冠冠之间的连接、错落和裸上的覆

34、盖,显示群落的最佳绿化效果。(14)追肥:主要追施氮肥和豆合肥。草地追肥多为氮肥和爱合肥。草地追肥多为氮肥,在养3.7.7人行道压条、树池压条花岗岩人行道砖饱和抗压强度N80MPa,饱和抗折强度N9Mpa,体积密度N2.5gcm3,吸水率应VI%,孔隙率V3%。3.7.8新建路面竣工验收要求表3-11新建路面竣工验收强度指标表位设竣工验收弯沉值(1/100mm)7d无便限抗压强度(MPa)表面层(AC-13C4cm)29.2/下面层(AC-25C8cm)36.3/上基层(5%水泥稳定碎石30Cm)43.33.5底基层(4.0%水泥稳定石牌15CnO1152.0372.6/表3T2沥青路面抗滑性

35、能指标年平均降雨量(mm)质量验收值横向力系数SFC60构造深度TD(mm)10002540.5550010002500.502505004520.45本工程地点位于广州市,按本地区特点,沥青路面构造深度TD不小于0.7mm。其它未详要求按照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l-2008执行。3.8道路绿化行道树树种选用洋紫荆,株距6米,植株选用假植苗,胸径15cm,大小误差不超5圾乔木质量要求:(1)无病虫害:(2)土球完整,无破裂或松散:(3)最低分枝点至地面的树干通直,树干垂直差度不能超过10度。定干高度(主干与枝的分界点)为2.3米。种植要求:(1)栽植前土壤应去除垃圾、碎砖、玻璃、

36、金属等杂质,搂平耙细。土壤应遵循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第10页共10页护年内,按面积计算约每月每平方米IOO克(分2-3次)尿素做追肥,可洒施或水施;花木和乔濯木最好施用复合肥,花木每月每平方米100克(分2-3次),灌木每株每月25克左右,乔木每月每株150克左右。四、施工注意事项1)沿路地下管线复杂,破除旧路、平整场地、路基开挖、路床碾压前,必须调查清楚地下设施的种类、尺寸、位置和埋深,并务必请相关单位派员现场监护和指导施工。2)相交支路须随坡随至路边,应保证路边路面排水顺畅。3)应做好试验路段工作,落实浅覆土管线的加固碾压、路床压实度、弯沉指标、透层沥青的渗入度等,如有问题请及时通知设计人商议解决。4)施工愉应复核已有道路高程及控制点坐标。对不同单位、不同区段的施工,应注意高程及位置的核对、相互之间的衔接、配合。5)稳定层必须分层碾压,每层厚度15cm,并按规范要求养生。6)注意锯齿形偏沟低点必须设在收水井位置处。7)在道路起止点处应做好与原有路面的顺接。开放交通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好初期养护工作。8)道路施工应先进行侧平石施工工序,再进行沥青摊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