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寨生态公园(一期)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001558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寨生态公园(一期)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大寨生态公园(一期)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大寨生态公园(一期)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大寨生态公园(一期)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大寨生态公园(一期)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寨生态公园(一期)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寨生态公园(一期)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寨生态公园(一期)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 .设计依据和采用的标准(1)建设单位提供的1:500实测地形图:(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标准(CJJ37.20XX)(20XX版):(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标准(CJJI9320XX);(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标准():(5)城镇道路路面设计标准(CJJ169-20XX);(6)无障碍设计标准(GB50763-20I2):(7)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XX):(8)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C120XX):(9)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JTGFIO-2006):(IO)公路浙吉路面设计标准(JTGD5O2OXX);(11)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JTGF4d2004):(1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I4-2006):(1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XX版);(14)城市防洪工程设计标准(GBrr5O8O5.2OXX):(15)国家相关标准及工程业主提供的和收集的相关资料。2 .任务依据及设计范围1 .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大寨生态公园设计工程合同:2 .设计范围:本次设计的大寨生态公园(一期)工程中道路工程主要为公园内的A、B、D线道路,包括道路工程及相应的附属工程,本次道路为公园内部道路,定义为等外道路,局部要求参照城市.支路执行.3 .工程概况3. 1工程地点、规模大秦生态公园位于渝北区玉峰

3、山大寨,本次设计的大寨生态公园(一期)工程道路为内部的A、B、D线三条道路。A线道路长2705.132m,A线道路(KO+000K1+540.K2+1.0QK2+705.132段)主要为观光性道路,道路标准路幅宽度5m:A线道路(KI+540K2+1.00段)主要为行军道路,用作与外界连按,以及活动区与停车场之间的连接,设计行车速度为20kWh.道路标准路幅宽度为7m。B线道路为观光性道路,仅用作非机动车及人行,道路设计总K度615.803m,道路标准路幅宽度为5m。D线道主要用于A线与现状道路的连接,道路标准路幅宽度4.5m,道路设计全长I25.955nio4. 2设计交通、荷载等级本次道路

4、按照轻交通等级设计,车行荷载等级采用城-B级,人群荷载标准值35KNm%5. 3交叉口处理方式本次道路均采用采用平面交叉形式,与原有道路连接需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顺接。6. 4工程建设意义本次设计道路,建成后有利于完善公园内部交通,以及与外部道路的连接;有利于改善周边居民到山上娱乐活动的条件。7. .工程设计7.1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序号工程名称大泰生态公园(一期)1道路等级公园道路2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0年3设计行车速度车行道20km4标准路幅A线:B=35m+3.5m(车行道)=7mA、B线:B=5m(景观道路)D线:B=4.5m(景观道路)5道路长度A线=2705.132mB线=615.8

5、03mD线=125.955m6最大纵坡A线:6.41%B线:7.61%D线:7.99%7最小纵坡A线:0.3%B线:1.14%D线:7.99%8最小平曲线半径A线:25mB线:30mD线:7m9最小竖曲线半径A线:700mB线:600mD线:未设10停车视距20II构筑物设计荷载城-B级,人群荷载标准值3.5KNm212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IOO标准轴载13地震设防烈度以6度计算,7度设防4.2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平面设计A线道路长2705.132m,A线道路(KO+000K1+540,K2+1OO-K2+7O5.I32段)主要为观光性道路,道路标准路幅宽度5m:A线道路(K1+540

6、-K2+100段)主要为行车道路,用作与外界连接,以及园区内两个停车场之间的连接,设计行车速度为20kmh,道路标准路幅宽度7m。A线道共有30个平曲线,平曲线最小半径为25m,平曲线小长度20.33m。全线未设置缓和曲线。B线道路为观光性道路,仅用作非机动车及人行,道路设计总长度615.803m,道路标准路幅宽度5m。共有15个平曲线,平曲线最小半径为30m,平曲线小长度13.66m。全线未设置缓和曲线。D线道路作为A线道路与现有道路的连接路,道路设计总长度125.955m,道路路幅与相接道路路幅致为4.5m宽。共有I个平曲线,平曲线最小半径为70m,平曲线小长度41.51m。全线未设置缓和

7、曲线。纵断面设计设计原那么行车段尽量考虑保证汽车行驶的平安、经济和舒适,保证良好的视觉线形,并考虑防洪标高及周边地块排水管道的接入,合理的减少工程造价等因素。用于非机动车及人行观光道路,结合景观小品的设置位置及标高。纵断而设计在根据地形及地块功能,合理选用设计标准,力求技术与经济的统一;处理好道路纵坡与地块开发场地的标高;技术标准与投资控制关系并注重排水通道;处理好主次关系,次要道路服从主要纵坡标高的原那么。设计标高指道路中心线路面标高。本次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了土石方平衡、节点控制高程、路段坡度等问题。A线道路线总长度2705.132m,竖曲线总长度451.288m,全段共设8个变坡点。最大纵

8、坡6.41%,最小纵坡:0.3%,最大坡长500m,最小坡长I29ni,最大竖曲线半径凹形:6000m,凸形:1500.00Om;最小竖曲线半径凹形:80Om,凸形:700m最小竖曲线长度:41.31m。B线道路线总长度615.803m,竖曲线总长度222.574m,全段共设4个变坡点。最大纵坡7.61%,最小纵坡:1.14%,最大坡长269m,最小坡长131m,最大竖曲线半径凹形:150Om,凸形:1500m;最小竖曲线半径凹形:150Om,凸形:600m。最大竖曲线长度:62.67m,最小竖曲线长度42.15nuD线道路线总长度125.955m,道路中途未设变坡点,道路纵坡7.99%.横断

9、面设计4.3.3.1设计原那么该道路断面形式按照景观布置和业主要求布置。利用标志标线以及其他平安措施,使车辆平安行驶。标准路幅断面布置(I)道路断面形式为:A线道路(K1+540-K2+100段):标准宽度为7米,其分幅形式分别为:3.5米(车行道)+3.5米(车行道)。中A线道路(K2+100-K1+540,K2+100-K2+7O5.132段)及B线道路:标准宽度为5米,其分幅形式分别为:3米(非机动车道)+2米(人行步道)。D线道路作为A线道路与原道路的连接路,路幅宽度与原道路一致为4.5m宽(人行步道)。(2)路拱横坡:宽度5m以卜.道路为单向横坡,坡度为1.5%,路肩横坡为3%;跨度

10、7m道路为双向横坡,坡度为1.5%,路肩横坡为3%。4.3路基设计填方路基填方路堤应保持基底的强度与枯燥,应去除修筑范围内的腐殖土、耕种土、松土以及地面杂草、树根并压实,原地面坑洞应进行回填并压实,要求基底压实度(重型)不小于90%。填方地段地面自然横坡度大于1:5时,应在斜坡上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不小于2.0m,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cm,并向内倾斜24%的坡度,当基岩而上覆盖层较薄时,应先去除覆盖层在挖台阶,台阶部位应先采用小型机具夯实后再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本次填方段边坡坡度为边坡为1:1.5。由于后期景观工程需要改造地形植树种草,道路两侧护坡及地形最终以挡墙和景观地形设计为准。路基施工时应

11、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系统,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中。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外表筑成24%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挖方路基根据沿线岩土类别、物理力学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以及对沿线道路挖方边坡及其稳定状况的调查,结合本路段挖方边坡高度确定放坡。岩土永久坡率值建议:基岩强风化带:1:1.0:基岩中等风化带:无不利外倾结面时取1:0.75o有外倾结构面时按不利外倾结构面取值。本次设计按照第一级边坡为1:

12、1,第二级边坡为1:1.25。由于后期景观工程需要改造地形植树种草,道路两侧护坡及地形最终以挡墙和景观地形设计为准。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排水防渗工作。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路基底假设有超挖,超挖I可填部分应填筑碎石或砂卵石。新老路基搭接处理为防止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对路面的影响,要求在原道路边坡开挖成向内倾斜24%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4.0米;填方区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碎石或砂岩片碎屑填筑形成过渡段,同时,在路面底面下铺设2层土工格栅,格栅应伸入挖方段不小于3.0米,伸入填方段不小于3米。道路清表本次设计的道路范

13、围根据业主提供的业主提供的I:500实测地形图,计算了道路用地范围内清表工程量,实际需进行清表处理的具体范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道路用地范围内清表厚度无特殊情况按30cm清表。4.4路面设计设计原那么面层考虑到规划道路的效劳等级、荷载与气候条件以及行驶性能与模式,在本设计范围内的所有路面均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形式。基层与垫层考虑到交通荷载情况、当地材料供应状况以及路面基层施工经验,在规划道路的柔性路面结构中宜采用强度高、刚度大、水稳性好、抗疲劳的半刚性基层与垫层,其各结构层厚度应经过力学计算确定。路基路基按其填挖值与上路床土石类型可分为填土路基、零填零挖路基与石质挖方路基三类。路基在成型后

14、必须始终处于枯燥或中湿状态,考虑到当地多雨潮湿、裂隙水发育等气候与地质特征,应在零填挖路基回填一定厚度的透水性材料,土基成型后的回弹模量值EON20Mpa:对于石质挖方路基,其超挖局部必须采用具一定承载能力的透水性材料(禁用细粒土)找平并填隙、碾压密实,成型后路基的I可弹模量值EO20Mpao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组合均采用东南大学编制的计算机程序(HPDS-2003)进行设计,其中的柔性路面计算依据多层弹性层状连续体系,采用设计鸾沉值作为控制指标,结构层底的拉应力作为验算指标,设计年限为10年。设计要点沥青表层应具有良好的耐磨、抗滑性能以适应本工程的快速、高频交通:沥青面层应具有良好的防裂

15、、抗车撤与耐疲劳性能以适应局部重载交通:沥青面层结构应具备足够的防渗水能力,以防止雨水进入结构层内部造成路面早期水损害;基层结构应具有足够的早期与后期强度以承受重载与大交通量作用:路面整体结构应具备良好的水稳性以适应当地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结构组合方案设计1. 车行道结构层(A线道路:AKI+540K2+I00):上面层:30mm厚沥混凝+.AC-IOC改性乳化沥青粘层下面层:50m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0.6cm乳化沥青透层油基层:30Omm厚5.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垫层:15Omm厚级配碎石道路结构层弯沉控制道路结构层验收弯沉值(1/1OOmm)30mm厚沥

16、混凝土AC-IOC37.1050mm厚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41.03300mm厚5.0%水泥稳定级配碎石48.7115Omm厚级配碎石192.21路基445.772. 景观道路结构层(A线道路:AK0+000K1.+540.AK2+100K2+705.132.B线道路、D线道路):密封层:双丙聚氨酯密封层面层:6mmC25细粒彩色强固透水混凝土女m基层:1OmmC25透水混凝上12Cm波层:4*粗砂滤层3cm垫层:级配砂石30Cm4. 5附属工程设计路缘石路缘石采用芝麻灰花岗岩平缘石500*100*20Omm,芝麻灰花岗岩荔枝面500*1(X)*5Omm两种,砂浆均为M7.5水泥砂浆。

17、路边沟道路外侧采用内径为450*600/350*61Omm,边沟为C20混凝土边沟,壁厚20Omm,底厚150mm,垫层C15混凝土厚IoOmm,沟顶设置C30混凝土沟盖板。5施工技术要求及考前须知5. 1路基5.1.1压实要土质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起皮、积水及外表不平整等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1215t振动压路机碾压检验,其轮迹不得大于5mm,土质路床不得有翻浆,起皮,波浪,积水等现象。路基压实度标准(重型击实标准)如卜.表: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m)压实度(%)上路床0-0.3292下路床0.3-0.8392上路堤N91下路堤1.50以下,90零填及挖方路基0-0.3

18、920.3-0.8说明:表中数值均为重型击实标准。土路基:路床平整度:W15mm中线高程:+1Omm,-2Omm宽度:不小于设计值+B横坡:0.3%且不反坡边坡:不陡于设计规定路床顶面土基的回弹模量EO和检验弯沉值1.O分类回弹模量Eu弯沉值(O.O1.mm)填方路基N20MPaW445.77挖石路基20MPaW340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充分利用沿线己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临时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引至管道中。路基分层挖填时应根据土的透水性能将外表筑成2T%的横坡度,并注意纵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当地面水排除困难

19、而无永久性管道收集可利用时,应设置临时排水设施。挖方路基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开挖前应将适用于种植草皮和其他用途的表土储存起来,用于绿化填土。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当边坡为石方时,石方爆破应以小型爆破、控制爆破或静态破碎为主。宜采用综合开挖法施Io在接近设计坡面局部的开挖,采用爆破施工时,应采用预裂光面爆破,以保护边坡稳定和整齐,爆破后的悬凸危岩、破裂块体应及时去除整修。对石方路堑,超挖局部应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材料全段面铺筑整平层碾压密实,严禁用土充填。填方路基填料要求路基填土不得

20、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IOem的土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为填料,且在最正确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假设为土石混和料,旦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填粒最大粒径应符合下表。工程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上路床0-0.3610下路床0.3-0.8410上路堤0.8-1.5315下路堤1.5以下215零填及挖方路基0-0.30.3-0.8641010路床土质应均匀、密实、强度高。基底

21、处理当填方路段的地面自然横坡大于I:5时,应在斜坡上分级挖成宽度不小于2.0m,并向内倾斜24%的台阶,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前方可进行分层碾压。路基填土高度小于80Cm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基底松散土层厚度大于30Cm时,应翻挖后再回填分层压实。填筑填方边坡坡比为1:1.5。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不同种类的土必须分段分层填筑,不应混杂且用不同土填筑的层数宜少。管径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30cm,方能上压路机辗压。桥涵、管道沟槽、检查井、雨水等

22、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匀分层回填压(夯)实,填土材料宜采用砂砾等适水性材料或石灰土。假设机动车行道下的管、涵、雨水支管等结构物的埋深较浅,回填土压实度达不到规定的数值时,按下表的要求处理。部位填料最低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胸腔填料距路床顶80Cm砂、砂砾9380cm素士90管顶以上至路床顶管顶距路床管顶上30Cm以内砂、砂砾90顶V80cm管顶30cm以上砂、砂砾93检查井及雨水口周围路床顶以卜080cm砂9380cm以下砂90路基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CJJ1.20XX)公路路基施工技术标准(JTGFIO-2006)及各有关现行施工规程与验收标准

23、。特殊路基处理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次道路范围内无不良地质情况。施工期间需做好路基施工范围内的地面、地下排水设施,并保证排水通畅。路堤完工后,应观测沉降值与位移值符合设计规定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本次设计的道路假设沿线遇到有水池和水田等软弱路基,需进行特殊处理。当对水田、水池及河沟地段的淤泥深度小于等于2m时,采用换土垫层法处理。具体做法:先排干道路区水田及水池里地表水,去除掉地表上覆松软土层和地形低洼处水田和水池里表层流塑软塑状土层,并晾干路基:全部采用天然级配砂砾石换填至原地面线,接着逐层回填路基、逐层碾压。5. 2垫层人匚级配砂砾石垫层为150Cm厚压实度(重型击实试验):95%平整度:

24、W15mm中线高程:+10mm,-20mm横坡度:0.5%弯沉值:d20mm):圆砾2(粒径20d2mm):中粗砂3(粒径2d0.25mm)V,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含泥量(Vo.Imm颗粒含量)不超过3%。砂卵石填料中,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砂中有机质含量不超过5%,不得含有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石子含泥量应小于5%。5.3基层及底基层路基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底基层施工,底基层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基层施工。材料水泥水泥可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水泥终凝时间不得小于6小时,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碎石(1)用于底基层和基层的碎石应满

25、足下表所列性能要求:用于底基层和基层的碎石的配合比应分别满足下表所列要求:底基层、基层材料(碎石)级配要求结构层次底基层基层37.510031.590-10010019.073888广999.54969901004.75295429-492.36173717-350.68-208-220.0750-70-7液限2828塑性指数980%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mi.5MPa弯沉值:W48.71.(0.01mm)施工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底基层应采用集中厂拌法拌和,配料要准确,根据施工时气温情况,用水量在拌和时以处于最正确含水量-1.51.5%为宜,以保证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现场摊

26、铺时含水量接近最正确含水量。摊铺作业基层和底基层应采用机械摊铺,并应根据试缱路的铺筑情况确定是否采用摊铺机摊铺。摊铺时要有专人检查质量,防止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离析,产生离析的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应及时调整。保证底基层和基层成型后的路拱与路基的路拱一致。用1215吨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IOCm,用182O吨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20cm,压实厚度超过上述耍求时,应分层铺筑,每层压实厚度不小于IOCm,压实遍数不小于68遍,至外表无明显轮辙为止。碾压作业要保证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在最正确含水量时开始碾压,并严格控制压实质量,保证底基层(基层)的压实度。施工时

27、,最低气温要求5C以上,底基层(基层)施工结束,即开始养生,养生期间,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包括施工车辆)。养生结束,即可按照有关设计文件和验收标准规定进行验收。在强度达不到标准和设计文件质量要求的地方,应分析原因,采取加固措施,杜绝质量隐患。在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标准。5.4稀浆封层5.4.1材料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需满足下表技术要求指标要求试验方法1.18nmi筛上剩余量%不大于0.1T0652贮存稳定性(5d)不大于5%T0655粘度C25.3(秒)12-60T0621蒸发残留物含量不小于60%T0651蒸发残留物性质针入度25oC0.Imm40100T0601延度5Cc

28、m不小于20T0605软化点。C不小于53T0606石料需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标准(JTGF40-2004)中有关技术要求(石料、级配等)。5.4.2性能改性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混合料应满足以卜性能要求技术指标要求试验方法磨耗值(湿轮磨耗试验)WTAT浸水Ih800gm2T0752粘附砂量(负荷轮碾压试验)1.WT450gm2T0755稠度2-3cmT07515.4.3施工技术要求稀浆封层应使用改性乳化沥青,且改性乳化沥青宜现场制备。为增强沥青与集料的粘结力,缩短改性乳化沥青破乳时间,可掺加23%的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稀浆封层的配合比需经反复试验确定。稀浆封层的施工可采用国产或进口稀浆

29、封层机铺筑,稀浆封层混合料应具有度好的施工和易性。稀浆封层铺筑机摊铺时应匀速前进,摊铺速度般为100200mniin,外表应平整,对于局部的不平整应进行人工整修。混合料铺筑后宜采用810T轮胎压路机连续碾压48遍,在碾压过程中,禁止压路机急刹车,不得在新摊混合料上调头。稀浆封层铺筑后,乳液破乳、水份蒸发、碾压成型后即可开放交通。5.5面层路面施工前必须先对基层、稀浆封层进行验收,到达耍求前方可施工而层。5.5.1质量标准、材料组成及性能要求质量标准:要求压实度N98%(马歇尔试验密度为标准密度):厚度容许偏差:20mm,-5mm;平整度标准差:1.2mm;宽度:20mm;纵断面高程:横坡度:土

30、0.3%;弯沉值W37.10(0.01mm)材料:对Ae沥青混凝土要求:AC沥青混凝土细集料、填料、基质沥青的技术要求见下表。面层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方法视密度不小于2.5T0328巩固性不大于%12T034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T0333砂当量不小于%60T0334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T0349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T0345填料必须采用由石灰石等碱性岩石磨细的矿1阶,其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面层填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方法视密度不小于tm32.5T0352含水量不大于%1烘干法粒度范围小于0.6nini%100T035

31、1小于0.15imn90-100小于0.075nini75-100亲水系数一无团粒结块塑性指数%1加热安定性一82流值(O.Imm)15403孔隙率Va(%)3.0-6.04矿料间隙率VMA(%)N125沥青饱和度VFA(%)55-706浸水马歇儿残留稳定度(澎N807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N758击实次数(双而)755.5.2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1)沥青透层油及粘层油在路面基层说收合格后,即可进行沥青透层油的洒布;在沥青混凝土下面层说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粘层油的洒布。透层油和粘层油的洒布应满足以下要求:在路面基层上洒布透层油,在沥青役层间洒布粘层油,以保证各界面层结合良好。透层油用煤

32、油稀释沥青,粘层油用改性乳化沥青。在基层养生结束并去除基层外表松散颗粒的尘土后,洒布透层沥青,透层沥青洒布量0.8T.2kgm2,洒布透层沥青的基层上应禁止除施工车辆外的一切车辆通行,施工车辆在其上通行也应慢速行驶,严禁在其上调头,转弯,防止透层沥青局部脱落,对局部脱落的地方要进行修补;待满足相关要求后铺筑沥青役下面层。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粘层油的洒布。洒布前,应认真检测改性乳化沥青的质量,只有在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能进行施工。粘层油的洒布量符合设计要求,并不能污染环境。(2) 下面层及上面层透层油洒布经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下面层沥青混凝土的铺筑:粘层油洒布完毕并完全固

33、化后,应立即铺筑上面层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认真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符合部颁标准要求的材料才能进场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进行认真的级配设计,在检验所设计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标到达设计要求的条件下,才允许作为沥青拌和站的目标控制级配。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沥青税前,应认真校核拌和机的计量精度,在确认计量精度到达设计要求时,才允许进行拌和。 沥青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合料时,应保证足够的拌和时间,以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温度控制正常。 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如果气温较低或等候时间过长,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和压实(压

34、实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不小于98%,以室内马歇尔试件密实度为准)。己运到施工现场的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拌和站能满足摊铺机需要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快的摊铺,以免温度降低太快,影响压实效果。当路面宽度大于摊铺机的工作宽度时,应采用两台摊铺机并行摊铺,防止形成冷接缝:当摊铺机出现故障并认为在短期内无法修爱时,应就地做成一条接缝:当日施工完毕,应在完毕处做成一条垂直接缝,不同路面结构层之间,应保证上下层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80cm。压路机应视摊铺时的气温和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情况,必要时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压路机重复碾压宽度应不小于压路机轮宽的三分之一。施工完毕后的路面应在24小时内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35、5.5.3透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a.基层处理:清扫基层外表,表而应无尘土、树枝、纸屑等杂物,并在摊铺前润湿基层外表。b布料:透水混凝土摊铺时应考虑振实预留高度。应选用质坚、干净的粒料,最大粒径应小于37.5mm,颗粒组合成分宜含一定级配且不含杂质。透水混凝土采用人工布料时,应用铁锹反扣,严禁抛掷。透水混凝土摊铺时间长于30min或遇大风天气时,现场混凝土要及时覆盖塑料布,防止透水混凝土水分过快散失。c.振捣:素色层透水混凝土布料完成后,用刮杠刮平,并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完成后摊铺面层彩色透水混凝土或彩色露骨料透水混凝土,然后刮平,对缺料的地方及时补料,并用透水混凝土专用设备进行外表振捣及

36、整平,直至与模板等高为止。d外表修整:对碾压后的路面应及时修饰透水混凝土的边角,对于缺料的部位应填料修整,对于较干部位可先均匀喷洒一层水,再加料修整。c.透水混凝土露骨料时,在外表平整、密实度到达要求后对外表均匀的喷刷一遍清洗齐小然后覆盖塑料薄膜;在喷刷完成后68小时(根据天气情况而定)采用高压水枪对表而冲洗,冲洗时注意清洗剂必须要清洗干净但不能出现掉子等现象:f.养护:透水混凝土外表修整完毕后,应及时少量喷水并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养护周期和普通混凝土相同,养护期间应在路面周围设置围挡。6.考前须知6.1施工准备阶段发现问题,或设计资料之间、设计与现场情况之间有不符之处,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以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质监等部门共同研充处理,以确保工程质量。6.2本说明及设计图说未特别予以说明的内容,均应遵瞻相关施工标准及各种专业、行业技术标准、标准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