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39485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224.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1.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学校:宝塔小学 2013年9月1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潘春英课题长度单位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谢晶审核人李志斌复备人江舸本周行为训练重点会进行简单的测量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较。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知识链接在学习数的基础上,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会简单的测量。重点难点预设教学重点: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较。教学难点:亲身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仿照课本第2页,请你用不同的物体量

2、量书的宽,并记录下来。书的宽大约有( )个( )长。书的宽大约有( )个( )长。书的宽大约有( )个( )长。书的宽大约有( )个( )长。2、仿照课本第2页,请你自由测量:用不同的物体量你喜欢的东西(如文具盒、桌子、凳子等),并记录下来。( )大约有( )个( )长。( )大约有( )个( )长。( )大约有( )个( )长。( )大约有( )个( )长。3、我想问、我想说: (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1、小组间相互说说你的测量结果并展示展示你的量法。2、说说你的想法。

3、 三、过关检测: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学校:宝塔小学 2013年9月1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潘春英课题长度单位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谢晶审核人李志斌复备人江舸本周行为训练重点会进行简单的测量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实际感知1厘米。2、感受用尺子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知识链接结合已经学习的对数的认识,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重点难点预设教学重点: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较。教学难点:提高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准备一把尺子并观察尺子,说说你知道什么。

4、2、自学课本第3页,认识1厘米。3、亲身感知1厘米,测量身边1厘米长的物体。( )的长大约是1厘米。( )的长大约是1厘米。( )的长大约是1厘米。4、看我的,我会量。(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三、过关检测: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学校:宝塔小学 2013年9月1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潘春英课题长度单位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谢晶审核人李志斌复备人江舸本周行为训练重点会进行简单的测量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实际感知1米

5、。2、感受用米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3、锻炼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知识链接结合已经学习的对数的认识,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能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重点难点预设教学重点: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比较。教学难点:提高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第4页,认识1米。 1米=( )厘米2、制作1米长的绳子。3、亲身感知1米。用1米长的绳子与自己身高、双臂展开等相比较。( )大约是1米。( )大约是1米。( )大约是1米。4、看我的,我会量。(先估计再测量)(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

6、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三、过关检测: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学校:宝塔小学 2013年9月1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潘春英课题线段的认识及测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谢晶审核人李志斌复备人江舸本周行为训练重点小组讨论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2、会量线段、会画线段。3、锻炼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知识链接结合已经学习的长度单位的知识,学习测量的方法。重点难点预设教学重点:会量线段、会画线段。教学难点:体

7、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自学课本第5页,认识线段。(1)下面这些都是线段,线段是可以( )长度的。(2)线段都是( )的,两边都有( )。(3)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 ( )厘米 ( )厘米 ( )厘米2、自学课本第5页,画线段并说说你是怎么画的。(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2)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以上各题第二天给全班同学展示展示你的杰作,可请你家长帮忙,表演给你家长看一看)二、合作探究(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互评交流,展示。)三、过关检测:( ) ( ) ( ) (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学校:宝塔小

8、学 2013年9月1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潘春英课题我长高了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谢晶审核人李志斌复备人江舸本周行为训练重点小组交流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及人的身高。2、学会收集、整理数据,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3、加深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知识链接结合已经学习的测量知识,用正确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重点难点预设学习重点: 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出物体长度。学习难点:收集数据 分析数据。学习过程:一、 自主测量,父母检查1、测量你家的物品你测的物品名称测量结果(写好单位)父母更正2、测量家人的身高 爸爸的身高是( )厘米,妈妈的身高是( )厘米,你的身高是(

9、)厘米。*3说说你在测量中遇到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二、对照一下。68岁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男生女生头围(厘米)43594258胸围(厘米)48644763身高(厘米)9913398132 你的头围是( ),比标准头围( );你的胸围是( ),比标准胸围( );你的身高是( ),比标准身高( )*你想说:三、明天的课堂上你还想测什么?四、如果没有尺子,又想知道操场大概有多长怎么办?五、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学校:宝塔小学 2013年9月1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潘春英课题练习一课型练习课主

10、备人谢晶审核人李志斌复备人江舸本周行为训练重点小组交流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 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的知识。2、 会量线段。3、 懂得米和厘米使用的范围。4、 会按要求画线段。知识链接在已经学习的基础上,整理复习,提高能力。重点难点预设教学重点:懂得米和厘米使用的范围。教学难点:懂得测量与估计的关系。学习过程:一、 复习第一单元:谁能说说本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二、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三、 量一量:1、手掌宽约( )厘米2、一拃长约( )厘米3、一步长约( )厘米四、比较长短:完成书上P8 第四题。理解 长短 与 高矮 的含义。五、 先估计,再用尺量。完成书上P9 第六题。六、 下面的长

11、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1、数学书长26米。 ( )2、 灯管长50厘米。 ( )3、 房间高3厘米。 ( )4、 字典厚6米。 ( )5、 大树高8米。 ( )6、教室长10厘米。 ( )七、估计与测量。完成书上P10 第9题。八、 量一量以下线段的长度。 ( )厘米 ( )厘米九、 总结: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你学到了什么?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学校:宝塔小学 2013年9月1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潘春英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谢晶审核人李志斌复备人江舸本周行为训练重点小组讨论班级小组姓名

12、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2、从例1重点学习并解决列竖式时如何对位的问题,例2着重学习计算顺序。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知识链接结合已经学习的加法的知识,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练习。重点难点预设学习重点: 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口算.20+50= 30+40= 60+20= 70+10=2、阅读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理解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3、例1是计算二(1)班和二(2)班共有多少人。应该用 ()计算。 也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十个十个还可以列成:口答

13、: 。4我发现两位数加两位数列式时要注意 。5、 学完教材第页,理解不同的解题方法。完成教材“做一做”。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1、列式计算2、完成教材第页例2。看图理解:这辆车可以乘( )人。那么计算二(3)班和二(4)班是否可以合乘这辆车的问题首先要知道二(3)班和二(4)班 。列竖式计算:然后和70人相比 ( )小于( )所以二(3)班和二(4)班 .3、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列竖式要注意 ,也就是个位和( )对齐,十位和( )对齐。然后从( )位开始计算。也就是( )位加完后又加( )。4 、完成教材第12页“做一做”。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

14、,其余补充、评价)1、 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方法:先将 ,然后 。2、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用列( )算式计算。3、个位加起来的数写在( )的下面,十位加起来的数写在( )。四、过关检测:1、 2 3 4 2 6 9 8 4 + 4 5 + 5 6 + 3 0 + 1 3 2、一双球鞋44元,一个足球55元,买下来一共要多少钱?2、 哪两个两位数合起来是85?你能说出几组?五、完成下面的练习:1、 32+6= 24+3= 5+43=2、 35+32= 24+61= 53+22=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学校:宝塔小学 2013年9月1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

15、:潘春英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谢晶审核人李志斌复备人江舸本周行为训练重点小组交流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2、会列式计算,并会自己检验对错。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知识链接在已经学习的不进位加的基础上,学习进位加知识。重点难点预设教学重点:正确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25+23 43+34 55+33 61+252、看教材主题图,理解图意,理解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3、例1中,这辆车可以乘坐( )人,要知道能不

16、能合坐一辆车,就要先知道二(1)班和二(3)班 。应该用 ()计算。 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十个十个还可以列成:口答:。4、我发现就今天的算式也要注意:列式时 对齐,从 。然后个位满10要 十位上的数相加的时候要记得加上 。5、学完教材第11页后,理解不同的列式方法。完成教材“做一做”。二、边练边算,并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56+37= 46+24= 25+35=方法: 1、 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列竖式要注意 ,也就是个位和( )对齐,十位和( )对齐。然后从( )位开始计算。个位上满十,就向( )。2、 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三、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

17、,其余补充、评价)你的收获是:你的疑惑是:四、过关检测:1、 2 73 6 4 5 2 6 7 63 64 64 5 2、完成教材练习二第十题。3、哪两个两位数合起来是85?你能说出几组? 4、计算: 19+27= 26+47= 44+19= 27+65= 75+37= 28+34=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学校:宝塔小学 2013年9月1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潘春英课题练习二课型练习课主备人谢晶审核人李志斌复备人江舸本周行为训练重点小组交流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复习一位数加两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2、复习进位加和不进位加的算法。3、加强计算

18、练习,提高计算能力。知识链接对前段知识的归纳整理,从而提高计算能力。重点难点预设教学重点:进位加的进位。教学难点:进位加的进位。学习过程:一、复习计算方法并计算以下各题:86+3= 4+54= 21+8=39+3= 7+65= 28+6=20+30= 21+17= 43+51=47+16= 23+17= 39+27=二、 解应用题。完成P15 第3题。完成P16第11题。三、 采蘑菇。完成P16第9题。四、 在圆圈中填“” 、 “”或“=” 完成P16第8题。五、 计算比赛:利用练习二中的题目,开展计算比赛。六、 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七、 总结、评价:我今天学到了 我还有 不懂。教师“复备”栏

19、或学生笔记栏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学校:宝塔小学 2013年9月1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潘春英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谢晶审核人李志斌复备人江舸本周行为训练重点小组讨论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2、会列式计算,并会自己检验对错。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知识链接在已经学习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两位数的减法。重点难点预设学习重点: 正确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27+33 34+36 2看

20、教材主题图,读懂图意,并列式计算。3、例1中,用加法解决的问题:(1)、 ?列式: (2)、 ?列式: 北京比多伦多多得多少票? 列式: 竖式:你还能提什么问题? 4、我发现就今天的算式也要注意列式时 对齐,然后从( )位开始计算。也就是( )位加完后又加( )。5、学完教材第18页后,理解不同的列式方法。完成教材“做一做”。二、边练边算,并说说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4313 8862 895 9271计算方法: 。三、 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各题,一组展示,余补充、评价)四、过关检测:1、 8736 45 96 7636 2575 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1、2题。教师“复备”栏或

21、学生笔记栏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学校:宝塔小学 2013年9月1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潘春英课题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谢晶审核人李志斌复备人江舸本周行为训练重点小组交流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2、会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并会自己检验对错。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知识链接在已经学习两位数减法知识基础上,学习两位数退位减的知识。重点难点预设学习重点: 正确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计算。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计算并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4733 7

22、536 2、看教材19页主题图,读懂图意,并提出数学然后列式计算。3、例1中,用减法解决的问题:(1)、 ? 列式: 竖式: 个位上:68不够,向( ) 个位上就是( )( )得( ) 十位上就是( ) ( )(2)、 ? 列式: 竖式:个位上:6不够,向( ) 个位上就是( )( )得( ) 十位上退了还剩()4、我发现今天的算式也要注意列式时 对齐,然后从( )位开始计算。也就是( )位计算完后又计算( )。、在昨天的基础上:我还知道了。二、做一做、想一想413 862 85 927三、过关检测:1、 我来改错。 7 2、完成教材页做一做的题。3、 减去几个以后得?算算看。、减法从十位开始

23、计算方便吗?先试试再谈谈。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学校:宝塔小学 2013年9月1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潘春英课题练习三课型练习课主备人谢晶审核人李志斌复备人江舸本周行为训练重点小组交流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 复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方法。2、 加强计算练习,提高计算能力。3、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知识链接复习前面学习的退位减和不退位减。重点难点预设教学重点: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学习过程:一、先计算以下题目,再说说你是怎么做的。98-80= 98-8= 98-88=9 8 9 8 9 8 -( ) -( ) -(

24、 ) 二、捡贝壳。小勇捡了21个贝壳,小英捡了32个贝壳,小英比小勇多捡了多少个贝壳?三、先计算以下题目,再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43-29= 72-27= 61-3= 54-16=54-27= 66-49=43-37= 54-36=四、 读题目,完成后面的问题。姓名小明小华小芳小强拍的个数34414539(1) 小明比小华少拍多少个?(2) 小芳和小强一共拍了多少个?(3)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选择两个列式算一算。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学校:宝塔小学 2013年9月1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潘春英课题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谢晶审核人李志斌复备人

25、江舸本周行为训练重点小组交流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会用学过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初步学会结合信息,提出问题并正确解决问题。3、体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带来的学习乐趣。知识链接结合已经学习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重点难点预设学习重点: 理解“谁比谁多、谁比谁少”数量之间的关系。学习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1)、小红有元钱,明明比他多2元,明明有( )元。(2)、小红有元钱,明明比他少2元,明明有( )元。(3)、小红有元钱,他比明明多2元,明明有( )元。(4)、小红有元钱,他比明明多2元,明明有( )元。2、看教材23页主题图,

26、读懂图意。二(1)班得了( )面小红旗,二(2)班比二(1)班少( )面,二(2)班有多少面?从这道题可以知道二(2)班的小红旗比二(1)班的( ),两个班相比( )的多,( )的少,我们要求的是比较( )( 填多或少)的那一个班,所以用减法计算。 列式是: 口答:3、二(2)班得了( )面小红旗,三(1)班比二(2)班多( )面, ?三(1)班比二(2)班( ),我们要求( )(填多或少)的那一个班,所以用( )计算。 列式:*4、你可以编一道类似的题吗?把它解答出来。 题目: 解答: 二、议一议通过做这两道题你知道了 : 你解决不了的问题是: 三、过关检测:1、 完成教材24页做一做问题一

27、: 列式: 问题二: 列式: 问题三: 列式: *2、完成教材练习四的第5题用加法解决的问题是:问题一: 列式: 问题二: 列式: 用减法解决的问题是:问题一: 列式: 问题二: 列式: 3、你得出了了什么规律: 4、有一本书,价格是23元钱,小玉想每一本书,还差15元。小玉已经攒了多少钱?5、人工野鸭岛今年有53只野鸭,去年比今年少18只。去年有多少只?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教学反思:二年级数学上学期导学案学校:宝塔小学 2013年9月1日 备课组长签字: 蹲点领导签字:潘春英课题连加连减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谢晶审核人李志斌复备人江舸本周行为训练重点小组交流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2、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3、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 知识链接结合已经学习加减知识,进行连加连减练习。重点难点预设学习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学习难点:能灵活、正确的计算连加、连减的题目,提高计算能力。学习过程:一、 自主学习1、计算复习56+35 7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