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病因.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4517779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PPT 页数:155 大小:3.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病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医学课件——病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医学课件——病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医学课件——病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医学课件——病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病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病因.ppt(1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六 章 病 因,概 说,一、病因的涵义二、病因学说涵义三、中医病因学的发展沿革四、中医病因学的特点五、病因分类,一、病因的涵义:,病因是指能影响和破坏人体阴阳相对平衡协调状态,导致疾病发生的各种原因。医学源流论说:“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二、病因学说涵义 研究和阐释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致病特点和致病规律的一门学说。有人认为病因是从基础理论到临床的桥梁。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说:“凡治病,先须识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三、中医病因学的发展沿革,中医病因学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西周,对病因就有认识,周礼天官说:“夫天之寒暑,阴阳风雨晦明,既足以伤形;而人之喜怒阴阳,运

2、于营卫之间交通则和,有余不中则病”。,1、秦国名医医和提出了“六气致病说”。(1)最早提出阴、阳、风、雨、晦、明六气病因概念。(2)提出“淫生六疾”的病理观 阴淫寒疾:阴寒太过,易致寒疾。阳淫热疾:阳热太过,易致热病。风淫末疾:风气太过,可致四肢疾病。雨淫腹疾:雨湿太过,易致肠胃病。晦淫惑疾:就寝过晚,易致心神惑乱病。明淫心疾:白天思虑过度,可致心劳疲 惫疾病。,2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分类,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风、雨、寒、暑易侵袭人体外部肌表 病始于表属阳邪 饮食居处易伤人体内在脏腑 阴阳喜怒 病始于里属

3、阴邪 这种分类方法开创了病因分类之先河。,内经虽没有六淫的概念,却有六淫内容的叙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3、金匮要略将病因入侵途径概括三个途径,最早提出“三因致病说”。张仲景曰: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4、晋葛洪认为疾病的发生“一为内疾,二为外发,三为它犯”。5、隋巢元方提出“乖戾之气”。,6、宋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陈氏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说:“其因有三、曰内、曰外、曰不内外内则七情,外则六淫,不内外乃背经常”。将病因与发

4、病途径结合起来,对病因学的发展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7、元明清以来病因学得补充和完善。(1)元朱丹溪提出“百病皆由痰作崇”。(2)明吴又可,创“戾气”学说。瘟疫论说:“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3)清王清任的活血化瘀法促成了瘀血致病说。,四、中医病因学的特点:(一)取象比类:通过对自然现象进行联系比较,认识和推断病因。中医病因学的各基本概念是以具体的,形象的物质名词来表达抽象的要领,但决不能将中医的病因概念简单地理解为其名词所代表的具体事物。,中医所采用的是从宏观角度,通过“取象比类”把疾病的症状,体征广泛地与自然界某些事物或现象进行了联系比较,并加以概

5、括分类,从而认识各种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这就是中医病因学的第一个特点。,(二)辨证求因: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其症状、体征、推求病因。又叫“审证求因”。为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又叫“审因论治”。中医认识病因的方法:问诊求因和辨证求因。,此外中医病因还存在一种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在疾病某一阶段是结果的东西,而在另一阶段可能成为原因。例如:水湿内停 停肺 痰浊阻肺脏腑功能失调痰饮,痰饮(果)(因)阻中焦 痰湿困脾 血行不畅 阻滞血行气虚或气滞瘀血,瘀血 出血或血瘀(果)(因),五、病因分类(一)外感致病因素:六淫、疫疠。(二)内伤致病因素:饮食失宜、七情内伤、劳逸过度。(三)病理致病

6、因素:痰饮、瘀血、结石。(四)其它病因:外伤,虫兽,金刃,跌打,药邪,医过,胎传等。,第一节 外感病因,所谓外感病因:是指来源于自然界,多从口鼻、肌表侵入人体而引发疾病的一类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六淫、疫疠。,一 六淫(一)六气、六淫的涵义:1六气: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六气分主四时,是四时气候变 化的本元。故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称为“六元”。,2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又称“六邪”。淫:浸淫,侵害过度之意。神农本草经疏:“淫则为邪,以其为天之气从外而入,故曰外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说:“夫六淫者,寒暑湿燥风热是也”。,3六气成为六淫的原因

7、:(1)六气太过或不及。素问六微旨大论说:“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2)非其时有其气 诸病源候论说:“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3)气候急剧变化,超越了机体的适应。(4)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六气 的正常变化而发病,此时的六气也成了六淫。,(二)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1外感性:六淫之邪多从肌表,口鼻或两者同 时受邪,都是从外感受,故又称“外感六淫”。2季节性:六淫致病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六淫致病与季节气候有关。如春季多温病,夏季多暑(热)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3地区性:六淫致病常与居处地区及

8、环境有关。如久居潮湿地区易感湿邪为病;高温环境作业易患燥热之病。4单一性和兼挟性:六淫之邪既可单一伤人致病,又可两种以上相互兼挟侵犯人体致病。如感冒、痹证等。5转化性:六淫之邪侵犯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如可随人体的体质不同,病证性质发生转化。,(三)六淫各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风邪 风为春季之主气,风邪是外感病因中致病广泛,较为重要的致病因素。(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A、性质:阳邪 阳邪:风性轻扬、向上、向外的特性。开泄:风性有散发、透泄之性。,B、致病特点:易袭阳位:多见上部、阳经、肺系症状。皮毛开泄:可见汗出、恶风等。故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9、2)风善行数变:A、性质:善行:风邪易行无定处 数变:风来去迅速,变幻无常 B、致病特点:病位游移无定处;发病急,变化快,症状变化多端,病情变化迅速莫测。如素问风论说:“风者,善行而数变”。,(3)风为百病之长:长,即首也。风邪致病极为广泛,为外感病的先导,其它五邪多依附风侵犯人体致病,表现为风寒、风暑、风湿、风燥、风火(热)等兼挟证的特点。临证指南医案:“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曰风寒、兼暑曰风暑、兼湿曰风湿、兼燥曰风燥、兼火曰风火。盖因风以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病之长也”。致病特点:兼他邪致病,致病广泛。,(4)风性主动。A、性质:风邪具有动摇不定的性质。B、致病特点:多见动摇不

10、定症状,如抽搐、眩晕、口眼斜、半身不遂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风胜则动”。,2寒邪 寒为冬季之主气,寒邪致病可根据侵犯人体部位的浅深不同有伤寒与中寒之别:伤寒寒邪伤于肌表,郁遏卫阳。出现恶寒发热,流清涕。中寒寒邪直中脏腑,伤及脏腑 阳气。出现形寒,肢冷。,(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为阴邪:“阴胜则寒”。A、性质 易伤阳气:“阴胜则阳病”。B、致病特点:局部或全身的寒象:恶寒、肢冷 其分泌物,排泄物澄沏清冷:清涕 稀便,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病水液,澄沏清冷,皆属于寒”。C、临床常见:伤卫阳 寒邪袭表 恶寒、流清涕、头身疼痛。伤脾阳 寒邪直中肠胃 脘腹冷痛、呕吐清水。伤心肾之阳 寒邪直中少

11、阴 形寒踡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2)寒性凝滞主痛A、性质:寒为阴邪,具有凝结阻滞不通的特 性。B、致病特点:使经脉气血凝结、阻滞不通,产生疼 痛的症状。如 寒邪客于经络关节关节疼痛剧烈,又称“痛痹”。,(3)寒性收引A、寒为阴邪,具有收缩牵引的特性,素问举痛论说:“寒则气收”B、致病特点:使人体气机收敛,肌肤腠理收缩,汗孔闭塞,筋肉、经脉收缩拘急。如灵枢岁露说:“寒则皮肤急而腠理闭”。C、临床常见:寒客血脉:脉紧。寒邪袭表:腠理闭塞恶寒、发热、无汗 寒客经络关节:四肢拘急,屈伸不利或冷厥 不仁。,3暑邪暑为夏季之主气,乃火热之气所化。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

12、其性为暑”。暑具有严格的季节性,独见于夏季,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符合天文学对夏季的定义,从夏至到秋分为夏季。暑邪致病,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A、暑乃火热之气所化,故为阳邪。暑为夏季炎热之气。故具有炎热的性质B、致病特点:多为实热证。常见高热、面红、目赤、烦渴、脉洪大等症状。(2)暑性升散,易伤津耗气A、性质:暑为阳邪,有上升,发散的性质。B、致病特点:易上犯头目,扰乱心神。腠理开泄而汗出,伤津耗气。,易上犯头目如伤暑出现头昏、目眩。易上扰心神如中暑出现烦躁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温热经纬:“暑邪易入心经”。使腠理开泄汗多灵枢岁露:“暑则

13、皮肤缓而腠理开”伤津汗出过多口渴多饮,尿短赤、舌红少津常见气阴两虚耗气气随津泄而耗散体倦乏力,短气。,(3)暑多挟湿:夏季气候炎热,天暑下迫,地湿上蒸,又多雨潮湿,热蒸湿动。暑热湿气弥漫,故暑多挟湿邪侵犯人体,形成暑湿夹杂证身热不扬,四肢困倦,胸闷呕恶,不思饮食,大便溏泄不爽,舌苔黄腻。“凡治暑者,不兼治其湿,乃医之过也”致病特点:暑热与湿滞夹杂。,湿邪 湿为长夏主气,在中原一带为夏秋之交,此时雨水较多,湿热熏蒸,气候潮湿,为一年之中湿气最盛之时。然而形成湿邪的原因很多,张仲景将湿邪分为清浊二种:清 雾露之湿 浊 泥泞之湿,所处的环境湿盛,也可成为致病的湿邪,再有阴雨所客,或因汗出沾衣为风所瘀

14、,或因涉水行泥,水寒所郁或因引饮过多等等,如医原记略说:“湿之为病最多,人多不觉湿来,但知避寒避风,而不知避湿者,因其为害最缓,最隐,而难觉察也”。一般而言,湿邪能否致病,还与个体体质特点密切相关,,(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A、性质:湿性类水,乃水气所化,水属阴,故湿为阴邪。B、致病特点:湿为有形之邪,易于留滞,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尤易损伤脾阳。,阻遏气机:湿邪侵犯人体,留滞脏腑经络,易阻滞气机,气机升降不利,使人困闷不爽。临床常称“湿困”.损伤阳气:主要损伤脾阳,脾失健运而腹泻、水肿。,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胕肿”。临床上当用化气利湿通利小便之法,使气机通

15、畅,水道通调,湿去则阳气自复。故叶天士外感温热篇说:“湿胜则阳微”,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脾有喜燥恶湿的特性,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说:“夫湿者,在天为雨,在地为土,在人脏为脾,故湿喜归脾”,()湿性重浊A、性质:重:沉重、重着之意;浊:秽浊、垢腻B、致病特点:多有头身困重、肢节酸楚、沉重难举;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因于湿,首如裹”。素问痹论说:“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湿邪在上面垢,眵多。湿浊下注小便浑浊不清,大便下痢粘液脓血,妇女带下。湿邪浸淫肌肤湿疹,疮疡脓水秽浊。,(3)湿性粘滞A、性质:湿邪具有粘腻,滞着不畅之性,B、致病特点:症状粘滞不爽小便滞涩不利,

16、大便粘 腻滞涩不畅。病程的缠绵性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缠绵难愈。,(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A、性质:趋下,因湿性类水,水性就下,故湿邪具有趋下的特性。B、致病特点:易袭阴位,湿邪为病多见人体下部症状。如浮肿多以下肢为甚,淋浊带下,等以下部症状多见。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邪与寒邪的异同点,相同点:寒、湿皆为阴邪,易伤阳气。不同点:(1)寒邪 湿邪 易伤卫阳、易困脾阳 心肾 脾之阳,使脾失健运 表现局部或全身的寒象 致泄泻水肿,(2)寒邪致病,其分泌物,排泄物澄沏清冷。湿邪致病,其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3)寒性凝滞,其致病使气血运行不通,卒然作痛 湿性粘滞、重浊,其致病阻

17、遏气机,使人困闷不爽,症状粘滞不爽,病程缠绵难愈,且易以复发作。,(4)寒性收引,其致病使气机收敛,肌腠收缩,筋脉拘急,湿性趋下,易袭人体下部。,燥邪燥为秋季之主气,秋天气候干燥、收敛、肃杀。燥邪致病有二种:温燥:初秋,有夏热之余气,燥与温热相合侵犯人体,热象明显。凉燥:深秋,有近冬之寒气,与寒凉相合侵犯人体,寒象明显。张景岳认为:“燥气虽亦外邪之类,然有阴 阳,从阳者,因于火;从阴者,发于寒”。,()燥性干涩,易伤津液A、性质:燥邪具有干燥、滞涩、不滑润的性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燥胜则干”。B、致病特点:最易伤津液,出现各种干燥症状:口干唇燥、鼻咽干燥、两目干涩 皮肤干燥皲裂、毛发干枯不

18、荣 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干少津,()燥易伤肺 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又开窍于鼻,外合皮毛,燥邪伤人,常自口鼻肌肤而入;燥为秋金主气,肺与金相应,故燥易伤肺。致病特点:燥邪犯肺,肺阴受损,肺失清肃,出现干咳少痰,胶痰难咯,甚则痰中带血,喘息胸痛。,6火(热)邪,火(热)之邪与季节变化无特殊联系,一年四季都可见火热之病。火为热之源,热为火之性,皆因阳胜所致故常火热混称。如陈无择所云:“六淫者,寒、暑、湿、燥、风、热是也”。中医学与热相近的病因还有温邪。其实温、热、火都是指热邪一类,三者同属一性,指自然界中具有火热特性的外邪,故常统称为温热之邪,火热之邪。,温、热、火三者区别:,1、热势的程度不等

19、:一般认为“温为热之微,热为温之甚,热为火之惭,火为热之极”。火为热之源,热为火之性。2、从发病而言:温热归属邪气,多指外感,如风热、暑热、湿热之邪。火既可为外感,但常自内生。,3、致病表现:(1)温热之邪致病多表现全身热象,火一般指局部热盛,如:心火上炎,口舌生疮。肝火上炎、目赤肿痛。(2)温热多指病邪,中医学的火,有生理之少火和病理之壮火区别。少火、生理之火,具有温煦,推动,生化作用之阳气。壮火为病理之火,为亢盛之阳气,多内生。,火(热)邪气的性质与致病特点,1、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1)性质:火热之邪由阳胜所致,具有燔灼,炎热,升腾之性。临床常见一派阳胜则热的临床症状:高热、烦躁、

20、面赤、脉洪数、舌红苔黄等。,(2)致病特点:A、症状多见于人体上部:头痛、面红目赤、咽喉红肿疼痛,口舌糜烂。B、易扰乱心神:心烦、甚至神昏、谵语、狂躁。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古有“火能令人昏”之说。,2、火(热)易伤津耗气:致病特点:(1)伤津:迫津外泄或直接消灼煎熬阴津,常见汗出口渴喜饮咽干唇焦,尿短赤,舌红绛少苔等。(2)耗气:气随津泄而耗:体倦乏力,少气(轻)热盛耗气:全身机能衰退(重),3、火(热)易生风动血,致病特点:(1)生风:火热之邪耗灼阴津,使筋脉失养,加之阳热亢盛,阳升无制,亢而动风(肢体异常运动)高热,四肢抽搐,目睛上视,角弓反张,颈项强直。(2)动血:

21、火热之邪侵入血分加速血行,可见面红目赤,脉数,甚则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而吐血、咯血、便血、尿血,发斑。,4、易致肿疡,致病特点:火热入血分,聚于局部,腐蚀血肉,发为痈肿疮疡。肿疡: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痈肿疮疡的总称。具有红、肿、热、痛的特点。医宗金鉴曰:“痈疽原是火毒生。”,火热之邪与暑邪的异同点,相同点:1、二者皆为阳邪,其性炎热,致病特点皆可表现一派阳热症状。2、症状多见人体上部,皆易扰动心神。3、皆易伤津耗气。,不同点:1、暑邪有严格的季节性,独见于夏季,火热之邪四季皆可致病。2、暑纯属外感之邪,无内暑之说,火热之邪既可外感,且常自内生。3、暑多兼湿为病,火热之邪则易生风动血

22、。4、火易致肿疡。火有少火,壮火之分。,六淫小结,1六淫致病理论是从人与自然相应的整体观出发,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将风、寒、暑、湿、燥火等自然现象及人体对其反应进行综合分析,六淫致病说是季节气候因素与医学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属于医学气象学的范畴。,2六淫不仅是致病因素,而且是对外感病证临床症状的概括和归类。,3六淫概括起来主要是温湿度的条件变化,促使不同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而生病。如寒、暑、火属于温度的变化,湿与燥属于湿度的变化,风与温,湿度皆有关。因此说六淫虽然来自自然气候的变化,但实际上已大大超过了自然气候变化的范围,其包括了生物致病因素和理化致病因素,对辨证论治有重要的意义。,二、

23、疫疠(疠气),(一)基本概念:1、涵义:疫疠是指具有强烈致病性、传染性和流行性的外感病邪。在中医文献中还有“疫气”、“疠气”、“戾气”、“乖戾之气”、“毒气”、“杂气”、“异气”等名称。吴又可说:“夫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说文:“疫,民皆疾也;疠,恶疾也”。“疠”有“瘟疫”之意。,“瘟疫”也称“温疫”,是指温病中具有发病急骤,病情凶险,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疾病。明吴又可在瘟疫论中说:“热病即温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门阖户,如徭役之役,众人均等之谓也”。温热暑疫全书:“一人受之谓之温,一方受之谓之疫”。,2、致病途径:主要从口鼻而入,从空气饮食传染或蚊叮虫

24、咬而致病。因其从外感受,故属外感致病因素。3、致病的种类:大头瘟、虾蟆瘟,烂喉丹痧、疫痢、白喉、天花、鼠疫、霍乱等,包括现代许多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二、致病特点,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瘟疫论:“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诸病源候论:“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王叔和:“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一家”。,2、症状相似。3、传染性强,易于流行。4、疠气致病特异性强,即“一气致一病”。疠气种类不同,所致之病亦有不同。每一种疠气所致的疫病,都有区别于他种疫病的临床特征和病变规律。如瘟疫论说:“其为病也,或时众人发,或时众人头面浮肿,俗名为

25、大头瘟是也;或时众人咽痛,或时声哑,俗名是虾蟆瘟是也;或时众人疟痢为病种种,难以枚举”。“某气专入某脏腑、某经,则专发为某病”。,三、疫疠形成与流行的原因,(一)自然气候反常:久旱、洪涝、酷热。(二)环境污染,饮食不洁。(三)预防隔离工作未做好。(四)社会因素。如战乱不停,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极度贫困,易造成疫疠流行。如伤寒温疫条辨说:“大兵之后必有大荒;大荒之后必有大疫”。,第二节内伤病因,内伤病因主要指人的情志或行为不循常度,直接伤及脏腑而发病的致病因素。包括七情、饮食、劳逸。,一、七情内伤,(一)基本概念:1、七情的涵义:指人的喜、恕、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情志变化。常以喜、恕、思

26、、忧、恐五志代表,是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对外在环境各种刺激所引起的不同反应,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一般不会致病。,读医随笔说:“喜、怒、思、忧、恐、本于天命,人如无此,谓之大痴,其性死矣。”。情志的反应是“勿学而能”。,2、七情内伤的涵义:,七情内伤,是指因七情强烈持久刺激或人体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时,不太强烈的情志刺激,而导致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而致病。因是内伤病主要因素之一,故称“内伤七情”。,3、七情致病的原因:(1)突然的、强烈的、或持久的精神刺激,超越人体生理调节范围才会使人致病。(2)另一方面与个体耐受能力强弱有关:机体本身耐变能力薄弱,不能正确对待和调节外来刺激引起脏腑气血功能

27、紊乱,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医醇剩义说:“夫喜怒忧思悲恐惊,人人共有之境。若当喜而喜,当怒而怒,当忧而忧,是即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也。此天下之至和,尚何伤之有?惟未事而先意将迎,既去而尚多留恋,则无时不在喜怒忧思之境中,而此心无复有坦荡之日,虽说欲不伤,庸可得乎”。,(二)七情与脏腑气血的关系,人体的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活动五脏的精气为物质基础。情志活动与五脏有相互对应的规律。五志分属五脏。、脏腑气血变化引起情志的变化。如阵发性心动过速可产生恐吓情绪。甲亢引起焦虑、感冒引起忧郁。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

28、休。,3情志活动影响脏腑气血的功能活动。(1)情志活动正常,有利脏腑气血的功能活动。如灵枢本脏:“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素问举痛论:“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美国医学会杂志曾发表研究报告“轻松情绪可防治心血管疾病”。,(2)情志活动异常,使脏腑气血活动异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灵枢本神:“悲哀动中则伤魂,喜乐无极则伤魄,盛怒不止则伤志”。,生物学研究发现:紧张刺激、心理矛盾、皮质类固醇分泌升高,由于动员心力应付紧张状态,造成体力过度消耗,致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与“情绪是癌细胞的活化剂”相吻合。,现代精神神经免疫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绪,意志力,应

29、付能力等精神因素,能够强烈地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强烈的精神刺激还可以导致神经系统调节失常,破坏人体环境的相对平衡状态。如愤怒不平,使交感肾上腺素系统兴奋,使血压升高,脉率快,血脂、血糖升高,血凝加快,副交感神经抑制,影响消化系统功能。,现代研究认为:七情引起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作用原理,可以综合为:精神 神经 内分泌神经介质 效应器官反应。从而使人体全身各系统发生代谢和功能的改变。,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一位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曾对500名男子,600名女子进行了1820年的追综调查表明:经常处在高度紧张状态的中年男子患高血压的可能性比情绪轻松的要高一倍;情绪极其低落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一

30、倍;在心脏病猝死人的当中,情绪极度低落的人半年内死亡率比情绪正常的人高23倍。,(三)七情致病的特点:,1接伤及内脏:以心、肝、脾三脏多见 情志活动太过,可直接伤及内脏,不同的情志刺激,对各脏产生不同的影响。心在七情发病中,起主导作用,七情发病,首先伤及心神,然后影响其他脏腑。七情为病,五脏之中,以心、肝、脾三脏多见。,(1)伤心:心神不宁、神不守舍精神涣散、心跳神荡、心悸、失眠、健忘、甚则精神失常(2)伤肝:肝失疏泄胁肋胀痛、急躁易怒、头痛头胀、善太息、月经不调、痛经、癥积、甚则吐血、晕厥。(3)伤脾:脾失健运食欲不振、脘腹胀痛、纳呆便溏。,灵枢百病始生篇说:“喜怒不节则伤脏”。类经:“情志

31、之伤,虽说五脏各有所属,然求其所由,则无不从心而发”。,2影响脏腑气机:,(1)怒则气上:大怒或经常恼怒 导致肝气上逆,甚则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常见,面红目赤、头痛、头胀、呕血、晕厥。,(2)喜则气缓:A、喜悦适度营卫通利、气血和调缓和紧张情绪。B、狂喜暴喜涣散心气、神不守舍心悸失眠、甚则狂乱。如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3)悲则气消:悲哀过度消散肺气声低息微气短、声嘶哑、神疲乏力。素问举痛论:“悲则心系急、肺叶布举 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4)恐则气下:恐惧过度肾气不固,气泄于下二便失禁、遗精、带下、骨痿。如灵枢本神:“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

32、痿厥,精时自下”。,(5)惊则气乱:大惊伤心心气散乱、心神不安心悸、惊慌失措、失眠,甚则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言叫骂等。素问举痛:“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6)思则气结:A、思虑过度脾气郁结,脾失健运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所思不遂耗伤心神思想无 B、情欲不遂伤及肝肾阳痿、遗精、滑精、白带增多、月经不调。,3情志异常波动可加重病情,影响疾病预后变化。在疾病过程中,由于情志的异常响响波动、使病情加重,恶化,甚至导致死亡。暴怒暴喜导致暴猝。,二、饮食失宜,饮食失宜,是内伤病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又称饮食内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饮食不节 饮食不洁 饮食偏嗜,(一)饮食不节:,1、过

33、饥:不能按时进食、或长期饥饿、摄食不足。其致病特点:伤胃:胃脘嘈杂,疼痛、泛吐酸水。精、气血津液化生不足:营养不良 正气虚弱:抗病力弱、易感邪气而发病,2、过饱:长期饮食过饱,或暴饮暴食,摄食过量。致病特点:(1)饮食停滞脾胃损伤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厌食、呕吐、腹泻。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2)食滞日久,郁而化热,聚湿生痰小儿疳积(面黄肌瘦、脘腹胀满、手足心热、心烦易怒、发结如穗)。(3)经常饮食过量气血流通受阻、筋脉郁滞痔疮、痢疾。(4)若疾病初愈,饮食过量疾病复发(食复)。,2饮食不洁:,指食物被污染、生冷不洁,或腐败变质及有毒的食物。致病特点:(1)引起胃肠道疾病:脘腹疼痛

34、、呕吐、腹泻、下痢脓血。(2)肠道寄生虫病:腹痛、面黄饥疲、嗜食异物。(3)食物中毒剧烈腹痛、呕吐、腹泻、甚则昏迷死亡。,3饮食偏嗜,指过分地爱吃或不吃某些食物,会造成体内某些营养的缺乏,导致阴阳失调而发病。(1)寒热偏嗜:A、偏寒:损伤脾胃阳气,寒湿内生,常见腹痛、腹泻、呕吐清水、手足不温。,B、偏热:胃肠积热、化燥伤,常见口渴、口臭、便秘、嘈杂易饥、消瘦、下血。C、过食肥甘厚味:生痰化热,常见眩晕、胸痹、痈疡、昏厥。素问生气通天论:“高梁之变,足生大疔”。,(2)五味偏嗜: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可见夜盲、瘿瘤、佝偻病、脚气病。(3)偏嗜饮酒:损伤脾胃、内生湿热,常见脘腹胀满、纳少、口苦、口腻,

35、甚至中毒昏迷。,三、劳逸失当,(一)过劳:过度劳累,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1、劳力过度:“劳则气耗”,少气懒言、精神疲惫、四肢倦怠、消瘦。2、劳神过度:主要伤心脾,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纳呆、腹胀、便溏3、房劳过度:耗伤肾中精气,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头昏耳鸣、遗精早泄阳痿、月经不调、不孕不育。,(二)过逸:指长期不参加劳动,不进行体育锻炼。其致病特点:1、形体过逸:气血运行不畅,使心脾功能减弱,日久体虚衰弱,精神不振、食少乏力,发胖臃肿,动则心悸、气喘、汗出,或继发他病。2、思维过逸:长期懒于动

36、脑思考,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精神萎靡,脏腑功能失调百病丛生。,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发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报告,每年有200多万人竟然是死于“久坐”,并预测全世界将有百分之七十的疾病是由于坐的太久,缺乏运动引发的。比如心脏病、糖尿病等。,第三节 病理性病因,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是指在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可成为新的病证发生的病因。又称继发性病因。主要包括痰饮、瘀血、结石三大类。,一、痰饮:,痰饮一词首见于金匮要略含义包括:症状病证名、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等方面。(一)痰饮的含义: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的病理产物,其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合称“痰饮”。,(二)痰与饮的区别:1形

37、状:痰稠浊。饮清稀 景岳全书:“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饮清澈而痰稠浊”。类证治载:“痰饮皆津液所化,痰浊饮清。痰因于火,饮因于湿也”。,2性质 痰得阳气煎熬灼液而成痰热 饮得阴气凝聚而成饮寒 如临证指南医案说:“然痰 与饮虽为 同类,而实有阴阳之 别。阳盛阴虚则水气凝 而为痰;阴盛阳虚,则水气溢而为饮”。,3所致病位:(1)痰:广泛,可随气升降流行,游溢全身,内而脏腑,外达筋骨皮肉。(2)饮:局部,常局限机体某一部位,多停留于胸胁、胃肠、肌肤。如杂病源流犀烛曰:“痰饮,湿病也其为物,则流动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俱有故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

38、由痰成也”。,(三)痰饮的分类:,1有形之痰饮: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的实质性的痰浊和水饮。2 无形之痰饮:指一类特殊的病理变化,不见其形只见其症,如头晕目眩、心悸、呕吐、神昏癫狂、肿块、苔腻、脉滑等,用治痰饮的方法治疗有效,因其无实质性的痰饮可见。,水湿痰饮,四者同源异流,笼统地说,都是津液代谢异常的产物,一般认为:水弥漫为湿,湿聚为水、水积成饮、饮凝成痰。相互之间可同时并存,或可转化滋生,临床上常常痰湿、水湿、痰饮、水饮并称。,(四)痰饮形成的病因病机:,1、病因: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劳逸。古今医鉴曰:“痰属湿,乃津液所化。或因风寒湿热之感或七情、饮食所伤,以致气逆液浊,变为痰饮

39、”。,2、病机:肺、脾、肾、肝、三焦、膀胱等脏腑气化功能失常,以致水液代谢障碍、停聚,形成痰饮。肺失宣降 脾失健运、肝失疏泄 肾气化失司 膀胱气化不利 三焦水道不利,景岳全书曰:“脾主湿,湿动则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故痰之化无不在脾,而痰之本无不在肾”。,(五)痰饮的致病特点:,1、痰阻经脉,影响气血运行:肢体麻木、半身不遂。2、停滞脏腑影响脏腑气机:阻于肺:胸闷、咳嗽、喘促。困于脾:腹胀满、恶心呕吐、便溏。扰于心:心悸、胸闷、神昏、癫狂。,3、致病广泛、病证复杂、症状变化多端。(1)痰浊上蒙清窍:头晕目眩、沉重。(2)痰窜皮下、筋骨、肌肉:皮下结节、瘰疬、痰核,深部肿块,或成痿管流溢脓血

40、阴疽流注(3)痰结咽喉咽中梗阻、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梅核气)故古代医家说:“百病多由痰作崇”,“凡有怪症,莫不由茲”。,3、病势缠绵、病程较长。痰饮乃水湿积聚而成,有粘滞重浊之性,其致病多缠绵难愈。舌苔滑腻、脉多弦、滑。4、易蒙蔽心神。痰浊上扰,则心神失常,而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痰火扰心,则神昏谵语,神志错乱,或发癫、狂、痫等病。,(六)常见的痰饮病证:,1、常见痰证:(1)痰浊阻肺:咳嗽气喘,喉中痰鸣,痰粘稠,苔腻,脉滑。(2)痰浊阻心,痰迷心窍:神识痴呆,表情淡漠,语言错乱,若痰火扰心则精神失常,心烦失眠,躁扰,不宁,甚则发狂。(3)痰浊阻胃:恶心,呕吐,呃逆,胃脘胀满等。,2、常见饮证:

41、(1)痰饮:饮停肠胃脘胀痛、肠鸣漉漉有声、呕吐清水痰涎。(2)悬饮:饮停胸胁胸胁胀满、咳嗽引胁作痛。(3)溢饮:饮溢肌肤水肿,身重疼痛、无汗、尿少。(4)支饮:饮停胸膈胸闷、咳喘不得平卧、其形如肿。,二、瘀血,(一)瘀血的概念 指体内血液运行不畅,阻滞脏腑经脉之中;或血液停滞,离经之血积于体内,未能消散。均称“瘀血”。说文解学曰:“瘀,积血也”。内经称瘀血为“衄血”、“恶血”、“凝血”、“著血”。伤寒论称“蓄血”。金匮要略又称“干血”、“血痹”。,(二)瘀血形成的病因病机:,1病因:外邪入侵、内伤七情、饮食劳逸等导致气血功能失调。此外,各种内外伤,使血离经脉,积于体内,末能及时消散而成瘀血。2

42、、病机:气虚、气滞、血热、血寒。此外:“久病从瘀”、“老年多瘀”医林改错:“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血行无力阻滞于内致瘀 气虚 统摄无权,血溢脉外,未能消散 气滞 血行受阻血瘀-瘀血 外感寒邪 血寒 血行不利、凝聚成瘀 阳虚内寒 灼伤阴津,血热:热入营血,血热搏结 血液粘滞;灼伤脉络 迫血妄行。,(三)瘀血的致病特点,1,易于阻滞气机。2、影响血液运行。3、影响新血生成。唐宗海曰:“瘀血不去,新血不生”4、病位固定,病证繁多。,瘀阻部位不同,病证不同,症状各异:瘀阻在心:心悸、胸前憋闷疼痛、唇舌青紫,神志不清、发狂。瘀阻在肺:胸痛、咳血暗红或夹血块。瘀阻肝脾:两胁肿块、疼痛拒按

43、 瘀阻肠胃:脘腹疼痛、呕血、柏油样大便。瘀阻胞宫:小腹疼痛、月经不调、红色紫暗有块、或闭经、或崩漏。瘀阻四肢:局部冰冷、皮色暗红或青紫、坏死脱骨疽,(四)瘀血致病的病证特点:,1、疼痛:性质:剌痛、拒按、昼轻夜重。位置:固定不移。2、肿块:固定不移。外伤体表:局部青紫肿胀。积于体内:久聚不散、多为癥积,质硬、压痛。,3、出血:血色紫暗夹有血块。血证论曰:“血初离经,清血也,鲜血也。离经既久,则其血变作紫血”。4、望诊紫绀:面部、口唇、爪甲青紫、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久瘀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皮下紫斑。5、脉诊:细涩脉或沉弦,或结代。,痰饮、瘀血、二者皆是病理产物,虽然二者来源不同,但在其形成过程中

44、,气滞则水液停聚痰饮1、都与气滞有关 气滞则血液瘀阻瘀血 2、皆为有形实邪,致病特点,均有易阻滞气机、病程较长、致病广泛的特点。另外还有结石、外伤、寄生虫、胎传因素、药邪、医过等致病因素,它们各有不同的形成原因,其致病特点也各有不同。,三、结石:,(一)基本概念:指体内湿热浊邪,蕴结不散,久经煎熬而形成的砂石样的病理产物。(二)结石的形成因素:1、饮食不节:偏嗜肥甘厚味,内生湿热,蕴成结石。2、情志内伤: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胆 汁郁结。3、服药不当:长期服药,脏腑失于通降。,(三)结石致病特点:1、多发肝、胆、肾、膀膀、胃。2、阻滞气机。3、病程较长,病势轻重不一。4、发作对疼痛如刀绞。,研究进展,对痰饮的实质,有人认为无形之痰的实质包括:血胆固醇、甘油三醋、游离脂肪酸高于正常;细胞膜胆固醇含量增加致膜流动性下降;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并设想正常水平表达的粘附分子属于中医学所说“津液”范畴,而病理性表达升高的粘附分子则属于痰浊。有人则认为痰是机体物质代谢过程失控生成并过量积累的各种病理产物,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新的致病因素的那些物质的总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文秘知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