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2).doc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759276 上传时间:2023-05-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2).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小学四年级数学论文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取新知-谈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与体会摘要:笔者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教学尝试,目的是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并体验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关键词:三角形 三边关系 数学与生活 基本理念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第五单元内容是关于三角形特性、三角形三条边之间关系等有关知识。笔者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尝试教学,目的是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用正确的学习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并体验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提高运用

2、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重点谈谈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教学与体会。一、联系生活,揭示主题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以学生从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并注意与学生已经了解和学习过的教学知识相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通过自主活动理解教学知识。根据这一理念,一开始我利用学生熟悉的学校运动场和绿化园地等地图引入教学(如图1和图2)。学生在课前已按照老师的布置进行实地观察,将观察到的结果向全班汇报。1、 第一组:汇报图1的观察结果是:从大芒果树到大榕树走直线的距离比走跑道那两段直线到大榕树的距离近些。

3、也就是走A-B 比走A-C 然后走C-B 近。2、第二组:汇报图2的观察结果是:从草地的一角走到对面的另一角平均 50步,而走两条直线平均30步和40步。也就是,30+4050。对于走哪条路的距离较短这个问题,绝大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感知到,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路线不管有多少条,走一条直线那条路比走另外两条直线路程之和近(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大多数学生都不会说出来。于是我启发他们:在两张图中,我们如果用直线把所走路线连接起来,你们看似什么形?(学生说像三角形),那么所有三角形的二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吗?今天我们就探究这个问题:本节学习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二、实践活动,

4、感悟结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课程标准)。笔者在本节课里设计了用纸条拼三角这一环节。方法是,全班每位同学用课前准备好的几组不同颜色纸条拼三角,将得出的数据填在表上。(表1)各种数据如下:(3、4、5) (3、5、8) (2、6、10) (4、6、9)(4、8、10)单位:厘米345678910能摆成三角形不能摆成三角形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根据图表统计显示,笔者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把重点放在两条边与第三边的关系上。经老师的点拨,学生初步得出如下结论: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另一条边,例如第一次和第三次:3+45;6+810。等于或小于都不能组成

5、三角形,例如第二次、第四次和第五次:3+4=7;3+59;4+4=10。学生经过实践,讨论,总结,最后得出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有没有快速检验三条边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方法?我向学生介绍简便方法:用两条较短的边相加,如果它们的和大于第三边就可以,否则就不能。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自己参与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再创造”本环节我指导学生运用所学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图3(课本例2图)要求小组合作解决下列问题:小明上学走哪一条路最近?为什么?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基本能运用本节所学知识解释问题:将小明上学的三条路连

6、成直线后,可看成是两个近似三角形, 走中间这条路只是走三角形的一条边,而走另两条路则是走三角形的两条边,根据三角形边与边关系的特性,两条边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同样,用三角形三边特性也能解释第一环节所提出的问题。四、巩固练习,深化提高为了检验和巩固所学知识,我用课件编了以下练习让学生堂上完成: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围成三角形?能的打“ ”,不能的打“”。(l)8厘米,9厘米,15厘米; ( )(2)9厘米,6厘米,15厘米; ( ) (3)7厘米,8厘米,18厘米。 ( )(4)3 cm 4 cm 5 cm ( ) (5)2 cm 2 cm 6 cm ( )2有两根长度分别是2厘米和5厘米长

7、的小棒。(1)用长度是3厘米的小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2)用长度是1厘米的小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3、判断(l)任何三条线段都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 )(2)因为 a +b c ,所以a、 b、 c 三边可以构成三角形。( )4、填空以长为3cm、5cm、7cm、10cm的四条线段中的三条线段为边,可构成( )个三角形。5、选择王伯伯要建房子的屋顶,屋顶近似一个三角形(如图4)他已买了屋顶的两条木,这两条木的长度都是4米,第三条木的长度最少是( ) A、7米 B、8米 C、9米 6、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一条路最近?为什么?(图5)五、教学与体会:本节课是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基本理念而进行教学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遵循数学基本理念原则,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以学生从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通过自主活动理解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关系的知识,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从探究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个认知过程是科学的,教学效果较好。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