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疗法.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2737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PPT 页数:131 大小:6.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穴疗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耳穴疗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耳穴疗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耳穴疗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耳穴疗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耳穴疗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穴疗法.ppt(1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耳穴疗法,一、概述,耳穴疗法定义(auricular acupuncture)是通过对耳廓的有关部位进行刺激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该疗法简便易学,适应范围广,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为针灸常用疗法之一。,耳穴疗法的特点,1适应症广、疗效确切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疾病 2应用方便、简单易学耳穴贴压法 3副作用少,使用安全,二、耳廓表面解剖,耳廓的解剖,耳廓由软骨、皮肤与肌肉占据大部分,除耳垂外,均由弹性软骨支撑耳廓外形。皮下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与淋巴。但与其他器管不同的是:耳廓所分布的血管均比较细小,血循相对较差,故遭遇感染时,极易形成软骨膜炎,造成软骨的液化坏死而致毁容。,耳轮耳轮、耳轮

2、结节、耳轮脚对耳轮-上脚、下脚-对耳轮体耳舟三角窝耳甲-耳甲艇-耳甲腔耳屏、对耳屏耳垂,耳廓的形态,三、耳穴的分布,耳穴分布规律:倒置胎儿形,与头面对应的穴位-耳垂与鼻咽部对应的穴位-耳屏 与上肢对应的穴位-耳舟 与下肢对应的穴位-对耳轮上、下脚与躯干对应的穴位-对耳轮体 与胸腔对应的穴位-耳甲腔与腹腔对应的穴位-耳甲艇 其中消化系统环绕耳轮脚顺序排列,四、耳穴部位和主治,耳轮,耳舟,对耳轮上脚、下脚,对耳轮体,三角窝,对耳屏,耳垂,耳甲,耳屏,耳垂,(一)耳轮穴位,将耳轮分为12个区。耳轮脚为耳轮1区;耳轮脚切迹到对耳轮下脚上缘之间的耳轮分为3等份,自下向上依次为耳轮2区、3区、4区;对耳轮

3、下脚上缘到对耳轮上脚前缘之间的耳轮为耳轮5区;对耳轮上脚前缘到耳尖之间的耳轮为耳轮6区;耳尖到耳轮结节上缘为耳轮7区;耳轮结节上缘到耳轮结节下缘为耳轮8区;耳轮结节下缘到轮垂切迹之间的耳轮分为4等份,自上而下依次为耳轮9区、10区、11区和12区。,1耳中部位 在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主治 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小儿遗尿、咯血、出血性疾病。,2直肠部位 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主治 便秘、腹泻、脱肛、痔疮。,3尿道部位 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3区。主治 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4外生殖器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4区。主治 睾丸炎、附睾炎、外阴瘙痒症。,5

4、肛门部位 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主治 痔疮、肛裂。,1耳尖部位 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区、7区交界处。主治 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牙痛、失眠。,(二)耳舟穴位将耳舟分为6等份,自上而下依次为耳舟1区、2区、3区、4区、5区、6区。,1指部位 在耳舟上方处,即耳舟1区。主治 甲沟炎、手指麻木和疼痛。2腕部位 在指区的下方处,即耳舟2区。主治 腕部疼痛。,(二)耳舟穴位:6区6穴,部位 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1区、2区交界处。1、2区之间主治 风证(皮肤病、外感、眩晕、过敏性鼻炎等,风溪Wind Stream,4肘部位 在腕区的下方处,即耳舟3

5、区。主治 肱骨外上髁炎、肘部疼痛。5肩部位 在肘区的下方处,即耳舟4区、5区。主治 肩关节周围炎、肩部疼痛。,(三)对耳轮穴位将对耳轮分为13个区。对耳轮上脚分为上、中、下3等份。下13为对耳轮5区,中l3为对耳轮4区;再将上13分为上、下2等份,下12为对耳轮3区;再将上12分为前后2等份,后12为对耳轮2区,前12为对耳轮1区。对耳轮下脚分为前、中、后3等份,中、前23为对耳轮6区,后l3为对耳轮7区。对耳轮体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至轮屏切迹分为5等份,再沿对耳轮耳甲缘将对耳轮体分为前14和后34两部分,前上25为对耳轮8区,后上25为对耳轮9区,前中25为对耳轮10区,后中25为对耳轮1

6、1区,前下l5为对耳轮12区,后下l5为对耳轮13区。,1跟部位 在对耳轮上脚前上部,即对耳轮1区。主治 足跟痛。2趾部位 在耳尖下方的对耳轮上脚后上部,即对耳轮2区。主治 甲沟炎、趾部疼痛。,3踝部位 在趾、跟区下方处,即对耳轮3区。主治 踝关节扭伤。4膝部位 在对耳轮上脚中13处,即对耳轮4区。主治 膝关节疼痛。,5髋部位 在对耳轮上脚的下13处,即对耳轮5区。主治 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腰骶部疼痛。6坐骨神经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即对耳轮6区。主治 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7交感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主治 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

7、、自主神经功能紊乱。8臀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的后 l3处,即对耳轮7区。主治 坐骨神经痛、臀筋膜炎。,9腹部位 在对耳轮体前部上25处,即对耳轮8区。主治 腹痛、腹胀、腹泻、急性腰扭伤、痛经、产后宫缩痛。10腰骶椎部位 在腹区后方,即对耳轮9区。主治 腰骶部疼痛。,11胸部位 在对耳轮体前部中25处,即对耳轮10区。主治 胸胁疼痛、肋间神经痛、胸闷、乳腺炎。12胸椎部位 在胸区后方,即对耳轮11区。主治 胸痛、经前乳房胀痛、乳腺炎、产后泌乳不足。,13颈部位 在对耳轮体前部下15处,即对耳轮12区。主治 落枕、颈项肿痛。14颈椎部位 在颈区后方,即对耳轮13区。主治 落枕、颈椎综合征。,(四)三

8、角窝穴位将三角窝由耳轮内缘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分为前、中、后3等份,中13为三角窝3区;再将前13分为上、中、下3等份,上13为三角窝1区,中、下23为三角窝2区;再将后13分为上、下2等份,上l2为三角窝4区,下12为三角窝5区。,1角窝上部位 在三角窝前13的上部,即三角窝1区。主治 高血压。2内生殖器部位 在三角窝前13的中、下部,即三角窝2区。主治 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早泄。,3角窝中部位 在三角窝中l3处,即三角窝3区。主治 哮喘。4神门部位 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主治 失眠、多梦、戒断综合征、癫痫、高血压、神经衰弱、痛证。,5盆腔部

9、位 在三角窝后l3的下部,即三角窝5区。主治 盆腔炎、附件炎。,(五)耳屏穴位将耳屏分成4区。耳屏外侧面分为上、下2等份,上部为耳屏 l区,下部为耳屏2区;将耳屏内侧面分为上、下2等份,上部为耳屏3区,下部为耳屏4区。,5外鼻部位 在耳屏外侧面中部,即耳屏1、2区之间。主治 鼻前庭炎、鼻炎。,7咽喉部位 在耳屏内侧面上12处,即耳屏3区。主治 声音嘶哑、咽炎、扁桃体炎、失语、哮喘。,8内鼻部位 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即耳屏4区。主治 鼻炎、上颌窦炎、鼻衄。,(六)对耳屏穴位将对耳屏分为4区。由对屏尖及对屏尖至轮屏切迹连线之中点,分别向耳垂上线作两条垂线,将对耳屏外侧面及其后部分成前、中、后3区

10、,前为对耳屏1区、中为对耳屏2区、后为对耳屏3区。对耳屏内侧面为对耳屏4区。,5皮质下部位 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主治 痛症、间日疟、神经衰弱、假性近视、失眠。,(七)耳甲穴位,4胃部位 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主治 胃痉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前额痛、牙痛、失眠。,5十二指肠部位 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 AB线之间的后 13处,即耳甲5区。主治 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幽门痉挛、腹胀、腹泻、腹痛。6小肠部位 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即耳甲6区。主治 消化不良、腹痛、腹胀、心动过速、心律不齐。,7大肠部位 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 13

11、处,即耳甲7区。主治 腹泻、便秘、咳嗽、牙痛、痤疮。,10膀胱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下方中部,即耳甲9区。主治 膀胱炎、遗尿、尿潴留、腰痛、坐骨神经痛、后头痛。11肾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主治 腰痛、耳鸣、神经衰弱、肾盂肾炎、遗尿、遗精、阳痿、早泄、哮喘、月经不调。,14肝部位 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主治 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张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近视、单纯性青光眼。,16脾部位 在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区。主治 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内耳性眩晕。,17心部位 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主治 心动

12、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病、口舌生疮。,18气管部位 在心区与外耳门之间,即耳甲16区。主治 哮喘、支气管炎。,19肺部位 在心、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主治 咳嗽、胸闷、声音嘶哑、皮肤瘙痒症、荨麻疹、便秘、戒断综合征。,20三焦部位 在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即耳甲17区。主治 便秘、腹胀、上肢外侧疼痛。,21内分泌部位 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主治 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痤疮、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症、咽干。,(八)耳垂穴位,眼部位 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主治 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麦粒肿、近视。,(九)耳背穴位,1耳背心部

13、位 在耳背上部,即耳背1区。主治 心悸、失眠、多梦。,2耳背肺部位 在耳背中内部,即耳背2区。主治 哮喘、皮肤瘙痒症。,3耳背脾部位 在耳背中央部,即耳背3区。主治 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4耳背肝部位 在耳背中外部,即耳背4区。主治 胆囊炎、胆石症、胁痛。,5耳背肾部位 在耳背下部,即耳背5区。主治 头痛、头晕、神经衰弱。,6耳背沟部位 在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主治 高血压、皮肤瘙痒症。,(一)耳轮穴位 12区 11穴,耳轮脚为耳轮1区。耳轮脚切迹到对耳轮下脚上缘为耳轮2区、3区、4区;对耳轮下脚上缘到对耳轮上脚前缘之间的耳轮为耳轮5区;对耳轮上脚前缘到耳尖之间的耳轮为耳轮6区;

14、耳尖到耳轮结节上缘为耳轮7区;耳轮结节上缘到耳轮结节下缘为耳轮8区。耳轮结节下缘至轮垂切迹之间的耳轮分为4等分,自上而下依次为耳轮9区、10区、11区和12区。,部位 在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主治 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小儿遗尿、咯血、出血性疾病。别名:膈,耳中Ear center,耳尖Ear Apex,部位 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区、7区交界处。主治发热、高血压、眼病、肝阳上亢诸症,(三)对耳轮穴位 13区14穴,耳轮分为13区对耳轮上脚分为上、中、下3等分,下13为对耳轮5区,中l3为对耳轮4区;再将上13分为上、下2等分,下12为对耳轮3区,再将上12分为前后2等分,后

15、12为对耳轮2区,前12为对耳轮1区。,(三)对耳轮穴位 13区14穴,对耳轮下脚分为前、中、后3等分,中、前23为对耳轮6区后13为对耳轮7区将对耳轮体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至轮屏切迹分为5等分,再沿对耳轮耳甲缘将对耳轮体分为前14和后34两部分前上25为对耳轮8区后上25为对耳轮9区前中25为对耳轮10区后中25为对耳轮11区前下15为对耳轮12区后下l5为对耳轮13区,(三)对耳轮穴位 13区14穴,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主治 1、对内脏有解痉镇痛作用:心绞痛、胆绞痛、胃痛等;2、对血管有舒张作用:无脉症、冠心病、雷诺病;3、调节迷走神经和汗腺分泌:心

16、律失常、盗汗、自汗。抑制腺体分泌,适用于胃酸过多,对于萎缩性胃炎、口咽干燥者慎用。,交感Sympathetic Nerve,(四)三角窝穴位 5区5穴,三角窝由耳轮内缘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分为前、中、后3等分 中l3为三角窝3区再将前l3分为上、中、下3等分上13为三角窝l区中、下23 为三角窝2区再将后13分为上、下2等分上12为三角窝4区下12为三角窝5区,(四)三角窝穴位 5区5穴,部位 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主治 神志病、痛症、炎症、神经痛、高血压、过敏性疾病及戒断综合征,神门Ear Shenmen,(五)耳屏穴位 4区9穴,耳屏分成4区耳屏外侧面分为上、下2等分 上部

17、为耳屏1区 下部为耳屏2区将耳屏内侧面分上、下2等分上部为耳屏3区下部为耳屏4区,(五)耳屏穴位 4区9穴,部位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主治:不明原因引起的高热、低热、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咳嗽、哮喘;过敏性皮肤病;高血压、无脉症、昏厥、脉管炎 别名:下屏尖,肾上腺Adrenal Gland,(六)对耳屏穴位 4区8穴,耳屏分成4区。由对屏尖及对屏尖至轮屏切迹连线之中点,分别向耳垂上线作两条垂线,将对耳屏外侧面及其后部分成前、中、后3区前为对耳屏1区中为对耳屏2区后为对耳屏3区对耳屏内侧面为对耳屏4区,(六)对耳屏穴位 4区8穴,部位:对耳屏内侧面 主治: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失调而

18、引起的多种病症,并有镇静安神、止痛、止呕、固脱作用。别名:脑,皮质下Subcortex,缘中,主治:调节脑垂体功能的经验穴。遗尿、眩晕别名:脑、遗尿点,(七)耳甲穴位,部位 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主治 胃痉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前额痛、牙痛、失眠。,胃Stomach,肾Kidney,部位 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主治 腰痛、耳鸣、神经衰弱、肾盂肾炎、遗尿、遗精、阳痿、早泄、哮喘、月经不调。,心Heart,部位 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主治 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病、口舌生疮。,内分泌Endocrine,部位 在屏间切迹内,耳

19、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主治主治: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各种病症、生殖系统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寻麻疹、湿疹、过敏性鼻炎、风湿性关节炎),(八)耳垂部穴位9区8穴,耳垂分为9区在耳垂上线至耳垂下缘最低点之间划两条等距离平行线,于该平行线上引两条垂直等分线,将耳垂分为9个区上部由前到后依次为耳垂1、2区、3区中部由前到后依次为耳垂4、5区、6区下部由前到后依次为耳垂7区、8区、9区,(八)耳垂部穴位9区8穴,部位 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主治 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近视。,眼Eye,面颊Cheek,部位耳垂五、六区之间的椭圆形区域主治面神经炎、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痤疮、黄褐斑及面部美容。,扁桃

20、体Tonsil,部位 在耳垂正面下部、即耳垂7、8、9区。主治急慢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九)耳背穴位 5区6穴,耳背分为5区分别过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耳背对应点和轮屏切迹耳背对应点作两条水平线,将耳背分为上、中、下3部,上部为耳背1区下部为耳背5区再将中部分为内、中、外3等分,内13为耳背2区中13为耳背3区外13为耳背4区,(九)耳背穴位 5区6穴,部位 在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主治 高血压、皮肤瘙痒症。别名:降压沟,耳背沟Groove of Posterior Surface,(十)耳根穴位 3穴,部位 在耳轮脚后沟的耳根处。主治 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

21、腹痛、腹泻、鼻塞、心动过速。,耳迷根Root of Ear Vagus,五、耳诊,耳穴探查观察法:变形、变色、丘疹、脱屑、结节、充血、凹陷、小水疱等阳性反应。按压法:用探针轻、慢、用力均匀的压力寻找压痛点。电阻测定法:用探测仪在耳廓上探测良导点(电阻降低点,可作为耳针治疗的刺激点)辅助诊断的注意事项:(1)各区反应与全身的联系。(2)与正常反应点的区别。,耳穴阳性反应点的类型、特征及临床意义,1、变色:鲜红急性病症 淡红、暗红疾病的恢复期或慢性疾病 白色属慢性疾病 点白边缘红晕慢性疾病急性发作 灰色多见于陈旧性疾病和肿瘤,2、变形:常见于慢性疾病,结节状芝麻至绿豆大小的硬结,突出于皮肤链球状三

22、个结节状硬结连在一起,突出于皮肤条索状呈条形突出于皮肤凹陷如穴呈点状凹陷皱折如指纹状或环形,大小不等,3、丘疹:常见于急性或慢性器质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等。多为点状丘疹和水泡样丘疹,高出周围皮肤,数目不等4、血管变化:常见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急性炎症性疾病、急性出血性疾病。常见有血管充盈、扩张或网状、条索状、海星状、环球状、弧状、蝌蚪状或鼓锤状。,5、脱屑:常见于皮肤病、吸收功能低下、带下病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疾病,耳穴阳性反应物与疾病的对应规律1)阳性反应物的特征与疾病性质相对应2)阳性反应物的位置,与躯体、脏腑在耳廓的代表区多相对应3)分析非患病脏腑相应区“阳性反应物”应从以下几

23、方面考虑:*以脏腑经络学说来理解和分析阳性反应物;*了解经验穴,如:肝硬化者在肝阳穴常有结节,边缘清楚;高血压见降压沟红晕。,耳穴望诊的注意事项,1、熟悉耳穴的定位与分布规律2、望诊前切忌擦揉、洗浴耳廓,以免消除阳性反应物,影响望诊的正确性。3、望诊时排除假象,常见的假象有痣、疣、小脓疱、冻疮、疤痕等。鉴别方法:压痛法,假象常无明显压痛。4、排除与季节的关系:春夏易见耳廓充血;秋冬多见皮肤苍白,甚至因受冻而为紫红色。,六、耳穴的临床应用,(一)适应症1疼痛性疾病 如各种扭挫伤、头痛和神经性疼痛等。2炎性疾病及传染病 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胆囊炎、流感、百日咳、菌痢、腮腺炎等

24、。,3功能紊乱性疾病 如胃肠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高血压、眩晕症、多汗症、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病等。4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过敏性紫癜等。,5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糖尿病、肥胖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6其他耳穴有催乳、催产,预防和治疗输血、输液反应,同时还有美容、戒烟、戒毒、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二)选穴原则 1按相应部位选穴胃痛取“胃”穴 目病取“眼”穴肩痹取“肩关节”2按中医辨证选穴脱发取“肾”穴皮肤病取“肺”、“大肠”穴,3.按经络辩证选穴坐骨神经痛 取“膀胱”或“胰胆”穴牙痛取“大肠”穴4按

25、西医学理论选穴炎性疾病取“肾上腺”穴月经不调取“内分泌”穴,5按临床经验选穴如“神门”穴有较明显的止痛镇静作用,“耳尖”穴对外感发热血压偏高有较好的退热降压效果。,(三)操作方法 1毫针法针刺消毒:75%酒精,或先2%碘酒,后以75%酒精脱碘。深度:以穿入软骨但不透过对侧皮肤为度。感觉:刺激时可有局部疼痛或胀痛,或有热感,酸麻感等。,2、电针法,针刺获得针感后,接上电针机两个极,具体操作参照电针法。通电时间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适应于神经系统疾患、内脏痉挛、哮喘等。,3、埋针法,将皮内针埋入耳穴治疗疾病的方法,适用于慢性疾病和疼痛性疾病。,在耳穴表面贴敷压丸的一种简易疗法。,4、压丸法:药籽

26、、小药丸、磁珠等,将微量药物注入耳穴的治疗方法。缓缓推入0.10.3ml药物,使皮肤成小皮丘,耳廓有痛、胀、红、热等反应.,5、穴位注射法,6、耳穴割治法,7、耳穴按揉法,8、梅花针法,9、电子灸法,10、三棱针法,11、耳夹法,12、温灸法,材料:艾条、艾绒、灯芯草、线香等 适应症:面瘫、腰腿痛、痄腮、缠腰火丹、痹证等。注意:不要烧燃头发和烫伤皮肤。,13、磁疗法,方法:直接贴敷法 间接贴敷法 作用:镇痛、止痒、催眠、止喘和调整植物神经功能等.适应症:各类痛证、哮喘、皮肤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等。,14、光针法,又称耳穴激光照射方法:氦氖激光治疗仪每次照13穴,每穴照35min,10次为一疗程

27、。切忌眼睛直视激光束,以免损伤,必要时可戴防护镜。适应症:高血压、哮喘、心律不齐、痛经、过敏性鼻炎、复发性口疮等。,(五)注意事项,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因耳廓暴露在外,表面凹凸不平,结构特殊,针刺前必须严格消毒,有伤面和炎症部位禁针。压丸法操作前用75%的酒精消毒。针刺后如针孔发红、肿胀,应及时涂2.5%碘酒,防止化脓性软骨膜炎的发生。2对扭伤和运动障碍的患者,进针后应嘱其适当活动患部,有助于提高疗效。,3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应禁针。4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和伴有高度贫血者不宜针刺,对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者不宜行强刺激法。5耳针治疗时亦应注意防止发生晕针,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呕吐,【取穴】胃、神门

28、、耳中、交感【临证配穴】呕吐痰涎者加脾;伴有头晕者加缘中;肝功能较差者加肝;神经性呕吐加皮质下或肝。【治疗方法】压丸法。一侧耳穴,每日按压3次,23日后换对侧耳部。,厌食,【取穴】胃、脾、肝、交感【临证配穴】口渴者加渴点(屏尖)、内分泌;便秘加三焦、大肠;疲劳、头晕加肾、皮质下。【治疗方法】压丸法。一侧耳穴,每日按压3次,23日后换对侧耳部。,失眠,【取穴】神门、心、交感、皮质下、缘中【临证配穴】头晕乏力加脾、肾;记忆力衰减加额;心悸、易惊醒加肝、胆。【治疗方法】压丸法。一侧耳穴,每日按压3次,23日后换对侧耳部。症见心烦易怒、口苦、苔黄厚者可在一侧耳尖穴点刺放血,隔日一次。,肝硬化,【取穴】

29、肝、脾、胃、交感、内分泌【临证配穴】食欲不振加胆;腹胀加皮质下、三焦;肝区疼痛加耳迷根、皮质下;失眠加心、神门。【治疗方法】压丸法。一侧耳穴,每日按压3次,23日后换对侧耳部。,癌肿疼痛,【取穴】神门、心、皮质下、肿瘤特异区、相应部位穴压痛点、耳迷根【治疗方法】埋针效果较好,压丸法也可选用。一侧耳穴,每日按压3次,23日后换对侧耳部。,头痛,【取穴】神门、皮质下、枕、颞、额、心、肝、肾、交感【临证配穴】恶心、呕吐加胃;头晕加缘中;高血压加肝阳、降压沟。【治疗方法】压丸法。一侧耳穴,每日按压3次,23日后换对侧耳部。,输液(血)反应,【取穴】肾上腺、皮质下、神门、内分泌、肺【治疗方法】在输液(血

30、)前1530分钟开始压丸或针刺,可预防反应的发生。但对因输血引起的溶血反应,不用本法。,耳甲分18区,将耳甲用标志点、线分为18个区。在耳轮的内缘上,设耳轮脚切迹至 对耳轮下脚间中、上13交界处为A点;在耳甲内,由耳轮脚消失处向后作水平线与对耳 轮耳甲缘相交,设交点为D点;设耳轮脚消失处至D点连线中、后l3交界处为B点;设 外耳道口后缘上l4与下34交界处为c点;从A点向B点作一条与对耳轮耳甲艇缘弧度大 体相仿的曲线;从B点向c点作一条与耳轮脚下缘弧度大体相仿的曲线。,将BC线前段与耳轮脚下缘间分成3等分,前l3为耳甲l区,中13为耳甲2区,后13为耳甲3区。ABC 线前方,耳轮脚消失处为耳甲

31、4区。将朋线前段与耳轮脚上缘及部分耳轮内缘间分成3等 分,后l3为5区,中13为6区,前l3为7区。将对耳轮下脚下缘前、中13交界处与A 点连线,该线前方的耳甲艇部为耳甲8区。将AB线前段与对耳轮下脚下缘间耳甲8区以后 的部分,分为前、后2等分前12为耳甲9区,后1/2为耳甲10区。,在AB线后段上方的 耳甲艇部,将耳甲10区后缘与BD线之间分成上、下2等分,亡l2为耳甲11区,下l2 为耳甲12区。由轮屏切迹至B点作连线,该线后方、BD线下方的耳甲腔部为耳甲13区。以耳甲腔中央为圆心,圆心与BC线间距离的12为半径作圆,该圆形区域为耳甲15区。过 15区最高点及最低点分别向外耳门后壁作两条切线,切线间为耳甲16区。15、16区周围为 耳甲14区。将外耳门的最低点与对耳屏耳甲缘中点相连,再将该线下的耳甲腔部分为上、下2等分,上12为耳甲17区,下12为耳甲18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