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才学院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才学院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案第一章绪论本章教学目的: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心理实质的基 本观点;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概念、特点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分期;重点掌握年龄特征、 心理发展的第一加速期、关键期、敏感期等概念;掌握心理发展规律的概念,重点掌握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内容;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意义;特别是幼教工 作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 法;重点掌握幼儿教师了解心理最常用的方法。本章教学重点:主要教学内容是阐明学前儿童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价值,研究 的原则和方法。本章教学方法:根据本章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主要采用如下教学
2、方法:本章教学程序:1、口授讲解法:主要阐明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价值。2、案例分析法:主要有助于学生理解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实践意义,从而增强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兴趣。3、直观教学法:电教演示法和儿童作品分析法,有助于学生通过电视图像和实物 绘画作品,更能直观形象理解把握儿童心理学研究技术和方法。第一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一、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一)什么是心理(二)什么是学前儿童心理1、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脑的机能2、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对客观现实的反映3、学前儿童心理具有能动性的反映二、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一
3、)什么是心理发展(二)心理发展是有哪几个特点1、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2、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3、发展具有平衡性(1)加速期:6岁之前第一个加速期,6岁到青年期前为第二加速期P7(2)关键期:奥地利动物学家劳伦兹(Lorenz)提出(3)危机期:俄罗斯教育心理学家达维多夫(DO tenor)4、发展具有个别差异(1)发展速度上的差异(2)发展优势领域上的差异(3)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三、研究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一)什么是心理发展规律?(二)什么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是什么?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
4、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4、影响学前儿童心理的各种因素及其起作用的规律第二节幼教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一、研究的意义(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理论价值(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实践意义二、研究的任务(一)提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包括中种心理发展的总趋和年龄特征)0(二)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解释学前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原因 及机制。第三节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三)教育性原则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的基本类型(一)纵向研究(二)横断研究(三)整体研究(四)专题研究三、研究学前儿
5、童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一)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谈话法, 作品分析法)(二)幼儿教师研究的幼儿心理的常用方法(参与观察法、模拟实验法、教育实验 法、作品分析法、家庭访问法)小结:学前儿童心理是学前儿童的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反映。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 的年龄范围是O岁-6、7岁阶段心理发生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的科学。我们要以科学态 度学习外国经验,总结本国实践经验,开拓和丰富我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宝库。 通过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手段也更加科学化、现代化,研究方法也更加综合 化,应根据不同研究课题和目的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技术和方法。实践作业:有条件的话,希
6、望你选择一个或几个孩子跟踪研究并用所学的知识对他 们进行个性鉴定。第二章新生儿心理的发生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新生儿心理发生的条件、时间、标志:认识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 展可以借助各种仪器设备,精心设计实验发现新生儿的心理活动能力;增强学生对“教育应 从。岁开始”的理解以及如何掌握从O岁开始的教育方法。本章教学重点:阐明新生儿心理发生的条件、时间、标志;新生儿具有很大潜力,树立教育 从O岁开始的观点及O岁教育的训练方法。本章教学方法:根据本章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适合新生儿特点,而采用如下教学方法。1、照片观察法:搜集新生儿照片若干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新生儿表情动作。2、电视观察法:播放学前心理
7、学教学辅助片新生儿的条件反射,理解新生儿具有心理活动能力。3、知识扩散法:教师填充一些新的科研成果和介绍一些新生儿教育训练方法,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方法。本章教学程序:第一节新生儿心理产生的条件一、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二、新生儿的生理特征(-)身体特点:1、软弱、娇嫩;2、头大、身长、四肢短(二)神经系统特点:1、脑的基本结构初具雏型;2、脑功能很不完善三、新生我的无条件反射(一)无条件食物反射一一是新生儿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二)无条件防御反射一一是新生儿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无条件定向反射一一对新生儿认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第二节条件反射的出现和心理发生一、新
8、生儿心理发生时间、标志:(一)发生时间:新生儿出生10天左右;(二)发生标志:喂奶姿势吮吸反射。二、新生儿心理发生的特点(一)条件反射,形成速度慢;(-)形成后不稳定(H)不易分化三、为什么把条件反射出现作为儿童心理发生标志(一)从生理学上讲:条件反射是生理现象(-)从心理学上讲:条件反射又是心理现象第三节教育应该从O岁开始一、为什么教育应从O岁开始(-)传统儿童观的转变1、排除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婴儿在等同于小动物2、不能低估新生儿童心理活动能力(二)现代儿童观的建立1、现代科技发展、诱发新生儿的心理潜能2、研究发现:新生儿已经具有不可低估的心理能力(1)能看、能听、能记忆(2)能区别不同感
9、觉信息(3)能接受许多信息,还主动发放信息(4)能用不同行为方式反映周围事物,表达自己状态(5)会用不同哭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要二、怎样进行从O岁开始的教育(一)创设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使他生理上得到健康发展(二)创设一个心理发展的教育环境,给予适量和合宜的教育训练(三)父母要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和训练技术1、视觉功能训练2、听觉功能训练3、触觉功能训练4、嗅觉功能训练5、动作能力训练小结:出生后新生儿生理发育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是客观条件;新生儿仅有的无条件反射为 主观条件。新生儿具有很大的智能潜力,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这些潜力可以提早发掘。大 量事实证明:教育与不教育是大不一样的。教育从。
10、岁开始,这种观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 所接受。实践作业:如有可能,设法观察了解一个新生儿的心理能力。第三章婴儿心理的发展本章教学目的:阐明婴儿期的年龄特点:两个“最迅速”;重点掌握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重视亲子关系对婴儿心理发展的作用;亲子交往对婴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掌握针对婴儿 学习方式而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本章教学重点:心理是脑的机能,主要是阐述婴儿脑结构和机能;(内抑制的发展;婴儿动 作发展规律;亲子交往的重要意义及剥夺母子交往会给婴儿心理发展造成的重大损害。进而 为亲子园教育提供心理依据。)本章教学方法:根据本章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主要采取如下几种教学方法:1、绘图说明法:教师边绘图
11、边说明婴儿脑细胞的结构和机能发展。见图、图、图、图O2、图表展示法:利用图表展示婴儿动作发展规律和手的动作抓握特点。3、案例分析法:分析“恒河猴社会性剥夺”试验和孤儿院孩子的心理异常表现。4、现场观察法:观察一对母子的交往片断,分析一下母子双方交往行为。本章教学程序:第一节婴儿的生理发展一、身体的发育(身高、体重、骨骼、肌肉)二、大脑的发展(一)结构发展1、脑重增加:1岁脑重900克,增加一倍多2、突触数量增多:见图示P93、髓鞘化进程快:感觉神经一运动神经(见图P5、P7、P8)(二)机能发展1、皮质兴奋机能增强2、皮质抑制机能发展()条件反射方式的变化1、定向反射强化方式2、模仿的方式3、
12、动觉强化方式第二节婴儿动作的发展一、动作发展的规律(-)从整体一分化动作(二)从上部,下部动作(H)从大肌肉一小肌肉动作(四)从无意一有意动作二、身体动作发展(一)2-3个月抬头(二)4-5个月学翻身(三)5-6个月学坐(四)7-8个月学爬(五)9-10个月学站(六)1112个月学走三、手的动作发展(一)本能抓握:3-4个月(二)眼手协调:5-6个月(三)手的动作对婴儿心理发展的意义1、发展阶段; 2、发展特点第三节婴儿心理发展 一、亲子关系与婴儿心理发展(一)母子交往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 “恒河猴社会性剥夺”试验说明了什么?2、孤儿院儿童的研究说明什么?3、剥夺母子交往为什么会给儿童心
13、理发育造成重大损害?(二)婴儿交往行为的发展1 “天真活跃反应”2、“藏猫猫”游戏()婴儿心理发展1、认知情感的发展2、言语发展的准备二、婴儿的教育(-)善于辨别“信号”,满足婴儿需要(二)多和孩子交往一一实物活动()鼓励和训练婴儿动作一一爬、婴儿操(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小结: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脑科学的发展为儿童心理学带来新的原则,科学 用脑。动作本身并不是心理,但是和心理发展有密切关系,人们常把动作作为测定幼小儿童 心理发展水平的一项指标,即动作量表。动物亲子剥夺试验和人类婴儿母子交往剥夺的案例 都说明了亲子关系的建立对早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因此可以解决早期教育中提出的“孩
14、子很小送给别人代养好不好?长托和日托哪种好? ”的问题。实践作业:观察一对母子的交往片断,分析一下母子双方交往行为。第四章 先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本章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13岁称为先学前期,此阶段突出特点是“三个第一”, 即“第一个转折期”、“第一个反抗期”、“第一个危机期”;重点掌握先学前儿童心 理发展的特点;从而认识言语的真正形成,思维能力的出现,我意识的萌芽,使儿童心 理发生质的变化,真正出现人类心理典型特征。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帮助孩子度过人生 第一个转折期,教育是关键,适当满足孩子独立性的需要,掌握适宜的教育方式方法。本章教学重点:先学前儿童第二信号系统形成和发展阶段;学用工具动作的发展
15、阶 段及实物活动的意义;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转折期的教育。本章教学方法:根据本章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主要采取如下几种教学方法:1、范例引导法:用典型实例说明:两种信号系统活动发展的四个阶段;2、实物演示法:说明实物活动在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3、心理分析法:阐明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及低级认识过程向高级认识过程发 生的质变。4、案例分析法:讲解先学前儿童心理特点,做好“转折期”、“危机期”、“反 抗期”的教育工作。本章教学程序:第一节先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一、身体发育(一)身高:2 岁 85cm, 3 岁 93cm(二)体重:3岁13公斤左右,为初生时4倍(三)骨骼:继续骨化、弹性大(
16、四)肌肉:大肌肉先发展,耐力差,小肌肉未发展(五)内脏器官:3岁时心北IOO次/分钟二、大脑发展(一)脑重增加:3岁1000克(二)神经纤维增长(三)突触联系加多(四)第二信号系统发展四个阶段第二节先学前儿童动作发展一、躯体动作走、跑、跳(一)常常跌跤的原因:(二)躯体动作发展顺序:二、手的灵活动作一一学用工具(一)学用工具动作发展阶段(二)学用工具动作对心理发展原意义第三节先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一、言语真正形成(一)初步掌握本族语言1、理解成人对他说的话2、能用口语清楚表达自己思想愿望3、能根据成人语言指示调节自己的行为(二)言语的形成对心理的作用1、促进儿童心理有意性发展2、促进儿童
17、认识概括性发展二、思维能力出现(一)认识过程齐全了(二)认识过程的质变1、“理解性”的知觉2、记忆理解性增强3、情绪情感逐渐深刻4、意志行动产生了5、心理活动开始具有系统性三、自我意识萌芽(一)自我意识萌芽的标志:代词“我”(二)自我意识萌芽的表现:“闹独立”四、如何进行教育(一)好动爱做事一一怎么办?(二)闹独立一一怎么办?小结:第二信号系统形成的发展,使其儿童心理具有了抽象概括性和自觉能动性, 形成多级条件反射链索。先学前儿童在直立行为和手的大兴安岭用工具动作基础上,活 动开始形成,如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实物活动对心理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特别有利于 “直观行动思维”的萌发。帮助孩子度过人生第
18、一个转折期、危机期,教育是关键。教 育是在儿童发展前面引导发展,危机期太不会发生心理危机了。实践作业:请你针对先学前儿童“爱动”、“闹独立”,尝试运用一下你想采用的 教育方法,记录并分析一下,效果如何?本章教学目的:幼儿期是指36岁的儿童,重点掌握幼儿脑发育成熟水平和幼儿 期心理发展的三个基本特点;幼儿初期、中期、晚期各阶段年龄特征;充分认识到游戏 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将游戏作为向幼儿进 行全面发展教育重要形式和手段。本章教学重点:主要内容阐明幼儿整个大脑皮层,已达到相当的成熟程度;幼儿活 动中游戏的产生发展及意义作用;幼儿心理的一般特点及初期(小班)中期
19、(中班)晚期 (大班)年龄特点进而引伸为幼儿园各年龄班教育教学提供心理依据。本章教学方法:根据本章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方法一、实物观察法:带学生到标本室观察人体解剖标本,儿童大脑结构解剖标本。二、资料搜集法:让每名学生搜集三种游戏资料,汇总游戏集锦,从中分析游 戏的结构,游戏的心理成分,进而加深对游戏作用的认识。三、见习观察法:带学生去幼儿园观察小、中、大班幼儿半日活动,进一步理解学 握幼儿基本的心理特点及小、中、大班幼儿年龄阶段特点。四、课堂讨论法:引导学生写出见习后的讨论发言提纲,将所见所闻的感性认识上 升到理论认识。五、总结归纳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归纳出幼儿心理发展
20、的基本特点。六、现场教学法:把课堂搬到幼儿园,现场观摩现场教学,具有真实感,从而我提 到幼儿心理表现特点的第一手资料。本章教学程序:第一节幼儿的生理发展一、身体发育(一)身高:6岁达HOcm(二)体重:6岁达20公斤(三)骨骼:骨化远未完成,易变形(四)肌肉:大肌肉比较发达,小肌肉5-7岁开始发展二、大脑发展(一)脑结构发展1、脑重增加:3岁IoOo克,7岁1280克2、神经纤维增长:由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延伸3、神经纤维基本髓鞘化4、整个脑皮质达到相当的成熟程度见成熟顺序图5、脑的发育有两个加速期:56岁,13 14岁(二)脑的三个机能结构1、调节张力与觉醒的结构2、接收、加工和保持信息的结构3
21、、计划编制、调节控制活动的结构(三)脑机能发展1、皮质兴奋与抑制过程加强2、条件反射易建立且巩固,两种信号协调活动进步发展3、第二信号系统作用加强第二节幼儿活动的发展一、游戏(一)游戏的心理实质1、什么是游戏2、游戏的产生3、游戏的特点(二)游戏的心理结构1、想象2、直接兴趣和愉快情绪3、动作和言语(三)游戏在幼儿心理发菜中意义和作用1、游戏是幼儿认知世界的一种手段2、游戏是促进幼儿智力发展的强有力工具3、游戏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个性品质 (四)游戏的发展1、游戏内容逐渐丰富、深刻2、游戏组织形式日益复杂3、游戏中的计划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逐步提高二、学习(一)幼儿学习的特点(二
22、)幼儿学习的发展三、劳动(一)幼儿劳动的特点(二)幼儿劳动的发展第三节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一、幼儿心理的基本特点(一)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1、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2、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整个认识过程,形象记忆,形象思维等(二)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无意性1、幼儿有意控制自己心理和行为的能力很差,无意记忆,无意注意,无意想象等2、幼儿心理活动和行为易受无关因素干扰,如分心()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1、兴趣爱好方面2、行为习惯方面3、智力才能方面4、对人对己态度方面二、幼儿初期(小班)的心理特点(一)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1、行动受情绪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2、情绪不稳定,易冲动,易变性
23、(二)爱模仿1、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2、教师常常是小班幼儿模仿榜样(三)思维仍带有直觉生动性1、思维依靠动作进行2、思维依靠感知进行三、幼儿中期(中班)的心理特点(一)爱玩、会说1、中班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对于典型游戏年龄段2、中班儿童会计划游戏内容、会分配角色、会商量玩法(二)思维具体形象1、思维多依靠表象作支柱2、思维常借助经验来理解三、幼儿晚期(大班)心理特点(-)好学、好问、求知欲强1、提问题:“为什么”;2、喜欢拆拆卸卸,弄个究竟(二)思维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1、已开始掌握一些较抽象的概念2、能对熟悉物体进行分类3、能初步理解事物的因果关系(三)个性初具雏型1、初步形成比较稳定心理特
24、征2、对人、对己、对事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3、开始显露出自己的兴趣、爱好、智力、才能小结:幼儿大脑结构原成熟和机能的发展,为幼儿高级心理活动和智力开发奠定生 理基础,人的心理活动,尤其是高级心理活动,始终是脑的三个机能结构协同活动的结 果。幼儿的智能潜力是很大的,因此父母和幼儿园应重视幼儿智能原早期开发和全面发 展教育,为人的一生打下了良好基础。儿童心理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儿童心理的发 展又促进活动的发展。游戏活动是幼儿期的主导活动,学习和劳动都带有游戏性质。因 此,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和发挥游戏的作用,向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实践作业:请每位学生搜集3种类型游戏,并说
25、明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幼儿心理的基本特点是指36、7幼儿期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而言;幼儿初期、中期和 晚期的各阶段年龄特征将为各年龄班教育教学提供心理依据。本章教学目的:掌握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及各种感觉能力的发展的 趋势;重点掌握婴幼儿辨别颜色能力的发展规律及其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了解学 前儿童各种知觉能力的发展;掌握学前儿童形状知觉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在学前教育 教学中的应用;了解学前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特点以及活动、经验和语词对时空知觉的 作用;重点掌握学前儿童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掌握培养观察力的方法。认知、认知发展、 认知能力、能力特质等的意义。本章教学重点:主要讲述
26、的内容:0岁学前儿童感知觉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意 义作用;各种感知觉发生时间、标志及特点;促进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因素以及如何 在学前儿童教育中得到应用;幼儿观察力的特点及培养方法。本章教学方法:根据本章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主要采取如下几种方法:1、电教展示法:播放学前心理学教学辅助片,感知觉部分录相,使学生对儿 童各种感知觉发展特点有个形象的认知。2、重点讲解法:重点讲解感觉中的视觉、听觉、触觉;知觉中的形状知觉、方位 知觉、深度知觉、时间知觉。3、图表说明法:“视觉悬崖”典型试验,绘制成图表边看图边说明,更加形象直 观,具有说服力。4、图画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连环画,模拟讲述,进而把握幼儿观
27、察力发展特点 和图画认知能力经历的四个阶段。5、心理实验法:婴幼儿颜色认知实验;婴幼儿形状认知实验,(详见幼儿 心理实验指导书)本章教学程序:第一节感觉和知觉的概述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一)什么是感觉(二)什么是知觉()感觉和知觉的关系二、感知觉的种类和特征(-)感觉的种类(二)知觉的特征第二节学前儿童感觉的发生发展一、视觉的发生发展(一)视力(二)颜色视觉二、听觉的发生发展(一)听力(二)言语听觉三、触觉的发生发展(一)触觉发生(二)口腔触觉(三)手的触觉第二节学前儿童知觉的发生发展一、形状知觉的发生发展(一)形状知觉的发生时间和标志(二)形状知觉的发展趋势二、大小知觉的发生发展(一)大小知
28、觉发生的时间和标志(二)大小知觉的发展趋势三、方位知觉的发生发展(一)方位知觉发生的时间和标志(二)方位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四、深度知觉的发生发展(一)深度知觉发生的时间和标志(二)距离知觉的发展趋势五、时间知觉的发生发展(一)时间知觉发生的时间和标志(二)时间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第三节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和培养一、观察和观察力的概念(一)什么是观察(二)什么是观察力()观察力的品质二、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发展特点(一)观察的目的性(二)观察的条理性(三)观察的理解(四)观察的概括性三、学前儿童观察力的培养(一)观察力在智力活动中的地西半球(-)幼儿观察力的培养方法第四节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
29、义及促进发展因素一、意义:(-)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他集训过程的基础(二)感知觉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己的基本手段(三)感知觉在幼儿认识活动中仍占主导地位二、因素(一)儿童的活动(二)知识经验(三)语词作用小结: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感知是人知活动的开端。视觉是最重要的 感觉通道,约有80%左右信号是通过眼睛这个视觉感受器输送给大脑的。听觉是儿童学 习语言(口语)的基础。观察力是构成智力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智力发展的基础,父 母和教师应重视幼儿观察力培养。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发展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幼教 工作者和幼儿父母应积极地有目的组织儿童的活动,为婴幼儿创造适宜的环境刺激
30、,丰 富他们的生活经验,发展孩子的语言使得学前儿童感知、观察力不断提高,为孩子记忆 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过程发展奠定基础。实践作业:用匹配法、指认法、命名法调查小、中、大班幼儿各3名,了解其几何图形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本章教学目的:了解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学前儿童注意发展原 一般规律以及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掌握各年龄阶段儿童注意表现特点。重点掌握 引起儿童分心的主要原因及纠正方法。本章教学重点: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引起幼儿分心的因素及如何防止;幼儿园教 学中教师怎样组织幼儿两种注意转换等内容。本章教学方法:根据本章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主要选择如下几种教学方法:1、范例引导法
31、:以小铃铛故事教学为例,重点阐明幼儿园教学中教师如何组 织幼儿两种注意转换。2、演绎归纳法:由具体到抽象,归纳概括幼儿注意发展的三大特点。3、见习观察法: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观察幼儿注意情况并找出分心因索,并作 出整体分析评价。本章教学程序:第一节注意的概述一、注意和注意力的概念(一)什么是注意(-)什么是注意力(三)注意力的品质二、学前儿童注意的种类(一)无意注意(二)有意注意第二节学前儿童注意的发生发展一、学前儿童注意的发生(一)定向性注意的发生(-)选择注意的发生二、学前儿童注意力的发展(一)1-3岁婴儿注意的发展() 3-6岁幼儿注意的发展(三)幼儿注意品质的变化第三节学前儿童注意分散
32、的原因与防止一、引起幼儿分心的主要原因二、防止幼儿注意的分散措施第四节学前儿童注意力的培养一、注意力在智力活动中的地位二、幼儿注意力培养的方法方式小结:注意在婴幼心理发展中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可是,幼儿注意力极易分散, 常听到一些年轻父母议论,我那孩子脑子不笨,就是学习不专心,从小培养孩子形成良 好注意品质是孩子长大事业成功必备的心理品质。实践作业:在幼儿看图讲述或课堂教学中观察幼儿注意状况。本章教学目的:了解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重点掌握学前儿童记忆发 展的一般规律以及在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学前阶段记忆发展的特点,重点掌握形象 记忆和语语记忆的相互关系及其大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发挥两
33、者制约作用;幼儿记忆力的 发展特点及其培养方法。本章教学重点:记忆和记忆的种类;记忆的发生发展的表现;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 记忆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及幼儿记忆力的培养方法。本章教学方法:根据本章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概念定义法:本章涉及到的概念术语较多,如“习惯化”、“客体永久性”观 念、“记忆回涨现象”、“幼儿期健忘”、“延迟模仿”等,必须明确其含义,下定义。2、模拟实验法:启发引导学生两人结伴相互做“记忆广度”模拟实验,不仅了解 自己记忆广度,有助于进行“幼儿记忆广度实验”积累经验。3、心理实验法;带学生到幼儿群体中去做“幼儿记忆广度”和“记忆策略”实验,
34、 并写出实验报告。4、观察录相法:利用自习时间观察学前心理学教学辅助片,形象生动展现幼 儿记忆的表现特点。本章教学程序:第一节记忆的概述一、记忆和记忆力的概念(一)什么是记忆(二)什么是记忆力(三)记忆力的品质二、记忆的种类(一)按目的划分无意记忆意义记忆(-)按内容划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词语记忆(三)按方式划分机构记忆意义记忆(四)按时间划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第二节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发展一、学前儿童记忆的发生(-)记忆发生的时间和标志(二)各种记忆发生的顺序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1-3岁婴儿记忆发展的特点(二)3-6岁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第三节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一、记
35、忆保持时间的延长二、记忆提取方式的发展三、记忆容量的增加四、记忆内容的变化五、元记忆和记忆策略的形成第四节记忆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意义及记忆力培养一、记忆的意义(-)记忆促进儿童感知觉的发展(二)记忆是想象、思维产生的直接基础(三)记忆影响儿童行为的倾向性二、记忆力的培养(一)明确记忆目的,增强记忆积极性(二)让幼儿在积极思维过程和活动中识记材料(三)教幼儿学会运用记忆方法或策略(四)引导儿童按照遗忘规律进行复习(五)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小结:怎样培养孩子记忆力?这是父母和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记忆力是智力发展 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培养幼儿记忆力,主要培养记忆的品质:记忆敏捷性、准确 性、备
36、用性、教给孩子记忆方法或策略,学会记忆。实践作业:数字跟读测重幼儿记忆广度回忆图片,测重记忆策略,再现数量。本章教育目的:了解想象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重点掌握幼儿无意想象有 意想象,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概念;重点掌握幼儿期想象发展特点;如何根据幼儿想象 与现实混淆这一特点正确对待幼儿“说谎”;如何根据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特点培养幼儿 创造想象力。本章教学重点:幼儿想象发展的年龄特点和突出特点;想象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有何 意义;怎样培养幼儿创造想象的能力。本章教学方法:根据本章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主要采取如下几种教学方法:1、现场观摩法:带学生到幼儿园观摩美术课教学,注意记录教师怎样启发引导幼
37、儿想象的:幼儿在美术操作(绘画、泥工、纸工)过程中是怎样展开想象的翅膀,记录 想象中言语动作表现。2、作品分析法:尽量多地搜集幼儿的美术作品分析其想象特点及创造想象发展水 平。3、范例引导法:教师用幼儿说谎典型范例引导学生认识幼儿想象突出特点:具有 “张性”,“想象与现实混”,造成所谓的“说谎”,及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幼儿“说 谎”。本章教学程序:第一节想象的概述一、想象和想象力的概念(一)什么是想象(二)什么是想象力(三)想象力的品质二、想象的种类(一)无意想象(二)有意想象(三)再造想象(四)创造想象第二节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发展一、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一)想象发生的年龄(二)想象发生的表现二
38、、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13岁前婴儿想象的特点(二)36岁幼儿想象的发展特点第三节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一、想象力在智力活动中的地位二、幼儿想象力的培养方法小结:幼儿期是儿童想象非常活跃的时期。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好比是,想 象力好比是翅膀,只有两者结合起孩子灌输知识,而要珍惜孩子想象成果,拆除束缚孩 子想象的栅栏,因势引导地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践作业:搜集幼儿绘画作品若干幅或填补成画的作品第十章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本章教学目的:思维的发生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 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学前各年龄阶段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分类特点和 概
39、括特点;重点掌握幼儿掌握概念的特点,尤其是掌握概念内涵(下定义)的特点;重点学 握学前儿童判断、推理的特点,并联系实际加以说明;重点掌握学前儿童理解能力发展的特 点,并联系实际加以说明;了解国内外有关思维发生发展的研究成果,并阐明自己的观点。本章教学重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幼儿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学前儿童掌握概 念的特点及研究方法;学前儿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本章教学方法:根据本章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解剖析法:思维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发展趋势都需要讲解和剖析。2、演示实验法:幼儿掌握概念的水平及研究方法:分类法、排除法、解释法、守恒法
40、等需 教师做演示实验才有助于学生和掌握研究技术。3、电教观察法: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引导学生现看电视录相,形象生动地理解幼儿思维 方式和判断、推理特点。本章教学程序: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一、思维和思维力的概念(一)什么是思维(二)什么是思维力(三)思维力的品质二、思维的种类:(一)具体思维(二)抽象思维()创造思维四、思维的基本过程 (一)分析综合(二)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第二节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生一、发生的时间(一)儿童思维发生的时间(二)人类典型思维发生的时间二、发生的标志(一)表意性动作的间接性(1112个月)(二)工具性动作的概括性(1 L5岁)(三)智慧性动作的出现(1.52岁)第三节
41、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一、思维工具的变化(一)直观行动性思维的工具一一动作(二)具体形象性思维的工具一一表象(H)抽象逻辑性思维的工具一一概念二、思维方式的变化(一)直观行动性思维1、定义2、特点(二)具体形象性思维1、定义 2、特点()抽象逻辑性思维1、定义2、特点三、思维内容的变化(-)从反映事物外部联系、现象到反映内在联系;(二)从反映当前事物到反映未来事物。第四节幼儿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一、思维直观行动性发生质变(一)思维解决的问题复杂化(二)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概括化(三)思维过程中语言的调节作用逐渐增强二、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成为突出特点(-)幼儿的思维动作的内隐性(二)幼儿的
42、思维方式的具体形象性(H)幼儿思维的自我中心性三、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开始“去自我中心化”(二)开始获得“守恒”观念第五节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特点一、什么是概念(一)概念的形成与掌握 (二)概念的掌握的方式二、学前儿童掌握概念的基本特点(一)以掌握具体实物概念为主,向掌握抽象概念发展(二)内涵的精确,外延不适当三、学前儿童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一)幼儿给概念下定义的类型(二)幼儿进行实物分类的水平四、学前儿童掌握数概念的特点(一)幼儿掌握数概念的顺序性(-)幼儿掌握数概念的阶段性五、幼儿掌握守恒概念的特点(-)数目守恒(二)长度守恒(H)面积守恒(四)体积守恒(五)容积守恒第六节 学前儿
43、童判断和推理的发展一、判断和推理的概念(一)什么是判断(二)什么是推理(三)判断和推理的关系(四)判断推理的类别 二、学前儿童判断推理发展趋势和特点(一)判断推理形式的间接化(-)判断推理内容的深刻化(H)判断推理根据的客观化(四)判断推理论据的明确化(五)判断推理种类的多样化第七节学前儿童理解能力的发展一、什么是理解二、幼儿对事物理解的发展特点(一)由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二)由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发展的依靠词语说明来理解(三)由对事物的比较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事物比较复杂的、深刻的理解(四)由与主观情感相联系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五)由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步
44、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第八节学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思维力在智力活动中的地位二、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小结:以上从不同角度讲解了学前儿童思维发展规律和特点,应强调的是:(1)思维是认 知的核心,学前期是个体思维发生发展重要时期,应重视思维训练和思维能力培养。实践作业:幼儿守恒实验幼儿分类实验。本章教学目的:重点掌握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趋势;掌握学用各年龄阶段的言语发 展特点及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了解有关言语获得理论研究成果;掌握外部言语和内部 言语是怎样转化的;幼儿学习外语和书面言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章教学重点: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重点是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阶段和特点;言 语交往功能,即口语表达
45、能力的发展。本章教学方法:根据本章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方法:1、录音分析法:将学前各年龄阶段儿童说话、讲述录下来,然后分析其言语发展 特点。2、录相观察法:播放学前心理学教学辅助片“言语”部分,分析其口语表达 能力的发展趋势。3、案例分析法:教师列举出“早期认字”的案例,“早期阅读”的案例,“早期 学英语”的案例分析其效果和原因。4、课堂讨论法:讨论“幼儿学习和书面言语和幼儿学习英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章教学程序:第一节言语的概述一、语言和言语的概念(-)什么是语言(二)什么是言语(三)言语与语言的关系二、言语的种类(一)外部言语(二)内部言语()自言自语言语的功能(一)称谓功能(二)调节功能(三)交际功能(四)概括功能第二节学前儿童言语的发生一、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0- 1岁)(-)简单发音阶段(1-3个月)(二)连续音节阶段(1-8个月)(三)模仿发音阶段(9- 12个月)二、言语真正发生的阶段(1-3岁)(一)不完整句阶段(1- 1.5岁)(二)出现完整句阶段(2-3岁)(三)基本掌握口语阶段(3-6岁)第三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