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数字化测图与制图.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53010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1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数字化测图与制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数字化测图与制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数字化测图与制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数字化测图与制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数字化测图与制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数字化测图与制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数字化测图与制图.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数字化测图与制图姓 名:专 业: 工程测量指导教师: 二一一年五月数字化测图与制图姓名: 指导教师: 摘 要本文阐述了本人在实习过程中接触到的数字化测图,全面介绍本项目的工程概况,作业依据,控制测量,数字化地形测量。其中包括野外数据采集流程,数据整理绘图流程,精度保证流程,精度检测流程,介绍了野外数据的采集及全站仪在其中的运用与注意事项,地形图的介绍,地物描绘、及地形图拼接、检查和整饰。阐述了运用绘图软件制图过程,细节介绍了他们绘图方法及他们的绘图步骤。本文主要对全站仪的原理精度进行分析,及测图过程中所产生各种误差的主要来源,以及讲述减弱误差的措施,确保工程最终质量。关键词:数字测图

2、控制测量 数据采集2王金鹏:数字化测图与制图目录第一章 绪 论3第二章 工程概况5第三章 作业依据 资料及其应用6第四章 控制测量74.1 GPS应用74.2控制成果表8第五章数字化地形测量95.1野外数据采集95.2内业数据处理10第六章质量控制126.1 质量保证126.2 精度统计126.3 质量评述13总 结14致 谢16参考文献1716第一章 绪 论数字化测图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地面测量仪器、数字化测图软件的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全新内容,广泛用于测绘生产、水利水电工程、土地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军事工程等部门.数字化测图作为一种全解析机助测图技术,与模拟测图相比具有显著优势和发展

3、前景,是测绘发展的技术前言.目前许多测绘部门已经形成了数字图的规模生产.作为反映测绘技术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数字测图技术将逐步取代人工模拟测图,成为地形测图的主流。数字测图技术的应用发展,极大的促进了测绘行业的自动化和现代化进程.使测量的成果不仅有绘在纸上的地形图,还有方便传输、处理、共享的基础信息,即数字地图.是GIS的子系统.它将为信息时代地理信息的应用发展提供最可靠的保障。利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测量的基本原理如图1,测站点坐标:(N0, E0, Z0) 仪器中心至棱镜中心的坐标差:(n,e,z) 未知点坐标:(N1,E1,Z1) N1 = N0 + n E1 = E0 + e Z1 = Z

4、0 + 仪器高 + z 棱镜高 图1 坐标测量基本原理图第二章 工程概况测区位于杭州市南侧,近东西走向,测区分为三块,总长1.87公里,宽100150米,为带状地形。测区内主要地形地物为:道路、立交桥、人行天桥、绿化带及交通附属物,道路两侧的居住小区、学校、工厂、体育场、高尔夫球场等。其中主要道路滨河大道为城市快速路,是连接南山、福田和罗湖三区的主要交通干道,交通非常繁忙。测区内车多、人多、房屋和植被多,通行通视条件差,给测量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测区范围由我公司设计人员图上圈定,经委托方同意后施测。我公司技术人员于2011年03月10日组织进场施测,至2010年03月25日完成野外测量工作,共

5、投入2个野外作业组。经外业检查内业处理,于2010年03月30日完成报告编写、图件编绘工作。本次工作投入的主要设备有:TOPCON GTS-602全站仪一台、LEICA TC802全站仪一台、工程车一部等其他配套设备。上述测量仪器均经具有法定检验资格的专业测绘仪器检验部门检验,且使用期在鉴定书有效期之内。为了确保仪器性能稳定,数据准确可靠,在开工前对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检校。本次测量共收集等级控制点13个,完成1:500数字化地形测量0.25平方公里。第三章 作业依据 资料及其应用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测绘成果

6、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2009); 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以下称图式);杭州市基础测绘技术规程:简称技术规程; 坐标系统采用深圳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在测区附近收集了杭州市国土资源和房产管理局布设的等级GPS控制点13个,控制点点位保存完好,经实地检查精度良好,可作为测区的首级控制点,其坐标系统为深圳市独立坐标系,高程为56年黄海高程系第四章 控制测量4.1 GPS应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一代精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特别是在GPS测量技术方面的应用。 因为GP

7、S的出现给测绘领域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具体表现在:在大地测量方面,GPS定位技术以其精度高、速度快 、费用省、操作简单等优良特性被广泛的应用于大地控制测量中。时至今日,可以说GPS定位技术已完全取代了用常规测角、测距手段建立的大地控制网。而且在工程测量方面的应用更加的广泛。不管是一级控制点的测量还是图根点的测量都少不了GPS的应用。而且 在山区测断面图打标高时用GPS(RTK技术)测量更方便更快速更节约时间。GPS测量具有:1.功能多、用途广2.定位精度高。3.实时定位。4.观测时间短。5.观测站之间无需通视。6.操作方便。7.可提供全球统一的三维地心坐标。8.全球全天候作业。本次测量收集了1

8、3个等级控制点,点号分别为:I1-572、I1-573、I1-574、I1-676、I1-703、I1-716、I1-717、I1-1166、I1-1249、I1-1655、I3-962、I5-282、II1-517。对上述等级控制点进行了实地检查,点位保存完好,检查精度良好,直接用作本次地形测量的图根控制,控制密度满足地形测量的要求,本次测量未进行图根控制加密。4.2控制成果表点 号X(m)Y(m)高程(m)备 注I1-57217948.465112641.0636.744一级I1-57317974.451112273.2735.628一级I1-57418070.244111908.7194

9、.654一级I1-67618072.268115178.9305.238一级I1-70318072.586115469.3986.796一级I1-71618669.836119032.7735.491一级I1-71718683.914119478.1954.119一级I1-116618675.115119210.6884.795一级I1-124918180.479111575.6094.332一级I1-165518068.904114925.3916.575一级13-96218719.641119511.8834.230一级I5-28218059.945115224.35914.007一级II

10、1-51717966.486115224.96111.778二级第五章数字化地形测量5.1野外数据采集1)野外数据采集时每一测站均用第三个已知方向点进行检查,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碎部点测量,以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度盘定向用方位角形式,碎部点测量完成后,测站搬迁或结束前应进行定向检查。2)地形图测量采用全野外数字化测量方法,利用全站仪采集数据,所测碎部点储存于全站仪内存里,现场详细绘制草图。3)野外数据采集时,碎布点测量的最大测距小于70米。4)测注地形特征点高程,高程点注记均匀,密度不大于图上3cm。平土区、施工区及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只注记高程,其它地区应绘制等高线。5)各类建筑物、构造

11、物及其主要附属设施和临时建筑均进行了测绘,房屋外廓以墙角为准。对于街区式居民地,原则上不进行综绘;对临时性、密集型小区房屋且区分不明显处进行了适当综合。6)道路及附属物,均按实际形状测绘,主要道路路面进行了加密测量,每十米内加测一高程点。对立交桥、人行天桥详细测绘,桥墩重点测定,并对立交桥、人行天桥与主要道路的路面最低净空高进行了测注。7)测区内所有架空线路均实测,且标注高压线过主要道路的下垂线净空高。水系及其附属物,宜按实际形状测绘。当河沟、水渠在图上的宽度小于1mm时,用单线表示。各种斜坡、陡坎,按规范取舍。8)植被的测绘,无论经济价值和面积大小均按实际进行测绘。农业用地分为稻田、旱地、菜

12、地、经济作物等,并按实地面积和作物类别绘示在地形图上。9)街名、巷名、村名,占地面积大于500m2或较大单位调注了名称;公路、大车路、小区路均测绘表示;公路路中、道路交叉处、桥面测注了高程。5.2内业数据处理1)将野外采集的数据由全站仪传入电脑,并将数据编辑成所需格式。利用数字化专业成图软件,依据绘制的草图,进行图形编绘。2)各种地物、独立地物和地形要素的表示均按图式规定进行;对图式中没有符号的独立物按补充图式表示或用汉字注记。3)基本等高距采用0.5m,高程注记到0.01米。自然形态的地貌用等高线表示,坡和坎等用相应符号表示;各种天然形成和人工修筑的坡、坎,其坡度在70以上时表示为陡坎, 7

13、0以下时表示为斜坡;斜坡在图上投影宽度小于2mm,以陡坎符号表示。陡坎、斜坡和等高线等地貌绘图软件自动生成,并对微地貌进行修改。4)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现状符号重合,省略地类界;等高线遇到房屋及其他建筑物、双线道路、陡坎、斜坡及住记等均断开。5)地形图上高程注记点均匀分布,按每方格10个以上高程注记点(含房屋、地物的高程点)标注,在街道交叉口中心线、道路路中、桥面、广场、地下检修井口、较大空地等位置适当加测高程点,高程注记至0.01米。6)地形图按A3幅面分幅,共计19幅。其中例:第六章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按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地形测量过程控制程序”执行,确保测绘全过程按规定的方法在受控下进行。6

14、.1 质量保证质量检查严格执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的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制度,项目组在作业小组自检、互检的基础上完成过程检查,过程检查的内外业检查率为100%;公司质量部对项目组提交的资料进行100%内业审核,按10%进行外业抽样检查。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作了检查记录并提出改正意见,作业组改正后对成果进行了复核。6.2 精度统计检查结果及精度统计:按碎部点的10%随机选取、均匀分布测区的明显地物点作为检测点,采用外业散点检测方法对检测点的平面、高程进行等精度重复观测检查,检查精度为:主要地物点平面位置检测中误差为5.6cm,限差为10cm;高程注记点检测中误差4.5m,限差为7cm。6.3 质

15、量评述检查结果表明:作业仪器检查的项目、方法、精度符合要求,观测过程中仪器性能稳定;作业方法正确,技术问题的处理合理,地形图图面整饰情况较好、符号使用准确、注记均匀合理;各种原始记录手簿、资料、成果及图件齐全,观测员、记录员作100%检查,项目负责人、审核人作了严格检查审核工作;计算者、检核者及项目负责人签名齐全,以示对成果负责。经检查测量成果良好,符合规范、规程要求,满足设计需要,可供使用。总 结毕业实习是即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的一次大演习。它集合了大学三年的专业所学,是对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在短短的数字化测图时间里,我收获很多。1按地形测量工作的程序,在完成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之后,

16、即可进行地形图的测绘,又称碎部测量。碎部测量的准备工作包括图纸的准备;坐标格网(方格网)的绘制;展绘控制点。测绘地形图的方法通常用全站仪测绘法,测绘碎部点的位置普遍应用极坐标法。2地形图上要表示各种地物、地貌。按地形图图式规定的统一符号来表示地物、地貌。地物可用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及注记符号表示。而地貌主要用等高线表示,复杂地貌也可辅以其他符号,如峭壁、冲沟等。3地貌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总称,其形状是错综复杂的,但总是山头、洼地、山脊、山谷、鞍部等几种基本形态的综合。要勾绘好等高线,除掌握这些基本形态的表示方法外,还必须掌握地性线和等高线的特性。地性线是山脊线和山谷线的总称。等高线的特性:等高

17、性,闭合性,非交性,对称性,密陡稀缓性。勾绘等高线的基本规则是:把相邻点之间的地面坡度当成是均匀变化的,因而相邻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就可认为是成直线比例关系。勾绘等高线的步骤是先勾地性线,再绘计曲线,然后描绘基本等高线。应注意的是:每幅图上基本等高距只能有一种。 4. 数字化制图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改进和发展的行业,大有潜力可挖,存许多操作技巧,只要制图工作者结合本专业特点,开动脑子,注意观察,不断探讨,总结经验,制图工作一定会做得更好。致 谢光阴似箭,近3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美丽的校园,敬爱的老师,熟悉的同学令我无限眷恋。值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要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刘仁钊老师对我学习上的悉

18、心指导,成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使我受益匪浅,他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德是我学习的典范,本论文每一步都是在他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的大量心血。在此,向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本论文的完成,离不开各位老师、同学的关心和帮助,在此,感谢班主任刘琼老师、毕婧老师、张玉堂老师、马文凡老师、王舒璇老师及周慧丽老师对我专业学习上的耐心指导,感谢魏慎通同学、马海军同学、雷强同学、金琳琳同学、吴培秀同学及杨理同学对我生活上的极大帮助。再次感谢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对我学习和生活上给予的热情帮助。最后感谢我的爸爸妈妈和弟弟一直以来对我的理解与支持,他们永远是我坚强的后盾。祝

19、我的老师、同学、朋友们永远平安、快乐!参考文献1孔祥元、梅是义。控制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2)。2杨晓明、王军德、时东玉编著数字化测图(内外业一体化),测绘出版社,20001年(3)。3纪勇、周建赵主编数字化测图,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8)。4杨得麟等编著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的原理、方法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11)。5郑继武,数字化生产中若干问题的解决(河南测绘),河南省地图院,2001。6陶本藻,等. 顾及系统误差的平差模型研究J.测绘学院学报,2002,(2)。7聂让.全站仪与高等级公路测量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8郭宗河.用全站仪测量与测设高程的几个问题J.测绘通报.2001(12)。9许秀凤.全站仪对向观测法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分析J.江苏测绘.2001(1).。10武汉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1MAPGIS 地理信息系统实用教程M1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11南方CASS6.0参考手册,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2004。12吴立军主编:测量学,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