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6287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毕业设计论文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河北经贸大学 公管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的不断扩大,闲暇时间的逐渐增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于休闲活动、接触大自然、回归俭朴生活的需求正快速成长,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追求更多观光旅游景点。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应运而生,休闲农业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正是由于兼具经济、社会、教育、环保、游憩保健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休闲农业已成为国内外农业发展一个新的趋势。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近来出现蓬勃发展之势。本文从休闲农业的概念和发展现状入手,全面阐述了休闲农业的特性、功能、类型及其发展的必要性,着重剖析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规划、引导扶持、更新理念、加强科技教育、提高素质、因地制宜和科学发展等对策,以指导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我国发展新型农业的探索过程,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发展原则,最后探讨了我国发展休闲农业的前景,可以使我们对休闲农业有更深入的认识。关键词 休闲农业;问题与对策;旅游;Abstract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c

3、ontinued to improve, increasing urbanization, the increasing leisure time, accelerating the pace of life and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t is for leisure activities, in touch with nature and return to the needs of frugal living is growing rapidly, it is eager to diversify the tourism, in parti

4、cular, hope that in a typical rural environment to relax, the pursuit of more tourist attractions. Thus, agriculture and tourism of the new cross-edge industries - leisure agriculture came into being,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expansion o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new space, opened up new a

5、rea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t is because of both economic, social, educ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ealth and recreational features, such as cultural heritage,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has become a new trend.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modern agricult

6、ure, the building of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s have very close ties, the recent trend appears to flourish.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development of start, comprehensively expound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eisure agriculture, functions, types and their development need to

7、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s leisure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guide support, update concepts, and to enhanc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improve their quality, in line with local conditions, such as countermeasures and scientific dev

8、elopment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s also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to explore the process, it must follow certain principles, the last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you ca

9、n give us leisure agriculture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Keywords leisure agriculture;Problems and Solutions;tourism目录一、休闲农业概述 1 (一)休闲农业的概念 1 (二)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 1二、休闲农业的特性、功能、类型 2 (一)休闲农业的特性 2 (二)休闲农业的功能 2 (三)休闲农业的分类 3三、休闲农业发展的必要性 4(一)休闲农业是适应国内外农业发展趋势的新产物 4(二)发展休闲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现实要求 4(三)发展休闲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10、5四、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6 (一)缺乏正确认识 7(二)缺乏整体规划 7(三)缺乏市场调查分析 7 (四)产业规模狭小,产品项目单一 8 (五)基础设施不完善 8 (六)管理不规范,缺乏人才 8 (七)科技含量不好,效益低下 8 (八)失农味,少组织 9(九)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9五、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10(一)确立方针,正确引导 10(二)修订政策,促进发展 11(三)强化扶持,典型引导 11(四)借鉴经验,加强研究 11(五)制定规划,巧妙设计 11(六)注意环境,永续发展 12(七)因地制宜,发展特色 12(八)培养人才,强化经营 13六、休闲农业的发展原则及前景展望 13 (

11、一)休闲农业发展应该遵循的原则 131以农业经营为根本 132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 133以增加农民收益为目标 134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135不断进行经营形式及内容创新 136建立永续经营的理念 13 (二)我国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及前景展望 14七、结束语 15参考文献 1615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一、休闲农业概述(一)休闲农业的概念休闲农业又称观光休闲农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

12、农村与农业的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从广义的观点来看,休闲农业还包括休闲林业、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农家乐等。因此可以说,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它和传统农业不同,它生产和销售的不仅是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而且是向人民提供宁静的农村自然生态、宜人环境的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使人远离尘嚣,身心安宁地融入自然,体验农家生活,享受农村景色;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民情风俗,提高文化教育功能;结合提升当地名、特、优农产品品质,形成特色。休闲农业可以整合当地人文资源和

13、自然资源,延展农业产业链,综合带动农村交通、餐饮、购物、住宿、娱乐等多方面发展,既有休闲旅游意义,又有经济效益。(二)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体闲农业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兴起,目前休闲农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形成规模,并在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休闲农业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起步虽晚,但发展很快。开始是以观光为主的参观性农业旅游,20 世纪90 年代以后,开始发展观光与休闲相结合的休闲农业旅游。国家旅游局也积极推动休闲农业和农业旅游的发展,1998 年,推出“华夏城乡游”,提出“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做农家活、看农家景、享农家乐”的口号,有力推动了农家乐旅游的发展。在19

14、99 年,又推出了“生态旅游年”。进入21 世纪,观光、休闲农业有了较快发展。2006 年推出“中国乡村游”。2007 年,提出“中国和谐城乡游”,宣传“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旨在达到“城乡旅游资源共享,客源互动,优势互助,共同繁荣”,进一步促进了休闲农业的发展。目前全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达3 亿多人次,旅游收入400 多亿元,休闲农业的发展已使全国2000万人脱贫,成为带动农村经济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休闲农业经历了以农业观光旅游为主要形式的早期兴起阶段、以观光为主的观光休闲农业园为主要形式的初期发展阶段,已步入功能拓宽为观光、休闲、娱乐、度假、体验、学习、健康等综

15、合功能的规范经营阶段。纵观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东部沿海省、市、区是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内地云南、四川、河南、黑龙江、新疆等省区,由于旅游业或特色农业发达,也间接带动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 二、休闲农业的特性、功能、类型(一)休闲农业的特性1休闲农业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游憩服务业三级产业相结合的农业企业。2休闲农业是体现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一体的农业经营方式。3休闲农业所提供的休闲产品、休闲活动和休闲服务,具有服务业商品的特性。4休闲农业具有强烈的季节性,一年四季不同,有旺、淡季之分,无法连续生产。5休闲农业具有市场性,其市场目标是城市,要优先为城市游客提供休闲服务。6休闲农业体现人与自

16、然的和谐性,可以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的机会。 (二)休闲农业的功能1经济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优质、绿色、生态、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游客对休闲食品的需要。2游憩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娱乐、度假等各种活动的场所和服务。3社会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促进城乡交流,增进农村社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4教育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文化、学习农业知识、参与农业生产活动、感受农业景观的户外教学场所。5环保功能休闲农业可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自然景观生态,提升环境品质,并为游客进行现场的环保教育。6医疗功能休闲农业区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新鲜的

17、空气,宁静的空间,生生不息的动植物,遍地绿色的草木,以及随处的鸟语花香,是最适合调剂身心及养生保健的场所。7文化功能休闲农业与农村民俗文化、生活文化和产业文化相结合,可以为游客提供各种农村文化活动,促进农村文化发展。(三)休闲农业的类型休闲农业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有观光休闲农园(指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进人园内摘果、收莱、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如广州番禺区龙化农业大观园、农业公园(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如江西农业公园、教育与科技农园(以农业生产为主,向游客展现农业科学技术),如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园

18、、民俗观光村(利用农村特有的文化和风俗作为休闲农业活动的内容)等。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一批引人注目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休闲类型,如湖南省内的张家界、炎陵桃源洞、永州阳明山等。一般来说,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地区,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较为强烈,社会经济条件优越,交通比较便利,发展休闲农业的市场潜力大,而像北京、上海、珠江三角洲等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不仅本地居民多,收入水平高,潜在客源市场大,而且具有吸引全国乃至国际观光客进入的优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如广东现已有80 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万人,旅游收入10 多亿元。三、发展休闲农业的必要性(一)休闲农业是适应国内外

19、农业发展趋势的新产物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的不断扩大,闲暇时间的逐渐增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于休闲活动、接触大自然、回归俭朴生活的需求正快速成长,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追求更多观光旅游景点。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休闲农业应运而生,休闲农业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正是由于兼具经济、社会、教育、环保、游憩保健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已成为国内外农业发展一个新的趋势。(二)发展休闲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现实要求 1978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人均国民收入急剧

20、增加,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休假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人们的休闲时间增长快速,这种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不断增长,休闲时间的不断增多,交通运输的愈加便利,人民消费结构的不断调整,也带来了文化生活和旅游消费的急剧增长。城镇居民开始走出城市,回归大自然,领略独具特色的乡间风情,对旅游的消费不断从传统的旅游景观发展到结合旅游景观与农业生态景观的休闲农业上来。可见,在城市周边和经济发达地区发展休闲农业具有现实的需要也有广阔的前景。 (三)发展休闲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1发展休闲农业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休闲农业园内不但为游客提供各种山珍野味,珍奇水果、蔬

21、菜,还提供各种动物表演,如野猪赛跑、斗野猪、斗野鸡等惊心动魄的比赛,同时游客还能进行狩猎、烧烤、垂钓、采果,制作栩栩如生的山鸡、孔雀等标本,使农产品在各种休闲、参与的项目中就地消费,其效益和容纳的劳动力是普通种养业的5至10倍,因而成为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另外,发展休闲农业对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需要掌握农业科技的工程技术人员,更需要高层次、复合型的管理人才。通过这些高素质人才的传播、带动及与都市游客的交流、学习,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造就一代高素质的新型农民。2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

22、、生产和消费、流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交叉产业,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对农业资源的旅游开发为旅游者提供了观赏、品尝、购买、习作、娱乐、疗养、度假等系列服务,可获得高额经济收入,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高附加值。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时期,休闲农业为这种转变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它不仅能提高农产品的商品转化率,而且能把农业的生态效益和民俗文化等无形产品转化为合理的经济收入,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和农业的经济效益。休闲农业以现代种植养殖和观光型的农业生产取代了简单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既实现了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变,使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融合,打破了产业的界限,又延伸了农业

23、产业链,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转变了农业增长方式,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休闲农业中的生态农业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建设现代农业的方向。它既弥补了传统农业生产目标单一、生产技术落后以及投入少、产出低的自然经济型农业的不足,又避免了以高投入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所带来的生态破坏和农业环境恶化等弊病,有利于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休闲农业的发展促使农村加大了硬件建设及资源的整合,有利于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和城乡的协调发展。休闲农业能对土地、生态、劳力、资金等要素进行有效整合利用,注重了生产与生态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资源的长效和循环

24、利用,促进了我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休闲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走向农村、亲近自然、体味田园之乐的机会,使城市居民加深了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认识和了解。同时,游客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先进理念、进步的生活方式,影响当地农民,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得到更新,缩小了学习和接受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距离,既丰富了农民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促进了一代新型农民健康成长。也就是说,人流带来了物流、信息流,城市的生活方式、服务意识、文化观念和市场信息源源不断向农村渗透,进一步推动了城乡的相互交融和城乡一体化进程。四、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近几年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虽然有了很快的发展,取得一些经验,但也存

25、在不少问题。有的说,休闲农业好听、好看、不赚钱,有的说,休闲农业“未老先衰”,有的说,该给休闲农业泼冷水了,等等。当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其原因何在?应该认真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问题:(一)缺乏正确认识对发展休闲农业旅游不重视、不支持,旅游的投资建设都集中在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方面,而对开拓休闲农业新天地,缺乏认识和行动。另一方面,对休闲农业的性质和特点认识不足,农业旅游是以农业经营为基础,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而有的经营者忽视或脱离农业生产经营,而单纯地搞旅游,靠卖门票来维持,结果越办越差,最后关门停业。更有甚者,开办农业旅游,大兴土木建设,片面追求短期经济效益

26、,过分依赖非自然非农业技术手段,人工化痕迹明显。(二)缺乏整体规划近年来,一些地方的领导或经营者急于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没有认真分析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客源市场,凭着一股热情,一哄而上,盲目发展休闲农业,既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又造成同一地区内项目建设重复,功能雷同,互相竞争,效益低下。还有的农户看到人家搞休闲农业富起来,就既不做市场调查和投资分析,也不做规划设计,就利用现有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搞起来,结果因低层次开发,产品品位不高,配套设施和环境较差,则逐渐衰落而停业。(三)缺乏市场调查分析休闲农业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城市。研究城市市场需求、规模及变化,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然而,目前一些休闲农业

27、经营者没有全面调查和分析城市游客来源、客源类型、市场规模、客流规律、游客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等情况,也不了解周围相邻地区的基本情况,就盲目上项目。(四)产业规模狭小,产品项目单一目前,休闲农业尚未深入挖掘乡村农业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休闲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项目上,以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为主,缺乏精神需求和氛围。休闲农业产品单一,缺乏精品,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难以提高重游率。一些“农家乐”游客大多数只进行棋牌、卡拉OK、聊天等,缺乏体验、休闲项目,不能满足多层次游客尤其少年儿童的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没有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很难与沿海城市郊区的休闲农业相媲美。(五

28、)基础设施不完善一般说,休闲农业地区大都位于城市郊区农村,现有基础设施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设施条件差,水电供应不正常,安全条件不好,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难以达标。(六)管理不规范,缺乏人才休闲农业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农业部门、旅游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在管理上还不够协调,经营管理不够规范。休闲农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力管理、导游管理都需要专业人员,而这些对以往专注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农业生产者和来自其他领域的业主来说,实在是勉为其难。由于经营者缺乏必要的培训,组织能力及管理技能准备不足,往往凭着自己的经验对项目的建设及

29、经营管理做出决策,明显跟不上市场对其发展的要求。园区内部的导引、休息、安全、卫生、消防、娱乐、餐饮等服务设施的开发与管理也很不完善,从业人员与休闲农业服务应达到的专业化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管理比较粗放、涣散,服务水平较低,缺少开发、经营、管理和公关礼仪的专业人才。(七)科技含量不好,效益低下大多数休闲农业在经营活动中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科普教育开发不够,停留在“春天看花,秋天收果”的传统低层次经营层面上,粮、果、蔬、畜、渔、草、花等农业资源要素配置单一,农作物成熟期也过于集中,造成园区经营忙闲不均,一方面因品种少,出现受农业季节性瓶颈制约而使资源闲置;另一方面因档次低而造成吸引力、影响力不大,

30、游客停留时间过短,消费减少,园区效益低下,使得经营难以为继。(八)失农味,少组织一些地方在休闲农业开发建设上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这些基本原则,过分依赖非自然技术手段,贪大求洋,追求豪华,大兴土木,变更土地使用形态,致使城市化和人工痕迹明显,建筑物富丽堂皇,忽略原有宝贵的农业自然资源及特色,扭曲休闲农业的本质,脱离“农”字,“农”味不足,失去特色,也就没有生命力。同时由于不合理、过度地开发,破坏了当地资源和环境,破坏原有生态,打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当今休闲农业的经营除企业集团以外,部分农民仅采取共同经营的组织形式,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体制,在经营中难免产生盈余分配、权利义务分担等方面的纠纷,且

31、休闲农业多为点状布局,组织化程度不高,整体意识不强,相互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与组合,各自为政,缺乏与大环境的协调性,与新农村建设脱钩,很难融入到新农村整体布局中去。有的甚至因为一己之私利而影响整个环境建设,最后导致新农村无从规划,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深入。(九)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从政策层面来看,一是资金支持,二是优惠政策。从资金来讲,各地大多还没有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在税收、贷款、用地、工商管理、食品、卫生、安全保证等政策尚无明确规范,在宣传力度上,政府、部门以及业主的宣传力度不够,尚未引起社会的多方关注。五、休闲农业发展对策:休闲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新探索,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一些问题,必须采取以下必要

32、的措施。(一)确立方针,正确引导 1根据市场,发挥优势:根据市场需求是休闲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休闲农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休闲农业建设的关键就是要预测市场的潜力、市场需求的方向进行。 2结合实际,确立重点:一是结合现有条件,以延伸现有游览观光景点发展休闲农业;二是结合龙头企业区域环境美化,增加休闲农业内容;三是结合农业科技园区,拓展园区功能布局,发展成为科普基地和观光休闲景点;四是结合名人名居名艺名产和民俗文化的弘扬,组建农业休闲街市,开展产品交易和科技文化活动。 3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根据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农村城镇化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推进,重点进行示范引导,切

33、忌不顾实际情况,一哄而上,盲目上马。 4政府引导,多方融资:要打破以往计划经济的做法,政府只对基础设施和公益产业(如环境保护等)实行资金补助,主要通过政策进行引导,鼓励民间多方投资。 (二)修订政策,促进发展 制订全国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加强对休闲农业发展的指导。制订休闲农业示范基地规划与补助的管理办法,加强对休闲农业的规划、休闲农业基地建设的管理与补助。制订休闲农业的设施建设、休闲农场管理与监督等具体政策,建立休闲农业的土地使用、建筑面积、其他设施建设等旅游休闲设施应经批准许可,对休闲农业项目补助内容、重点进行具体规范,对实施项目的效果制订检查考核指标进行检查。加强休闲农业信息的发布,加强与国

34、内外旅游业合作进行项目推介,协助开展文化节、展览会进行促销。 (三)强化扶持,典型引导 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以民间的现有休闲农业发展为基础和民间投资为主体,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采取政府立项补助,在沿海发达地区和重点城市郊区先建立若干示范点,进行重点扶持,重点支持道路的整修,停车场、路灯、公厕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产品品牌的宣传,重点支持开展休闲农业的综合系统研究,探索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和以及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目标,摸索建立休闲农业品牌和围绕休闲农业基地建设的系列产品开发与服务内容范畴,逐步带动休闲农业的全面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转型升级。 (四)借鉴经验,加强研究 1加强对国际有关研

35、究发展信息和经验的研究:70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单位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示范试验数据与支持休闲农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可以采取引进理论思想与部分装备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既可以使我国的研究实践与国际上的研究发展趋势相接轨,又可以探索形成具有特色、有利于在农村推广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2休闲农业发展中单项适用先进技术的组装配套:例如,利用GPS、GIS技术用于农田管理、节水灌溉、环境监测的实用技术,面向农业生产者应用的电子仪器、实用监控设备,农业装备信息化技术;精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快速实用监测技术;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推广及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先进装备技术与工具的开发等,提高科技

36、含量。三是加强多部门、多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协同攻关:发展学术讨论交流,加强国际合作,重视应用系统研究。 (五)制定规划,巧妙设计 应转变观念,加强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为避免投资、管理和经营带来的困难,防止对自然景观的破坏,目前不宜过多地发展自行采摘、承租农地等体验型项目和休闲娱乐为主的项目。应在通盘规划下解决农产品的季节生产与全年观光经营的矛盾,搭配不同季节的品种,延长可观赏期。在规划中要正确实行区域定位、功能定位、形态定位。要将休闲农业规划与农业现代化、小城镇建设规划结合起来。要注意休闲农业建设的规模和区域布局,避免市场范围太过狭小、而造成客源不足,效益不佳的问题(按国际通例,农业旅游区半径大

37、于9.5公里的区域时,才能发挥最佳经济效益)。 (六)注意环境,永续发展 环境保护是关系人类生存的大事,也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回归自然的呼声越来越高,保护环境,维护自然的意识不断增强,这既是休闲农业得以兴起和发展源泉,也是休闲农业赖以存在的根本。因此休闲农业发展不能破坏或污染农业的自然资源,切忌建造过多的人文景观,使环境和设施过于人工化、商业化,必须巧妙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沼气能等,既增加景观和培训教育内容,又增加能源,同时又洁净环境。 同时要结合农村文化活动,充分挖掘当地的丰富精致的文化资源。既要尊重当地文化,要保持当地历史的文化传承,树立当

38、地的特色文化品牌,也要提高当地的人文化素养,营造良好的休闲环境。 (七)因地制宜,发展特色 休闲农业有别于一般的休闲旅游业,它必须运用特有的乡土文化、乡土生活方式和风土民情去发展,因而也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方面是农业生产、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农村设备及农村空间等资源丰富,具有特色;另一方面必须具备丰富的农村人文资源、社会和谐、有充足的资金和较强的管理能力。因此在建设发展上,在经营要注意体现休闲农业特色,突出农村生活风貌和丰富乡土文化内涵,显现其独特的风貌。 (八)培养人才,强化经营 休闲农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包涵一、二、三产业的经营内容,涵盖农业、生态环境、旅游、休闲、文化等多学科知识,需

39、要兼具系统知识的专门人才。必须加强培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可以借鉴台湾做法,建立休闲农业经营管理学科,培养休闲农业经营管理人才、规划人才、导游培训教育人才。主要传授景观生态学、休闲旅游经济学、农场经营管理学、乡村规划学、休闲农业概论、森林经济学、休闲市场预测与拓民展、生态学等内容,为休闲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六、休闲农业的发展原则及前景展望(一)休闲农业的发展原则我国休闲农业是新近发展的农业经营形态,是结合农村资源、农业活动与休闲旅游的服务性产业,为使该产业的经营有别于一般观光旅游业,以及一般商品的消费,同时为兼顾农业、农民与农村的持续整体发展,休闲农业的发展应把握下列几个基本原则: 1

40、以农业经营为根本 :休闲农业虽然具有第三产业的服务性质,但仍是利用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自然生态、农业自然环境、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而成的民众体验农业,是一种以提升旅游品质,提高农民收益,促进农村发展的新型农业。由此可知,它基本上并没有离开农业产销活动的范畴,这使得农业资源的妥善应用成为休闲农业经营的基本生存条件,所以休闲农业仍应以农业经营为主题,将农业生产作为根本。 2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休闲农业的发展应充分利用当地景观与生态资源,但不应与环境保护相冲突,也不应以破坏自然资源为代价。休闲农场内的人类活动应该得到有效控制,将对环境冲击与破坏减少

41、到最低,始终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使人类活动与环境维护得以动态平衡,也使得自然资源与生态体系均衡发展。3以增加农民收益为目标:休闲农业的经营应考虑游客的需求, 最大可能的满足消费者,但其最终目的乃应以农民利益为目标,以提高农民收益为宗旨。4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休闲农业是带有服务性质的产业,是提供大家休闲游乐的一种商品,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满足,是市场导向经营的最佳销售策略,休闲农业的经营应以满足消费者为导向。 5不断进行经营形式及内容创新:随着休闲农业的不断发展,其经营形式上应立足于本土化经营,根据自身所在环境的条件,建立出自已独特的风格,在经营形式和内容上不断求新求变,避免处处仿

42、效他人而造成千篇一律的单调的形式。 6建立永续经营的理念:休闲农业的经营者应该在如何能保持游客的新鲜感上下功夫,以便能够长期吸引游客,实现永续发展。 (二)我国发展休闲农业的前景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乡村大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优越条件:一是中国乡村自然景观多样、优美,生态环境好;二是农业历史悠久,农业景观类型多样,地区差异显著;三是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丰富,开发潜力大;四是随着城市化发展,城里人到农村观光休闲的人会越来越多,有巨大客源市场。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休闲农业的发展:2004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上海崇明岛农业时指出:“要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保进农民增收”;2005年,国务院副总理吴仪

43、同志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指出:“旅游业发展要有新思路,要把旅游业与解决三农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开发农村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农业旅游”;2006年,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也提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中央领导同志的这些指示,对发展我国休闲农业旅游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七、结语中国发展休闲农业的条件优越,内容丰富,潜力巨大,前景十分广阔。中国未来不仅应是旅游大国,而且也应成为农业旅游大国。展望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农业将会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具有生命力的新型旅游产业。参考文献:1陈文锦,从农业的游憩化与产业化探讨台湾休闲农园之发展,台湾农业探索,2004

44、(3)2王洁平,对发展旅游休闲农业的思考,旅游研究,1996(5) 3张平远,缓解城市压力的新途径全球发展城郊观光农业的模式,观察与思考,2001(2)4陶开宇,郊区休闲经济大有作为.,经济沙龙,2003(7)5王龙峰,樊喜军,休闲农业,促进经济发展,扶贫在线,2003(7) 6张晓涛,非贸易关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新问题,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8)7陶陶,罗其友,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农业功能分区,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1)8 邹宏霞,对湖南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6):30-339 刘良友,湖南休闲农业情况与展望,10 端木来娣

45、,顾钱江,台湾农业走向“观光休闲化”, 2003-04-3011 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06(4):144- 148.12 王婉飞,王敏娴,周丹.中国观光农业发展态势J.经济地理,2006(5):854- 856.13 成升魁,徐增让,李琛,等.休闲农业研究进展及其若干理论问题J.旅游学刊,2005(5):26- 30.14 梁明珠.观光农园旅游开发问题探讨J.旅游管理,2004(1):26- 33.15 康绍忠,胡笑涛,蔡焕杰,等.现代农业与生态节水的理论创新及研究重点J.水利学报,2004(12):1- 7.16 LI X,MIN M,TAN C.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in Hubei Province,ChinaJ .Ecological Modelling,2005(187):352- 36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