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生殖课例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66801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的生殖课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植物的生殖课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植物的生殖课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的生殖课例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的生殖课例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植物的生殖教学设计 朗乡林业局第二中学 杨君娜学校黑龙江省伊春市朗乡林业局第二中学案例名称植物的生殖教师姓名杨君娜案例类型德育学段初中二年级教学/活动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2列举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二)能力目标1运用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比较植物多种生殖方式的异同。2尝试植物的扦插或嫁接。(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是保证种群的延续和对环境适应的体现。学习者分析学生对植物的生殖虽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以及无性生殖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却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加强感性认识,使学生便于理解、掌握。教学/活动过程教

2、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三分钟利用学生课前三分钟导入新课白居易燕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这节课学习植物的生殖,我们首先了解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自主学习下面我们带着学习目标,阅读教材勾画重点,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学生自学,互批改。加分通过回忆旧知识引出新课内容。 (三)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通过自学,我们对本节课的知识已经了解。那什么是有性生殖?什么是无性生殖及其应用?我们进行探究。教师深入小组。 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内学生互讲。1、思考,积累,记忆2、先独立完成“合作探究”中的学习任务,对疑难问

3、题用颜色笔做好标记。3、组内研讨,形成共识。4、任务组进行展示补充,其他组质疑、完善、评价。5、整理答案。(四)展示交流教师在学生点评后,补充。第一题教师点评拓展:1有性生殖的繁殖速度慢。2可以耐受不良环境。3借助外力可以扩大分布范围。第二题教师点评拓展:1无性生殖的繁殖速度快。2可以不能耐受不良环境。第三题教师点评拓展:1扦插时的要求。2嫁接和嫁接的果实是什么。第二组第一题:由旧知识桃花引出有性生殖概念。第一组第二题:由竹子、椒草、马铃薯引出无性生殖的概念。第六组第三题:无性生殖的应用,扦插和嫁接。嫁接成活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的成活。 1、根据导学案“学法链接”完成

4、此题。2、组内互评3、各组展示。 (五)运用提升剩下的时间看看你所学的知识牢固不牢固。学生做导学案上的运用提升。提高学生能力。课堂小结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整理已学过的生物的不同生殖方式。 梳理知识。 学生对生物生殖方式的认识有整体性。 作业 1 每小组完成扦插探究活动。 2 自主学习组织培养。 记录探究活动过程,阅读学习。 巩固知识。教学/活动反思这节课是实践性很强的一节课,本节课首先旧知识导入,回忆开花、传粉、受精以及受精后子房各部分的发育,明确有性生殖的基础上,再学习无性生殖,知道无性生殖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生产实践中,通常采用的方法。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实践,教师要多举一些这方

5、面的例子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在农业生产中怎样种植马铃薯、草莓落地生根?让学生相互讨论交流,从生活中寻找答案,最后教师总结植物生殖方式。针对这一节课我总结自己教学中存在一些不足: 1、课堂中主要是教师传授,学生参与活动较少,特别是多媒体课件中多处设问都可以完全交给学生讨论回答,锻炼他们积极思考及回答问题的能力。还有在解释植物进行种子繁殖的过程时,让学生自已阅读或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归纳出答案,教师稍加补充就行了,这样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 2、教学内容安排较多,时间紧促,使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效率有所下降,不符合有效课堂要求。有效课堂就要求教师精讲精练,多参透学法指导。对于

6、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这个内容学生较陌生,难度又大,可以多列举生活中生物实例,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学方法较单一,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在家先探究,课堂收集探究结果,师生相互讨论哪种方法有效?重点培养学生亲身去体验、去感悟、去创新。或让学生观看多媒体影片介绍植物生殖方式,再小组展开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优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分了解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积极引导和拓展,使教学过程顺应认知规律。 由教师的单方面的教,变成了学生探索的学。在介绍植物有性生殖时,教师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认识到花的结构、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利用电脑屏幕,讲解植物无性生殖的方式。在获得感性认识后

7、,让学生阅读教科书、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把有代表性的看法展示出来供大家交流。通过点评、引导,将学生的认识上升到理性: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无性生殖的应用、无性生殖的特点。本节课在教学上应注意直观性和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教师在交流中注意帮助学生矫正错误概念和拓宽知识面,引导学生概括出“无性生殖”的概念。 通过课后向学生征询意见,认为这节课方式灵活,组织严谨,教师语言风趣幽默,教学效果不错,学生学习的兴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但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实践,教师可多举一些这方面的例子,例如展示马铃块茎,还有姜、蒜、番薯等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列表对比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本质区别;通过播放录像,让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嫁接和扦插的方法,并能学以致用。都得到了培养,不过,课堂上的学生活动还要更多设置学生动手性的实验或实践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