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秦始皇统一与汉武帝大一统复习练习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71635 上传时间:2023-05-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秦始皇统一与汉武帝大一统复习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三单元秦始皇统一与汉武帝大一统复习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三单元秦始皇统一与汉武帝大一统复习练习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秦始皇统一与汉武帝大一统复习练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秦始皇统一与汉武帝大一统复习练习题及答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7年秋新人教版(部编版2016)七年级历史上册秦始皇统一与汉武帝大一统一、选择题1、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 ) 推行郡县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焚书坑儒 修筑长城A. B. C. D.2、图示法可以使分散的知识系统化,直观地呈现整个知识骨架。下列一组秦始皇措施图示体现的中心主题是()A.加强文化控制B.加强经济管理 C.加速国家统一进程D.巩固国家统一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焚书坑儒C修筑长城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4.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

2、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ABCD5.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是()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D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6.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是从哪一位皇帝开始()A秦始皇 B汉武帝C汉高祖 D汉景帝7.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底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C派张骞出使

3、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8.“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接受此建议,采取的措施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减轻赋税,发展生产 C以德化民,稳定民心 D分封诸侯,加强皇权9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A国家统一 B外族骚扰 C中央集权 D儒家思想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材料解析题1研读史料,感知史实,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认真阅读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禹在年老的时候准备传

4、位给伯益,但禹死后诸侯不朝(伯)益而朝启,启便即天子之位 史记夏本纪材料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材料三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四(主父偃)偃说上(汉武帝)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弟子,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1)材料一中“启即天子之位”说明什么政治制度代替了禅让制?材料二说明西周开始实行什么政治制度?(2)材料三说明秦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3)材料四反映了汉武帝为加强统治采取了什么措施?对巩固统治发挥了什么作用?(4)根据上述问题的回答,概

5、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特征。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即位之初他所继承的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社会现实。要讲到正面的现实,首先表现为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整个社会呈现出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百家讲坛孙家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1)汉武帝即位之前的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称为什么?材料三 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秋六百石,员十三人。汉书百官公卿表材料二见下图材料四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五见下图(2)材料二、三、四、五分别反映或见证了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采取的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什么共同作用?材料六征发匈奴开通

6、西域的过程之中,他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把汉家和亚洲以外的地区连接起来,这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地走向了世界。百家讲坛孙家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意外的收获”是指什么?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思想以“仁”和“礼”为核心。材料二: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材料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视教育,在中央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国学。材料四:现代国家固

7、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1)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孔子的政治和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史实?(3)分别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家思想的不同态度,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根据材料四,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参考答案1A 2、A 3D 4D 5.D 6.B 7.A 8.D 9B 10.A11.A 12. B 13.B14.D

8、 15. D16(1)材料一:王位世袭制。材料二:分封制。(2)材料三:郡县制。(3)材料四: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势力。使大一统帝国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4)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大一统) 17(1)休息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2)措施: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建立刺史制度;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上,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共同作用: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3)张骞通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说明:有“丝绸之路”才得分)18(1)政治主张:以德治国思想主张:“仁”和“礼”(2)焚书坑儒(3)态度: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抵制儒家思想和学说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目的:巩固自己的统治(4)方略: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19(1)统一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人民渴望统一;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统一六国的条件;秦王嬴政本人雄才大略等。(2)在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并建立刺史制度; 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答案第1页,总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