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00101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889777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196 大小:5.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00101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6页
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00101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6页
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00101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6页
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00101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6页
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00101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00101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00101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doc(1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00101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前 言第一章 矿井概况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灵石县城北西方向的英武乡要桥村、彭家原一带,往东南距县城15 km,距英武乡4km,距大运公路9km。行政区划隶属英武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844-1114102,北纬363400-365317。井田西距英(武)-夏(门)乡镇公路2km,通过乡镇公路向东15km可直达大运路,南距南同蒲铁路两渡车站12km。其间均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方便。附井田交通位置图二、地形地貌该矿地处吕梁山东麓。地貌属中低山丘陵区,地形沟谷纵横,区内地势总体为北中高西南

2、低,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北东部山坡上,标高1114.5m,最低点位于井田南部边界,标高为770.0m,相对高差344.5m,井田中部、南部均有基岩出露。三、河流水系井田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汾河发源于晋北宁武县管涔山,向南到河津汇入黄河,在灵石县境内,汾河穿过奥陶系灰岩,河谷变窄,河床沉积以泥砂为主,流量因季节而异,变化悬殊,雨季由于山洪汇集流量骤增,汹涌湍急,枯水期则成细流,甚至断流。据山西省水利厅水文站资料,其最大流量13900m3/s(1988.8.6)。井田东有汾河,南有交口河。区内沟谷发育,沟谷内无常年性流水,仅在雨季时较大沟谷有洪水流出,并很快排干,水流最终汇入汾河。四、气象及地震情况

3、本区气候属黄土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11,最高气温37.5(7月份),最低气温为零下20.3(1月份)。年平均降水量650mm,雨季集中在7、8月及秋后一段时间。平均蒸发量1500mm。年平均风速1.8m/s,最大风速17.7m/s。霜冻期为11月至次年3月,冻土深度0.4-0.6m,无霜期为180天。井田由于处在晋中与临汾两断陷盆地接壤地带,也是太原临汾两盆地中间,因此盆地发生较大的地震均波及到本区。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发生过较大的地震,建国以来发生地震40余次,绝大部分为3级以下,根据2001年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本区属地震基

4、本烈度度区。第二节 项目概况及矿井现状一、项目概况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领导组总体部署,晋中市政府就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制定了优化调整全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并上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2009年11月2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64号),批复同意山西灵石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与山西灵石彭张煤矿有限公司进行兼并重组整合,重组整合后矿井名称为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下称新安发煤业)。重组后矿区面积5.7698 km2,批准开采2-1

5、1号煤层,目前为生产矿井,开采9号煤层,矿井生产能力60万t/a。根据9#煤层开拓布置,全井田划分为二个采区,即井底以北(彭家原以北)为一采区,以南为二采区。经多年开采,一采区9#煤层已大部采空,现回采工作面为一采区的090104回采工作面,根据9#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应该在一采区南部布置090115回采工作面,090115运输顺槽已掘进300多米,根据090115运输顺槽的前探孔来看,已探不到9#煤层,说明9#煤层在此区域已经尖灭。另外,根据山西灵石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初步设计变更说明,一采区南部(彭家原)区域在掘进的四条顺槽中,均遇到煤质变为泥炭且变薄,无法开采。目前,该矿向北只能布置二个工

6、作面090104和090106,090106为接替回采工作面,之后一采区的9#煤层将全部采空。目前一采区9#煤层可采储量大约40多万吨,预计9#煤层一采区还可开采7-8个月。根据市煤行发201319号关于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延深开采10+11号煤层立项的批复,为了保证矿井接替正常,不影响正常生产,决定延深开采10+11#煤层。受新安发煤业委托我院编制新安发煤业矿井10+11号煤层开采设计。二、新安发煤业矿井现状新安发煤业矿井主要生产系统有:开拓开采系统,井下运输系统,提升、排水、压风系统,通风系统、供电通信系统、地面生产系统等。(一)、开拓开采1、开拓方式及大巷布置矿井采用斜井开拓,

7、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主斜井(80坐标):X4084937.30,Y19559387.67,Z899.93,倾角23,净宽3.8m,净高3.3m,净断面10.99m2,半圆拱粗料石砌碹支护,斜长445m,开拓至10#煤层下25m的岩石中。在主斜井356m处开掘甩车场进入9#煤层。井筒中安设大倾角皮带,带宽800mm,设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架空乘人装置采用单向往复式运行,铺设有一趟压风管路,一趟洒水管路,两趟高压下井电缆,以及通讯、信号、监控电缆,担负矿井提煤、行人、进风任务,井筒内铺设有行人台阶,为矿井的安全出口之一。副斜井(80坐标):X4084854.59,Y19559325

8、.29,Z890.89,倾角17,净宽2.5m,净高3.25m,净断面7.45m2,斜长450m,开拓至9#煤中,半圆拱粗料石砌碹支护。装备单钩串车,铺设单轨以及通讯、信号电缆,担负矿井下料、提矸、进风等任务。回风立井(80坐标):X4085930.54,Y19559908.21,Z1009.38,净直径4.2m,净断面13.85m2,垂深300m,开拓至9#煤中,混凝土浇注支护,井口设防爆门,安设两台通风机,担负矿井的回风任务。井筒内安设有梯子间,亦为矿井安全出口之一。井田采用一个水平开拓,水平标高770m。主斜井底设有煤仓(直径5.0m,有效高度13m,有效容量160m3),副斜井底布置井

9、底车场、中央变电所和消防材料库。在回风立井井底设置采区变电所、水泵房及主、副水仓。矿井沿井底以北布置有三条下山,即运输下山、轨道下山、回风下山。运输下山沿10#煤布置,净宽3.4m,净高2.73m,净断面8.48m2,三心拱粗料石砌碹支护,担负矿井原煤运输及进风任务;轨道下山沿9#煤布置,净宽3.6m,净高2.7m,净断面积9.72m2,担负矿井辅助运输及进风任务;回风下山沿9#煤布置,净宽3.6m,净高3.1m,净断面积11.16m2,为砌墙钢梁支护,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2、采煤方法矿井目前井下在9号煤层采用高档普采开采井田一采区9号煤层。(二)、提升、排水、压风1、主提升主斜井安设一部DT

10、L-800型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提升长度L=495m,倾角23,输送能力250t/h,带速2m/s,带宽为800mm,输送带类型为ST/S1600阻燃钢绳芯输送胶带,配用YB2-315S-4型电动机2台,功率2110kW,电压380V,转速1487r/min。担负矿井原煤提升任务。2、辅助提升副斜井为辅助提升井,井筒内铺设有单轨,安设有JK21.5型提升机,电动机型号为YR355M3-8型,功率为185kW,电压380V,转速为730r/min。配备PLC可编程序控制全自动电脑自控保护。提升容器采用0.75t“V”型矿车,担负矸石、材料运送任务。3、人员运送矿井运送人员由安设在主斜井的架空乘人装

11、置担负,其型号RJY37-20/650,电动机型号YB2-250M-8型,功率30kW,钢丝绳结构规格21.5NAT619S+FC。4、排水矿井在回风立井井底附近,设主、副水仓,有效容积850m3,可以容纳8小时正常涌水量,并方便交替清仓。中央水泵房主要由泵房、吸水井、配水井、配水巷组成,主水泵房安装有3台MD46-508型多级离心泵,配用电机功率90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矿井主排水管路为两趟直径80mm钢管,沿专用排水钻孔敷设。三台泵已于2010年10月由山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检测,全部合格。地面构筑有排水沟,井口及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高程均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井口不受

12、洪水威胁。5、压风系统矿井地面现安设3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其中1台MLGF-20/7型工作、2台MLGF-10/7型备用。MLGF-10/7型空压机技术参数:排气量10m3/min ,排气压力0.7MPa,每台空压机随主机配YB2-250M-2型异步电动机(55kW、2950r/min、380V)。MLGF-20/7-13型空压机技术参数:排气量20m3/min ,排气压力0.7MPa,每台空压机随主机配YB2-315M-2型异步电动机(132kW、2950r/min、380V)。地面设1个15m3立式储气罐。(三)、通风矿井采用中央并列通风方式,主扇工作方式为抽出式,主、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

13、回风,回风井口安设两台FBCDZ5418型对旋式轴流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备电机型号为YBFe315-6,功率为2132kW。(四)、供电通信1、矿井供电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一回路电源引自35kV灵石县两渡变电站10kV侧,导线型号为LGJ-120,输电线路长3.5km;另一回路电源引自35kV灵石县交口变电站10kV侧,导线型号为LGJ-120,输电线路长5km。两回路电源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电源带电备用。当一回线路故障时,另一回仍能保证全矿井安全用电。矿井地面设有主井区及风井区10kV变电所2座,10kV高压配电室安设有XGN型高压开关柜,0.4kV低压配电室安设有GGD型低压开关柜

14、,10kV及0.4kV系统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矿井采用10kV双回路下井供电,在副斜井底设有中央变电所,供电电源引自地面变电所不同母线段,两趟线路由主斜井引到井下中央变电所,下井电缆采用MYJV32-395mm2型煤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下井双回线路采用分列运行方式,当一回线路故障时,另一回仍能保证井下全部负荷用电。中央变电所10kV母线为单母线分段结线。所内安设8台PBG型矿用高压真空隔爆配电装置,所内设一台KBSG-315/10/0.69kV型变压器,供运输下山、轨道下山运输及掘进设备等供电。另外回风立井井底设采区变电所,供电电源分别来自中央变电所10kV不

15、同母线段。所内设两台KBSG-500/10/0.69型变压器及两台KBSG-50/10/0.69型变压器。两台KBSG-500/10/0.69型变压器向风井底中央水泵房水泵供电,一用一备,同时其中一台KBSG-500/10/0.69型变压器供运输/回风下山、顺槽掘进工作面设备用电;另一台KBSG-500/10/0.69型变压器供回采工作面低压设备用电。两台KBSG-50/10/0.69型变压器专供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用电,一用一备。回采工作面采煤机、刮板机供电由一台KBSGZY-630/10/1.2移动变压器供电。掘进工作面的供电电压采用660V,低压侧采用KBZ型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局扇

16、为“双风机”,并实现自动切换,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实行“三专两闭锁”。照明选用ZBZ-4,660/127V型矿用隔爆型照明变压器综合装置。2、监控、通信矿井设有KJF2000N型安全监控系统,全矿设KJFT-2(B)型分站,分别布置在地面风机房、井底、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井上下各生产环节及采掘工作面配备GJC4/40型瓦斯传感器,GTH1000型CO传感器,GWD40型温度传感器,GFW15型风速传感器,GY3型负压传感器,GWY10型液位传感器,GKT5L型开停传感器,GFK50型风门传感器,KGT127-1140V型馈电传感器,KGN2型烟雾传感器,KG5009

17、型风筒传感器。中国移动、联通信号已覆盖矿井整个区域,矿井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均配备有移动电话。矿井对外有两部直通电话,行政与调度通讯系统合用一台KT295型数字调度通讯主机,井上电话机分别安设在主皮带机房、主通风机房、副斜井绞车房、地面变电所、火药库、生产调度室及其它相关科室部门。井下采用本安型电话机,分别安设在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井底车场、主水泵房、中央变电所及采区变电所等井下生产场所。(六)、地面生产系统矿井工业场地未设筛选设施,原煤经主斜井提升出井后通过溜槽卸入地面皮带,由皮带沿皮带栈桥卸入地面储煤场,原煤可直接装车外运。储煤场四周设置防尘网,有效容量16000t,可储矿井6天产

18、量。矿井地面辅助设施主要布置机修车间、坑木场、材料库、灯房浴室、综合办公楼等,副井口设有平车场,布置有窄轨系统,窄轨系统直接与机修车间等地面建筑物相通。第三节 资源条件一、井田地质勘探程度及地质报告批准文号由晋中市煤田地质勘探队2010年提交的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经晋煤行发20101220号文予以批复。该报告论述了地层、构造、煤层、水文地质及其他开采条件等,井田地质勘探达到了勘探程度。二、地质构造1、地层井田内大部分黄土覆盖。根据地面及柏沟煤矿钻探工程揭露的地层资料,本区发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

19、、上统上石盒子组以及第四系。(1)、奥陶体系中统峰峰组(O2f):区内揭露最大厚度为48.38m。其主要岩性为深灰黑色、青灰色厚层状石灰岩,质纯,裂隙发育,常有方解石脉填充。(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平行不整合于峰峰组地层之上,沉积厚度6.76-12.20m,平均9.94m。主要岩性为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铝土岩。全区沉积厚度变化不大。(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整合于本溪组地层之上,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沉积厚度77.63-107.12m,平均厚度91.82m。本组主要岩性由煤层、泥岩、砂质泥岩、石灰岩及砂岩组成。底界砂岩(K1)为灰色中细砂岩,局部相变为粗砂岩、砂

20、质泥岩,全区发育稳定的三层石灰岩,及三层稳定煤层,本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动植物化石比较丰富。据其岩相岩性及古生物组合对比,将本组地层分为三个岩性段:太原组下段(C3t1),从K1砂岩底界到K2灰岩底界,厚度15.88-21.21m,平均17.74m;太原组中段(C3t2),从K2灰岩底界到K4灰岩顶界,厚度29.04-33.94m,平均31.21m;太原组上段(C3t3),从K4灰岩顶界到K5砂岩底界,厚度24.92-37.82m,平均34.75m。(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连续沉积于太原组地层之上,以滨海沼泽泻湖相为主,沉积厚度42.78-55.50m,平均厚度48.48m。主要岩性

21、由煤层、泥岩、砂质泥岩、中细砂岩组成。底部为灰、灰黑色中细砂岩,不稳定,厚度变化大。本组为含煤地层,发育较稳定及不稳定煤层2-3层。(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连续沉积于山西组地层之上,为陆相沉积地层,厚度为87.50-110.58m,平均厚度为101.88m。主要岩性有泥岩、砂质泥岩、泥岩及中细砂岩。(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连续沉积于下石盒子组地层之上,为陆相沉积,井田内沉积不全,最大残余厚度112.57m。主要岩性由砂岩、砂质泥岩组成。(7)、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不整合于各老地层之上,中更新统以棕黄红色粘土、亚粘土为主,含粗砂及钙质结核层,主要岩性为棕黄

22、色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等,垂直节理发育,易形成冲沟和陡壁,厚度0-50m,平均28m左右。2、井田构造井田构造形态基本为一宽缓的褶皱构造为主,北部为轴向北东-南西的向斜构造(S1),枢纽向西仰起。井田中部为轴向北东-南东的背斜构造(S2),枢纽向北西倾伏。在井巷开拓中未发现断裂构造现象。在井巷开拓中揭露12个小陷落柱。平面形状均为近圆或似椭圆形,规模不大,长轴3050m,短轴2530m。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构造。(1)、向斜S1井田主、副斜井一线以北。北中部向斜轴向为NE70,向斜枢纽在北东部向下倾伏,在西南部向上抬起,延伸长度1550m,西翼较陡,倾角65,倾向北东,东翼较缓,倾向北东,为

23、一宽缓的不对称倾伏向斜,两翼出露地层分别为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地层。该向斜地表发育不明显。(2)、背斜S2位于井田中部,背斜轴向NE42SE35,背斜枢纽在北西部向下倾伏,东南部向上抬起,延伸长度1300m,两翼倾角30出露地层西南部为山西组地层,东北部为下石盒子组地层。(3)、陷落柱井田内陷落柱较发育,现查明有12个,长轴2050m,短轴2030m。三、煤层及煤质、煤层1.含煤性井田内煤层发育比较齐全,根据地层岩石组合特征,煤发育程度 和可采情况划分为二个煤层组,自下而上有太原组含煤组,山西组含煤组,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均赋存于山西组含煤组和太原组含煤组 。主要可采煤层分布于山西组的中下部及

24、太原组的中下部。现将太原组、山西组含煤组的情况分述如下:(1)太原组(C3t)下含煤组煤层发育齐全,是本井田主要含煤岩组,煤层埋藏较深,保存良好。本组共含煤7层,井田内10+11号煤层厚度大,厚度2.87-5.49m,平均4.56m,层位稳定,是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9号煤层厚度0-1.48m,平均1.10m,层位较稳定,为井田内大部可采煤层;8号煤层不稳定,厚度0.10-0.40m,平均1.31m,在井田内属不可采煤层;7号煤层,较稳定,厚度0.40-0.80m,平均厚度 为0.56m,为井田内零星可采煤层;5号煤在全井田范围内厚度0-1.04m,属不稳定的零星可采煤层;4号煤层在井田范围内较

25、稳定,厚度0-1.48m,为全井田大部可采煤层;(2)山西组(P1s)上含煤组该组煤层较发育,是本井田重要含煤岩组。共含煤层或煤线3层,其中1号煤层较稳定,变化亦大,一般为0.16m,属不可采的薄煤层; 2号煤比较稳定,分布广泛,厚度变化小,一般为0.70-0.75m,平均0.73m,属全井田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2下号煤层在全井田范围内较稳定,厚约0.20-0.80m,平均0.53m,属不稳定的零星可采煤层。2.可采煤层井田内可采煤层自上至下有2号、4号、9号、10+11号共计4层。(1)、2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部,俗称“明四尺”,上距K8砂岩平均31.40m;下距K7砂岩平均11.38m。煤层

26、厚度0.700.75m,平均厚度为0.73m,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为单层,直接顶板为黑色泥岩,局部为中细粒砂岩;底板为灰黑色质脆泥岩,局部为细粒砂岩。为本井田稳定可采煤层。井田内2号煤层开采殆尽。(2)、4号煤层位于太原组顶部,K7砂岩为其顶板,煤层厚度0.70-1.48m,平均厚度0.99m。该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为单层,厚度变化不大,为井田内稳定的可采煤层。井田内4号煤层被小煤窑破坏,已基本采空。(3)、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当地俗称毛四尺。K2灰岩一般为其直接顶板。煤层厚度0-1.48m,平均1.10m。该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为单层,且厚度变化不大。底板岩性为泥岩及细粒砂岩和砂质泥岩。

27、综上所述,此煤层层位较稳定,分布广泛,埋藏较深,保存良好,厚度变化不大,是本井田较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4)、10+11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中部。上距K2灰岩5.27-7.6m,平均5.35m;下距K1砂岩平均12.92m。该煤层当地俗称大炭,相当于灵石霍县区的大炭及崔家沟井田的大炭层位。该煤层厚度2.87-4.20m,平均3.44m。煤层结构复杂,一般分为3-4层。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或细粒砂岩。此煤层层位稳定,分布广泛,埋藏较深,保存良好,厚度变化不大,是本井田稳定可采的厚煤层。采煤层特征表地层煤层号平均厚度(m)平均层间距(m)结构夹矸数稳定性可采性顶板底板山西组20.70

28、0.750.7312.8218.7716.24简单0稳定全区可采泥岩泥岩太原组40.701.480.99简单0稳定可采泥岩泥岩62.2363.1062.67901.481.10简单0较稳定大部可采石灰岩砂质泥岩4.358.805.3510+112.874.203.44复杂23稳定全区可采砂质泥岩砂质泥岩13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煤质1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1)物理性质井田煤层总体物理性质为黑色,沥青光泽,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型、光亮型,变质阶段为中等变质阶段,上部煤层变质程度较低于下部煤层。(2)煤岩特征1号煤层:黑色,半亮型,碎块状,粉末状。2号煤层:黑色,半亮型

29、,夹镜煤条带。2下号煤层:黑色,半亮型,光亮型、块状、碎块状、沥青、玻璃光泽。4号煤层:黑色,暗淡型、粉末状。5号煤层:黑色,暗淡型、碎块状、贝壳状断口。7号煤层:黑色,半亮型、碎块状、沥青光泽。8号煤层:黑色,光亮型、夹镜煤条带。9号煤层:黑色,半亮型、光亮型、碎块状、沥青玻璃光泽。10号煤层:黑色,半亮型、光亮型、块状、碎块状、沥青玻璃光泽,结构复杂。11号煤层:黑色半亮型,光亮型,夹镜煤及暗煤条带。碎块状,沥青光泽。2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2号煤:水分(Mad):原煤0.58-1.38%,平均0.98%;浮煤0.32%;灰分(Ad):原煤15.32-20.96%,平均18.14%;浮煤5.

30、81%;挥发分(Vdaf):原煤30.44-31.48%,平均30.96%;浮煤31.53%;全硫(Std):原煤0.54-0.75%,平均0.65%;浮煤0.57%;发热量(Qgr.d):原煤30.66MJ/kg;浮煤34.28MJ/kg;粘结指数102;结果表明,2号煤层浮煤为特低灰、低硫分肥煤(FM)。、4号煤:水分(Mad):原煤0.52-1.56%,平均1.04%;浮煤0.24%;灰分(Ad):原煤22.89-33.97%,平均28.43%;浮煤7.22%;挥发份(Vdaf):原煤29.81-33.97%,平均31.89%;浮煤27.52%;全硫(St.d):原煤1.58-2.37%

31、,平均1.97%;浮煤1.45%;发热量(Qgr.d):原煤27.15MJ/kg;浮煤33.61MJ/kg;粘结指数100;4号煤层浮煤属低灰、中高硫分肥煤(FM)。、9号煤:水分(Mad):原煤0.89% -1.06%,平均0.96%;浮煤0.65% -0.80%,平均0.73%;灰分(Ad):原煤22.15%-25.30%,平均23.73%;浮煤4.15% -6.41%,平均5.28%;挥发分(Vdaf):原煤26.79%-29.56%,平均28.18%;浮煤24.78% -26.15%,平均25.47%;全硫(St,d):原煤1.69%-1.78%,平均1.74%;浮煤1.35% -1.

32、42%,平均1.39%;胶质层指数: Y值26.0-27.0mm,平均26.5 mm;高位发热量(Qgr,d):原煤26.03-27.25 MJ/kg, 平均26.64 MJ/kg;浮煤33.32-34.20 MJ/kg, 平均33.76 MJ/kg 粘结指数(GR.I):浮煤86-89;焦渣特征(CRC):6-7;9号煤浮煤为特低灰-低灰、中高硫分的肥煤(FM)。、10+11号煤:水分(Mad):原煤0.43-0.95%,平均0.69%;浮煤0.48%;灰分(Ad):原煤24.59%-31.68%,平均28.14%;浮煤5.18%;挥发分(Vdaf):原煤26.05%-31.89%,平均28

33、.97%;浮煤25.18%;全硫(St,d):原煤1.83%-2.96%,平均2.40%;浮煤1.93%;胶质层指数: Y值28.00mm,X值38.00mm;高位发热量(Qgr,d):原煤24.00 MJ/kg;浮煤34.73 MJ/kg;焦渣特征(CRC):6;粘结指数(GR.I):浮煤92;10+11号煤为特低灰、高硫分肥煤(FM)。井田内可采煤层煤质特征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煤层号Ad(%)Vdaf(%)St.d(%)Y(mm)Qgr.d(MJ/kg)粘结指数煤类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原煤浮煤原煤浮煤原煤浮煤浮煤原煤浮煤浮煤21

34、5.32-20.9618.145.8130.44-31.4830.9631.530.54-0.750.650.5730.6634.28102FM422.89-33.9728.437.2229.81-33.9731.8927.521.58-2.371.971.4527.1533.61100FM922.15-25.3023.734.15-6.415.2826.79-29.5628.1824.78-26.1525.471.69-1.781.741.35-1.421.3926.0-27.026.526.03-27.2526.6433.32-34.2033.7686-8987.5FM1024.59-31

35、.6828.145.1826.05-31.8928.9725.181.83-2.962.401.9328.0024.0034.7392FM17晋中市煤炭规划设计研究院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00101工作面开采设计3、可选性(1)9号煤可选性根据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采集9号煤层煤样送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煤炭筛分浮沉试验,采用“分选密度0.1含量法”对9号煤可选性进行了评定。根据实际需求,以精煤灰分4%、5%为基准值进行评定。不同灰分浮煤产品的0.1含量和可选性结果如下:浮煤灰分4%时,全样产率为83.769%,分选密度为1.380g/cm3,0.1含量为36

36、.99%,属难选等级;浮煤灰分5%时,全样产率为83.769%,分选密度为1.64g/cm3,0.1含量为1.66%,属易选等级。9号煤可选性曲线图9号煤可选性曲线(2)10号煤可选性根据夏门煤矿徐家庄矿井10号煤层筛分浮沉试验结果(1991.7)评价如下:筛分试验:煤样粒度产率以0.5-0mm级最高为24.98%,占50-0mm(自然级)的26.28%;6-3mm为20.16%,占21.29%。25-13mm灰分(Ad)含量最高为36.34%,次为50-25mm灰分为35.62%。硫(St.d)含量最高为50-25mm级6.79%,次为50mm级为4.83%。水分(Mad)含量最高为3-0.

37、3mm级为1.12%,次为0.5-0mm级为1.10%。浮沉试验:据50-0mm(自然级)综合整理各级试验结果,其可选性见表2-1-3,大于50mm破碎级其可选性结果见表2-1-4。由表2-1-4可见10号煤的可选性属于难选煤类型,其中3-0.5mm、25-13mm粒度为中等可选煤。从破碎级表看属难选煤类。小于50mm破碎级可选性评价表粒度(mm)0.1含量法(%)浮煤回收率级别(%)中煤量法(%)原煤灰分(%)50-0.530.3难选53.58良等46.42很难选27.6250-2534.4难选35.35低等64.65很难选35.6225-1327.8中等可选39.71低等50.29很难选3

38、6.3413-631.3难选52.08良等47.92很难选29.716-332.7难选59.70良等40.30很难选23.523-0.526.5中等可选71.66优等28.34难选17.36大于50mm破碎级可选性评价表粒度(mm)+0.1含量法(%)浮煤回收率级别(%)中煤量法(%)原煤灰分(%)50-0.538.4难选61.77良等57.61很难选19.7150-2545.5极难选65.13良等34.47很难选15.5525-1334.3难选44.85中等55.15很难选30.5113-626.7中等可选60.64良等39.36很难选23.896-325.1中等可选73.37优等26.63

39、难选16.903-0.523.8中等可选82.10优等17.90中等可选11.95综上,10号煤的可选性属难选煤。浮煤回收率属良等。4、煤质及工业用途评价井田内各批采煤层按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工艺性能及煤种,本井田各煤层均为炼焦用煤(以往各煤矿原煤都以炼焦用煤销售),也可作为炼焦配煤,同时也是良好的火力发电、工业和民用锅炉燃煤。四、井田水文地质1、地表水系井田范围内没有大的地表水体。矿区位于交口河上游支沟,井田内发育冲沟,各沟谷基本常年无水,仅在雨季汇聚短暂性洪流,属季节性沟谷河流。矿井工业场地位于井田北中部。矿井采用斜井-竖井开拓方式,主斜井、副斜井位于井田北中部,回风竖井位于井田北部。工

40、业场地标高约900-925m,主斜井、副斜井及回风立井标高分别为899.93m、890.89m、1009.38m。据调查,工业场地位于最高洪水位863m线以上,工业场地内主、副井口及主要建筑标高位于场区沟底标高5m以上,工业场地地面径流排水线路短捷顺畅,故雨季地表径流一般不会对工业场地井口安全造成威胁。在冲沟没有堵塞、能够正常泄洪的条件下,洪水一般不会对工业场地及井口造成威胁。2、主要含水层井田内的含水层主要有中奥陶统石灰岩含水层、上石炭统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下二叠统山西组含水层、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第四系孔隙含水层。现将各含水层分述如下:、中奥陶统石灰岩含水层本含水层井田内

41、没有出露,该含水层以石灰岩为主,含水层上部发育有50余米的深灰色石灰岩,常有浅灰色黄色白云岩斑点。此石灰岩下方有10m厚的灰色泥岩,泥岩与薄层状砂质泥岩互层,下部产有石膏矿层,根据该区域地质资料,奥陶含水层富水性中等,按万分之九水力坡度推测本井田奥灰水位标高559.5562.5m。井田内9、10+11#煤层底板标高650820m,井田内9、10+11#煤层底板等高线高于奥灰水位,因此奥灰水对9、10+11#煤层开采没有影响。、上石炭统太原组石灰岩含水层上石炭统太原组地层在井田内平均厚度约80.47m。除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外,有三层发育良好且易被水溶解的海相石灰岩(K2、K3、K4),总

42、厚度约16.79m,为本组主要含水层。本井田无揭露该含水层资料,仅据区域取芯钻孔简易水文资料进行评述。K2灰岩裂隙含水层:区内广泛分布。为主要可采煤层9#煤的直接顶板含水层,有溶蚀现象。据本井田北东部山西灵石天聚柏沟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调查,K2石灰岩富水性强。K3石灰岩裂隙含水层:区内广泛分布。据本井田北东部山西灵石天聚柏沟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调查,K3灰岩富水性强。K2、K3、K4三层灰岩区内未做抽水试验,这里仅用钻孔取芯资料和钻孔简易水文资料,及周边矿井资料,该含水层组透水性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及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山西组地层厚度为48.48m。在井田内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多以中、细砂岩为主,且不稳

43、定,石盒子组厚,砂岩较多。砂岩局部裂隙发育,具有一定含水性具承压性,根据尤家山124号水文孔对山西组和石盒子组段进行混合抽水试验,水位标高801.54m,水质类型HCO3Cl-CaMg型,pH值7.67.9,单位涌水量0.027L/s.m,渗透系数0.0465m/d,属弱富水性含水层。、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受基岩岩性和地形地貌影响,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含水性随风化裂隙的发育程度而异,该含水层可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及松散含水层补给,含水较丰富,但含水差异性较大。、第四系孔隙含水层第四系孔隙含水层由细砂、中砂、以及砂砾组成。含水性由砂、砂砾的发育程度而定。据动态观测资料,其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崔家沟井

44、田位于本井田东北15km处,据省煤田地质局144队在邻区崔家沟井田5、7号孔对第四系冲积层抽水试验表明,钻孔单孔涌水量7.7827.00m3/d,渗透系数为0.3981.177m/d,水质为HCO3SO4-CaMg2+型淡水;PH值为7.5-7.7。含水层含水性较弱。3、隔水层特征、中上更新统亚粘土隔水层含大量钙质结核,覆盖于各含水层上,一般大气降水不能直接入渗补给地下水。、各含水层之间的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隔水层为各含水层之间的主要隔水层,隔水性良好。、本溪组泥岩、铝土泥岩隔水层本组含泥岩、铝土泥岩等隔水性能良好的岩层,可有效阻隔奥灰含水层与太灰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是太原组和奥陶系含水层

45、间水力联系的天然屏障。4、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本井田位于郭庄泉域中部,属区域岩溶水径流区,地下水总体流向为由北向南。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岩溶裂隙含水层组在井田南边界处有出露,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顺岩层倾向迳流,部分由矿井水排泄。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在裸露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一部分沿层面裂隙顺层径流,向南排出区外,加入区域裂隙水循环,一部分在基岩出露区以下降泉形式排泄于井田沟谷中。5、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井田内地表水体井田外汾河及其支流交口河距井田较远,河水对矿井开采没有影响。矿井工业场地内建筑物及井口标高均高于沟底5m以上,故雨季沟谷汇集的洪水对矿井工业场地一般没有威胁。井田内在有基岩露头(P2s、P1x)的沟谷内,雨季洪水对煤层的开采有影响,可使矿井涌水量在雨季明显增大。、构造对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井田内没有发现断层,有12个陷落柱,陷落柱对煤矿充水有直接影响:陷落构造破坏地层的完整性,沟通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降低岩石的力学强度。造成矿井容易突水的软弱带,使煤层与含水层接近或接触,同时陷落带可以成为矿井导水通道,陷落带水可成为矿井的直接充水水源。、矿井涌水情况井田内及相邻矿井涌水量情况见矿井排水量统计表矿井排水量统计表煤矿名称生产能力(kt/a)正常排水量(m3/d)最大排水量(m3/d)开采煤层本矿井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6001201689相邻矿井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