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22964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4.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ppt(8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电子版,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 第三章 道家思想的嬗变和墨家、法家思想的 兴衰第四章 佛道二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和养生健身方法 第六章 中国古代的文学和艺术 第七章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教育 第八章 中国古代的地域沿革和典章制度 第九章 中国古代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目 录,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和研究范围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和特征第四节 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第一章 总论,文化的定义国内外有200余种。广义的文化即文明,包括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一般指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成

2、果。“文化”一词在古代中国指“以文教化”,与武力相对应,即“文治武功”。最早出自易贲卦的彖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包括文治、教化、礼乐、典章制度等。现代意义的文化来自拉丁文Cultura,并由日文转译到我国。涵义是:代表一定民族特点的,反映一定历史阶段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具有知识价值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涵盖哲学、宗教、文学、史学、艺术、美术、科技、教育、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典章制度,在形态上划分,有原始文化、奴隶制文化、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类型。,一、文化的涵义,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和研究范围,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范围,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氏族社会晚期、至少是周秦以

3、来到五四时期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汉族为主体、包括其境内56个民族长期创造的精神财富,即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华夏文化。它以封建文化为主导,以儒学文化为主干。,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流变和分期,氏族社会晚期,中国存在三大民族集团,即河洛民族(华夏集团,以仰韶文化为代表,是秦晋文化、中原文化的摇篮)、海岱民族(东夷集团,以大汶口文化为代表,是燕齐文化、邹鲁文化的发祥地)、江汉民族(苗蛮集团,以河姆渡文化为代表,是吴越文化、巴楚文化的源头)。,一、原始文化传统文化的孕育期,进入奴隶社会的商周,宗教唯心论和朴素唯物主义萌发。殷商奴隶主利用和改造原始宗教,周代以“德”损益天命,论证“君权神授”。尚书洪范把

4、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构成物质的基础,形成了朴素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论;易经用(-)爻和()爻表示阴阳对立,经过排列组合成64卦,对辩证法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春秋战国(即先秦)时期,产生了强烈的人文意识,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观察体验,形成各具特色的学说,百家争鸣,蔚为壮观,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格局。,二、奴隶制文化 传统文化的雏型期,三、封建文化传统文化的定型期,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统一是在秦汉时期,带有制度化、模式化和程序化的特征。董仲舒对儒学进行全面改造,使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隋唐时期的佛教和道教发展为大宗,唐宋两代的文学处于世界的最高水平,科技在15世纪以前

5、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由于儒家思想受到宗教文化的挑战,适应强化儒学需要而产生的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产物,带有浓厚哲理性和思辩性,为封建政治服务的自觉性。,四、近代文化传统文化的转型期,伴随着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开始了西学东渐的过程,中西文化发生了激烈碰撞。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期间,传统文化既受到严重冲击,又受到各种影响,使中国文化带有新旧杂陈,“死的要拖住活的,新的要突破旧的”的特征。,第三节 传统文化的结构、类型和特征,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构 文化结构包括多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其中,物质文化是表层的(谓之“形而下”或“器”),观念文化是深层的

6、(谓之“形而上”或“道”),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处于二者之间,可看作中层结构。,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传统文化以人伦关系为出发点,强调知识与道德相统一;以惩恶扬善为宗旨,强调教化的作用;以忠、孝为是非标准,强调惩恶扬善,其内容和方式,无不与趋善求治的总目标相联系。因为所有的政治原则都从道德原则中推导出来,它属于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型。且伦理学说与政治学说融为一体,又可归属于以“求治”为目标的政治型。,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传统文化以专制体制为依托,文化功能被政治功能所淡化;文化专制和思想僵化,导致文化发展缓慢;敬畏君主、蔑视臣民,使得民族素质不高。加上传统文化处于辽阔的国土和半封闭的地

7、理环境之中,因而具有丰富的多元状态和独立的、自成体系的的人文内涵。总之,传统文化的特征:一是重整体,具有系统性;二是重人伦,具有教化功能;三是重传承,能够保持和发扬。,第四节 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从未间断,受西方文明冲击也不泯灭。不但陶冶了历代中国人,而且影响涉及日本、朝鲜、东南亚及海外华人圈。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是世界上自成系统、独具特色的文化,给我们以无比的自豪、自信和自尊。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不是发思古之幽情,食古不化,复兴儒学,而是为了把握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特质,进行吸收和改造,建构社会主义新文化,使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

8、民族文化之林。我们以此进行爱国主义和基本国情教育,可以立足中国化,推动现代化;反对民族虚无主义,抵制殖民文化。,一、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既相冲突,又相契合。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求是务实的精神,在建设现代化的今天,鼓舞人们不畏艰难曲折,朝着理想境界迈进。中华民族贵和持中、正道直行的精神,对社会秩序的和谐安定有积极的意义。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的思想,启发领导干部为人民服务。传统文化中平均平等的思想,强调维护劳动人民的物质利益。学习它,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有助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有助于实现祖国统一。,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对传统文化的态

9、度,既不能简单肯定,也不能简单否定。学习的方法,总的说是古今中外,应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批判性地继承,创造性地发展。具体地说:一是立足本国,面向世界,比较鉴别,分析综合;二是中西融化,勾通互补,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实现既是复兴、又是创新的目的。,第一节 儒家学派的初创先秦儒学人情化第二节 儒家思想的第一次改造两汉经学神学化 第三节 儒家思想的第二次改造宋明理学哲理化第四节 清代实学和近现代新儒学第五节 儒学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一、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及其仁礼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干之一,产生于 春秋战国之际,以孔子(孔丘)为代表,经典

10、为 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和尚书礼记乐经春秋)。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出自尚书“予仁若考”,指美好的品德。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他以仁释礼,仁礼结合。“礼”首先指社会政治制度,其次指伦理道德规范。从政治作用看,仁是礼的精神支柱;从修养主体看,恭、宽、信、敏、惠是实现仁的具体要求;从血缘关系看,孝悌是为仁之本;从人我关系看忠恕是为仁之道。“仁学”即“人学”,其特点:一是服务国家政治,二是植根血缘基础,三是强调伦理本位,四是重视主体能力,五是抑制个性欲望。,第一节 儒家学派的初创先秦儒学人情化,二、孟子的仁政说和性善论,孟子(孟轲)发展和完善了孔子“仁”的学说,提出“以德王天下”,反映

11、出伦理本位的人本主义思想。其仁政学的内容:制民之产,保民而王,民为邦本,民贵君轻,他还以此区分“以力服人”的霸道和“以德服人”的王道。仁政学的基础是性善论,内容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追求礼义仁智,必须以义为荣,以利为耻。,三、荀子的隆礼重法和性恶论,荀子(荀况)将先秦儒学发展到新阶段,不仅承认事物发展有客观规律,而且强调主体能动作用。这种对社会历史责任感的弘扬,是中华民族刚健进取精神的反映。他从“性本恶”出发,认为经过学习和教化,“人皆可以为尧舜”。他主张“隆礼重法”,强调礼在为人、做事、治国方面的作用,礼是法的根据,法的总

12、纲;法是礼的体现,礼的确认。只讲礼义,不讲法度;只重教化,不重刑罚,不足以维护统治。,第二节 儒家思想的第一次改造两汉经学神学化,一、董仲舒的神学思想和三纲五常伦理观 儒学由先秦百家争鸣的一家变为“独尊儒术”,由民间学说变为官方意识,经过了董仲舒的改造。他以奉天法古为旗号,先王之道为楷模,宣扬王权神授,建构了天人感应为核心、阴阳五行为骨架的神学体系。他写春秋繁露,为三纲五常的始作俑者。他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作为建立法度、化民成俗的根本,为封建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为以儒为宗的文化提供了蓝本。其理论以父子夫妻的家庭关系为依据,以封建宗法制为基础,以君亲、忠

13、孝为纽带,以移孝作忠为目的,实现家族政治化和国家家族化。在义利上,他提倡“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维护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在政治上,他主张礼乐教化、德政为主、刑罚为辅。在思想文化上,他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完成了统一思想的最后一道工序。,二、谶纬神学与无神论之争,谶符依附于鬼神,纬语假托孔子,旨在发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天子受命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而“五百年必有王者兴”是亡国之君失“仁”。地震、洪水、旱灾皆有“天意”,是上天对人间暴政的警告。无神论者王充在论衡中,批判了官死星落,人死为鬼,认为人死形灭,如“无烛燃之火”,物死不能为鬼,人为何灵魂转世?,第三节 儒家

14、思想的第二次改造-宋明理学哲理化,一、周敦颐与宋明理学的发韧 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产物,主要讨论“性与天道”。理学的开山祖师、濂溪学派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描绘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宇宙生成模式,易通和爱莲说则阐述了关于人性论和道德论的问题。他吸收佛学和道家的思想,把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阴阳五行学说融为一体,对宇宙万物的生成和变化,以及封建人伦道德等,作了系统的说明,启迪了张载、二程等门生作进一步的探索。,二、张载的“气本论”和二程的“理本论”,关中学派张载以“气”为最高范畴的本体论,从世界观的高度,对人性起源、善恶归属作了论证,把人性区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

15、”。他对天文、历算有较深研究,发展了周敦颐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洛阳学派二程(程颐、程颢)则把周敦颐的唯心主义成分推向极端,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因为三纲五常是天理,是至善的天地之性,与之对立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六欲,皆在扫除之列。他们还将封建纲常由道德论上升到本体论,以“下顺乎上,阴顺乎阳”作为封建专制主义新的理论根据。,三、朱熹集宋明理学之大成 闽学派朱熹把“理”作为其学说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是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之先的精神本体,万事万物,皆由此而派生出来。他主张格物致知,穷理灭欲,并以伦理观为核心,融儒道释为一体,给传统儒学赋予了哲理性和思辨性,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精制,形成了以“

16、理”为本的天人合一宇宙观。他发展了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并以“三从四德”(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相补充。朱熹著作甚丰,且致力于讲学授徒,所注释的四书五经成为此后历朝的科举教材,实现了对儒学“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的第二次改造。,四、陆九渊、王守仁的“心本论”,陆九渊(象山)继承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主张“心即理”,一生致力于构造以“心”为本的思想体系,与朱学形成对立。王守仁(阳明)在认识上强调“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在政治上强调“欲破山中贼,先破心中贼”。陆王心学提出“心外无物”(也无事、无理、无学),将程朱理学的心物(知行)观发展为体系完备的主观唯心主义。,

17、第四节 清代实学和近现代新儒学一、以“经世致用”为宗旨的清代实学 代表者有清初三先生(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和晚清二大儒(龚自珍、魏源),以及曾国藩。黄宗羲提出“工商为本”和“天赋人权”,对封建制度作了否定。顾炎武面向现实,提倡“经世致用”。集古代学术之大成者是王夫之,把古代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发展到最高水平。龚自珍正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其历史观表现出发展进化的思想。魏源编纂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希望找到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曾国藩背负几千年的文化传统,铸造了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偶像;又用实际行动第一个打开了学习西方的窗口,成为洋务运动的奠基人。,二、处于中西文化冲突中的近现代新儒

18、学,近代欧风美雨袭来,传统文化的消极面显得十分突出。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从西方学来自由、平等、博爱。多种思潮激荡,在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关系上作出了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五四知识分子批判旧传统功不可没,但也留下教训:一是功利主义,排斥一切与富国强兵无关的人文精神;二是全盘西化,简单否定传统文化。五四以来,梁漱溟、张君劢、冯友兰、贺麟、熊十力等国内新儒家,推崇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力图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中,保持中国文化的本体地位。50年代以来,钱穆、唐君毅、牟宗三、杜维明等海外新儒家,奔波于世界各地宣传儒学,并用西方哲学的方法解析中国文化,“援西学入儒”,以重新建构中国本位文化。新儒家有强烈的民

19、族文化本位意识,认为中道高于西器,鼓吹“返本开新”,实现“儒学现代化”。他们视野开阔,但政治立场保守,面对世界大潮显得无可奈何。,第五节 儒学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历史地位 一、儒学文化的基本特征,将天人相应的世界观、君民相维的政治观、上下相依的伦理观融为一体,以伦理道德为核心、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是传统文化的共同特征。儒学文化具有早熟性、独立性和内向封闭性,强调群体观念、向心观念和中庸观念。其基本精神以人伦关系为出发点,以入世进取心理为基础,以礼教名分为中心,以人文主义为内核,极少宗教色彩。其主导思想是民族精神,代表了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这种精神:一是担负历史责任、注重整体利益,二是崇尚气节、正道直

20、行,三是求是务实、自强不息,四是讲求道义、关心他人,五是贵和持中、宽忍平和,六是豁达乐观、以道制欲。儒学文化虽对社会发展产生过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许多糟粕,如重政治、轻商贾,重仕途、轻科技等,给历史的中国和现实的中国都带来了负面影响。,二、儒家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哲学模式,儒家追求“天下大公”的大同境界,“大同”出自礼记礼运篇。理想人格是圣贤,能圣必然贤,贤则可通圣。对统治者而言,以圣王为追求目标,榜样是尧、舜、禹、汤、文、武;对士大夫和庶民而言,以贤君子为行为典范,榜样是周公、孔、孟、萧何、诸葛亮、曾国藩。“内圣外王”出自庄子天下篇:内圣指内在修养,对善的领悟,对德的把握;外王指修养所得,推广于社

21、会。三纲八目是实现内圣外王的修养论,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明德是根本,亲民是手段,知止是界线;八目即“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由小到大、由个体到群体的修养方法,构成封建政治哲学体系。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和为贵”,修养途径是穷独兼达、正己正人,既积极进取,又洁身自好。,三、儒家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在封建社会中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信仰,避免了整个社会陷入宗教迷狂。儒学提倡用世进取、兼济天下,讲究修齐治平,即使是在佛教、道教极盛的南北朝和隋唐,依然起着支撑整个社会的主导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无神论倾向,对社会的

22、稳定和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儒学具有重视气节、操守的传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为鼓舞人们自觉维护正义、忠于民族国家的精神力量。,第三章 道家思想的嬗变和 墨家、法家思想的兴衰 第一节 道家思想的形成和嬗变 第二节 道家的人生哲学和儒道互补的原因 第三节 由显而绝的墨家及其人生哲学 第四节 由显而隐的法家及其人生哲学,第一节 道家思想的形成和嬗变,一、无为而无不为的老子 老子(李聃)是古代唯物论的开山祖,把“道”看成客观存在和不断运动的物质实体,用“有”和“无”这对范畴说明宇宙本原。老子即道德经认为世界的生成模式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什么是“道”呢?“道可道,非常道”,“天下

23、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为万物之宗,他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人伦效法自然。辩证法思想丰富,如“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老子代表小私有者,政治主张是小国、寡民、轻税、无为而治,“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互往来”;他提倡少私寡欲,认为物质和精神文明都腐蚀人心、败坏风气。总结处世“三宝”:一是慈,二是俭,三是“不敢为天下先”。其思想在养生方面积极,但政治上消极,反映了对春秋战乱的抗议,对原始公社的召唤。,二、作逍遥游的庄子,庄子(庄周)把仁义看作万恶之源,违反人的自然本性,主张恬淡虚静,不为名利所惑。他看破红尘,想遁于外世,作逍遥游。他治学严谨,主

24、张“吾生有涯而学无涯”。相对主义是庄子的方法论,因而产生了比老子更加彻底的虚无主义。庄子(即南华经)中的寓言故事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但其社会观和人生观则是消极的。,三、道家思想的流变,黄(帝)老(子)之学是道家的延伸,曾昌盛于汉初,代表作是淮南子。魏晋南北朝儒学衰微,玄风蔚然,士人谈的是老庄,言的是虚无,这种文化思潮被称为玄学。隋唐奉老子、庄子、易经(合称三玄)为经典,道家思想已转型为道教理论。,第二节 道家的人生哲学和儒道互补的原因,一、道家的人生哲学模式 道家的理想人格是隐士,追求原始质朴人生。道家不重人道重天道,其总原则是“少私寡欲”,“无为不争”,以“全生葆真”为人生旨趣,以超然物外的态

25、度与世俗相处。它重视生命,以及对贪欲的批判和鄙弃,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二、儒道互补的内在原因,儒道两家的外在特征分属阳刚与阴柔,人生态度则分属进取与退守、入世与出世。前者倾心于庙堂参政,后者钟情于山林隐居。知识分子大多热衷参政,失意时才肯退居山林,即在台上是儒家,在台下是道家。儒家重群体,肯定现实,以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事业;道家重个体,抨击君主、鄙弃物欲、诋毁文明。儒家是封建社会的正统,佛、道只起辅助作用,必然向儒学靠拢。儒家吸收佛、道思想,创立了宋明理学,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就受其影响。易经本为儒家所作,却成为道教经典。,第三节 由显而绝的墨家及其人生哲学,一、带功利主义色彩的墨家学说

26、 墨家以墨子(墨翟)为代表,反映小生产者的利益,有强烈的平民意识。他认为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其学说的核心是“兼爱”,他主张“爱无差等”,“兼以易别”,实行无差别的“仁爱”;主张“非攻”,反对战乱和掠夺;强调相互间的义务,主张义利并举,平均平等。墨家的政治伦理观带有明显的利他主义色彩,无论爱人和利人,都首先从自己做起,而且其仁爱精神以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为基点,无论是尚贤、尚同,还是节用、节葬,都以求得社会和谐为宗旨,具有强烈的群体观念。墨家重视自然科学,多有发明创造,对光学、力学、几何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在唯物主义认识论和逻辑

27、学方面也独树一帜,一度是显学(当时流传的“不归杨,则归墨”是其证明)。,二、墨家的人生哲学模式,墨家的理想人格是义侠,具有视人为己的古道热肠,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理论形式提出功利主义原则的学派。在儒家那里,仁义与利是对立的,儒家的义与礼相联系、以礼为原则。墨家的义以礼为内涵,义利相通,讲求实惠。秦汉以后,墨家成为绝学的原因:一是反映劳动人民的利益,为统治者反对和儒家攻击;二是过于节俭,一般人难以接受。,第四节 由显而隐的法家及其人生哲学,一、为君主专制服务的法家理论 法家从“人性恶”出发,严格贯彻吏治,是一种专制主义的理论。因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作师,代表当时谋求统一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法家

28、重视农战,治国之要以农业为本。法、术、势是法家思想的基本内核,商鞅、申不害、慎到分别为重法派、重术派、重势派的代表,强调“法不阿贵”,“刑多而少赏”。韩非集法家思想之大成,不但提出“耕战论”,特别是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和“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其位”。法家形成了一个以维护中央集权国家为目的、以加强君主专制为核心的封建思想体系。,二、法家的人生哲学模式,法家的理想人格是英雄,具有强烈的群体意识,赞成在力量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血缘宗法制度作了否定。在封建专制政治中,儒家和法家分别扮演牧师和刽子手的角色,对封建统治的延续都起了重要作用。秦朝速亡,归罪法家。此后

29、,统治阶级明尊儒术,暗窃法家,儒法并用,王霸共举。,第四章 佛道二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一节 原始宗教与原始文化 第二节 道教的产生及其特点 第三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变和发展 第四节 儒道释合一及其人生哲学的异同,第一节 原始宗教与原始文化,一、万物有灵与多神崇拜 原始宗教是人类受到自然界沉重压迫、把自然力和自然物神化的结果。主要形式有: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等。为了解释自然界的变化及神奇力量,原始人受认识局限,只能通过简单类比,把自然物拟人化,认为“人死为鬼,树木有精;顽石能思,鸟兽会语;无物不神,无鬼不灵”。如古人以社稷代国家,社稷即土神和谷神,是人们祭祀的主要对象。,二、

30、图腾崇拜与巫术神话,图腾崇拜以某个自然物作为本氏族或部落的标志,巫术的思维水平略高于图腾。神话是人类童年的产物,它的产生宣告了人类从蒙昧、野蛮中苏醒,标志着人类思维从自然性向社会性迈进,如山海经的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和后羿射日;屈原的天问,既有哲理,又有神话。龙是中华民族的化身和标志,在龙的神话中,它能够驾驭一切动物,许多氏族和部落以它为图腾。图腾崇拜、巫术思维和神话,三位一体地构成了早期人类认识的重要形式,也构成原始文化的重要内容。,第二节 道教的产生及其特点,一、道教的形成和发展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宗教,与道家理论相通,奉老子为教主。诸神有大罗天玉皇大帝、玉清境元始天尊、上清境灵宝天尊、太清境

31、道德天尊,以及城隍、土地、山神、龙王、阎王等。道教的渊源是战国的神仙方士,最初形态为东汉张陵的“五斗米道”和张角的“太平道”。黄巾起义失败,太平道销声匿迹。张鲁投降曹操,五斗米道传到中原,遍及大江南北。葛洪创道教修炼法,以神仙养生为内、以儒术应世为外,儒道合一,向上层发展。陆修静和寇谦之肃整“三张伪学”,整顿组织,制定信仰谱系和科律斋仪,遂成南北天师。唐朝奉为国教,制定乐章规戒,与封建礼教紧密结合。经唐宋两代发展,南北天师道合为擅长符录法术的“正一道”,由龙虎山张与材主领三山符录。金元时期北方出现擅长丹鼎修炼的新教派“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集大成者邱处机,吸收佛教的“五戒”,必须出家。道教在

32、明清两代不受统治者重视,逐渐衰落。,二、道教的基本思想,道教积累和保存了大量经典文献资料,是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藏为道教经书总辑,分道经(包括经、图、记、录、法、律、集)和符两大类,三洞四辅十二部为其分类方法。道教吸收道家的神秘主义,教义的核心是神仙信仰。它以鬼神崇拜为基础,神仙可求为出发点,用方术追求“羽化”(即长生不死、登仙享乐),用祭祀醮仪祈福免灾,是一种泛神论宗教。它把“道”看成天地之根、万物之母,主张清净无为,重视养生(练内丹和炼外丹),争取生存和安乐,有积极意义。炼外丹失败,内丹术兴起,以人体为炉鼎,以精、气、神为药物,运用气功,使三者合一。它那“归真养朴,恬淡虚无,静以

33、养性,动静结合”的养生思想,以调息为主,配合按摩和气功引导的养生方法,可以调营卫、消水谷、排风邪、长血气,达到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目的。道教对发展古代的化学冶炼、医药健身、音乐艺术、民间习俗,也起了一定的作用。,第三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变和发展,一、佛教的基本思想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释迦牟尼创立,又称释教,奉如来为佛祖。诸神有五台山文殊、峨嵋山普贤、普佗山观音、九华山地藏王,以及弥勒佛、护法天神、四大天王、十八罗汉等。大藏经汇集其经典,由经(修行教义)、律(信徒守则)、论(解释和研究教理的著述)三部分组成,又称三藏经。基本理论包括四谛说(苦谛讲现实存在的苦、集谛讲痛苦的原因、灭谛讲消除的

34、方法、道谛讲达到净界的途径)、十二因缘说(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又称三世两重因果论或轮回思想)、业力说(众生因果报应和生死流转的动力,否定因果报应就等于否定佛教)、“三法印”(判断佛学的标准:诸行无常指万物变化无常,诸法无我指一切现象皆有因缘,涅磐寂静指进入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又可归结为戒、定、慧“三学”)。,二、中国佛教诸派及禅宗,印度佛教自东汉传入我国,首驻洛阳白马寺。南北朝以降进入全盛时期。由于习俗的差异和对经文的解释不同,我国的佛教主要分三派八宗。汉地佛教即大乘佛教,智岂创天台宗、玄奘创

35、法相宗、法藏创华严宗、吉藏创三论宗、善导创净土宗、道宣创律宗、善无畏创密宗、慧能创禅宗,为汉地佛教八宗。我国西南边疆的少数民族(如傣族)流传小乘佛教,不要求终生出家。在元朝统治者的支持下,藏传佛教(喇嘛教)在蒙古、藏族地区成为全民信仰的宗教。佛教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尤其在寺塔建筑、石窟雕塑、经文翻译等方面的贡献最大。,“禅”在梵语中为修行和智慧之意。慧能受托于弘忍,创立禅宗,称“六祖革命”。禅宗摆脱了繁琐的解释,可以不出家、不剃度、不念经,在寺外传教,用廉价快捷的方法吸引下层群众,是典型的中国佛教。其经典是坛经,把中国传统哲学融入佛教,如:以易经的元、亨、利、贞“四德”配佛教的常、乐、我

36、、净“四德”;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常”配佛教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不妄语“五戒”。它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又称佛心宗。北宗神秀主张“渐悟”,南宗慧能主张“顿悟”,殊途同归,皈依佛门。,第四节 儒道释合一及其人生哲学的异同,一、道教和佛教人生哲学模式的异同 道教和佛教的理想人格,都是做超尘绝俗、泯灭七情六欲的“超人”,追求人生的公平、和谐和快乐。但是,道教重视今世,以生为乐,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人们向自然作斗争;佛教追求来世,把死当做“解脱”,视万物为空无,人生无常,一切只是因缘的凑合,人不能把握现实,更无从进取未来,只能与世无争,随遇而安。,二、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原

37、因,儒、道、墨、法四家作为民族文化各自的一部分,儒法人道显赫,道墨天道昭著,儒道重义轻利,墨法强调功利。先秦四家在争辩中互相吸收,经过揉合,添以新质,凝聚成炎黄族类的理想人格,即民族精神。世俗化、人情化、伦理化的儒家,在汉以后成为正统。它以维护既存秩序为己任,以约束个体为着眼点,其思维模式两千多年无根本变化。佛教是舶来品,原主张“沙门不敬王者”,为在中国立足,被迫向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本土文化靠拢,在高于一切的皇权面前低下了“不敬”的头。道教吸收了道家神秘主义的内容,以儒术应世迎合统治者,必然吸收正统文化。封建王朝利用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教养身的不同功能,使其在维护统治方面互补,发挥整体合力作

38、用,推动了儒道释三教合一。,第五章 中国传统的道德修养和养生健身方法,第一节 传统思维方式和道德修养方法第二节 传统的养生和健身方法,第一节 传统思维方式和道德修养方法,一、传统的道德规范 封建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在立身方面是:诚实守信、勤劳节俭、中庸平和。在家庭方面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爱。在社会方面是:公忠、廉洁、仁政。这种道德人本主义,把道德实践提到至高地位,极大地促进了人们重情操、讲修养的自觉性。,二、传统的道德修养方法,一是强调伦理本位。在封建社会,父慈、子孝、妇从的家庭伦理观念,是君仁、臣忠、民顺的社会伦理观念的缩影。三纲五常这种由国到家再到身的训导,其层次由高到低、强调治

39、国必先修身,从整体效应看待个体修养。而修齐治平这种由身到家再到国的训导,其层次由低到高、强调修身才能治国,从个体修养求得整体效应。二是怀抱经世之志。以重政务为特征的经世思想,经过历史积淀,转化为普遍的社会心理。知识分子怀抱经世之志,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有深沉的爱国激情和浓厚的社会忧患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注重立德、立功和立言。三是注重道德修养。无论是儒家的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还是道家的少私寡欲、修道积德,佛家的超尘绝俗、去恶从善,无不以道德实践为第一要义。就是古代文论、画论中的主张,也无不寓物论道。,第二节 传统的养生和健身方法,一、传统的养生理论 嵇康的养生论是我国第一部

40、养生学专著,葛洪的抱扑子和陶弘景的养生延命录,分别介绍了炼丹、气功、优生优育等方法。在理论上总结为:法于阴阳,天人合一;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清心寡欲,精神内守;不妄劳作,和于术数(综合几种锻练法)。中国传统医学不同于西医,西医的基础是解剖学,强调标准规范。而中医的基础是哲学,从具体到抽象,强调因果辩证,以养为主,以治为辅,与养生学义理相通。古人虽不懂解剖学,却有系统论的观点,使中医养生学仍然具有科学性。但要剔除其神秘色彩,更不要夸大其功效。,二、传统的养生和健身方法,养生健身术是古老的生命科学,包括气功、武术、按摩、药物、饮食、房中术等,涉及医学、体育、心理学、哲学、宗教等多种知识,借以强化人

41、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实现健身强体、延年益寿的目的。华佗创五禽戏、陈王廷创太极拳。养生之法,重点在“养”;健身之道,关键在“健”。传统的养生健身方法,有药物养生、食物养生、环境养生、气功健身、体操健身、按摩健身等,而且各种方法交叉运用。,第六章 中国古代的文学和艺术,第一节 古代的文学及人文精神 第二节 古代的艺术及审美意识,第一节 古代的文学及人文精神,一、古代的文学成就和文史典籍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象形文字,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和世界文明的标志。中国的文学家、思想家、史学家灿若星河,文史典籍浩如烟海。文学的源头是神话传说,继之而来的是先秦散文、诗经和楚辞,以及汉赋、魏晋乐府民歌、南北朝骈文

42、、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苏轼、陆游、李清照、曹雪芹、蒲松龄等,各领风骚。以史记和资治通鉴为代表的二十四史,完整记录了从上古到明末的历史。著名工具书有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最大的典籍有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红楼梦达到了古典现实主义创作高峰。,二、中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注重教化的文学观念、以写意为主的表现方法、追求中和的审美理想、惩恶扬善的是非标准,构成了古代文人的人文精神。其独特的人文观念,即文学与万物同宗,诗词乃天地之心。并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式,醉心于山水自然之间,寻找人与自然的契合点,发为诗文,寄托精神追求,力求达到文与质、乐与悲、

43、雅与俗相照应的文学美。,第二节 古代的艺术及审美意识,一、古代的艺术及其形式 西安秦兵马俑、四川乐山大佛、长沙马王堆和走马楼的出土文物、随州曾侯乙墓编钟、敦煌壁画和龙门、云冈、麦积山三大石窟,均为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观。京剧、国画和书法艺术,堪称中国三绝,武术和气功,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音乐、舞蹈、戏剧、绘画、书法、篆刻、宫廷建筑和园林建筑方面,涌现了李龟年、赵飞燕、关汉卿、王羲之、张择端等艺术大师。,二、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西方艺术普遍关注“真”,中国艺术着重探讨“善”和“美”。古人提出了气质、神韵、意境、风骨等审美范畴,以及“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标准,并强调了天人合一、美善合一、情景合

44、一、文质兼顾、形神兼顾。旨在将物象转化为意象,通过意象表达思想感情,并力求达到音与心、虚与实、动与静相结合的艺术美。,第七章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教育,第一节 古代的科技及其方法论 第二节 古代的教育和科举制度,第一节 古代的科技及其方法论,一、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古代科技以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为萌发期、春秋战国到五代为发展期、从宋到元为高峰期、明清两代为停滞期。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如丝绸和陶瓷)、建筑业(如长城、运河和都江堰)以及火药、算盘、指南针、印刷术、浑天仪、地动仪,冶炼和造船技术,均走在世界前列。农学的代表作是茶经、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历法方面有太初历、四分历和授时历;地学的代表作是水经注

45、、徐霞客游记和地球磁偏角理论;天文方面有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和黑子记录、慧星观察、子午线测量;数学的代表作是周髀算经、九章算经和剩余定律、圆周率;医药学方面有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和针灸、外科麻醉手术;其他学术著作有梦溪笔谈、天工开物等。张衡、祖冲之、沈括、郦道元、僧一行、宋应星、郭守敬、李时珍、徐光启是古代优秀的科学家。,二、古代的科技思维及方法论,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整体思维与直觉,前者可看作古人的系统观点,后者则是通过观察产生的灵感。传统思维方式的特征:在唯物论方面,从“致用”出发,尊崇自然法则和重视人伦日用;在辩证法方面,从整体性出发,着眼于事物运动的稳定与复归;在认识论方面

46、,以体验“天道”为中心,强调知情意一体化;在思维形式上,直观体验和理性思辨并行互补,以把握事物的功能为目标。取象、比类、求故是其方法论的逻辑起点,也是古人观察、认识事物的基本程序,以达到观变、知常、明理的目的。古人历来重道轻器,虽使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较丰富,自我调适机能较发达,也使人们轻视自然,鄙弃技艺,阻碍了科学技术继续发展,终于出现了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第二节 古代的教育和科举制度,古代教育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中心任务,以培养封建统治人才为主要目标。学校先有官学,历代官学,分两级:中央一级为国学,设国子监(校长称祭酒,教师称博士,学生称监生);州县一级为郡县学,设贡院(学生称贡生或秀才,入学

47、考试称童试或院试,考生无论年龄大小一律称童生)。,一、古代的教育和书院制度,私学起源于春秋战国,秦代禁私学,禁而不绝。隋以后受科举制度的驱动,“学而优则仕”,特别是南宋大兴书院(又叫精舍,学长称山长),以丽正书院最早,岳麓、白鹿洞、应天、嵩阳四大书院和石鼓、茅山书院名气最大。书院主张学术争鸣和讲学自由,办学有生气和特色。在乡间,还有社学、私学等形式的学校。学生学习儒家经典,主要课程为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二、古代的考试和科举制度,古代录官,春秋战国是招聘、养士和军功制 度,汉代是察举、征辟制度,魏晋南北朝是九品中正制,其优越性均不如科举制。科举制的设立,为知识分子作为官僚的后备军得

48、到统治者的许可。隋初开设进士科,用考试方法选拔官吏。以八股取仕是历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每篇文章皆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于次年春在礼部举行,考中者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主考,考中者为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评卷必须“糊名”,以示公正。武举考试始于唐武则天时代,外场比试武功,内场加试文章。科举制不看出身重学识,从而为广大庶族地主入仕敞开了大门。,第八章 中国古代的地域沿革和典章制度,第一节 古代的地域沿革 第二节 古代的礼制和法制 第三节 古代的兵制、官制和监察

49、制度,第一节 古代的地域沿革,一、古代的地理和人口 人口、领土和政事,称作主权国家的三要素。我国的版图是一个陆海兼备的国家,地形西高东低,分三级阶梯: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以及三道纬向山脉、三道濒洋峻岭、一大弧形山系、五大水系。黄河流域和黄土高原是古代文明的摇篮,中华民族主要是蒙古利亚人种(黄种人),古代由汉人和鲜卑、匈奴、羯、氐、羌、契丹、女真、党项、吐蕃、突厥、回纥、蒙古、满等族,合成民族大家庭。,中国的疆域和民族分布,二、古代的行政区划,秦以前的诸侯国非大一统,也非地方行政单位,笼统称九州,即秦之雍州、晋之益州、卫之并州、燕之幽州、赵之冀州、郑之兖州、宋之豫州、齐之青州、鲁之徐

50、州、楚之荆州、吴越之扬州。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此后的2000多年,行政区划经历三个阶段:秦汉至南北朝的800年为州郡时期(前400年为郡县两级,后400年为州郡县三级);隋唐至宋代的700年为道路时期(隋废郡,唐在州上设道,宋改道为路),下设州(府)、县;元朝至今的700 年为行省时期,下设府(州)、县(卫)。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为安阳、西安、洛阳、开封、南京、北京和杭州七大古都;在关外,则由都护使或将军进行管辖。,第二节 古代的礼制和法制,一、古代的封建政治结构 家国同构为封建政治结构的首要特征,统治者利用政权的力量,将氏族制发展为宗法制,用血缘纽带将家和国联结起来。“朕即国家”,家庭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