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2447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教学设计.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历史年 级八年级教学形式班级授课教 师季长虹单 位新乡市第十中学课题名称八下1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八下1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教学设计,基于学生对历史课有近两年的学习和对历史课学习的兴趣;基于我校对高效课堂模式的实验。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新中国成

2、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万隆会议及 “求同存异”的方针。利用教材所给的四幅图说明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态度,独立、和平的外交思想和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和新中国对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使学生为我们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而自豪,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教学过程1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新乡市第十中学 季长虹教学目标学习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万隆会议及 “求同存异”的方针。利用教材所给的四幅图说明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态度,独立、和平的外交思想和周恩来作

3、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形成过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和新中国对世界和平所做的贡献,使学生为我们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而自豪,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国家。学习重难点: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难点:建国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指责、攻击所揭示的国际关系的本质。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图片,请同学们想想中国近代外交有什么特点?生答教师总结:近代外交是被动的、不平等的、不自主的,是屈辱的外交。再展示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向全世界宣告: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

4、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请同学们想一想新中国的外交是什么样的?从而导入新课。1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先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一、自主学习、圈画批注(大屏幕展示预习提纲)(6分钟)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方针) 是什么? 建国第一年里,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对付中国? 周恩来与哪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有的同学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周恩来提出来的,中国当时很穷,说出来的话有分量吗?.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参加者?.会议的性质及主题内容什么

5、参加会议的部分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怎样?中国代表团为万隆会议作出了怎样的贡献?这一环节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最后给30秒学生时间,让学生把疑惑的问题拿到小组议一议,如果还有问题,小组代表提出来,为提出问题的小组加一分,为回答问题正确的小组加两分。等问题都解决后,给2分钟强化记忆。2分钟后变换形式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目的是让学生当堂学会,体现课堂的高效。二、学生展示、巩固记忆(分钟)大屏幕展示检测题:(略)这一环节采用竞答的形式,用小组的4号位来竞答,按答对点数给分,稍难问题可以由其他同学补充回答,并酌情加分。同时注意适当给学生鼓励,然后再给学生1-2分钟强化记忆,为后边的读图学史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图

6、说历史(读图学史),你说我说(-分钟)幻灯片展示课本上四幅图:图一:毛泽东(左)和斯大林(右)图二: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图三:周恩来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图四: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教师分工,让学生明确各小组任务,要求学生从提供的图片上提取(知识)信息点,采用小讨论形式,比拼挖掘小组读图能力、语言表达和归纳问题的能力。然后以教师提供四幅图片为线索,展开本节课的学习。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出示图一:毛泽东(左)和斯大林(右)教师:你从幅图片可以获得哪些信息?请.小组的同学回答问题,其他小组同学补充.学生A: 首先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是苏联;学生B: 建国第一年里,与新中国

7、建交的国家,包括苏联在内有个国家。学生C: 毛泽东第一次走出国门,出访苏联。学生D: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支持新生的政权。.在学生洞悉图片信息后,教师提出问题 :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是什么?学生回答加分,教师总结。教师再展示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形势图,教师对图例进行说明后,提出问题:建国初期,苏联和美国对中国的态度为什么不同?反映出什么样的国际矛盾?学生回答: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所以对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采取了坚决支持的政策。而美国却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处于敌对状态之下,所以要孤立和封锁新中国。教师说明,苏联和美国对中国的不同态度,这反映当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过

8、渡:面对这样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打破以美国为首等国家的封锁,中国领导人是怎样做的呢? 积极、主动,走向世界交朋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出示图二: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教师提出问题: .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如何调整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什么意义?请.小组的同学回答问题,其他小组同学补充,回答有好的同学,给自己的小组加分。过渡:试想,如何让更多的国家了解中国(外交政策),打开外交局面呢?出示图三:周恩来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教师:为了打开外交的新局面,让世界更好地了解新中国,中国政府代表团进行了精心准备。4月24日,当头戴黑色宽边礼帽、身着黑色长大衣的周恩来总理走出

9、机舱时,立即成为舆论界关注的焦点。中国代表团全体人员的着装差不多一个样,队伍整齐威武。大批新闻记者蜂拥而至,争先恐后地抢拍照片。结合课本和这幅图片,大家了解到日内瓦会议哪些信息?请第小组的同学回答问题。学生A: 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学生B: 日内瓦会议打开中国的外交局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学生C: 这次会议,促成印度支那的和平解决,打破美国企图峰说中国的企图。教师:周恩来的外交才能,人格魅力征服会场上的各国代表。同学们能不能举例来说明。学生可以从导入框找到例证,教师追问:美国代表团副团长史密斯为什么不同周恩来直接握手呢?学生回答,并为回答正确的同学加分。过渡:

10、有人说:战场上打败美国,中国国际威望提高,也有人说是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提高中国国际威望。我们中国的外交家如何展示风采,如何让新中国外交走向世界,下面我们来学习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展示图片四: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教师:你从幅图片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学生: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帝国主义参加的国际会议。教师:请6.7小组的同学回答问题,其他小组同学补充。教师对回答好的同学,给他们所在的小组加分。教师: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会议的圆满成功,也加强同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教师运用材料法出示万隆会议周恩来发言稿部分精彩内容,给出周恩

11、来在万隆会议的几幅照片,让学生感受这个伟大的外交家的人格魅力,周恩来有坚定的原则性,又有足够的灵活性,既有勇气又有智慧,善于以理服人,表现出一个外交家出色的才能和政治家的风度。学生的敬佩之情油然升起,教师趁热打铁,将本课推向高潮。教师:请同学们讲一讲周恩来外交方面的小故事,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补充介绍“克什米尔公主号”客机爆炸事件,联合国为周恩来总理逝世降半旗的事,师生出现情感上的共鸣。“外交如同军事作战一样,没有百分之百的安全”“只有周恩来能代表伟大的中国,只有伟大的中国才能派出这样伟大的代表团”。四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分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会被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他的基本思

12、想到底是什么?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深远影响?你如何理解“求同存异”方针?为什么周恩来提出这一方针会促进会议圆满成功?教师分工,1-4小组讨论第一题,5-7小组讨论第二题,让学生明确各组任务,采用讨论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先请1-4小组学生回答第一题,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及时鼓励学生后,总结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深远影响,使学生为我们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而自豪,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并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1、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2、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3、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4、在世界上也产生了深远

13、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再请5-7小组回答第二题后,教师评价,鼓励加分,然后教师总结:“求同存异”实际上包含了宽容、谦虚、彼此理解、互相尊重的内涵,周恩来总理能提出这个方针,也说明了他个人的人格魅力。并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重难点。“求同存异”:相同点()遭遇相同: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不同点: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五梳理线索,归纳小结:(分钟)请同学们对本节课小结:学生展示教师补充:数字小结:一条外交新政策 两个国家表敌友 三国总理齐声明 四字方针万隆定 五项原则促和平六精选题型,当堂训

14、练:(分钟)一选择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对内改革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A 、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B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C 、1954年日内瓦会议D 、1955年万隆会议.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 来提出的方针是 ( ) A平等互利 B求同存异 和平共处 D互不干涉内政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成就,并在年代尺上标注出 新乡市第十中学 季长虹 2012512板书设计作业或预习自我评价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评议一单位: 姓名: 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