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理十大安全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科护理十大安全目标.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附件:1静脉治疗护理安全质量目标2. 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安全质量目标3. 老年护理安全质量目标4. 新生儿/NICU护理安全质量目标5. 血液净化护理安全质量目标6-糖尿病护理安全质量目标7. 骨科护理安全质量目标8.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目标9. 急诊护理安全质量目标10 .成人/综合ICU护理安全质量目标11 .手术护理安全质量目标附件1:静脉治疗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输液病人、药物发生错误1. 建立及落实输液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上报程序,护士知晓并能自觉执行这些制 度和程序,及时报告输液不良反应事件;2. 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核对病人时至少采用两
2、种以上辨别病人身份的方法;3. 每季度持续质量改进,发生输液不良事件时及时进行分析。目标二:提高PICC置管安全性1管理层面:建立与落实PICC置管技术准入、告知、不良事件的上报以及PICC会诊制度,制定PICC置管及维护的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2培训方面:护理部对PICC专科护理技术有规范培训计划,专责护士定期接受 相关培训;3创新技术:条件许可的尽量使用B超引导下PICC穿刺技术;4开设PICC导管专科门诊,提供专项技术;5建立PICC质控小组,每季度召开会议一次,持续质量改进;6根据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使用PICC专科护理单。目标三:安全使用高危药物1. 有健全的高危药物使用制度,有配制细胞毒
3、性药物的安全防护指南,并对护士 进行相关培训;2. 细胞毒性药物在配制中心集中配制,无配制中心时应使用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 配制;3. 高危性药物,如高浓度电解质、细胞毒性药物等应单独存放、标识醒目;4. 病人使用强刺激性高危药物时,床边应挂“防外渗安全警示”标识,护士能安 全使用这些药物,有防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及出现药物外渗时的应急预案,出现 药物外渗时使用药物外渗专科护理记录单;5. 强刺激性高危药物建议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输入。如病人拒绝则应告知病人相关 风险并签署拒绝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知情同意书;6. 药物残渣和沾染药物有关装置的处理:应按照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纲要中有关 有害废弃物处理的条款执
4、行。目标四:防范与减少临床输血风险1. 建立及落实输血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上报程序,护士知晓并能自觉执行这些制 度和程序,及时报告输血不良反应事件;2. 严格落实输血双人核对制度,减少输血错误的发生;3. 在实施输血治疗前应取得病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4. 全血和/或成分血应从血库或专门存放血液的低温冰箱中取出30分钟内输入,并在规定时间内输完;5. 除生理盐水外,任何药物及液体不能加入全血和/或成分血中;6. 按照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使用输血安全护理单。7. 输血后的血袋应及时送回输血科保存。目标五:减少输液微粒的产生1药物的配置:配置环境符合要求,最好使用超净台或静脉配置中心完成配药工 作;
5、2采用密闭式输液,禁止开放式输液;所有的输液管必须配有终端过滤器;3规范输液配伍管理,同时添加几种药物时要先确认药物间有无配伍禁忌;4改进安瓿的切割与消毒:采用易折型安瓿,或控制安瓿锯痕长为1/4周,开启 安瓿前对折断的部位进行消毒;5加药时避免使用过粗针头及多次穿刺瓶塞,采用一次性注射器加药,并严格执 行一人一具,注射器不得重复使用;6建议使用无针系统。目标六:提高输液速度的准确性1根据病人病情、年龄、治疗要求及药液性质等进行合理调节;2静脉输液速度一般以手动流速控制装置调节,若病人年龄、状况和治疗对输液 速度要求较高时,应当用电子输液设备(包括调节器、输注泵和输液泵)。选择 电子输液设备时
6、,应考虑设备的安全性能并定期检测设备性能;3加强输液巡视及做好床边交接班,及时发现异常输液速度,确保输液安全;目标七:防范与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1. 感染率的标准计算方法:_感染的输液通路数池00=每1000个导管日中静脉输液通路的感染 导管天数的总数医院应定期进行导管感染率的监控;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监督标准预防措施的执行以及使用合格的消毒产品;3. 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时应实施最大限度的无菌屏障;4. 实施操作前后,严格执行手卫生;5. 进行静脉穿刺及导管维护时,按要求进行皮肤消毒并正确使用敷料;6. 肝素帽/注射接口消毒:必须用力摩擦,完全待干后方可连接注射;肝素帽/注射 接口至少每
7、7天更换一次,必要时随时更换;7输注配伍禁忌药液或血液、TPN、甘露醇等特殊药液时,应间隔给药并正压脉 冲冲洗导管;8. 建立导管维护指南,正确使用导管维护专用记录单;9. 每日进行导管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持续质量改进。目标八: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及血管通道器材1. 在医疗机构的制度、程序与实践指南中,应明确规定穿刺部位的选择原则;由 于有发生血栓和血栓性静脉炎的风险,下肢静脉不应作为成年人选择穿刺血管的 常规部位;2. 主动评估病人,根据病人病情、治疗方案、药物性状正确选择血管通道器材: 强刺激性药物、肠外营养、PH值低于5或高于9以及渗透压大于600mOsm/L的 液体或细胞毒性药物
8、建议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输注;3. 接受了乳腺手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后病人,有可能存在痿管或其他的禁忌 症,在他们的上肢放置留置工具前要咨询医师并根据医嘱执行;4. 不得在置有血管通道器材的一侧肢体上端使用血压袖带和止血带,但可以在导 管所处位置的远心端使用。目标九:防范与减少护士针刺伤的发生1. 建立及落实预防针刺伤的安全指引、应急预案及上报制度与程序,护士知晓并 能自觉执行这些制度和程序,及时报告及处理针刺伤事件;2. 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士自我防范意识与技能;3. 建议使用无针系统;4.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所有受血液污染的一次性/或锐器应弃于不 透水、防刺穿、防打开的安全容器中
9、。目标十:提高PICC置管病人带管的安全性1. 建立和落实PICC置管病人的健康教育和安全指引,专责护士能熟练指导病人 和处理导管相关并发症;2. 建立PICC置管病人的档案,可随时查阅病人的相关资料;3. 带管病人知晓导管的自我维护注意事项;4. 带管病人出院时有书面告知维护注意事项、相关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 人需要咨询时知晓联系方式,医院随时能为病人提供咨询、指导服务;5. 建议成立全省PICC导管维护网络,病人在生活所在地能享受导管的维护服 务。附件2: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防范与减少压疮发生1. 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1.1压疮风险评估:对瘫痪、意识不
10、清、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痴呆、病情危 重、强迫体位者入院后当天内必须完成初次评估,病情严重者每天评估,病情稳 定者当评估值达危险临界值时,应48-72小时进行评估一次,直到评估值至正常 范围;当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1.2压疮风险上报告制度和程序:建立上报制度,一旦病人评估值达危险临界 值,要逐一上报。低度风险向护理组长报告、中度风险向区护士长报告、高度风 险向科护士长/护理部上报。2. 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2.1健全的培训计划:压疮评估表的理解与应用;压疮预防措施及I、H期压疮的 处理。2.2制定明确的压疮预防指引:针对不同程度的压疮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指 引,包括体位转
11、换;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压力减缓用具的使用;皮肤护理;营 养支持;健康宣教等。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2.3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病区或科内组织护理查房,必要时请造口治疗师或伤 口小组成员到床边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认真落实执行预防措施,压疮 预防效果的跟踪。3. 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3.1压疮监控与管理制度的建立:建立伤口小组,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完善的压疮上报、会诊、处理制度;压疮预防与治疗效果的跟踪。3.2压疮会诊制度的建立与落实3.2.1造口治疗师或伤口小组疑难病例会诊:对压疮上报患者必要时由造口治疗师 或伤口小组成员到床边指导,制定个体化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同时对疑难病例组
12、 织伤口小组成员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3.2.2不可避免压疮(又称难免压疮)定性会诊:对皮肤高危患者发生院内压疮 时,伤口小组组织2人以上会诊,对其压疮发生进行定性,讨论并最终确定为难 免压疮或可避免压疮。3.3按照伤口处理原则处理压疮,并规范记录。I、H期压疮由临床护士在专科护 士的指导下处理,皿期以上的压疮由造口治疗师或接受培训的伤口小组成员跟踪 处理。目标二:降低伤口感染的发生率1. 在进行换药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临床操作的安全性。2. 进行有创操作时,环境消毒应当遵循的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3. 使用合格的消毒用品及伤口敷料。4. 根据伤口评估情况,正确应用伤口敷料。5.
13、 根据伤口渗液情况掌握伤口敷料更换的频率。目标三:提高清创的效果与安全性1. 全面评估病人全身及局部情况选用正确清创方法,掌握清创时机;2. 注意保护肌腱、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3. 掌握清创的适应症;4. 清创过程如出现出血应及时给予处理,必要时请医生协诊目标四:预防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1. 掌握胶带的粘贴与移除技巧。2. 正确使用热水袋。3. 加强输液病人的管理,预防渗漏;出现局部组织损伤或坏死应及时请造口治疗 师/伤口小。4. 组成员会诊处理。并做好上报。5. 安全使用电极,电极潮湿后及时更换。6. 正确使用各种消毒溶液,预防高浓度溶液的化学性皮肤损伤。7. 正确使用便盆,避免因使用不当
14、造成病人皮肤损伤。8. 备皮过程中注意保护皮肤,以免手术野皮肤的损伤。目标五:提高伤口敷料应用的准确性与安全性1. 熟悉伤口湿性愈合的原理。2. 正确的伤口评估。3. 掌握敷料的特性,根据伤口情况选用合适的敷料。4. 感染伤口不能使用密闭性敷料。如透明敷料、水胶体片状敷料等。目标六:避免或减少失禁病人皮肤损伤1. 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清洗液清洁皮肤,保护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以保 持皮肤的保护功能。2. 根据病人失禁和皮肤的具体情况选用恰当的皮肤保护方法2.1对于持续大便失禁 病人,可使用造口袋贴于肛周收集大便或者使用肛管接床边尿袋等方法收集粪 便。2.2肛周皮肤喷或涂上1-2层伤口保护膜或
15、粘贴透明敷料,防止或减少大小便失禁对周围皮肤的浸渍。2.3当局部皮肤已发生皮炎或溃疡时,使用水胶体敷料。2.4非停留尿管的失禁患者可使用吸湿性用品如纸尿裤、尿片等或者男性尿失禁者使用尿套来收集尿液;但避免使用不透气的尿片。3. 避免因反复擦拭引起机械性皮肤损伤。目标七:预防造口或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1. 制定造口护理操作流程。2. 加强培训:造口袋的换袋技巧;造口用品的特性及使用方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3. 正确评估造口情况及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指导。4. 根据造口及其周围情况选用恰当的造口用品,预防或减少粪水性皮炎的发生。5. 撕除造口底盘时,注意皮肤的保护,避免引
16、起周围皮肤的机械性损伤。6.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造口护理方法。7. 做好造口患者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目标八:提高造口清洁灌肠的安全性1. 制定造口清洁灌肠的操作流程。2. 培训护士掌握清洁灌肠的操作技能及注意事项3. 操作者必须明确患者灌肠的目的。4. 造口清洁灌肠前要做好评估,临时性襻式造口患者如出现吻合口狭窄不能执行 远端肠道的清洁灌肠。5. 襻式造口者,必须正确判断近端、远端开口。6. 临时性襻式造口患者远端肠道的清洁灌肠宜选用顺行性灌肠(从造口的远端灌 入灌肠液)的方法,尽量避免逆行性灌肠(从肛门插入肛管进行灌肠),以免引 起吻合口漏或肠穿孔的发生。7. 使用肛管或尿管进行灌肠,注
17、意肠穿孔的发生。目标九:鼓励患者参与医疗护理安全1. 针对患者的专科护理问题,为患者(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知识的教育,协助 患方对专科护理方案的理解与选择。2. 主动邀请患者参与专科护理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伤口清创或清洁灌肠 前。3. 教育患者在就诊时应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并告知其对专科护理服务质量 与安全的重要性。4. 提高病人在专科护理中的依从性。5. 公开本院接待患者投诉的主管部门、投诉的方式及途径。目标十:与医护人员有效沟通,掌握转介病人及请医护协助诊治的指征1. 培训临床护士伤口、造口和失禁护理相关知识及掌握护理会诊的指征。造口护 理会诊指征包括出现各种造口并发症、特殊造口
18、处理等;伤口护理包括皿期以上 的压疮以及其他临床复杂疑难伤口;失禁引起的相关护理问题。2. 对伤口、造口和失禁患者评估处理过程中需医疗干预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转 介相应专科或协助诊治。如需进行抗炎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组织病理检查、影 像学检查、细菌培养、皮瓣移植、需医疗干预的严重造口并发症仗严重狭窄、 癌变、旁疝、脱垂等)、皮肤炎的鉴别诊断等。3. 伤口、造口评估处理过程中需其他护理专科协作的问题,请相应专科的专科护 士会诊与指导。如糖尿病足病人的饮食、运动等糖尿病专科的护理指导。附件3:老年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提高医务人员对老年患者身份、状态、临床危急值指标识别的准确性1. 老年患者的有
19、效识别包括身份识别、状态识别和危急值识别等。要通过教育不 断提高医务人员对老年患者有效识别重要性的认识。2. 科室有老年患者识别的指引,新入院的老年患者一律佩戴“腕带”,住院期间 “腕带”一经脱落,应立即查对后补戴。3. 按照广东省临床护理文书规范的要求,对65岁以上新入院的患者,使用 老年患者专用的首次护理记录单,用老年综合征护理单筛查现存或潜在 的护理问题,识别老年患者健康受损的程度,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4. 根据各专科的疾病特点,规范不同专科老年患者“危急值”报告内容。通过三 级护理查房,及时识别老年患者生命体征的细微变化及需要,启用相应的专科护 理记录单,落实专科护理措施。做
20、好护理交接班,以便持续跟进。5. 责任护士在向上级护士或医生汇报患者病情时,除了报告如生化、血常规、血 气分析、凝血酶原时间等实验室的“危急值”指标,还应报告如生命体征、意识、 吞咽、尿便、跌倒、压疮等临床“危急值”指标,为患者的整体护理和临床治疗 提供预警信息,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6. 当老年患者出现护理疑难问题时,应及时组织专科护理会诊,利用医院的优质 资源,发挥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家的作用,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目标二:建立科学的用药流程,提高老年患者用药安全1. 双人核对医生所开药物的名称、剂量、用药途径、给药时间,确保正确给药。2. 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并监督服药后才能离开。对于认知障碍或
21、记忆力衰退的患 者,给药时需第三者在场。3. 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有计划保护外周血管。对于高渗药物或细胞毒性药物,首选PICC或CVC,严防药物渗出,同时启用药物外渗护理单4. 未经医生指示,不要同时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以免药物互相干扰。5. 口服给药方式尽量简单,规划适当的用药时间,配合患者的能力及生活形态。6. 口服药物标签清晰易读,对于药名相似、包装相似、读音相似的药物,分开存 放并做好标识。7. 科室药物储存方法正确,给药流程合理,给药前认真核对药品质量、剂量和有 效期。给药时要减少对护士的干扰,保证精力集中,神情专注。8. 严密监测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用药后如有不适或异常,应立即停
22、止用药,并 报告医生。9. 根据病情和药物副作用及时向医生反馈,建议调整用药剂量及间隔时间或更改 药物。目标三:提高安全意识,减少老年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1. 收治老年患者的科室均有防跌倒的工作指引、防范措施以及报告制度。2. 对有跌倒风险的老年患者,启用跌倒护理单,评估老年患者跌倒的风险程 度(包括患者的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和肌力等),制定有效措施。3. 向有跌倒风险的老年患者及家属、陪护介绍病室环境及安全措施,床头悬挂 “跌倒风险”警示牌。4. 步态不稳、视力障碍的患者必需专人陪护;意识不清病人,必要时经家属同意 使用约束带,启用约束护理单。指导病人穿合身衣裤,勿穿滑底鞋。5. 确保行人通道没
23、有障碍物,病室内、浴室内灯光明亮及地板干燥,楼梯、浴室、洗手间、厕座有稳实的扶手方便进出。6. 给有跌倒风险的卧床病人加床栏,病人常用的物品仗:水杯、尿壶、助行器 等)应放置在患者易于取到的地方。7. 坐轮椅时系上安全带,使用平车时系上安全带及上床栏。目标四:提高防范意识,保持老年患者皮肤完整1. 使用老年综合征护理单筛选出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根据压疮风险护理 单的评估内容和护理措施,对有危险的患者采取防护措施。2. 给患者使用合理的防护措施,如:变换体位、减压、减少潮湿、摩擦力、剪切 力、皮肤护理和营养支持。3. 对易发生压疮的高危患者,至少每2小时协助患者变换体位1次。不宜翻身的 患者,给
24、与气垫床、水垫等减压用具。给患者变换体位时,使用抬人单,以减少 对患者皮肤的直接摩擦。使用便器时避免拉、拽、刮伤皮肤。4. 对营养状态差的患者,使用皮肤保护剂,如鞣酸软膏、凡士林,改善患者机体 营养状态,以提高其皮肤抗压能力。5. 对于皮肤经常潮湿的患者,及时擦拭、更换衣物床单、调整室内温度,以保持 皮肤的干爽。6. 对尿便失禁的患者,注意保持皮肤清洁,积极控制失禁情况,并使用油剂或贴 膜类材料保护会阴部皮肤。7. 对感觉障碍的患者,禁止使用热水袋、烤炉等取暖用物。8. 告知患者和照顾者皮肤评估的结果,提高其对预防压疮和变换体位重要性的认 识,危重病人必须由护士协助患者翻身。9. 通过培训,提
25、高护士对压疮湿性护理原则的掌握,提高临床护士对压疮伤口的 分析和处理能力,提高对各类新型压疮换药材料的认识。目标五:正确评估,及时发现老年患者意识障碍1. 建立和完善意识障碍患者处理的流程指引。2. 识别意识障碍的老年高危人群,掌握评估时机:入院时、颅脑损伤、脑血管疾 病、全身性疾病、心肺复苏术前后、中毒、术后、病情变化、使用麻醉镇静类等 特殊药物时。3. 护士能正确运用意识护理单的评估标准,判断老年患者意识障碍的程度。通过培训,提高不同层级护士对意识状态的掌握程度,准确判断老年患者意识清 醒、嗜睡、浅昏迷、深昏迷、意识浑浊、谵妄之间的区别。4. 发现老年患者意识改变,应同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26、瞳孔大小对光反应、眼球 运动等有无改变,及时作出初步处理,并立即报告医生。5. 评估结果和护理措施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在意识护理单和护理记录单上目标六:提高防范意识,降低老年智能障碍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1. 对智能障碍的老年患者使用智能状态护理单,根据评估结果筛选出认知障 碍人群。2. 了解智能障碍患者的病史、用药史及功能状态及日常照护情况。3. 根据评估结果,床旁悬挂警示标识,给患者使用特殊颜色的手腕带或穿有标记 的患者服。4. 有条件的情况下,将智能障碍患者集中在同一病房居住,在其病房门口或病床 旁张贴或悬挂特殊标记,利于患者辨认。5. 对智能障碍患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4小时应有专人陪护,防
27、止走失。告知 家属/陪人患者潜在的安全风险,患者每次外出,应随身携带写有详细联系方法的 卡片,有家人/陪人照料。6. 减少应激,防止患者发生激越行为。将锐器、热水瓶置于患者不能拿到的地方,将电源插口戴上保护套,避免伤害患者自己或误伤他人7使用热疗法,水温应在50 c以下。需服药者,监督患者服药吞下。为患者选 择没有拉链、搭扣的衣物。8. 照顾患者进食、洗澡等日常生活,注意防止误吸、水温过高引起烫伤,放置好 防滑设备,防止跌跤。9. 强化记忆锻炼,反复给患者讲解数字、文字、图片、实物,让患者反复记忆。目标七:评估吞咽功能判断营养需求,提高老年患者进食安全1. 对可疑有吞咽困难的患者,使用饮水实验
28、进行筛查,并根据吞咽进食护理 单和营养护理单持续评估患者的吞咽进食功能和营养状况。2.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调整食物成分和进食习惯。根据患者的吞咽进食功能, 选择安全的进食方式,如:肠内营养、协助经口进食、自主进食。3. 对肠内营养患者,应严格按照临床护理技术规范鼻饲操作流程进行护理, 保证营养摄入,预防食物返流和误吸。4. 根据患者吞咽功能选择安全的食物状态:口咽期吞咽困难患者,避免食用流质 和纤维较多的食物,建议给与半流质和粘稠性食物;咽喉期吞咽困难患者,避免 食用流质,建议给与粘稠半流质;食管期吞咽困难患者,避免食用太干、大块食物,建议给流质。5. 对经口进食患者,确保其神志清楚,精神好
29、。若神志不清或精神欠佳,待清醒 后再喂食或改为鼻饲。使用小勺缓慢进食,每口约5ml,并嘱其充分咀嚼和吞 咽。增加患者专注力,禁止进食时说话,防止误吸。6. 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进食体位。能坐立的患者取90度正中坐位,头颈稍前 倾;需绝对卧床的患者协助其侧卧或头偏向一侧的仰卧位。喂饲者坐在其身旁, 面对患者,同高或稍低于患者的视线水平,密切观察其吞咽情况。7. 喂食时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哽塞征象,如:噎塞/清喉咙、呼吸不适、咳嗽、声 音湿、吞咽延迟、鼻反流、垂涎、流眼水的症状,一旦发现,应立刻停止喂食。8. 使用床头提示卡、宣传单、床边宣教的方式,提高患者和照顾者对进食安全的 认识,指导患者掌握与疾病
30、有关的治疗、检查、康复饮食知识。目标八:采取积极应对措施,提高尿便异常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1. 制定尿失禁和便秘的护理指引,让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关注老年患者尿便异常 问题。2. 通过有效的沟通,获取患者尿便异常的真实状况。评估老年患者的用药史、生 育史、排尿/排便史、生活习惯等,借助化验、辅助检查结果,如尿动力检查、肠 镜等,与主管医生一道,找出患者尿便异常的原因。3. 启用失禁(尿)记录单,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排尿功能训 练。如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进行盆骶肌训练及提肛训练;急迫性尿失禁的患 者,与医生协商使用逼尿肌松弛剂,并进行膀胱训练。便秘引起的尿失禁患者, 应先通便。4.
31、对排尿功能低下/丧失的患者,记录患者失禁的次数及时间和排尿量,并根据排 尿记录单提供的措施,制定患者定时排尿的时间,协助其去洗手间或提供床边便 器,以减少失禁的次数。借用B超确定患者残余尿量,如每次残余尿量大于 300ML,给予留置尿管或间歇性导尿。5. 关注行动不便患者的心理,减少因害怕排尿次数多或尿湿裤而少饮水。指导使 用适合患者的接尿器,如男性止尿裤。6. 正确运用视、触、即、听、问等手段确定病人有无便秘。对于长期便秘 患者, 应制定定时通便的措施,如用通便药1次/3天。选用通便药应考虑药效、安全 性、药物依赖性及价效性。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对粪便嵌塞者,可用清洁 灌肠或用开塞露直肠
32、给药。7. 加强预防老年患者尿便异常的健康教育和制作宣传单,认真实施有效的便秘预 防措施。包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每天进食富含约30g纤维素的食物、制定最 小液体摄入量(30ml/kg)饮水计划;增加晨起第一次的饮水量;鼓励患者在能 力范围内增加日常活动量和腹部按摩;顺应便意,养成每天晨起或早饭后排便的 习惯。目标九: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1. 科室制定老年患者睡眠护理制度,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室内空气流通,室温 18-24度,湿度60-70%,夜晚病区的声响低于40分贝,夜间光线柔和,病床被 褥干净、舒适。枕头软硬适度,高度一般以8-15cm为宜。2. 对有睡眠障碍的老年
33、患者,启用睡眠护理单,评估患者的睡眠状况,找出 睡眠障碍的原因制定护理措施。3. 对于白天嗜睡,精神差,晚上打鼾的患者,列入护理交班,通过观察,确认有无呼吸暂停,有异常者及时通告医生。4. 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者,指导其减肥,戒烟,戒酒,禁忌服用安眠镇静 药,必要时给予吸氧及外科治疗。帮助患者采取侧卧位睡姿,以右侧卧位为佳。 对失眠的老年患者,应谨慎使用安眠药或遵医嘱用药效短的安眠药。用药后应启5. 用跌倒护理单,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因药物作用而导致的跌 倒或其他意外发生。6. 对于高龄老年人睡眠极不规律者,如昼夜颠倒,应给予适当照顾,逐渐调整睡 眠规律。7. 如因失眠导致焦虑
34、、抑郁等及时请心理医生治疗,防止自杀等意外发生。目标十:尊重疼痛感受,帮助缓解老年患者的慢性疼痛1. 听取患者主诉,对疼痛的自我描述并相信其疼痛感受。警惕老年人不典型的疼 痛表现,例如功能或步态改变,离群或激动行为,特别是有认知障碍或交流障碍 的患者。2 .结合患者的疼痛情况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方法与工具:口诉言语分级法(VRS)、数字分级法(NRS)视觉模拟法(VAS-画线法)、面部表情分级法(FPS- 2R)、五指法。对认知或交流障碍的患者,可通过非语言行为评估其疼痛。3. 根据疼痛评估结果,与医生共同商定疼痛治疗护理计划。4. 与患者共同制定舒适的目标,即以疼痛分级管理为基础,降低疼痛强度
35、。5. 对患者或家属提供有关药物、非药物治疗疼痛的教育,例如分散注意力、认知 行为疗法、物理疗法、心理干预等,鼓励参与疼痛治疗。6. 使用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向医生反馈并建议调整用药剂量及间隔时间。7. 镇痛后,使用疼痛控制效果评价法重新评估,并及时修订疼痛治疗计划。8在每次疼痛治疗干预后30min 1h再评估一次疼痛,及时记录疼痛评估的 分级、使用何种疼痛评估工具、镇痛措施及效果。附件4:新生儿/NICU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1. 科室有新生儿身份识别指引。2. 新生儿入院、出院盖左脚脚印,并经监护人同意后
36、按左手拇指印确认。3. 复印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证明,出院时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出院。4. 新生儿实行双手佩戴腕带制制度,入院或在手腕带脱落时应双人查对后补戴,每班确认。5. 床头卡标明姓名、性别、年龄、ID或住院号、床号、入院时间。6. 新生儿出院落实登记制度。目标二: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1. 建立与实施新生儿保暖制度。2. 根据新生儿的胎龄、体重、日龄、病情选择合适的保暖设施,提供适宜的环境 温度,使中心体温恒定在36.5 C 37.5 C之间。3. 使用开放式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时正确放置温度探头(床温:感应面朝上,禁止 物品遮盖;肤温:感应面紧贴皮肤)
37、,温箱出入风机口禁止物品遮盖,防止过度 加热发生烧伤。4. 温箱、抢救台内放置温湿度计,加强巡视,至少每2 4小时记录箱/台温一 次,及时处理故障,并定期检测。5. 早产儿使用“鸟巢”,头部戴帽子或给予覆盖物,身体覆盖塑料薄膜,减少辐 射、对流散热。6与新生儿身体直接接触的物品预先放置在箱温37C的温箱中预热,以减少传 导散热。7. 各项操作集中进行,确保在操作过程中新生儿处于温暖的环境。8中心体温低于36.4 C的新生儿暂缓洗澡,及时擦干新生儿身体,更换湿的衣物、尿片,减少蒸发散热。9严防烫伤:沐浴时室温26 28 C,盆浴时先放冷水,后放热水,水温4043奶液温度:38 40 C;热水袋温
38、度:50 C。目标三:提高安全用氧意识,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1. 严格掌握氧疗指征: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50 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O2) 85%者,应给予吸氧。治疗的目标是维持 PaO2 50 80mmHg,或 TCSO2 90% 95%。2. 最好采用有空气与氧气混合的气源。给氧浓度视病情需要而定,调整氧浓度应 逐步进行,以免波动过大。3连续吸入氧浓度(FiO2)60%者,不宜超过24小时,80%者,不宜超过12小时;纯氧不宜超过4-6小时,以免发生氧中毒。如患儿对氧浓度需求高,长 时间吸氧仍无改善,应积极查
39、找病因,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给以相应治疗。4. 在氧疗过程中,密切监测FiO2、PaO2或TcSO2。使用头氧、温箱给氧时,必须使用氧浓度测定仪进行监测,探头放于新生儿鼻子附近,而非氧气主流出道处。5. 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用氧时,一定要告知家长早产儿血管不成熟的特 点、早产儿用氧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危害性。6凡是经过氧疗,符合眼科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 32 34周时进行眼科ROP筛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7. 进行早产儿氧疗必须具备相应的监测条件,如氧浓度测定仪,血气分析仪或经 皮氧饱和度监测仪等,如不具备氧疗监测条件,应转到具备条件的医院治疗。目标四:正确使用气囊面
40、罩,防止发生气漏1. 有新生儿气囊面罩给氧的指引、流程。2. 准确评估肺气漏发生的高风险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部感染、肺部肿 物、肺不张、肺发育不全、肺透明膜病、慢性肺部疾病的新生儿。3正确选择新生儿适用的气囊容量:240ml。4. 正确选择面罩的型号。5. 选择具有减压阀的气囊,使用前需锁上减压阀以检查气囊密闭性,然后打开查 看减压阀是否正常。使用前需确保减压阀处于开启状态。6. 正确控制气囊给氧的压力:新生儿呼吸容积的潮气量为6-8ml/kg。首次呼吸 所需压力为30-40cmH20,以后为20 cmH2O。用拇、食二指按压气囊,压力 约为15-20cmH2O,再加一指按压,压力递增5
41、cmH2O,有条件者连接测压 仪。7. 正确控制气囊面罩给氧的频率:40-60 次/min。8. 气囊面罩专人管理,定期检测。目标五: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1有药物安全使用护理指引。设置NICU常用药物剂量快速参考手册,对于复 杂稀释过程如氨茶碱、肝素等,设置配置流程,以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2. 急救车上附有NICU急救时国际常用四种急救药物(肾上腺素/纳洛酮/碳酸氢 钠/生理盐水)1 kg/2kg/3kg的使用剂量,减少急救时用药错误。3. 药物标签清晰易读,对于药名相似、包装相似、读音相似的药物,分开存放并做好标识;10 %氯化钾、高浓度药物,必须单独存放,有红色标识。4. 手写医嘱中避免使用
42、u/iu/qd/qod等英文缩写,减少误读的差错。5. 双人核查医生所开药物的浓度、剂量和用法是否正确,确保正确给药。6. 在配药室、护士站、医生办公室等设有计算器;稀释过程实施双盲法核对。7. 给药前双人核对新生儿身份。8. 超过一条给药通道时,输液泵、输液管有清晰的标识,并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 区分,如动脉通道的输液泵、输液管及三通管全部使用红色。9. 准确记录输入量。目标六:预防静脉输注钙剂等药物外渗,最大限度降低给新生儿带来的危害及痛 苦1. 建立和完善钙剂等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指引。2. 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每次输注应尽量重新建立的静 脉通道,并有两名护士确认回血
43、好后再用药。3选择合适的血管:首选PICC导管或脐静脉导管。尽量选择粗直的血管,避开 关节部位和头部。4.每次输注前后都应用生理盐水冲管。5.加强责任心,加强巡视,严格作好床头交班,做好标示6. 输注完药液后采取正确的拔针按压方法,在针尖即将拔离皮肤瞬间,迅速用棉 签沿血管和走向纵行按压穿刺点及其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时间约为3-5分 钟。7. 如发生外渗时及时处理,使用药物外渗护理单。目标七:确保管饲安全1. 有管饲安全管理指引。2. 经口留置胃管,减少经鼻留置胃管导致的通气障碍。3. 胃管置入合适的长度,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耳垂到鼻尖再到剑突;记录胃 管的长度。4. 妥善固定,防止胃管滑
44、脱引起误吸。5管饲前确认胃管在胃内:a检查胃管刻度,b检验回抽物的PH值5.5O6. 间断管饲喂养时,采用重力喂饲。7. 持续管饲喂养时,奶泵及管道上设置明显标识。8. 喂养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避免反复使用。9. 胃管每3天更换一次。目标八:建立和完善新生儿病房内母乳的储存和运送1. 建立和完善新生儿病房内母乳的储存、运送、使用指引。2. 母乳用已消毒的奶瓶盛载。3. 贮奶前,必须在容器上标明床号、姓名、挤奶日期和时间4. 每次以一次喂奶用的份量为单位贮存。5. 指导家长,院内母乳现挤现送,院外母乳将载有母乳的奶瓶放入清洁防水袋内,防止奶瓶直接接触冰块,在保温盒内再加上冰块保存母乳的温度,确
45、保母乳 储存于低温,如室温4小时,冷藏 24小时或污染者,拒绝接收。目标九:加强新生儿喂养安全,防止呛奶、误吸致窒息1. 建立和完善新生儿喂养指引。2. 按时按量喂奶,选择合适奶嘴。出生后遵医嘱先试喂糖水或温开水,无特殊后 逐渐加,质由稀到浓,量由少到多。3. 喂奶时及喂奶后取头高右侧卧位,头偏一侧,禁止面部朝上、平卧位。4. 鼻饲奶前先回抽,确认无误才注奶,如胃中有积乳量大于前一次入量1 /3, 则不加量或降至前一次量。5. 喂奶时专人看护,禁止离岗,如离开暂停喂奶,禁止物品遮挡口鼻。6. 喂奶后抱起新生儿,轻拍背部,排出咽下的空气,及时清理呕吐物及口咽、气 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7. 喂
46、奶后加强巡视,至少每1530分钟一次。8. 有新生儿误吸应急预案,如发生能按应急预案进行及时处理。目标十:提高安全意识,防止新生儿坠床事件的发生1. 建立与实施新生儿坠床/摔倒的防范制度及处理程序2. 新生儿小床均设床档,禁止无人看管。3. 用温箱、抢救台,及时关闭箱门、档板。4. 可能出现意外情况的新生儿使用约束带。5. 操作时将新生儿置于安全环境,专人看护附件5 :血液净化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确保透析用水的安全管理1制定和落实水处理系统的维护及监测制度,定期检查反渗机和供水管路的清洗、消 毒、菌苔和水垢的清除、前处理的再生与更换、反渗膜的清洗与更换等。1.1砂滤器反 冲1次/日。1.2
47、碳曜自动冲洗2 3次/周(建议每天反冲),每日测1次余氯。(每天治疗前必须 检测碳罐后的氯和氯胺浓度,氯0.5 mg/L,氯胺V0.1 mg/L,或总氯浓度0.1 mg/L(ppm),余氯0.1mg/L,必须立即更换活性炭。1.3盐罐随时(每天)加盐达到饱和状态,每15天彻底冲洗盐罐1次。每周监测2 3 次水硬度。(每天监测水硬度,水硬度应 17.5 mg/L,检测时必须在系统运行15分钟 后)再生后水硬度17PPM时必须立即更换树脂。1.4反渗机及分配水管路彻底消毒1次/1 3月(建议同时对反渗膜进行清洗),消毒后 必须进行残留测试。1.5透析用水尽可能为直供反渗水,如为贮水罐供水必须为密闭装置。贮水罐和管路应 每15天消毒1次,消毒后必须进行残留测试。2. 定期进行水质监测2.1每月进行透析用水细菌培养,结果100cfu/ml。2.2每季度测定透析用水内毒素,结果1EU/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