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厌食症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40818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性厌食症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神经性厌食症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神经性厌食症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神经性厌食症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神经性厌食症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性厌食症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性厌食症ppt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杨颖,2012-7-14,进食障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理卫生病房,杨颖,2012-7-14,小丽,她怎么了?,小丽 十五岁的初三女生,(o)啊!小丽又晕倒了,她已经是第三次晕倒了。,近几个月来她经常胃不舒服,人也越来越瘦了,现在是班里最瘦的了,1米62的个子连70斤都不到,,她妈妈已经带她看病配药好几次了,仍不见好转,听说她的“大姨妈”也不来“看她了”,上周她妈妈看了内科,还带她去了妇科看病,杨颖,2012-7-14,进食障碍的概述,神经性贪食症的特点和治疗重点,神经性厌食症的综合治疗和护理,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特点,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提纲,杨颖,2012-7-14,进食障碍的概述,

2、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进食障碍是一组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并伴有躯体形象和自我知觉的歪曲,分为两种主要类型。,BN是以反复出现的强烈进食欲望,和难以控制的,冲动性的暴食,有惧怕发胖的观念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AN以患者对自身体象的感知有歪曲,担心发胖而故意节食,以致体重显著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进食障碍。,该病多见于10-20岁的正在上学的女性,但不同年龄段、不同经济状况、不同种族、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群均可发生。进食障碍是一种躯体和心理上的功能障碍,严重时可由于躯体并发症和自杀导致死亡。

3、,杨颖,2012-7-14,进食障碍的概述,神经性贪食症的特点和治疗重点,神经性厌食症的综合治疗和护理,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特点,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提纲,杨颖,2012-7-14,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特点(一),12岁18岁女性的患病率为0.51。接近该组诊断标准的“准患者”较多,女性终身患病率估计为0.5%3.7%。,限制型:限定饮食量。暴食或自我引吐型:有规律的暴饮暴食或自我引吐,包括自行引吐或滥用泻药、利尿剂及灌肠剂。,营养不良、脱水以及水电解质紊乱;对传染病的易感性;心律不齐和肾衰竭;慢性肠炎食管侵蚀、龋齿等,当患者体重低于正常体重的25%时,可能发生闭经。长期闭经的并发症包括雌激素减少

4、和脱毛症。,流行病学,障碍类型,并发症,停经,杨颖,2012-7-14,确切病因不明,致病因素多种多样,家庭动力学观点,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正常水平;皮质醇和垂体后叶素水平高于正常水平,自尊低下-完美主义-无力感利用控制热量的摄入来寻找力量和控制感。对性欲的一种保护,家庭倾向混乱且对成就要求很高;家庭成员应对冲突事件能力不足;应激下的家庭性身体或情绪虐待父母中的一位很强悍,而 另一位很懦弱母亲在家中表现得很有权利但实际上很软弱父亲在女儿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变得疏远且抑制自己的情感,遗传因素,行为和环境因素,社会压力:对于女性苗条的期望;应激,杨颖,2012-7-

5、14,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特点(二),临床表现,生理功能发生紊乱,消瘦、皮肤干燥、闭经等,认知的歪曲,病态地恐惧肥胖,关注体形。,常伴有精神障碍,抑郁、焦虑、强迫等,想法设法控制体重,严格限制饮食过度运动引吐或导泻服药:利尿剂、减肥药,杨颖,2012-7-14,进食障碍的概述,神经性贪食症的特点和治疗重点,神经性厌食症的综合治疗和护理,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特点,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提纲,杨颖,2012-7-14,诊断标准(CCMD-3),1、体重减轻明显的体重减轻比正常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或Quetelet体重指数为17.5或在青春期前不能达到所期望的躯体增长标准,并有发育延迟或停止。2、自己故

6、意造成体重减轻,至少有下列1项:回避“导致发胖的食物”自我诱发呕吐自我引发排便过度运动服用厌食剂或利尿剂,正常体重千克数=身高厘米数-105MBI=体重千克数/身高米数的平方【一般体重 18.5到24.9之间】【亚洲人理想指数是18.5至22.9】,3、常可有病理性怕胖。4、常可有下丘脑-垂-性腺轴的广泛内分泌紊乱:闭经、性兴趣丧失、外周甲状腺素代谢异常、胰岛素分泌异常。5、症状至少已3周。6、可有间隙发作的暴饮暴食7、排除躯体疾病所致的体重减轻,杨颖,2012-7-14,记忆小窍门,H,Has有对食物和体重的强迫观念,Underweight消瘦、憔悴,Gross严重歪曲身体形象,Exerci

7、se使用锻炼、催吐、泻药利尿剂减肥,Hunger是掌握神经性厌食症的主要特征的线索,U,Needs因受父母控制或家庭冲突而欲求不满,Refuse拒绝进食,N,G,E,R,杨颖,2012-7-14,进食障碍的概述,神经性贪食症的特点和治疗重点,神经性厌食症的综合治疗和护理,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特点,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提纲,杨颖,2012-7-14,合理膳食,伴或不伴液体补给,心理治疗,住院治疗,药物治疗,因心律不齐或其他躯体疾病,内分泌科等相关科室会诊例如:烟酸缺乏,小组治疗、家庭治疗、个别心理治疗,体重迅速减少了正常体重的15%或更多;持续性心动过缓(HR50次/分)收缩压 90mmHg低体温

8、内科并发症或自杀观念对于门诊治疗不合作否认有病和需要治疗,营养科会诊,影响饥饿或满足感的神经递质或神经肽;治疗与AN并存的其他精神障碍,按需减少活动,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治疗,治疗的主要目的:促进患者体重增加,补充营养以及解决潜在的心理障碍。最有效的治疗策略是心理治疗;客观指标:能使体重恢复到低于正常体重的10%以内。,多科合作,杨颖,2012-7-14,AN的家庭治疗,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此时此地here an now家庭的特殊性,AN患者家庭功能的特征,家庭治疗的特征,纠缠性过度保护僵化性缺乏解决冲突的能力,核心家庭,即父母与子女住一起的家庭。,家庭治疗:是以“整个家庭”为干预对象的治疗形式

9、,出发点在于对家庭中的互动模式、成员关系和情感表达等进行全方位的考察与了解,并针对不同的问题和家庭情况施以不同的干预手段,以解决家庭和个体的冲突。家庭治疗并不是一种单一的治疗手段,而是一个兼容并蓄的体系,包含着若干种有不同理论取向和治疗技术的流派或模式。,患者作为症状的携带者将家庭的问题以进食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斯其纳提出:父母不能应付孩子的“问题”行为,家庭针对某一个问题存在“替罪羊”时,家庭治疗有效。,家庭治疗的对象,杨颖,2012-7-14,家庭治疗的过程,第二阶段:了解患者的家庭结构,把个人问题转为家庭问题。,第三阶段:帮助家庭挑战症状。,1、指导家庭交流:设定目标-处理问题-及时评价

10、-反馈分析-逐渐深入;切忌彼此间指责,;谈轻松、愉悦的家庭事件,使彼此支持与认可。2、家庭角色扮演:引导家庭成员互相理解、体贴,促进家庭问题的解决。3、提高应对技巧:引导正确情感表达;内心矛盾或应激状态时,鼓励合理的表达方式表示需求、发泄情感;提供可利用的心理资源,寻找医护支持。4、及时确认每次家庭交流的点滴进步。,第五阶段:通过改变家庭结构来改善症状。,第四阶段:促进家庭交流。,第六阶段是结束和讨论今后计划。,第一阶段:让家庭参与治疗和制定治疗协议,以建立良好的进食模式。,“重新框架”(reframing)尤为有效,改变事件或情境的最初意义,将它放在一个新的情景中,在其中一种似乎同样合理的解

11、释成为可能。,杨颖,2012-7-14,护理措施,定期检测生命体征、营养状况及体液的吸收和排泄,设立目标帮助患者建立一个体重标准并支持达到这一目标。,协商食谱与患者协商制定一份营养充足的食谱,并明确只能服从安排,没有特权。,监视患者的自杀行为,一对一在进食期间和饭后一小时内确保“一对一”监督,确保患者遵守饮食治疗。切记:食物即是药物。允许患者控制所吃的食物类型和数量,经常提供少量食物或饮料。教会患者记饮食日记,补液法建议使用完全营养液,减少患者选择食物的困难。如果鼻饲饮食等其他特别的饮食方式一定与患者充分沟通。,体重监督每天给患者测体重:尽量在早餐前,同一工具、时间、衣服,测前检查,防止增加重

12、物和大量饮水等,减少干扰;切记体重从早上到晚上应该有增加;每周增加0.5kg-1kg。,去除对肥胖的恐惧如果患者坚持正常饮食出现水肿和肿胀的现象,向患者保证这是暂时的。鼓励患者认识自己的情感并自由释放。向患者解释加强营养可以抵御饥饿,防止并发症。建议患者家属避免与患者讨论食物问题。,AN患者会用运动、对食物的偏见、特殊仪式和行为以及说谎来证明她对生活的可控性,杨颖,2012-7-14,进食障碍的概述,神经性贪食症的特点和治疗重点,神经性厌食症的综合治疗和护理,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特点,神经性厌食症的诊断,提纲,杨颖,2012-7-14,神经性贪食症,R,Recurrent有对食物和体重的强迫观念,Intense高强度的锻炼,Body躯体形象歪曲,Ordinary用狂吃、狂吐代替正常饮食规律,神经性贪食症的临床特征:Rids Body治疗重点:关注起因而非症状,I,Diuretic使用利尿剂催吐剂及灌肠,Yo-yo暴食后的轻松愉悦感和呕吐之后的罪恶感和抑郁情绪此消彼长,D,D,Y,S,Self-induced自发呕吐,B,O,Depression可伴有抑郁和焦虑障碍,美国罗马琳达大学行为医学中心 进食障碍患友互助会,杨颖,2012-7-14,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