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备课资料.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4965864 上传时间:2023-05-2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备课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备课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备课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备课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备课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备课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备课资料.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备课资料,舟山市岱山县教科研中心 虞明霞,第四课 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一、本课结构,23 选择中外不同时期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描述其主要特点。,二、课程标准,54 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2.能够说出1718世纪,英国、美国、法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影响及其历史作用。,三、教学要求,1.通过阅读、收集资料,知道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掌握几个有代表性的实行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国家。,4.

2、通过学习,知道资产阶级革命中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知道它(他)们对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体会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积极促进作用,明白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3.能把握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线索,认识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发展趋势。,本课主题为资产阶级革命,即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历史,从时间上看,距离现在比较遥远,从内容上看,学生比较陌生,也比较枯燥。因此,教师应注意因势利导,将教学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并能较正确地分析、归纳和认识问题上。例如:是否能根据文字和图片,提取有效信息,挖掘课文内涵;是否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说出英、美、法资产阶级革

3、命的主要特点以及革命后所创立的不同政治体制;是否能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否能积极思考,认真探究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真正动因。,四、教学评价建议,教师要采取多种学教组织法,激发学生兴趣。特别是采用活动教学法,如情景剧模拟表演、小品表演、讨论活动、合作探究活动等。展示影音资料、图像感知、直观地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能力。,六、课时安排建议建议教学时可分为3课时完成。,五、主要学教方法,第一课时国会对王权的胜利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其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及产生的影响和历史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人物,体会他们对历史进

4、程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体会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所起的积极促进作用,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奥秘,树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3、重点与难点,2、教学目标,1、内容分析,一、教材分析,展示有关国王查理一世被叛决处死场面的图片,并配上台下观众的欢呼声,营造气氛。思考:这位被砍头的国王是谁?身为国王的他为何会被推上断头台?,(二)新课教学1、出示国会大厦图,请生参读阅读卡上关于国会的介绍,初步了解国会享有的权利和地位。2、情景剧表演: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国会大厦,一起参加在此召开的一场意义不凡的会议表演完后讨论:为什么国王的要求会被国会拒绝

5、?,二、教学建议:(一)图片导入,资产阶级 国会 激化 内战封建专制统治 王权,示图例:,3、师生共同学习战争经过情况(充分利用书中插图)4、讨论:国会军大败王军的原因。5、小组活动:克伦威尔受到众人的拥护,成为“护国主”,如果你是克伦威尔,你将怎样实行你的治国之道?6、模拟国会:议员们共同商讨限制国王的哪些权利?(或国会和人民享有哪些权利?)四人小组讨论,出示权利法案及部分内容。7、比一比:他们推举新国王与中国封建社会皇帝的产生有哪些不同?,(三)小结拓深畅所欲言: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给我们哪些启示?,第二课时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通过本节内容教学,让学生了解美国独立战争具有

6、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主解放的正义战争的特点,了解战争的基本过程,并感受在战争中华盛顿的突出作用,进一步理解美国独立后所采取的政体共和制及对当今世界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正义感和爱国热情。,美国独立战争的过程及华盛顿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作用。了解三权分立。(难点),3、学情分析:,4、教学重点难点:,1、内容分析,2、教学目标:,第三课时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教学设计,2、学教目标,能力目标,一、教材分析1、内容分析,3、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识目标,情感目标,二、教学过程建议,总体思路:教师开门见山提出问题:关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你想知道哪些?由学生提问、分任务、解答。,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一、课程标准

7、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61 了解中国历史上的疆域变化与政权更替概况,认识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62 利用多种资料,说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63 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举例说明特定历史时期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64 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三、教学评价建议,四、课时安排建议,二、本课结构,第一课时最后的盛世教学设计,学生分析,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对外 贸易的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变化等,理解这一时期社会呈现的繁华景象及其原因。2、过程与方法:

8、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运用各种手段,收集、整理相关资料,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理解、分析明清时期中国呈现出的繁盛景象;同时,要对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有所察觉,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盛世”的自豪之情,对“最后”的惋惜之情,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明清时期吴越等地的“奢侈风俗”,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目标,教材分析,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线,通过学生表演、讨论、绘画或作文、观察想象(角色体验)、辩论等活动,深入感受明清时期的繁荣景象,探究产生的原因。,重点:明清时期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难点:正确看待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全面认识 盛世,初步察觉盛世背后

9、隐藏的危机,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总体设计:以活动为链接,表演活动,讨论活动,观察活动,想象活动,比较活动,讨论活动,辩论活动,拓展活动,学教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清朝对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粉碎准葛尔贵族割据势力、漠西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明清的“改土归流”、清朝台湾府的设置等史实;掌握明清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差异和清朝的疆域;充分认识到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览、分析历史图片的能力;评价少数民族领袖人物的能力;以正确的民族观、战争观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反对分裂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态度。,

10、第二课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教学要点,使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并将明长城图清朝疆城图等相关教学参考图片及电影士尔扈特东归片段编辑到课件中去,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相关资料可查阅http:/网站上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材库。学生:查阅中华文化信息网http:/和中国少数民族网了解本节所涉及的满、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情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明清时期对边疆地区加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进行的斗争。清朝前期辽阔的版图及其行政区域的划分和管理。难点:明清对待少数民族政策的差异。,【教学设计】【歌曲导入】(播放爱我中华歌

11、曲)【讲授新课】1、师展示明长城和避暑山庄的图片。大家猜猜看,明清当时修建它们的目的是什么呢同时提问:“避暑山庄与一般的避暑胜地相比,有什么特点?,、展示相关图片564。这些寺庙的修建,也融合了汉、藏、蒙古族、维吾尔等族的建筑风格。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明修长城清修庙”,问:你认为这句话反映了明清两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态度有何不同?(组织4人小组讨论),3、虽然明清对民族政策有所不同,但明清两朝和少数民族关系都有了新的发展。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明清,演绎一段当时的民族关系史。,4、请同学们对照清朝疆域图查找疆域四至地方,并注意表述七个方位的动词“西跨”“西北达”“北接”“东北至”“东临

12、”“东南到”“南包”。,5、对比下面清代中国疆域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图,找出其中的异同。(展示清代疆域图),6、歌曲爱我中华,前后呼应,升华主题。,第三课时专制帝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清统治者在加强皇权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结果,进一步从社会生活领域加深对专制皇权的理解;知道反对专制皇权的代表人物,并尝试与同时代的西方思想家进行比较。(2)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多种资源,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明清时期的中国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背景之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理解、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准确、全面地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3)情感、态度、价值观:

13、领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实际蕴涵着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教材分析,教学方法 以启发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线,通过学生表演、讨论等活动,深切感知明清时期专制皇权的加强,通过知识迁移探究明清发展走向。,重点:明清专制皇权在国家机构及思想上的表现难点:领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实际蕴涵着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败,教学重点与难点,【提问】同学们,以上两个小品反映了什么?,教学过程,【课件演示】典型“文字狱”、八股文范文,【课件演示】看录像范进中举片段,分组讨论评价科举制度。,【启发学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很顺从统治者的意志?”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黄宗羲及其主要思想。启发

14、学生比较同时代中外思想家的共同点。,【小组讨论活动】: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上高度集权统治的时期,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那么西方的君主专制与中国的专制皇权有什么相同之处?各自的发展轨迹是怎样的?,教材分析:本节将明清时期的中国融于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之中,以郑和下西洋、传教士来华、欧洲殖民者东来和马戛,来自海上的挑战,尔尼来华等案例,来体现同一时期中外统治者在海外拓展上的不同态度。通过描述明清统治者海外探索的尝试与拒绝,西方文明的东来与野蛮的侵略,和中国人民英勇反抗的史实,从而揭示在古老的中国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学目标:1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后传教士与欧洲殖民者东来史实的学习,知道这

15、一时期中国政府对海外探索的态度,分析东西方在这一时期产生差距的原因。2学习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传教士东来给中国带来的影响。3通过感受明清时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对郑和下西洋、传教士来华、马戛尔尼来华等事件的分析,理解同一时代中外统治者在海外拓展上的不同态度。难点:如何理解古老的中国在明清时已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从这幅地图上你可以了解到发生在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什么事件?从图中你还能了解到哪些信息?你对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还有哪些了解,和大家交流一下?,教学过程:一出示郑和远航路线示意图。

16、提问:,二放映影像资料:郑和下西洋朝廷中的争议片断 提问:根据资料和以前所学的知识,你知道郑和下西洋的结果吗?为什么会这样?(讨论)三承转:在郑和停止航海的半个世纪后,西方却兴起了航海的热潮。提问:有哪些航海家进行了新航线的探索?他们都受到过谁的支持?这说明了什么?,四、补充资料(澳门被占的过程、台湾被占和荷兰统治下台湾当地人民的的悲惨生活。)问:看了上面的两个材料你有何感想?,五、播放影像资料:郑成功收复台湾。问:这段录像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有何启发?说说你所了解的今天的澳门与台湾。,承转:澳门在回归后社会和经济有了更快速的发展,而台湾问题也在朝着和平、友好的方向发展,随着两岸交流的密切,台湾

17、问题也定能解决,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迎接挑战,奋发向上的结果。而当时清政府又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与政策来对待当时的问题的呢?来看一段小品。,澳门大桥,角色扮演活动:请预先准备的几名同学表演乾隆皇帝与马戛尔尼的两次见面谈话。(大致内容场景一:马戛尔尼一行抵达热河行宫。关于觐见礼节,马戛尔尼因绝行跪拜礼,称病不见,只派副使前往要求举行谈判。乾隆帝称该使“妄自骄矜”,对其来华别有所图,更具戒心。场景二:马戛尔尼在承德避暑庄觐见乾隆帝,正式递交国书。马戛尔尼提出了开放通商口岸、减少关税等6点书面要求。乾隆帝以所请与“天朝体例”不合,一一驳回,并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警告英人不得再到浙江、天津贸易,否则必遭“驱逐出洋”。马戛尔尼愤愤不平:如果中国禁止英国人贸易或给他们造成重大的损失,那么只需几艘三桅战船就能摧毁其海岸舰队。至此,马戛尔尼的使命归于失败。),为什么马戛尔尼使团没有达到来华的目的?为什么从19世纪开始,中国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什么从19世纪以后,中国开始面临着以往没有过的挑战,并在世界近代化大潮中逐渐落后了?,提问小组讨论:(分三大组每组选择一个自已感兴趣的问题来讨论),英使觐见乾隆帝,谈谈今天的中国所面临的挑战,请你为祖国迎接挑战出谋划策。,以史为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