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企业版).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498555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企业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企业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企业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企业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企业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企业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企业版).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2018-06-28,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坚持关口前移,超前辨识预判岗位、企业、区域安全风险,通过实施制度、技术、工程、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加强过程管控,通过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闭环管理制度,工作背景,2016年10月9日,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指出:“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举措”,意见并提出“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1.全面开

2、展安全风险辨识。2.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3.有效管控安全风险。4.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5.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各地区要指导推动各类企业按照有关制度和规范,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企业要组织专家和全体员工,采取安全绩效奖惩等有效措施,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1.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企业要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

3、,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采用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安全风险评估过程要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其中,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按照职责范围报告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2.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安全风险特点,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

4、有效管控。要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回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企业要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3.有效管控安全风险,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并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

5、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4.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风险管控措施失效或弱化极易形成隐患,酿成事故。企业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明确和细化隐患排查的事项、内容和频次,并将责任逐一分解落实,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要通过与政府部门互联互通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全过程记录报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5.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对于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在

6、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的同时,制定并实施严格的隐患治理方案,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事故隐患整治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及时撤出相关作业人员,必要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配合疏散可能受到影响的周边人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81号)提出“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有效防范事故发生,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建立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居乐

7、业、幸福安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推进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机制建设,强化系统性安全防范制度措施落实”,主要依据,1.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安委办20163号)2.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3.关于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意见(津安生201617号)4.关于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实施方案(津滨安生20175号)5.开发区安监局关于危化领域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津开安监管发201711号)6.关于构建工贸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

8、(津开安监管发201713号)7.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一、总体目标二、工作原则和工作方式三、工作内容四、实施步骤与时间节点五、督导督查,开发区安监局关于进一步深化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通知,1.2018年9月底前,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编制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手册(一册),绘制安全风险分布图(一图)并上报,完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相关板块数据的上传工作。2.2018年10月底前,我局组织专家对规模以上企业上报的“一企一册”和“一企一图”进行验收,并分析梳理,评估企业整体风险等级,建立全区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和安全风险分布图。3.2018年12月底前,

9、全区规模以下企业全部完成双重预防机制的建设工作。,一、总体目标,(一)工作原则 政府主导、企业负责、中介服务、全员参与 重点在于企业负责落实、全员积极参与,二、工作原则和工作方式,(二)工作方式 政府:统一标准、同步推进 明确任务、限制节点 树立标杆、相互带动 企业: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 对“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进行升级,增加“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板块,每一工作任务均要求企业按时间节点限期完成,并上传相关数据信息。,企业发动全员,尤其是一线员工参与:岗位危险源和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和分类分级;识别风险现有的安全管控措施,分析、判定风险管控措施的不足和缺憾,落实整改措施;制定岗位安全点检

10、表,开展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安全防控长效机制;制定事故应急处置方案,开展经常性的应急处置训练。,三、工作内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是企业开展培训再培训、教育再教育,反反复复的安全培训过程,以期达到“岗位风险能知晓,岗位风险能管控,突发事件能处置,安全事故能预防”的目的,全面提升一线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急能力。,特别强调:,1.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手册(一册);2.绘制安全风险分布图 车间(场所、区域)安全风险分布图 企业整体安全风险分布图3.上传“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板块相关数据信息。,上报成果,2018年7月底前,第一批(80家)去年开始开展 工作的企业

11、要完成“一册一图”的上报工作;2018年9月底前,第二批(38家)今年开始开展工作的企业要完成“一册一图”的上报工作。,四、实施步骤与时间节点,涉危重点企业,(一)前期准备阶段(6月21日至6月30日)(二)创建阶段(7月1日至9月30日)(三)成果验收阶段(10月1日至10月31日),工贸企业,1.参加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集中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生产负责人、设备负责人2.研究制定企业内部的工作方案。明确组织机构、责任分工、工作任务、实施步骤与时间节点、工作保障等内容3.开展内部动员和工作宣导。部门、车间、班组、岗位一线员工,(一)前期准备阶段(6月20日至6月30日),分为四

12、个小阶段实施:第一小阶段岗位风险辨识与评估;第二小阶段岗位风险管控措施识别、分析与完善;第三小阶段岗位风险告知和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分布图;第四小阶段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二)创建阶段(7月1日至9月30日),第一小阶段 岗位风险辨识与评估(7月1日至7月25日)1.企业梳理填报岗位清单(7月5日前完成)2.企业员工填报岗位风险清单(7月15日前完成)3.企业组织审核岗位风险清单(7月20日前完成)4.企业开展岗位风险评估和分级(7月25日前完成),1.企业梳理填报岗位清单(7月5日前完成)企业组织内部各部门梳理统计全部工作岗位,并填报部门/岗位清单(表1)。,第一小阶段 岗位风险辨识与评

13、估,2.企业员工填报岗位风险清单(7月15日前完成)企业各部门、各车间、各班组组织一线员工辨识本岗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和风险点,包括各类危险源(危险物料、设备设施等)和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风险类型及其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填报岗位风险清单(表2),第一小阶段 岗位风险辨识与评估,3.企业组织审核岗位风险清单(7月20日前完成)企业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部门负责人、班组负责人与一线员工一起,结合安全评价、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应急预案编制等工作,全方位、全过程辨识、排查各岗位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和风险点,包括生产系统、设备设施、输送管线、操作行为、职业健康、环境条件、施工场所

14、(含检维修)、安全管理、公用工程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对各岗位员工填报的岗位风险清单进行审核、修订和完善。再培训过程,第一小阶段 岗位风险辨识与评估,4.企业开展岗位风险评估和分级(7月25日前完成)企业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部门负责人、班组负责人与一线员工一起,对各岗位辨识出的风险采用适合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评估和分级,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填报岗位风险评估分级表(表3)。,第一小阶段 岗位风险辨识与评估,第二小阶段 岗位风险管控措施分析、识别与完善(7月26日至8月20日)5.企业员工填报岗位风险管控措施清单(7月

15、31日前完成上报)6.企业组织审核岗位风险管控措施清单(8月10日前完成上报)7.企业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8月15日前完成上报)8.企业明确较大以上风险安全管控责任人(8月20日前完成),5.企业员工填报岗位风险管控措施清单(7月31日前完成)企业组织一线员工结合本岗位风险清单,逐条分析、识别各项风险现有的安全管控措施,填报岗位风险管控措施清单(表7)。,第二小阶段 岗位风险管控措施分析、识别与完善,6.企业组织审核岗位风险管控措施清单(8月10日前完成)企业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部门负责人、班组负责人与一线员工一起,逐条分析、确认岗位风险的安全管控措施,并对员工填报的岗位风险管控措施清

16、单进行审核、修订和完善(表8)。,第二小阶段 岗位风险管控措施分析、识别与完善,7.企业完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8月15日前完成)企业结合岗位风险管控措施识别分析出的不足和隐患,对相关安全管控措施进行补充、完善,并记录在案。,第二小阶段 岗位风险管控措施分析、识别与完善,8.企业明确较大以上风险安全管控责任人(8月20日前)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尤其是要针对较大以上(橙色、红色)风险点落实具体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具体的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物理工程措施、在线监测措施、视频监控措施、自动化控制措施、应急管理措施、个人防护等),建立“一对一

17、”或“一对多”的较大以上风险管控措施及责任人清单(表9)。,第二小阶段 岗位风险管控措施分析、识别与完善,第三小阶段岗位风险告知和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分布图(8月21日至9月10日)9.企业开展风险公告警示(8月31日前完成)10.企业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9月10日前完成)11.企业绘制安全风险分布图(9月10日前完成)(1)评估车间(场所)风险等级(2)绘制安全风险分布图,9.企业开展风险公告警示(8月31日前完成)企业组织人员根据岗位风险评估和岗位风险管控措施确认结果,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表10、表12)、岗位应急处置卡(手册),并在企业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设置较大以上风险告知栏(表11)。

18、,第三小阶段岗位风险告知和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分布图,10.企业建立安全风险数据库(9月10日前完成)企业组织人员对岗位风险清单、岗位风险管控措施清单等记录进行梳理,依据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第三小阶段岗位风险告知和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分布图,11.企业绘制安全风险分布图(9月10日前完成)(1)评估车间(场所)风险等级。企业根据各岗位风险辨识、评估结果,并结合“人、机、料、管、环”各环节梳理各作业单元、车间(场所)的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对各作业单元、车间(场所)的风险进行分级,并分别用红、橙、黄、蓝“四色”标示重大、较大、一般和低风险,填报车间(场所)的风险评估分级清单(表4、表5

19、)。,第三小阶段岗位风险告知和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分布图,(2)绘制安全风险分布图。根据车间(场所)风险评估分级结果,用红、橙、黄、蓝“四色”绘制车间(场所)安全风险分布图(片区图)和企业整体安全风险分布图(一图)(表6)。,第三小阶段岗位风险告知和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分布图,第四小阶段 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9月11日至9月30日)12.企业组织编制岗位安全点检表(9月20日前完成)13.企业组织编制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清单(9月30日前完成)14.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9月30日前完成)15.完善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16.企业完善天津市版隐患排查系统,12.企业组织编制岗位安全点检表(9月20日前完

20、成)企业组织各部门、各车间、各班组与一线员工一起,依据岗位风险清单和岗位风险管控措施清单,编制岗位安全点检表(表13,其中安全管控措施缺失项,即为事故隐患项),并在岗位安全点检表中用特殊符号标识点检必查项。,第四小阶段 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13.企业组织编制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清单(9月30日前完成)企业依据岗位风险等级和风险管控措施情况,结合岗位安全点检表中的必查项,汇总编制岗位、班组、车间及公司“四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清单(表14)。,第四小阶段 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14.企业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9月30日前完成)企业结合风险辨识和风险管控措施识别等工作,修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

21、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变更管理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并组织严格落实。,第四小阶段 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15.企业完善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 企业要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完善应急预案,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经常性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定期组织考核。重点岗位要设置应急处置卡,结合风险特点,开展应急处置训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第四小阶段 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16.企业完善天津市版隐患排查系统 企业结合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成果,对天津市版的隐患排查系统(93个行业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并开展日常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2、。安全生产标准化,第四小阶段 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17.企业修订完善并重新上报“一册一图”(10月31日前)18.企业开展工作总结(10月31日前),(三)成果验收阶段(10月1日至10月31日),企业,组织专家对企业工作成果验收(10月31日前)企业成果验收分为阶段性时间节点成果验收和最终成果验收两部分。(1)阶段性时间节点成果验收。按照我局工作部署,开发区安监局及专家按照工作开展的时间节点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成果验收。主要检查企业发动全员的填报的各类清单、审核清单以及分阶段通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填报的信息。,开发区安监局,(2)最终成果验收 企业安全风险管

23、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手册(一册),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介绍、企业岗位清单);企业安全风险分布图(一图);通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填报的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数据库。,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令3号)第四条第五款“未经安全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第十二条 加工、制造业等生产单位的其他从业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矿)、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工作性质对其他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保证其具备本岗位安全操作、应急处置等知识和技能。,五、督导督查,第十四条 厂(矿)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一)本单位安全生产情况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二)本单

24、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三)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四)有关事故案例等。,第十五条 车间(工段、区、队)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一)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二)所从事工种可能遭受的职业伤害和伤亡事故;(三)所从事工种的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四)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五)安全设备设施、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六)本车间(工段、区、队)安全生产状况及规章制度;(七)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八)有关事故案例;(九)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第十六条 班组级岗前安全培训内容应当包括:(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二)岗位之间工作

25、衔接配合的安全与职业卫生事项;(三)有关事故案例;(四)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第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 学时。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 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20 学时。,培训时间,第九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一)未按照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二)危险物品的

26、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三)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被派遣劳动者、实习学生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或者未按照规定如实告知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四)未如实记录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情况的;(五)未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或者未向从业人员通报的;(六)未按照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者未定期组织演练的;(七)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上岗作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6.强化职工安全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企业用工要严格依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停产整顿。没有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或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企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为推动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开发区安监局将结合执法检查对企业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督查,对工作组织有力、工作开展有特色的企业将给予表扬和经验推广,并在年终的评优中优先考虑;对工作开展不力的企业将严格执法,并依法从严从重处罚。,督导督查执法要求,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