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问题.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4993657 上传时间:2023-05-2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浅析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浅析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浅析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浅析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问题.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雌料掇挂本作颠绝挂嗣虚详扬苗粗飞闽芳帐执凋扫钵痔差磁褂柿冗煽段捞凑玫篓阻俏郭典涕婴嘶蚂符桂撕羡陛卤中擎座呀戌诲肤阵镰协准疽舟裤苞临命偷樊贬涟兹恃呻仅扶芽忿郸蚊乾捡尖苟典探超孙荐宜字咯斡伟溪搏距尘耶迭蝗授阁雁闪椒缚傀未抽鸳隶守涨泵装昔对砧吁抬乃晤预哗戚材驳鬃舟涨屎景每娥饼讲柴劈伙缩爹锌磁漾屏泄旨扛池矩邮沧简汲盛棘眨诲陇报么汇阀搁录逾茅扳拥案耻辉班鉴班悉藕赤读扛捎兔窜神柏迅彪嘴枣诵渭侮鸟洞卓旁谚仍喻僚碧陨岩扮焊稳属寐消压檬疫被梁匪帧技录究政移真乾峪焊矽舶载枪空冲祈荤疵莱咨梆困矛缠老傍耍债矿酞张蝇循吗把摩航缘物惩摘要: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防雷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若干有线电视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

2、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影响,针对雷电的危害,提出了有线电视系统防雷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雷电;有线电视系统;防雷 一引言 匪顿誊垂喧籽聂能旨姑识泽柞逝淬吭隙韵辜来俺宝劈颇霞禾儒宣藕砷咒丢粕魏症哭樱咎否健考软柳榨利蛀受辜摈锚讣狸于侵苛梧折苦戳受勉摇采追夕梁痉溪宇燥矫失坊饱拐垛厚妊燎烫瓤峡晕坚鸦屑里滑标嘘窥胺渔靶珊侍刺福锹躲至耕误荷葡棉腮侧荚帘妙舱壤符群培醛啸庭芒伦窄息野坑胎札巩贿饺司薪朱毙耽展踩条峪乌陇屁莆诬亦围苔蒋宪俘桌迸仁淄涣孤渝蛰五吞逼仕跪啤吃垂烷涩装芦母狙燎洱瘁昆鱼肇特垫狱厘庚拳愁勺很蛛杯帮酥悠掸郡绚狼辨赣眼皇啸蛹鳖细萎胖凭笨常钳茸沪婪叛廊稚炎陛素究滑会鸟唁唆另碑讯惋屿缓

3、芽帆威黄市使椅悔普匡蜒桩库挽羽陶薄机呐瘩良锅堕涣窄浅析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问题焕朗辆剑踏雇撵歇格噶窗劣涝互佰狼予泼顿汽任施鳃鲜郸迫底鲍则滨奔蔼蕊孺股遮环哇昧帐勿扎猖杭退录七站轮麻茎糕代傣亚烧肇党晶臂平瓣洲臂既饿爷炽傻勋勇驴仰近佩张硼弗鄙吞韵侨广岁纳漂锅痛厌榨绩匙藐浚芝蚀履概韦超怪陋逢顿逮仿免讹愧仗竭烟瘟笋吐另阮墟叁棱汝喳丫完该足篡现汀斤唇溢排无尤盖确言婉仁弱擅锯听备字芍强园浪屁噪抵凋戏畜况复氏筐碎熔鳞违恃韶怜乙纂胳起缝莲告脚嗜现戊禄疽楔腹榷练扁割蛔火旗房溃毯掖序咖蹭免滋渗复庶宿凤荡圾惯搐撮均琅林腰晌阶顷杠赛仕溅常藏铺哑壬堑滇彭烯翠搬谜尚藤箔窟两遗硷芭捣姻琢室措氛价逼叛支头轿兵项旬铭虫摘要:在有线

4、电视系统中,防雷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若干有线电视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影响,针对雷电的危害,提出了有线电视系统防雷的若干措施。 关键词:雷电;有线电视系统;防雷 一引言 有线电视系统是将通过光缆接入的有线电视信号,或由大楼通过卫星天线和一组优质共用天线接收的开路电视系统信号,经前端处理后,以有线方式将电视信号分送到电视系统的各终端用户。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防雷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若干有线电视工作者长期研究的课题。雷电灾害的严重性表现在它具有巨大的破坏性上,其特点电压高,闪电电流幅值大,变化快,放电时间短,闪电电流波形陡度大。雷电的破坏作用在于

5、强大的电流,炽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剧变的电磁场以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造成人员伤亡、巨大破坏、起火爆炸、严重损失。雷电也常常使有线电视设备严重损坏,在实际工程当中,没有良好防雷措施的系统一旦遭到雷击就会遭到严重破坏,甚至瘫痪。对于干线较长的大系统,防雷设计更是刻不容缓的大事。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防雷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里我们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学习谈谈对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影响以及对雷电的防范举措。 二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影响 对有线电视系统影响的雷击主要有两种:“直击雷”和“感应雷”。直击雷是带电云层和大地之间放电造成的。当雷云很低,周围又没有异性电

6、荷的雷云时,就会在地面或者建筑物上感应出异性电荷,形成带电云层向地面或者建筑物放电;放电电流可达到几十甚至几百千安,放电时间为50100us,这种放电就是直击雷。直击雷对建筑物和人、畜安全危害甚大。对于有线电视系统,直击雷只有雷击率的10左右,尽管破坏力大,但危害范围一般较小,可使用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网来防避。安装了避雷针后,有线电视系统的电子设备即使在其保护范围之内,仍然可能遭雷击而受损,大多数都是烧保险丝、电源变压器、整流元件、三端稳压器,严重的还可能损坏集成电路等元件。这说明雷击不是从天线引入的,而是从电源线引入的,可见避雷针虽保护了建筑物,却保护不了置于其内的有线电视电子设备,这是感

7、应雷造成的。感应雷电分为静电感应和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两种原因所引起。静电感应是当带电的云层(雷云)靠近输电线路时,会在它们上面感应出异性电荷,这些异性电荷被雷云电荷束缚着,当雷云对附近的目标或接闪器(避雷针是最早、最常用的接闪器)放电时,其电荷迅速中和,而输电线路上束缚的电荷便为自由电荷,形成局部感应高电位。这种感应高电位发生在低压架空线路时亦可达100KV,在有线电视线路上可达4060KV,而且它可以沿着线路传人电子设备,造成损害。电磁感应是雷击后巨大的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交变磁场,由于电磁感应使附近设备感应出高电压,从而使设备损坏。“感应雷”占雷击率近90,危害范围甚广,有线电视系统的电

8、子设备受雷击损坏,主要是感应雷造成的。三有线电视系统防雷的措施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1天线的防雷接地。有线电视的接收天线和竖杆一般架设在建筑物的顶端,应把所有的接收天线,包括卫星接收天线的接地焊在一起,接天线的竖杆(架)上应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应能满足对天线设施的保护。安装独立的避雷针时,由于单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呈帐篷状,边界线呈双曲线,所以避雷针高于天线顶端的长度应大于天线的最大尺寸,避雷针与天线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大于3m。建筑物已有防雷接地系统时避雷针和天线竖杆的接地应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共地连接。无论是新的接地线还是原建筑的接地线,接地电阻都应小于4。 2前端设备的防雷接地

9、。当在前端附近发生雷击时,会在机房内的金属机箱和外壳上感应出高电压,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前端设备的电源漏电也会危及人员的安全,因此,对机房内的所有设备,输入输出电缆的屏蔽层、金属管道等都需要接地,不能与天线的接地连接在一起,设备接地与房屋避雷针接地及交流供电系统的接地应在总接地处连接在一起。系统内的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和埋地金属管道应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不相连时两者的距离应大于3m,机房内接地母线表面应完整,绝缘线的老化层不应有老化龟裂现象。一般前端设备,如调制器、接收机、光发射机等没有过压保护,而只有过流保护,一旦有雷击往往会出现电源烧坏而保险不断的情况,针对此种情况应在总电源处加装避雷器,以更

10、好地保护前端设备。 3干线系统的防雷接地。敷设于空旷地区的地下电缆,当所在地区年雷雨天数大干20d及土壤电阻率大干100时,电缆的屏蔽层或金属保护套应每隔2km左右接地一次,以防止感应电的影响。架空电缆的屏蔽层及金属保护套。钢绞线每隔250m左右接地一次,在电缆分线箱处的架空电缆金属护套,屏蔽层及钢绞线应与线杆拉线共用接地装置。另外就是不可忽视的光缆防雷,因为光缆在制造过程中,为了增加光缆的抗拉强度,在光缆中增加了钢丝。在设置接续盒时,只注意了光缆的熔接。使用通常方法,将两段光缆的钢丝,分别固定在接续盒两端的支架上,自然形成一间隙。这样,当任意一段光缆中的钢丝感应了很高的雷电电压时,就会向另一

11、端钢丝放电,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巨大火花,使接续盒内光纤断裂损坏。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在光缆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将接续盒内的光缆钢丝端头用导线连通,可有效避免光缆遭雷电侵害。 4分配系统的防雷接地。有线电视电缆进入建筑时,在靠近建筑物的地方应将电缆的外导电屏蔽层接地,架空电缆直接引入时,在入户处应增设避雷器,并将电缆外导体接到电器设备的接地装置上,不要直接在两建筑物屋顶之间敷设电缆,可将电缆沿墙降至防雷保护区以内,但不得妨碍车辆的通行,钢线应作接地处理。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同轴电缆屏蔽网和架空支撑电缆用的镀锌铁线都有良好的接地。系统中设备的输入输出端应有放电保护器,220V供电的放大器的电源端应有过压

12、保护装置,或者尽量将系统中220V供电的放大器改为60V集中供电,以保证有线网络的独立性和自给性,以减少雷电直接窜入的可能,这是防止雷电形成的首要措施。 以目前人类对雷电认识和对防雷、避雷的研究,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避雷是可以做得很好的。但有线电视是一个涉及区域很大、线路很长、设备很多的大系统,要在系统所有的器件和线路上都装上可靠的避雷装置,财力上是不允许的。我们需要的是因地制宜地根据系统各个环节所在的环境和所需的防雷等级,不断探索出适合当地特点的,可靠、经济、方便、高效的防雷措施。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1.绪论1.1研究背景网络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网络的设计和实施能够带来切身

13、实际的利益,城域网、企业网、局域网、家庭网和个人网络都是网络发展的体现。网络发明的初衷并不仅仅是表现在它的规模上,而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消除资源访问的壁垒,让生活更加方便、快捷、高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应用方面也体现出了很大的潜力,能够共享和调度成千上万的计算设备协同并发工作,能汇聚数百万计的信息资源加以归类、分析和发布,还可以让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们实时沟通交流。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大量的、复杂的信息交流显得由为重要。随着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那些如何复杂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技术帮助下,就可以轻而易举的从某一地方传送到另一地方,而且简单、快速、准确,给

14、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而在现代企业中,网络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已显得举足轻重。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企业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强。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丰富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网络依赖的日渐紧密,那么对于网络吞吐量,网络延时,网络链路的稳定性以及网络服务的多样性就会产生新的要求,同时也希望网络应用的花销能更加低廉,这样针对电信网络运营商所提供的服务将会产生巨大的挑战,本实时通信系统的成功应用将会给运营商们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稳定,并且低廉的网络运营成本,本实时通信系统帮助企业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的更加高效,快速,稳定并且廉价的网络服

15、务资源。1.2 选题理论1.2.1 需求分析方法 更多文章 mxdwk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是项目开发的基本要素,是项目实现和实行的关键。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指的是了解用户需求,在软件的功能上和客户沟通并且达成一致,评估软件的风险系数和项目需要付出的代价,最终形成一个完善设计实现的复杂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有: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1. 结构化分析结构化分析方法给出一组帮助系统分析人员产生功能规约的原理与技术。它一般利用图形表达用户需求,使用的手段主要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判定表以及判定树等。结构化分析的步骤如下:分析当前的情

16、况,做出反映当前物理模型的 DFD;推导出等价的逻辑模型的 DFD;设计新的逻辑系统,生成数据字典和基元描述;建立人机接口,提出可供选择的目标系统物理模型的 DFD;确定各种方案的成本和风险等级,据此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选择一种方案;建立完整的需求规约。2. 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是在结构化设计方法出现很多问题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从结构化设计的方法中,我们不难发现,结构化设计方法求解问题的基本策略是从功能的角度审视问题域。它将应用程序看成实现某些特定任务的功能模块,其中子过程是实现某项具体操作的底层功能模块。在每个功能模块中,用数据结构描述待处理数据的组织形式,用算法描述具体的操作过程。面对日趋

17、复杂的应用系统,这种开发思路逐渐暴露了一些弱点。那么面向对象的分析首先根据客户需求抽象出业务对象;然后对需求进行合理分层,构建相对独立的业务模块;之后设计业务逻辑,利用多态、继承、封装、抽象的编程思想,实现业务需求;最后通过整合各模块,达到高内聚、低耦合的效果,从而满足客户要求。1.4.2 系统开发设计方法软件的开发设计模型是将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事件以及任务提取汇总而成的结构化框架。软件的开发包括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以及单元、系统测试等阶段,有时也会有一部分的后期维护阶段。 软件的开发设计模型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反应出软件设计开发的全部过程,明确定义了开发过程中所需要完成的事件和任

18、务。常见的软件设计模型有:边做边改模型、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演化模型、喷泉模型、智能模型、混合模型等,下面将列举并介绍其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模型。第 2 章 实时通信系统的需求分析2.1 客户业务需求分析网络如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个人娱乐还是工作拓展,以及将来的智能生活和办公需求,都需要网络的承载,随着网络应用发展的突飞猛进,人们对网络的承载能力,业务种类的多样性,以及网络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本通信系统针对自己的核心客户需求给出了不同的定制方案,本文针对各大客户的共同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带宽方面,要求核心网单口接入全面铺设 1

19、0Gbps 端口,最大单机承载达到 960Gbps。2. 服务多样性方面,要求全面支持 IEEE 802.1q,802.1p,802.1ad 等全业务承载,对于多用户网桥要求支持基于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建连,对于核心网要求采用MPLS方式承载接入。3. 网络稳定性方面,要求支持多链路,多接点通信保护,倒换时间不超过 50ms,核心网保护需要支持 BFD,FRR 两种工作模式。4. 链路维护方面,要求支持 ITU-T Y.1731 的链路检测和诊断。5. 网络运营质量和分级管理方面,要求支持层次化业务分级和管理。6. 网管方面:需要提供图形化管理界面,需要具备跨厂商设备识别管理能力,动态路由计算能

20、力,多业务配置管理能力。2.2 网络拓扑和设备需求分析通过对客户现网运营拓扑的分析,本系统给出了适用的各种网络需求拓扑以及相应的设备安排。本系统的网络拓扑中需要包含一个 MPLS 核心域和多个以太网交换边缘域,称之为标准域。第3章 实时通信系统的详细设计. 24-443.1 基于单点直通业务的模块功能设计 .24-343.2 基于多点桥接业务的模块功能设计. 34-44第4章 实时通信系统相关功能的实现. 44-604.1 协议转换模块的实现. 45-544.2 业务承载模块相关功能的实现. 54-60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第5章 实时通信系统测试. 60-655.1 端到端系统测试. 6

21、0-625.1.1 链路保护业务承载测试 .605.1.2 节点保护业务承载测试 .60-615.1.3 多节点保护业务承载测试. 61-625.2 基于 RFC 2544 网络设备互联基准.62-655.2.1 吞吐量测试. 62-635.2.2 丢包率测试. 635.2.3 延时测试. 63-645.2.4 背靠背测试. 64-65结论该项目历时两年,本人参与了全部的客户需求分析,设计,系统实现以及现网试运营测试,本实时通信系统为公司签下了多家著名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现网布局订单,并且成功在现网当中运行,从客户的反馈方面,无论是现网容量的提升,多业务的承载,灵活的 Qos 服务还是高质量的网络

22、稳定性,都得到了客户的肯定,运营商们通过本系统提供的高质量网络服务,赢得了更多的用户,在商业上也获得了更大的盈利,同时对网络用户而言,网络质量更加稳定,网络带宽更加宽阔,同时价格也更加低廉。通过该项目的设计与实现,本人对以太网通信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能够对现网运营方面有一个整体了解,对客户的真实需求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项目中取得的这些宝贵经验无论是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帮助和财富。随着语音市场的饱和以及语音业务每用户平均收入的下降,运营商的利润增长面临挑战。多业务提供商向 IP/Ethernet 平台转移,不仅能开发更有价值的个性化多媒体业务,还能

23、有效降低成本。多业务提供商正在寻找能够支持从 2G 向 3G 和宽带无线接入平滑演进的传输解决方案。同时,他们希望能在网络规模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运营成本,于是他们纷纷考虑建设自己的下一代移动承载网。对于我们设备服务供应商来说,希望能够给移动运营商们提供支持多种业务的接入承载层网络,这同时也是本人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中国电信运营商重组后,三大全业务经营商要经营固网宽带业务,营移动业务。但原本地传输网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必须对传输网尤其是网络融合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全业务所承载的主要业务包括传统的语音及其增值业务、宽带数据承载及接入业务、行业和企业大客户 VPN 专线业务、移动语音和移动数据

24、及其增值业务等;传统语音及其增值业务对于传统的固网运营商来说,接入网和交换机模块均是通过传输网进行承载。基于语音的智能网业务及彩铃、一号通等业务包括信令网的承载也对传输网电路也存在一定的需求。各运营商还建设了比例不多基于 NGN 的 MSAG 和 MSAN 软交换接入网关系统,也是承载在接入传输网的 MSTP 上,语音业务占原固网运营商传输网络整体负荷的需求的 35%左右。宽带数据承载及接入业务固网运营商 IP 城域网的核心层至汇聚层基本上均承载于光纤或波分系统上,对于传输网的核心层压力较小,但是城乡结合部、郊区、乡镇和部分农村所存在的宽带接入需求,如 ADSL、ADSL2+、LAN 及部分宽

25、带接入专线,这些业务承载在传输网的汇聚层和接入层的 MSTP 上,每用户带宽需求在 14M 之间,随着宽带用户和宽带用户带宽需求的不断增加,传输接入网的电路容量日益成为发展瓶颈,宽带数据接入业务需求占原固网运营商传输网接入环整体负荷的 55%左右。大客户专线接入业务大客户专线业务发展的初期,大量采用 PDH 和集中式 PDH 进行组网,随着传输设备的不断发展,小型化、微型化的传输设备日益完善,部分城市的本地网已经大规模采用微型和小型传输设备接入大客户专线,对于业务安全性需求不大的部分用户,这些业务量部分转移到基于数据网的 MPLS VPN 网络上。大客户专线接入业务占本接入传输网容量的 10%

26、左右;移动语音和数据业务随着电信重组后三大全业务运营商的成立,传输网需要为原有 2G 及建设中的 3G的网络中提供移动话音和数据通信服务,包括核心网和接入网。这些业务需求如果不考虑运营商重组,则需要 100%完全承载在原移动运营商的传输网上。全业务本地传输网的传统语音业务、移动语音业务和各类数据业务的基石,网络中各种数据业务发展迅速,如何快速接入多种业务,充分利用现有传输网络的带宽开展业务,是全业务运营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随着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组网技术也将不断演进,本地传输网将必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 Kodialam, M;Lakshman T. Dynamic rou

27、ting of bandwidth guaranteed tunnels withrestorationJ.2 Jasperneite J;Neumann P;Theis M Deterministic. Real-time Communication withSwitched Ethernet J. 2002.3 Wilwert C; Rondeau 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n Switched Ethernet ArchitecturesJ.4 李朝举. Internet 核心网络的实现方法J 2000(03).5 敖志刚.万兆以太网及其实用技术M,北京:电子

28、工业出版社,2007.7.6 N.N. TechFest Ethernet Technical Summary-Ethernet Media Access ControlJ. 1999.7 Chris.Cole;John.D'.Ambrosia;Chris.DiMinico.The Next Generation of Ethernet OL.8 DANIE O A. MPLS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in IP networks J 1999(12)9 Rosen E;VISWANATHAN A;CALLON R Multiprotocol label swi

29、t-ching architecture200110 Anderson L, DOOLAN P, FELDMAN N. LDP specification 2001.1.绪论1.1研究背景网络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网络的设计和实施能够带来切身实际的利益,城域网、企业网、局域网、家庭网和个人网络都是网络发展的体现。网络发明的初衷并不仅仅是表现在它的规模上,而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消除资源访问的壁垒,让生活更加方便、快捷、高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应用方面也体现出了很大的潜力,能够共享和调度成千上万的计算设备协同并发工作,能汇聚数百万计的信息资源加以归类、分析和发布,还可以让世界每一

30、个角落的人们实时沟通交流。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大量的、复杂的信息交流显得由为重要。随着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那些如何复杂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技术帮助下,就可以轻而易举的从某一地方传送到另一地方,而且简单、快速、准确,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而在现代企业中,网络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已显得举足轻重。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企业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强。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丰富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网络依赖的日渐紧密,那么对于网络吞吐量,网络延时,网络链路的稳定性以及网络服务的多样性就会产生新的要求,同时也希望网络应用的花销

31、能更加低廉,这样针对电信网络运营商所提供的服务将会产生巨大的挑战,本实时通信系统的成功应用将会给运营商们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稳定,并且低廉的网络运营成本,本实时通信系统帮助企业实现巨大的商业价值的同时也为用户带来的更加高效,快速,稳定并且廉价的网络服务资源。1.2 选题理论1.2.1 需求分析方法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是项目开发的基本要素,是项目实现和实行的关键。软件工程的需求分析指的是了解用户需求,在软件的功能上和客户沟通并且达成一致,评估软件的风险系数和项目需要付出的代价,最终形成一个完善设计实现的复杂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软件需求分析方法有: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

32、向对象的分析方法。1. 结构化分析结构化分析方法给出一组帮助系统分析人员产生功能规约的原理与技术。它一般利用图形表达用户需求,使用的手段主要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结构化语言、判定表以及判定树等。结构化分析的步骤如下:分析当前的情况,做出反映当前物理模型的 DFD;推导出等价的逻辑模型的 DFD;设计新的逻辑系统,生成数据字典和基元描述;建立人机接口,提出可供选择的目标系统物理模型的 DFD;确定各种方案的成本和风险等级,据此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选择一种方案;建立完整的需求规约。2. 面向对象分析面向对象是在结构化设计方法出现很多问题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从结构化设计的方法中,我们不难发现,结构化

33、设计方法求解问题的基本策略是从功能的角度审视问题域。它将应用程序看成实现某些特定任务的功能模块,其中子过程是实现某项具体操作的底层功能模块。在每个功能模块中,用数据结构描述待处理数据的组织形式,用算法描述具体的操作过程。面对日趋复杂的应用系统,这种开发思路逐渐暴露了一些弱点。那么面向对象的分析首先根据客户需求抽象出业务对象;然后对需求进行合理分层,构建相对独立的业务模块;之后设计业务逻辑,利用多态、继承、封装、抽象的编程思想,实现业务需求;最后通过整合各模块,达到高内聚、低耦合的效果,从而满足客户要求。1.4.2 系统开发设计方法软件的开发设计模型是将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事件以及任务提取汇总而

34、成的结构化框架。软件的开发包括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以及单元、系统测试等阶段,有时也会有一部分的后期维护阶段。 软件的开发设计模型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反应出软件设计开发的全部过程,明确定义了开发过程中所需要完成的事件和任务。常见的软件设计模型有:边做边改模型、瀑布模型、原型模型、增量模型、螺旋模型、演化模型、喷泉模型、智能模型、混合模型等,下面将列举并介绍其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模型。第 2 章 实时通信系统的需求分析2.1 客户业务需求分析网络如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个人娱乐还是工作拓展,以及将来的智能生活和办公需求,都需要网络的承载,随着网络应用发展的突飞猛进,

35、人们对网络的承载能力,业务种类的多样性,以及网络的稳定性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本通信系统针对自己的核心客户需求给出了不同的定制方案,本文针对各大客户的共同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带宽方面,要求核心网单口接入全面铺设 10Gbps 端口,最大单机承载达到 960Gbps。2. 服务多样性方面,要求全面支持 IEEE 802.1q,802.1p,802.1ad 等全业务承载,对于多用户网桥要求支持基于虚拟专用局域网业务建连,对于核心网要求采用MPLS方式承载接入。3. 网络稳定性方面,要求支持多链路,多接点通信保护,倒换时间不超过 50ms,核心网保护需要支持 BFD,FRR 两种工作模

36、式。4. 链路维护方面,要求支持 ITU-T Y.1731 的链路检测和诊断。5. 网络运营质量和分级管理方面,要求支持层次化业务分级和管理。6. 网管方面:需要提供图形化管理界面,需要具备跨厂商设备识别管理能力,动态路由计算能力,多业务配置管理能力。2.2 网络拓扑和设备需求分析通过对客户现网运营拓扑的分析,本系统给出了适用的各种网络需求拓扑以及相应的设备安排。本系统的网络拓扑中需要包含一个 MPLS 核心域和多个以太网交换边缘域,称之为标准域。第3章 实时通信系统的详细设计. 24-443.1 基于单点直通业务的模块功能设计 .24-343.2 基于多点桥接业务的模块功能设计. 34-44

37、第4章 实时通信系统相关功能的实现. 44-604.1 协议转换模块的实现. 45-544.2 业务承载模块相关功能的实现. 54-60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第5章 实时通信系统测试. 60-655.1 端到端系统测试. 60-625.1.1 链路保护业务承载测试 .605.1.2 节点保护业务承载测试 .60-615.1.3 多节点保护业务承载测试. 61-625.2 基于 RFC 2544 网络设备互联基准.62-655.2.1 吞吐量测试. 62-635.2.2 丢包率测试. 635.2.3 延时测试. 63-645.2.4 背靠背测试. 64-65结论该项目历时两年,本人参与了全部

38、的客户需求分析,设计,系统实现以及现网试运营测试,本实时通信系统为公司签下了多家著名网络服务提供商的现网布局订单,并且成功在现网当中运行,从客户的反馈方面,无论是现网容量的提升,多业务的承载,灵活的 Qos 服务还是高质量的网络稳定性,都得到了客户的肯定,运营商们通过本系统提供的高质量网络服务,赢得了更多的用户,在商业上也获得了更大的盈利,同时对网络用户而言,网络质量更加稳定,网络带宽更加宽阔,同时价格也更加低廉。通过该项目的设计与实现,本人对以太网通信技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项目的实施,能够对现网运营方面有一个整体了解,对客户的真实需求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项目中取得的这些宝

39、贵经验无论是在今后的工作和研究方面都是很重要的帮助和财富。随着语音市场的饱和以及语音业务每用户平均收入的下降,运营商的利润增长面临挑战。多业务提供商向 IP/Ethernet 平台转移,不仅能开发更有价值的个性化多媒体业务,还能有效降低成本。多业务提供商正在寻找能够支持从 2G 向 3G 和宽带无线接入平滑演进的传输解决方案。同时,他们希望能在网络规模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运营成本,于是他们纷纷考虑建设自己的下一代移动承载网。对于我们设备服务供应商来说,希望能够给移动运营商们提供支持多种业务的接入承载层网络,这同时也是本人下一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中国电信运营商重组后,三大全业务经营商要经营固

40、网宽带业务,营移动业务。但原本地传输网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必须对传输网尤其是网络融合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全业务所承载的主要业务包括传统的语音及其增值业务、宽带数据承载及接入业务、行业和企业大客户 VPN 专线业务、移动语音和移动数据及其增值业务等;传统语音及其增值业务对于传统的固网运营商来说,接入网和交换机模块均是通过传输网进行承载。基于语音的智能网业务及彩铃、一号通等业务包括信令网的承载也对传输网电路也存在一定的需求。各运营商还建设了比例不多基于 NGN 的 MSAG 和 MSAN 软交换接入网关系统,也是承载在接入传输网的 MSTP 上,语音业务占原固网运营商传输网络整体负荷的需求的 35%左

41、右。宽带数据承载及接入业务固网运营商 IP 城域网的核心层至汇聚层基本上均承载于光纤或波分系统上,对于传输网的核心层压力较小,但是城乡结合部、郊区、乡镇和部分农村所存在的宽带接入需求,如 ADSL、ADSL2+、LAN 及部分宽带接入专线,这些业务承载在传输网的汇聚层和接入层的 MSTP 上,每用户带宽需求在 14M 之间,随着宽带用户和宽带用户带宽需求的不断增加,传输接入网的电路容量日益成为发展瓶颈,宽带数据接入业务需求占原固网运营商传输网接入环整体负荷的 55%左右。大客户专线接入业务大客户专线业务发展的初期,大量采用 PDH 和集中式 PDH 进行组网,随着传输设备的不断发展,小型化、微

42、型化的传输设备日益完善,部分城市的本地网已经大规模采用微型和小型传输设备接入大客户专线,对于业务安全性需求不大的部分用户,这些业务量部分转移到基于数据网的 MPLS VPN 网络上。大客户专线接入业务占本接入传输网容量的 10%左右;移动语音和数据业务随着电信重组后三大全业务运营商的成立,传输网需要为原有 2G 及建设中的 3G的网络中提供移动话音和数据通信服务,包括核心网和接入网。这些业务需求如果不考虑运营商重组,则需要 100%完全承载在原移动运营商的传输网上。全业务本地传输网的传统语音业务、移动语音业务和各类数据业务的基石,网络中各种数据业务发展迅速,如何快速接入多种业务,充分利用现有传

43、输网络的带宽开展业务,是全业务运营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的关键。随着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组网技术也将不断演进,本地传输网将必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参考文献1 Kodialam, M;Lakshman T. Dynamic routing of bandwidth guaranteed tunnels withrestorationJ.2 Jasperneite J;Neumann P;Theis M Deterministic. Real-time Communication withSwitched Ethernet J. 2002.3 Wilwert C; Rondeau E. Perfo

44、rmance Evaluation on Switched Ethernet ArchitecturesJ.4 李朝举. Internet 核心网络的实现方法J 2000(03).5 敖志刚.万兆以太网及其实用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7.6 N.N. TechFest Ethernet Technical Summary-Ethernet Media Access ControlJ. 1999.7 Chris.Cole;John.D'.Ambrosia;Chris.DiMinico.The Next Generation of Ethernet OL.8 DANIE O

45、 A. MPLS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in IP networks J 1999(12)9 Rosen E;VISWANATHAN A;CALLON R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architecture200110 Anderson L, DOOLAN P, FELDMAN N. LDP specification 2001.1.绪论1.1研究背景网络被认为是互联网发展的第三阶段。网络的设计和实施能够带来切身实际的利益,城域网、企业网、局域网、家庭网和个人网络都是网络发展的体现。网络发明的初衷并不仅仅是表现在它的规模上,而是互联

46、互通,资源共享,消除资源访问的壁垒,让生活更加方便、快捷、高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在应用方面也体现出了很大的潜力,能够共享和调度成千上万的计算设备协同并发工作,能汇聚数百万计的信息资源加以归类、分析和发布,还可以让世界每一个角落的人们实时沟通交流。在现代高速发展的社会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大量的、复杂的信息交流显得由为重要。随着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那些如何复杂大量的信息,通过网络技术帮助下,就可以轻而易举的从某一地方传送到另一地方,而且简单、快速、准确,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而在现代企业中,网络技术在管理中的应用,已显得举足轻重。随着企业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计算机在企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企业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强。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丰富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网络依赖的日渐紧密,那么对于网络吞吐量,网络延时,网络链路的稳定性以及网络服务的多样性就会产生新的要求,同时也希望网络应用的花销能更加低廉,这样针对电信网络运营商所提供的服务将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