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施工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20743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工程施工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隧道工程施工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隧道工程施工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隧道工程施工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隧道工程施工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工程施工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工程施工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郑万高铁湖北段ZWZQ-7标段(DK500+2OOD1K511+158)保康隧道工程施工突发事件综合应急预案中国铁建编制:复核:审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郑万高铁湖北段ZWZQ-7标项目经理部二分部二O一b年二月L总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合用范围-2-1.4 应急预案体系-2-1. 5应急工作原则-2-2危(Wei)险性分析-2-1.1 工程概况-2-2. 2危(Wei)险源与风险分析-3-3.组织结构及职责-4-3.1 应急组织体系43.2 指挥结构及职责-4-3.2.1指挥结构-4-3.2.2各级组织的职责-5-4.预防与预警-7-4.1 危(wei

2、)险源监控-7-4.Ll监测监控-7-4.2.2预防措施-8-4.2预警行动-9-5.应急响应-11-5.1 响应分级-11-5.2 响应程序-12-5.3 应急结束-13-6信,息发布-14-7 .后期处置-14-8 .保障措施-14-8.1 通信与信息保障148.2 应急队伍保障-15-8.3 3应急物资保障-16-8.4 经费保障-16-8.5 其他保障-16-9培训与演练-16-1.1 培训-17-1.2 演练-17-10 奖惩-19-11 附则-19-11.1 术语和定义-19-11.2 应急预案备案-19-IL3维护和更新-19-20 -11.5应急预案实施保康隧道工程突发事件综合

3、应急预案1.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保证保康隧道铁路工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对施工中可能浮现的突发事件、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消除由此产生的损失和影响,保证生命财产安全,根据集团公司质量、职也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有关要求,武九公司有关要求及项目实际情况,编制本项目的综合应急预案。通过编制本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做好应急预防和准备,便于各职能部门作出及时的应急响应。1.2 编制依据(1)安全生产法第十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2)安全生产法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Wei)

4、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二十三条“矿山、建造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wei)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WCi)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wei)险物品的建造物、构建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4)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施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5、;(5)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十一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7)原铁道部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第三十一条“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8)原铁道部铁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第五十三条“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和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9)集团公司工程项目重大事件应急预案。1.3 合用范围合用于本应急预案合用于保康隧道铁路工程项目施工生产全过程,所发生的突发事件。1.4 应急预案体系本项目应急预案体系由工程项目综合应急预案(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食物中毒事故应急预案、道路交通事故应急预案、防洪应急预案等专项应急预案),项目分部所属三个项目架子队各自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1.5 应急工作原则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施工蔓延优先;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统一指挥、高效协调。2 .危(Wei)险性分析2.1 工程概况保康隧道位于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后桥镇和马桥镇境内,隧址区处于荆山山脉北段,主山体呈北

7、西南东向延展,连绵起伏,地形切割较深、峰谷相间,隧道进口位于后坪镇后坪村,出口位于马桥镇塘儿河村。洞顶部因山高坡陡,多数地段交通不便,人迹罕至,耕地和居民点零散分布。隧道进口处无村庄,进出口均有公路通达,交通方便。保康隧道为11级风险隧道。隧道全长1457OnbDK500+204.2784=D1K499+41O为长链,长度为794.2784m0隧道最大埋深504m。隧道洞内路线坡度为单面上坡,路线坡度按里程从小到大分别为DK500+200、D1K499+500坡度为0;DlK499+500DlK500+450坡度为0.499%;D1K500+450DlK502200坡度为2.1%;DlK502

8、+200DlK507+200坡度为2.5%;D1K507+200D1K511+360坡度为2.5%;。全隧除D1K499+586.O82D1K5O1+915,584段位于半径R=8000m的右偏曲线上,D1K508+003.197D1K510+067.746段位于半径R=100OOm的左偏曲线上外,其余地段均为直线。为保证工期,解决防灾救援、施工通风、排水的需求等问题,结合地形、地质条件,保康隧道采用本隧道设置“2横洞+1斜井+2平导”共计5座辅助坑道施工组织模式。其中二分部负责:“2横洞横斜井”1#横洞长度为265m,2#横洞长度为1105m,斜井总长度为935m。及正洞进口段DK500+2

9、00DlK511+158的11748m的施工。2.2 危(Wei)险源与风险分析本项目存在的危(Wei)险源及风险分析,针对本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对隧道施工、临建施工和日常生活等各项活动进行了危害因素和辨识、可能浮现的事故的危(Wei)险分析,提出了控制方法,辨识出大的、影响严重的危(Wei)险因素如下:临建施工:存在零时用电和高空作业安全隐患;隧道施工:民用爆破器材的存储和使用存在的放炮和火药爆炸危害;隧道施工:压力容器的使用存在的容器爆炸危害;隧道施工:掌子面浮现坍方和突水存在的坍塌、冒顶片帮、透水危害;现场施工:交通运输存在安全隐患;现场施工和日常生活:现场和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火灾危害、用

10、电安全隐患;口常生活: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中毒危害;针对以上存在的影响严重的危(Wei)险因素,编制专项应急预案,以便在发生危害时做出及时的响应,保证人身安全和减少财产损伤,使施工生产正常进行。3 .组织结构及职责3.1 应急组织体系本项目实行二级应急组织体系,即项目分部、工区(架子队),各级均设立应急领导小组。3.2 指挥结构及职责3.2.1 指挥结构项目分部根据本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副经理、总工为副组长,各部门为成员的应急救援小组。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指挥组、抢险救护组、后勤保障组、财物保障组、信息采集组、物资供应保障组、事故调查组等7个小组。应急响应中心设在综合办公室、

11、安全质量部(工程安全、质量相关事件由安质部牵头负责,食物中毒、爆炸、火灾、道路交通事故由办公室牵头负责),根据各职能部门的设置,下设应急组织,在项目分部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应急响应中心联系人:王常亮、马晓飞.1、现场指挥组组长:骆文学副组长:赵庆峰、麻晓飞组员:张旭、王利刚、李勇勇、李宏、韩伟、孙伟、王立继伟2、现场抢救组组长:赵庆峰副组长:麻晓飞、张旭组员:张大牛、闫二兵、杜启运、韩高永、任小栋、刘焕祥、李洪喜及其他项目部相关人员3、物资设备保障组组长:王利刚组员:李运德及相关项目部物资负责人4、后勤保障组组长:王立继伟组员:综合部相关人员5、财物保障组组长:韩伟

12、组员:计财相关人员6、信息采集与报送组组长:张旭组员:工程部、安质部相关人员7、事故调查组组长:麻晓飞组员:安质部、工程部相关人员各工区(架子队)均成立应急组织。3 .2.2各级组织的职责项目分部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重大事件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组织各项目分部识别重大危(Wei)险源,催促、指导、审查各分部编制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监督检查各单位重大应急预案中人员、物资、资金等的配备和落实情况;掌握全管段内的重大危(Wei)险源,对突发事件组织实施抢险及减灾措施,组织灾后处置,做好有关协调工作;负责向上级有关单位汇报现场情况。后勤保障组:负责应急物资的准

13、备和应急响应时的后期保障。现场保卫组:负责现场的保卫和警界。现场救护组:负责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和转送附件医院进行治疗。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的事态检测和事故的调查。各职能部门职责综合部:负责对相关信息的快速传递,确保应急响应过程中交通工具的提供,配合相关的外部协调与沟通过程中的人员接待、会议会务食宿工作。涉及爆炸、火灾及治安的应急事件,由办公室报请集团公司公安协助。涉及新闻媒体的应急事件,由办公室报请集团公司宣传部协助。财务部:负责突发事件发生时所需的资金保障。负责与有关医疗机构的联系,协助做好伤员的救治,提供伤亡人员的补偿标准及协助做好善后工作。设备物资部:负责事件所涉及的施工范围内(

14、含便道)机械、设备、物资、车辆的抢救、抢修、维护、配备及善后工作,以及应急机械、设备、物资、车辆的保障工作。工程技术部:对涉及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咨询、取证。计划部:负责在对应突发事件时,为便于应急响应所涉及的内外部施工合同的商议与修订工作。安全质量部: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接受和记录相关投诉和事故的报告。即将向领导小组负责人汇报,并通报小组成员单位,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或者业主、监理和其他相关方报告和通报事故情况,负责形成和保存应急响应记录并编制应急响应情况报告,向领导小组进行汇报,负责对本预案的规定进行评审,必要时提出改进意见并进行修改,在现场情况稳定后,按相关规定负责组织事故事件的调查和处

15、理工作。项目分部应急领导小组:在工程指挥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本项目分部管段内重要危(Wei)险源的日常管理工作,当发生重大事件时,负责本项目分部管段内重大事件应急措施的实施,同时在工程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调派下,协助其他单位应对其他管段内的应急工作;结合本项目分部的施工任务和施工特点,组织编制本项目分部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负责本项目分部应急预案中人员、物资、资金等的配备和管理;负责组织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演练;接受工程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与调动,对突发性重大事件实施抢险及减灾措施;负责向工程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及时汇报现场情况。工区

16、(架子队)应急领导小组:在项目分部应急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本管段内重要危(Wei)险源的日常管理工作,当发生重大事件时,负责本管段内重大事件应急措施的实施,同时在项目分部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调派下,协助其他单位应对其他管段内的应急工作;结合本单位的施工任务和施工特点,组织编制本单位的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负责组织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演练;接受项目分部应急领导指挥部小组的统一指挥与调动,对突发性重大事件实施抢险及减灾措施;负责向项目分部应急领导指挥部小组及时汇报现场情况。4 .预防与预警4.1 危(wei)险源监控1 .1.1监测监控实行24小时值班电话制度,负责信息的采

17、集与传递。办公室安排专人每天采集气象台、电视台等部门发布的气象信息和疫情通报,当有大风、大雨、大雪、大雾、异常气温等恶劣气候以及重大疫情发生时,应即将报告应急小组相关人员。对于重大危(Wei)险源,应配备专职安全员或者值班人员,采用目测或者仪器监测等有效方式对重大危(Wei)险源进行实时观察观测。当发现有异常情况,即将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并按通信与信息保障中规定的联系方式报告应急小组。对于普通作业场所,应有专职或者兼职安全员进行巡视,随时检查,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报告,及时排除险情。当有重大异常情况发生时,即将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并按通信与信息保障中规定的联系方式报告应急小组。4 .2.2预防措施加强施

18、工管理,严格按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施工中药时常分析假设过程中浮现各种问题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重大危(Wei)险源项目,如隧道爆破、突水、高处坠落、暂时用电、消防、食物中毒等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并报工程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备案,工程指挥部再向集团公司备案。上述重大危(Wei)险源项目施工期间,必须配备专项的安全人员跟班作业,随时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及时排除险情。结合实际和本项目分部特点,制定相应切实可行的重大安全事故预案,并适时组织演练,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施工人员预防重大安全事故的意识和采取有效的

19、防范措施。在应急抢险过程中,需紧急调用的物质、设备、人员和可用场地,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怠慢。对应急救援人员应按制定的预案时常进行培训和必要的演练,使其了解施工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全救护规程,熟悉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掌握救援行动的技能、方法、注意事项、常见故障的处理和维护保养得要去等。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思想准备: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摹拟演练,增强全体员工灾害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灾减灾的思想准备。各单位要进行充分的抢险安全知识培训和摹拟演练,让参加员工做好心中有数。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项目分部的应急指挥机构,落实责任人,加强抢险队的建设。工程准备:加强机械设备的检

20、查与保养工作,使各种设备、机械处于完好状态。抢险人员、料具准备。按照工程特点和分析情况,各单位储备必需的抢险物料,合理配置。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4.2 预警行动(1)当应急小组接收到现场值班人员、安全员、其他作业人员或者相关隧道传递来的预警信息时,应即将予以核实并判断该预警信息的准确程度和严重程度,如: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虽不属于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但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情况发生蓦地变化,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急小组组长认为有必要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符合上述三个条件之一的,根据响应

21、分级中规定的应急响应级别,由响应级别的应急小组组长发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2)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急小组组长应即将向本单位最高负责人报告,申请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请求支援。当质量、安全事故后果或者事态极其严重,超过了本指挥部(项目分部)事故处理和救援能力的;质量、安全事故发生范围超过了本指挥部(项目分部)管辖范围的;应急小组组长认为有必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请求支援的。4.3 信息报告与处置(1)信息报告与通知重大事件和事故发生以后,事发单位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项目分部报告,项目分部在接到报告后即将予以核实并判断该预警信息的准确程度和严重程度30分钟内将情况报工程指挥

22、部,工程指挥部应即将予以核实并判断该预警信息的准确程度和严重程度,在接到安全事故报告后60分钟以内利用电话、传真等一切快速手段,将简要情况报集团公司报告。按有关规定,必须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或者其他相关方报告的,为确保报告的全面规范性,报告内容应经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审核后上报,该过程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完成。向上级主管部门的报告,由应急小组办公室负责。按以上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应当在24小时内写出简要书面报告上报,书面报告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重大安全事故的对外报告和发布,由工程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归口管理。(2)信息上报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23、和联系电话、报告人;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指挥部所属公司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3)信息传递信息传递流程如下图所示。信息传递流程图5 .应急响应5.1 响应分级按照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三级。(1) I级应急响应,浮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I级响应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发生普通事故时:即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发生较大事故时:即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Io

24、OO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发生重大事故时:即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发生特殊重大事故时:即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超出工程指挥部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需要地方政府部门处理的紧急情况。(2) H级应急响应,浮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H级响应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发生普通事故时:即造成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超出项目分

25、部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需要工程指挥部处理的紧急情况;m级应急响应,浮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HI级响应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无人员死亡,发生3人以下重伤,或者3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普通事故;超出工区(架子队)应急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需要项目分部处理的紧急情况。5.2 响应程序(1) I级响应程序由工程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主持,指挥部应急救援机构成员和项目分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参加做出应急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做好重点工程调度,并在12小时内派专家组赴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局工程指挥部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指挥部计财部部门为事故现场及时提供资金匡助;物资部门紧急调拨所需物资;项目分部负

26、责伤员营救和物资营救组及时救助受伤人员和物资,项目分部暂时医疗组紧急赴事故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项目分部其他应急救援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2) II级响应程序由发生事故的项目分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主持,项目分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构成员和项目分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参加做出应急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做好重点工程调度,并在24小时内派专家组赴一线加强技术指导。项目分部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项目分部计财部门为事故现场及时提供资金匡助;抢险物资供应组紧急调拨所需物资;伤员营救和物资营救组及时救助受伤人员和物资,暂时医疗组紧急赴事故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项目分

27、部其他应急救援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同时报请工程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请求协助应急工作。(3) In级响应程序由项目分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并做出应急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做好重点工作调度,并在24小时内派专家赴一线加强技术指导。项目分部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项目分部计财部门为事故现场及时提供资金匡助;抢险物资供应组紧急调拨所需物资;伤员营救和物资营救组及时救助受伤人员和物资,暂时医疗组紧急赴事故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其他应急救援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同时报请工程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请求协助应急工作。5.3 应急结束对事故现场经过应急预案实施之后,引起事故的危

28、(Wei)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消除,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的发展状态认为必须终止的,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下达应急反应终止令或者授权事故现场操作副组长明确应急预案终止的决定。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挪移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作采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做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建立、制订提供经验和完善的

29、依据。6 .信息发布信息发布均由工程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授权综合部主持发布,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故现场指挥部应及时准确向有关部门通报事故信息。7 .后期处置紧急处置工作结束后,根据事故应急响应级别,上级有关单位和部门应协助事发单位进一步恢复正常生活、生产、工作秩序,尽可能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和影响。同时做好事发现场污染物处理、善后赔偿、事故后果影响消除工作。8 .保障措施8.1 通信与信息保障为保证应急救援系统的各个机构、人员之间有效地进行联系,确保应急信息的畅通,项目分部各部门办公室均安装程控电话,各部门领导均配备挪移电话,中铁十二局郑万高铁7标二分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联系方

30、式如下:LO/上冈位姓名电话职务组长骆文学项目经理副组长赵庆峰书记麻晓飞安质部长组员张旭工程部长王利刚物资部长李勇勇设备部长李宏测量部长王立继伟总经济师韩伟总会计师孙伟物资部部长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其他单位或者人员通信联系方式见下表:单位联系人程控电话挪移电话备注武九公司兴山指挥部监理项目部王项目部康海中十二局二公司刘文俊0351-保康县安监局0710-火警119保康县中医院0710-襄阳市安监局0710-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0710-8.2 应急队伍保障在本项目施工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参加应急救援工作,事发单位的应急抢险人员和施工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根据我部承担的施工项目,以及队

31、伍的布置情况成立若干抢险救援队,并进行训练演练。8.3 应急物资保障在存在重大危(Wei)险源场所,应按规范储备应急抢险物资,并做好生产流程和生产能力储备的有关工作。设备物资部应及时掌握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情况,及时调整储备物资品种,提高科技含量。8.4 经费保障安排专项应急救援储备金,当发生事故时,财务部要及时充足向事故单位提供救援资金。8.5 其他保障(1)交通保障必须依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建造物的施工内容以及施工特点,确立应急反应状态时的救援安全通道体系,体系包括垂直通道、水平通道、与场外连接通道,并应准备好多通道体系设计方案,以解决事故现场发生变化带来的问题,确保应急反应救援安全通道能有

32、效地投入使用。受影响区域的疏散交通,在对施工厂区周边情况的摸查基础上,应确立事故现场外影响区域的疏散路线和方向,形成行之有效的疏散通道网路。应急反应状态时,由应急小组组长决定下达应急反应疏散令。保卫疏导组带领受影响区域的居民从疏散通道网络疏散、撤退。(2)医疗保障现场暂时医疗组主要负责抢救伤员工作并联系当地医疗卫生防疫部门负责事故区防疫消毒工作,联系当地医院负责伤员救治工作。(3)治安保障警戒指事故发生后,对场区周边必须警戒隔离。其任务和作用是: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量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等。交通管制指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交警部门,对事故发生地的周边道路实施有效的管制,

33、其主要目的是为救援工作提供畅通的道路。9培训与演练9.1培训(1)培训计划和方式按计划每半年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一次培训,通过有效的培训,从而使各工区、各施工人员具备完成其应急反应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采取分级负责的原则,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对各工区的培训提供业务指导,对各工区的培训情况进行检查落实,各工区的应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救援队伍和作业人员的培训。培训工作应做到合理规范课程、考核严格、分类指导,保证培训工作质量。培训工作应结合实际,采取多种组织形式,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当预案发生更新时要组织一次培训。(2)培训内容灭火器的使用以及灭火步骤的训练;个人的防护措施;对危(Wei)险源的突显特性辨识

34、;事故报警;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3)培训目的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Wei)险和应急责任。9.2演练应急预案的演练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以检验、改善和强化应急准备和应急响应能力。(1)演练规模桌面演练:由应急组织的代表和关键岗位人员参加,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作业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应急行动。功能演练:针对应急预案中的某些应急响应行动进行演练,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响应能力。全面演练:对重大危(Wei)险源制定的应急预案组织全面演练,检验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

35、。(2)演练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应急领导小组应定期举行不同类型的应急演习。专业救援队伍必须针对当地易发生的各类险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救援演习。施工现场区人员开工后演练一次,不定期举行演练,施工作业人员变动较大时增加演练次数。(3)演练目的测试预案和计划的充分程度。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应急人员的熟练性。测试现有应急反应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提高与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反应协作部门的协调能力。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和计划中的缺陷和不足。(4)演练评估、总结应急演练结束后对演练的效果做出评价,并提交演练报告,说明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分为不足项、整改项和改进项,其中不足项

36、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纠正,整改项在下次演练前予以纠正,改进项在应急准备过程中予以改善。10奖惩对应急抢险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由项目分部赋予表彰奖励;对应急抢险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视情节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送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11附则11.1 术语和定义应急救援:是指发生重大事故,为了抢救事故遇险作业人员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救援行动。遇险:是指建造施工、交通事故、火灾等因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生命危(Wei)险或者发生重大事故,靠自己能力难以摆脱艰难,需要外界援助。就近救援义务:指凡是应急救援系统中的成员,当接到在本区域或者临近区域内的求救

37、信号或者局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指令后,必须无条件即将前往救援。危(Wei)险品:由于运输、储存的容器、设备或者设施存在缺陷,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或者操作失误等原因发生泄露后,如接触人体皮肤或者呼吸系统会造成人员皮肤灼伤或者急性中毒等伤害;遇明火会引起火灾或者爆炸事故,进入环境会对周围环境(水、泥土、空气等)造成污染的固体、液体、气体等材料。其包括但不限于汽油、柴油、燃油、液化石油气、炸药、雷管、导火索等材料。11.2 应急预案备案本应急预案正式颁布后,作为本项目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手册,该预案上报中铁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备案。11.3 维护和更新本预案由安质部负责管理,并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各项目各部门对预案进行评估,评估合格后并组织各部门和施工队学习,每年对本预案评审一次,并视情况变化作出相应修改。11.4 制定和解释本预案由项目分部安质部制定并负责解释。11.5 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