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历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345469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历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历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历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历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历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历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的发展历程.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我国小学思想品德、社会课程的发展历程,柳杨 2014011017,按照相关课程的历史时期,按照“品德与生活(社会)”主要学科的发展情况,本章两条逻辑线索,讨论:在学校道德教育如何进行的问题上,有两种观点:直接法:强调学校道德教育应该单独设立课程来进行,以体现这一教育所要求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间接法:则主张道德教育通过其他各门学科的有机渗透来自然地进行,不应该把它简单的列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第一节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相关课程的历史演变,清末,民国时期,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后期,现在,(一)清末学校道德和社会学科课程,清末在维新运动的推动下,各地出现了一些新型

2、的普通学堂:1、1897年,洋务派官僚中的大工商业资本家盛宣怀创办南阳公学师范院,秋季设外院。该校设有国文、算数、英文、舆地、史学和体操六门课程。这是我国近代学校开设史、地学科之始。2、1899年,吴县陆基创办崇辨蒙学与苏州,分甲乙两班。设国文、算学、历史、地理学科一教甲班。开始出现历史、地理的名称。3、清末,钦定小学堂章程(1902)规定:每学年都要开设修身、史学和舆地等科,并规定课时。1904年颁布的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和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规定每学年开设修身、读经讲经、历史、地理学科,并规定了不同年级各科的主要内容。,(二)民国时期小学道德及社会学科课程,学段,1、1912年小学校教则及课程

3、表对初等小学道德课程及课时要求,1912年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高等小学道德、社会学科课程及课时的要求,2、1916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国民学校令实施细则和高等小学令实施细则,提出:修身要旨,在遵照教育纲要,涵养儿童之德性,导以实践;自第三年起,兼授公民须知,示以民国之组织及立法行政司法之大要;本国历史要旨,在使儿童知国体之大要,兼养成国民之志操;地理要旨,再使儿童略知地球表面及人类生活之状态,本国国势之大要,以及养成爱国之精神。,3、1922年全国教育联合会改革学制,新学制是六三三制、即“壬戌学制”。为实施新学制,1923年刊布了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在初级小学阶段合并了卫生、公民、历史和地理为社

4、会科,高级小学仍开设历史和地理。我国小学社会科以此为开端。,(三)建国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道德及社会学科课程,这一时期本类课程设置的阶段特点:,1949-1957年,1957-1966年,1966-1981年,品德课程隐形化,历史、地理课程显性化。,品德教育强调实践,历史、地理课程强调知识。,品德教育和社会性教育都强调政治性。,(四)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道德及社会学科课程,国家教委制定九年义务教育学校道德及社会学科课程(五四制),年级,这一时期本类课程设置的阶段特点:,1981-1991年,1991-2001年,2001年至今,思想品德和历史、地理不同课程并列兼顾,品德类课程加强,社

5、会类课程综合,品德类和社会类课程走向大综合,(五)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及社会学科课程,国家2001年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了以综合课程为主的小学阶段课程,其中就有品德与社会(1-2年级,包括了自然的一部分内容)、品德与社会(3-6年级)。,品德与生活(1-2年级)从低年级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和科学教育;提倡通过儿童的儿子住实践活动,学习健康安全、愉快积极、有责任感、有创意地去生活,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和未来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品德与社会(3-6年级)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从学生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以人与

6、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为主线,将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等融为一体,为学生成长为富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习惯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01,“思想品德”课程的演进,02,“社会”课程的演进,03,学科教材教法情况分析,04,“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创设,第二节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创设,一、“思想品德”课程的演进,二、“社会”课程的演进,(一)“社会课”的主要教学目的,能力,思想教育,知识,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的、祖国的、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他们正确观察周围社会、适应社会

7、生活的能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认识周围社会,认识祖国,认识世界,法制常识教育,(二)“社会”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广大的任课教师努力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阐释课程编订者的理念,创立了多种突破“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和“教师中心”的教学方法。,课程实践,力图进行内容的科学选择、编排,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但在诸多关系的把握上,存在较多问题。,课程内容,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存在偏重知识目标而忽视非认知目标的倾向。,课程目标,三、“思想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材教法情况分析,经验与问题并存,课程内容,(1)综合性与

8、系统性的关系小学社会是一门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综合性学科。我国小学社会学科主要以不断扩大的认识范围为线索组织教材,意图把有关的地理、历史、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但是事实上,社会学科综合课程内容构建的逻辑体系不够清晰,综合课程的特点不显著,仍然较多地体现着被综合知识原有的知识点,没有注意社会学科中出现的历史、地理等知识应当侧重从认识社会需要的角度取材,并融入社会生活之中,以至于出现了教师将社会课上乘语文课、历史课、地理课的情况。同套教材中的不同年级有时出现内容重复、结构也不尽合理的情况。,(2)继承传统与现时发展的关系,小学社会与思想品德学科的开设都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社会的现时社会的

9、好公民,因此课程的内容应该体现出理论与现时实际的关系,但教材的某些内容缺乏时代气息,未能及时反映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也不适应学生解决社会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能力的真正提高。,(3)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的关系,显性德育是指教学大纲规定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的一切德育教育。隐性德育是指“显性德育课程之外的一切德育因素,是使学生无意识地获取教育性经验,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并以一种隐蔽德育意图、手段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一般认为,“思想品德”是一门德育显性课程,大多通过故事或事例来表现,达到厘清道理、辨别是否、突出行为道德意义的目的。但由于过多强调显性功能,承载德育道理的知识往往又有成

10、人化、概念化的倾向,使德育的可信度大大降低,反而造成德育显性课程空洞说教的不良效果。,(4)知识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关系,小学“社会”和“思想品德”的学科不仅有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只是层面的教学内容,还有实践性的要求。但是在教材的编排表达方式上大多属于认识内容的重现,活动方式上又多表现为说、想和讨论,学生进一步动手探索、亲身体验和活动的空间并不大。,思想品德,社会,课程综合化,四、“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创设,综合实践活动生活(12年级)该课程是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社会(36年级)该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新课标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德育课程建设在专业化方向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主要反映在:德育课程的生活化日益明显,更加符合与体现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生活经验更加紧跟社会发展的实际,同时,教材也更加开放,给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增加了德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参考文献,1尹小霞.探究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的教学发展J.新课程(小学),2014,11.2 刘萍.我国小学社会课程研究(1988-2011)D.扬州大学,2012.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谢谢大家,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