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1805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AD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CAD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CAD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CAD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CAD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AD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AD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本章将介绍的主要内容和新命令有:XLINE构造线命令 RAY射线命令 ROTATE旋转命令 ALIGN对齐命令 夹点编辑功能 绘制三视图的方法,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1 构造线的绘制 利用“构造线”命令可以绘制通过给定点的双向无限长直线。调用命令的方式:菜单:执行“绘图”|“构造线”命令 图标: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 键盘命令:XLINE(或XL),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1.1 画水平或垂直构造线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调用“构造线”命令。第2步,命令提示为“指定点或 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

2、(B)/偏移(O):”时,输入H或V,选择水平或垂直绘制构造线。第3步,命令提示为“指定通过点:”时,利用合适的定点方式指定构造线经过的点。第4步,命令再次提示为“指定通过点:”时,利用合适的定点方式指定另一条构造线要经过的点,或回车。,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1.2 画二等分角的构造线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调用“构造线”命令。第2步,命令提示为“指定点或 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时,输入B,回车。第3步,命令提示为“指定角的顶点:”时,利用合适的定点方式指定需要平分的角的顶点。第4步,命令提示为“指定角的起点:”时,利用对象捕捉方式在角的第一条

3、边上指定一点。第5步,命令提示为“指定角的端点:”时,利用对象捕捉方式在角的第二条边上指定一点。第6步,命令再次提示为“指定角的端点:”时,回车。,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1.3 指定角度和通过点画构造线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调用“构造线”命令。第2步,命令提示为“指定点或 水平(H)/垂直(V)/角度(A)/二等分(B)/偏移(O):”时,输入A,回车。第3步,命令提示为“输入构造线的角度(0.00)或 参照(R):”时,直接输入构造线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角度,或采用参照方式指定与选定的参照线之间的夹角。第4步,命令提示为“指定通过点:”时,利用合适的定点方式指定构造线经过的点。第5步

4、,命令再次提示为“指定通过点:”时,利用合适的定点方式指定另一条构造线要经过的点,或回车。,注意:指定的角度为正,则从X轴正方向或参照线开始按逆时针方向确定构造线的方向。,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例7-1】根据已知视图,利用“构造线”命令确定断面图的位置,如图7-1所示。,图7-1 用构造线确定断面图位置,操作如下:,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例7-1】,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2 射线的绘制 利用“射线”命令可以绘制以指定点为起点的单向无限长的直线。调用命令的方式:菜单:执行“绘图”|“射线”命令 键盘命令:RAY,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调用“射

5、线”命令。第2步,命令提示为“指定起点:”时,利用合适的定点方式指定射线的起点。第3步,命令提示为“指定通过点:”时,利用合适的定点方式指定射线要经过的另一个点。第4步,命令再次提示为“指定通过点:”时,利用合适的定点方式指定另一条射线要经过的点,或回车。,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3 旋转对象 利用“旋转”命令可以将选定的对象绕指定中心点旋转。调用命令的方式:菜单:执行“修改”|“旋转”命令 图标:单击“修改”工具栏中的 图标按钮 键盘命令:ROTATE(或RO),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3.1 指定角度旋转对象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调用“旋转”命令。第2步,命令提示为“选择

6、对象:”时,选择需要旋转的对象。第3步,命令提示为“指定基点:”时,指定旋转基准点(即旋转中心点)。第4步,命令提示为“指定旋转角度,或复制(C)/参照(R):”时,输入对象旋转的绝对角度值。,注意:角度为正值时逆时针旋转对象,角度为负值时顺时针旋转对象。,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例7-2】将如图7-2所示的U形结构绕圆心O点逆时针旋转30。,(a)旋转前(b)旋转后 图7-2 指定角度旋转图形,操作如下:,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例7-3】将如图7-3(a)所示的粗糙度符号旋转成如图7-3(b)所示的方向。,(a)旋转前(b)旋转后 图7-3 旋转粗糙度代号,操作如下:,第7章

7、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3.2 参照方式旋转对象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调用“旋转”命令。第2步,命令提示为“选择对象:”时,选择需要旋转的对象。第3步,命令提示为“指定基点:”时,指定旋转基准点(即旋转中心点)。第4步,命令提示为“指定旋转角度,或复制(C)/参照(R):”时,输入R,回车。第5步,命令提示为“指定参照角:”时,输入参考角度值。第6步,命令提示为“指定新角度或点(P):”时,指定参考角度旋转后的新角度。直接输入角度或指定一点。,注意:指定的参照角和新角度都是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绝对角度,实际旋转角度即为新角度减去参考角度,多用于旋转角度未知的情况。,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

8、【例7-4】将如图7-4(a)所示的图形旋转成如图7-4(b)所示的位置。,(a)旋转前 b)旋转后 图7-4 指定角度旋转图形,(a)指定参照角的第一点(b)指定参照角的第二点(c)指定新角度 图7-5 参照方式指定旋转角度,操作如下:,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3.3 旋转并复制对象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调用“旋转”命令。第2步,命令提示为“选择对象:”时,选择需要旋转的对象。第3步,命令提示为“指定基点:”时,指定旋转基准点(即旋转中心点)。第4步,命令提示为“指定旋转角度,或复制(C)/参照(R):”时,输入C,回车。第5步,命令提示为“指定旋转角度,或复制(C)/参照(R):

9、”时,指定对象旋转的角度。,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例7-5】将如图7-6(a)所示的摆杆的另一极限位置用双点画线表示,如图7-6(b)所示。,(a)旋转前(b)旋转后 图7-6 旋转并复制对象,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利用旋转命令,将摆杆的左极限位置图形复制旋转,得到右极限位置图形。,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例7-5】,第2步,将摆杆的右极限位置图形轮廓线的图层改为“双点画线”层。,操作如下:,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4 对齐对象 利用对齐命令可以将选定的对象移动、旋转或倾斜,使其与另一个对象对齐。调用命令的方式:菜单:执行“修改”|“三维操作”|“对齐”命令 键盘命令:A

10、LIGN(或AL),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4.1 用一对点对齐两对象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调用“对齐”命令。第2步,命令提示为“选择对象:”时,选择要对齐的对象。第3步,命令提示为“指定第一个源点:”时,利用合适的定点方式指定第一个源点。第4步,命令提示为“指定第一个目标点:”时,指定第一个目标点。第5步,命令提示为“指定第二个源点:”时,回车。,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例7-6】使用“对齐”命令,将如图7-7(a)所示的图形编辑成螺栓连接组件端视图,如图7-7(b)所示。,(a)对齐前(b)对齐后图7-7 一对点对齐两对象,操作如下:,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4.2

11、 用两对点对齐两对象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调用“对齐”命令。第2步,命令提示为“选择对象:”时,选择要对齐的对象。第3步,命令提示为“指定第一个源点:”时,利用合适的定点方式指定第一个源点。第4步,命令提示为“指定第一个目标点:”时,指定第一个目标点。第5步,命令提示为“指定第二个源点:”时,在选定的对象上指定第二个源点。第6步,命令提示为“指定第二个目标点:”时,指定第二个目标点。第7步,命令提示为“指定第三个源点:”时,回车。第8步,命令提示为“是否基于对齐点缩放对象?是(Y)/否(N):”时,回车。或输入Y,以第一目标点和第二目标点之间的距离作为缩放对象的参考长度使选定的对象进行缩放。

12、,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例7-7】使用“对齐”命令的两对点对齐方式,将如图7-8(a)所示的盘类零件图形与右侧的支座对齐,如图7-8(b)所示。,(a)对齐前(b)对齐后图7-9 两对点对齐两对象,操作如下:,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当用两对点对齐两对象时,不仅可以将选定对象移动、旋转,还可以缩放该对象。,(a)对齐前(b)对齐时不缩放对象(c)对齐时缩放对象图7-9 两对点对齐两对象,注意:对齐并缩放对象时,系统以第一目标点1和第二目标点2之间的距离作为缩放对象的参考长度,使选定的小三角形缩放,如图7-9(c)所示。,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5 夹点编辑功能 在命令执行前

13、,使用定点设备选择对象时,则在对象的特征点上将会出现夹点,夹点是一些实心的彩色小方框。利用夹点编辑功能,可以使用定点设备快捷地编辑修改图形,如快速拉伸、移动、复制、旋转、缩放或镜像对象。,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5 夹点编辑功能 在“选项”对话框的“选择”选项卡中,系统默认的设置是“启用夹点”,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夹点编辑功能。,启用夹点,图7-10 在“选项”对话框的“选择”选项卡,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使用夹点拉伸对象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用合适的方法选择对象,出现蓝色夹点。第2步,选择基准夹点。*拉伸*第3步,命令提示为“指定拉伸点或 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

14、(X):”时,移动鼠标,则选定对象随着基准夹点的移动被拉伸,至合适位置单击。还可以输入新点的坐标确定拉伸位置。第4步,按Ecs键,取消夹点。,(a)选择对象(b)激活直线端点(c)移动鼠标拉伸直线图7-11 使用夹点拉伸对象,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5.2 使用夹点镜像复制对象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用合适的方法选择对象,出现蓝色夹点。第2步,选择基准夹点。*拉伸*第3步,命令提示为“指定拉伸点或 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时,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镜像”选项。*镜像*第4步,命令提示为“指定第二点或 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时

15、,指定镜像线上的第二点。第5步,按Ecs键,取消夹点。,注意:任何一种编辑模式下,如果选择“复制”选项,系统将按指定的编辑模式多重复制对象。,图7-12 从快捷菜单选择夹点编辑模式,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例7-8】使用夹点镜像复制功能,将如图7-13(a)所示的图形编辑成如图7-13(b)所示的图形。,操作如下:,(a)原图(b)镜像复制后图7-13 使用夹点镜像复制对象功能编辑图形,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例7-8】,(a)选择对象,激活任一夹点(b)重新指定基准点(c)指定镜像线上第二点图7-14 使用夹点多重镜像复制对象,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5.3 使用夹点比例

16、缩放对象 操作步骤如下:第1步,用合适的方法选择对象,出现蓝色夹点。第2步,选择基准夹点。*拉伸*第3步,命令提示为“指定拉伸点或 基点(B)/复制(C)/放弃(U)/退出(X):”时,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比例缩放”选项。*比例缩放*第4步,命令提示为“指定比例因子或基点(B)/复制(C)/放弃(U)/参照(R)/退出(X):”时,输入缩放比例值,回车。第5步,按Ecs键,取消夹点。,(a)缩放前(b)缩放后图7-15 使用夹点比例缩放对象,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6 绘制三视图的方法 根据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绘制三视图常用的方法有:辅助线法利用构造线作为辅助线,确保视图之间的

17、“三等”关系,并结合图形进行必要的编辑,完成图形。对象捕捉追踪法利用对象捕捉追踪功能并结合极轴、正交等绘图辅助工具,保证视图之间的“三等”关系,并进行必要的编辑,完成图形。这种方法与辅助线法比较,图面简洁,操作方便、快捷。在实际绘图中,用户可以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保证图形的准确性。同时还要根据物体的结构特点,对视图中的对称图形、重复要素等,灵活运用镜像、复制、阵列等编辑命令,提高绘图的效率。,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7上机操作实验指导七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绘制组合体三视图时,一般先根据“主俯视图长对正”的投影特性,绘制与编辑主、俯视图,再将俯视图复制到合适的位置,并逆时针旋转90,并

18、“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的投影特性,绘制左视图。本节结合图7-16所示的组合体,介绍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图7-16 组合体三视图,绘图步骤如下:第1步,设置绘图环境。,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2)利用“图层”命令,创建“粗实线”层,设置颜色为绿色,线型为Continuous,线宽为0.3mm;“细点画线”层,设置颜色为红色,线型为Center;“虚线”层,设置颜色为黄色,线型为Hidden;“尺寸”层,设置颜色为黄色,线型为Continuous。将“粗实线”层设置为当前层。,(3)利用“草图设置”命令,设置对象捕捉模式为:端点、中点、圆心、象限点、交点,并设置极

19、轴角增量为15,确定追踪方向。,(4)在状态行上依次单击“极轴”、“对象捕捉“和”对象追踪”、“线宽”按钮。,(1)单击“新建”按钮,在“创建新图形”对话框中,选择“默认设置”为“公制”。,(5)用“图形界限”命令设置图限,左下角为(0,0),右上角为(210,297)。(6)执行ZOOM(图形缩放)命令的All选项,显示图形界限。,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第2步,进行形体分析,将组合体分解成底板、铅垂圆柱、U形凸台,注意各部分相对位置。第3步,绘制底板俯视图。,(1)绘制底板70的圆,操作过程略。(2)利用自动追踪功能绘制上下两条水平轮廓线及中心线。(3)以两条水平轮廓线为边界,修剪70

20、圆多余的圆弧如图7-17(a)所示。,(4)捕捉上述中心线交点,水平向左追踪27,得到圆心,绘制9小圆。(5)用“对象捕捉追踪”功能绘制9小圆的垂直中心线,如 图7-20(b)所示。(6)以垂直中心线为镜像线,镜像复制9小圆及垂直中心 线,如图7-20(c)所示。,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a)绘制外形轮廓及中心线(b)绘制小圆及中心线(c)镜像复制小圆及中心线图7-17 绘制底板俯视图,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第4步,绘制底板主视图。,(a)对象捕捉追踪定点(b)绘制截交线(c)完成底板主视图图7-17 绘制底板主视图,(1)绘制底板外形轮廓线。操作如下:,第5步,在俯视图上捕捉中心

21、线交点,作为圆心,绘制铅垂圆柱及孔的俯视图30、18的圆,如图7-18(a)所示。第6步,绘制主视图上铅垂圆柱及孔的轮廓线。,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2)利用“对象捕捉追踪”功能绘制主视图上两条垂直截交线,如图7-17(b)所示。(3)绘制底板主视图上左侧9小圆的中心线和转向轮廓线,再分别将其改到相应的点画线和虚线图层上;绘制对称中心线;并镜像复制,如图7-17(c)所示。,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1)绘制铅垂圆柱主视图的轮廓线。,操作如下:,(a)对象捕捉追踪定点(b)绘制圆柱及孔图7-18 绘制铅垂圆柱及孔的主视图,(2)用同样的方法绘制18孔的主视图的轮廓线,并改为虚线层,如

22、图7-18(b)所示。,第7步,绘制U形凸台及孔的主视图。,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1)捕捉追踪主视图底边中点,如图7-19(a)所示,垂直向上追踪16,得到圆心,绘制20的圆,再绘制10的同心圆。(2)绘制20圆的两条垂直切线,如图7-19(b)所示。(3)以上述两条切线为剪切边界,修剪20圆的下半部分。(4)绘制20圆水平中心线,并将其改到点画线层上,如图7-23(c)所示。(5)用“打断于点”命令将底板主视图上边在C点处打断。用同样方法将底板上边在D点处打断,将CD线改到虚线层上,完成主视图,如图7-23(d)所示。,第8步,绘制U形凸台及孔的俯视图。利用对象捕捉追踪功能绘制凸台俯

23、视图轮廓线及孔的 转向轮廓线,并将10孔的转向线改到虚线层上,操作过 程略。,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a)确定凸台圆心(b)绘制凸台轮廓线,(c)修剪多余线(d)完成主视图图7-19 绘制U形凸台主视图,第9步,绘制左视图。,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1)复制和旋转俯视图至合适的位置,作为辅助图形,如图7-20(a)所示。(2)利用对象捕捉追踪功能确定左视图位置,如图7-20(b)所示,绘制底板和圆柱左视图。,(a)复制和旋转俯视图(b)确定底板左视图位置图7-20 确定左视图位置,(3)绘制U形凸台左视图。利用夹点拉伸功能将E点垂直向上拉伸至与主视图U形凸台的上象限点高平齐位置,如

24、图7-21(a)所示,再将圆柱转向线缩短,如图7-21(b)所示。利用“对象捕捉追踪”功能绘制孔轴线、凸台半圆柱及孔的转向线,并修剪多余图线,如图7-22(a)所示。,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a)复制和旋转俯视图(b)确定底板左视图位置图7-21 利用夹点编辑功能拉伸直线,(4)绘制截交线与相贯线。用“圆弧”命令的“起点、端点、半径”选项绘制相贯线12及其内孔相贯线34、56,并将相贯线34、56改为虚线层,如图7-22(b)所示。利用对象捕捉追踪功能绘制截交线78,用“圆弧”命令的“起点、端点、半径”选项绘制相贯线U型凸台与30圆柱的外形相贯线89,完成图形。,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

25、制,(a)左视图(b)绘制相贯线(c)绘制截交线及相贯线图7-22 绘制相贯线及截交线,完成图形,第10步,删除复制旋转后的辅助图形。第11步,保存图形,命名为“组合体三视图”。,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8 上机操作常见问题解答 1使用夹点拉伸或移动对象时,如何选择基准夹点 对于不同的对象,特征点的数量和位置各不相同,表7-1列出了常见对象的特征点,即选择对象时出现的夹点。,表7-1 常见对象的特征点,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使用夹点拉伸对象时,基准夹点应选择在线段的端点、圆(椭圆)的象限点、多边形的顶点上,这样可以通过将选定基准夹点移动到新位置实现拉伸对象操作。但基准夹点如果选在

26、直线、文字的中点、圆的圆心和点对象上,系统将执行的是移动对象而不是拉伸对象,这是移动对象、调整尺寸标注位置的快捷方法。2使用夹点拉伸对象时,如何保证基准夹点随鼠标移动到指定位置 在利用夹点拉伸对象时,有时激活端点后移动鼠标并单击,基准夹点还在原位置,并没有移到光标位置。这是因为在操作时打开了自动捕捉功能,如果鼠标在对象附近移动,系统将捕捉到对象上离光标中心最近的特征点,即只能将基准夹点拉伸到对象的特征点上。如果鼠标移动距离小,则系统仍捕捉到原端点,线段就不能被拉伸了。此时,可以关闭自动捕捉功能,保证正常操作。此外,在绘制和编辑图形时,由于打开自动捕捉模式,也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用户应灵

27、活应用自动捕捉功能,注意状态行上“对象捕捉”按钮的切换。,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3如何控制点画线和虚线的显示 在AutoCAD中,对象的线型由线型文件定义,其中简单线型(如点画线、虚线)都是由线段、点、空格所组成的重复序列,且线型定义中确定了线段、空格的相对长度。如果一条线段过短,而不能容纳一个点画线或虚线序列时,就不能显示完整的线型,而在两个端点之间显示一条连续线。此时,用户可以通过设置线型比例来控制线段和空格的大小。系统用LTSCALE系统变量设置“全局比例因子”,控制现有和新建的所有对象的线型比例;用CELTSCALE系统变量设置“当前对象比例”,控制新建对象的线型比例,系统将CE

28、LTSCALE的值乘以LTSCALE的值确定为新对象的线型比例,调整该变量值可以使一个图形中的同一个线型以不同的比例显示。上述系统变量的默认值均为1,线型比例越小,每个线段中生成的重复序列就越多,所以,对于过短的线段可以使用较小的线型比例,以显示线型。,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用户可以在命令行直接输入上述系统变量名修改线型比例,也可以执行“格式”|“线型”菜单命令,打开“线型管理器”对话框,如图7-23(a)所示,选择“显示细节”,在“详细信息”选项组内,输入“全局比例因子”或“当前对象比例”的新值。如果需要改变某个对象的线型比例因子,可以选定该对象,打开“特性”选项板,输入线型比例的新值

29、,如图7-23(b)所示。,(a)使用“线型管理器”修改线型比例因子(b)修改选定对象的线型比例因子图7-23 修改线型比例因子,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9 操作经验和技巧 1Ctrl键在夹点编辑功能中的妙用 利用夹点编辑功能多重复制对象时,如果在使用鼠标定点的同时,按下“Ctrl”键,可以使操作方便、快捷。有以下两种情况。(1)创建不规则排列的对象。在选择编辑模式和基点后,不用选择“复制(C)”选项,而用鼠标定点的同时按下“Ctrl”键,命令行便出现“*编辑名(多重)*”的提示,表示系统处于多重复制的编辑模式下。然后移动鼠标,为多重复制的对象拾取点时,不用再按下“Ctrl”键。(2)

30、创建规则排列的对象。在多重复制的编辑模式下,在单击拾取点的同时,连续按下“Ctrl”键,则编辑模式处于捕捉状态,从而得到规则排列的对象,捕捉值由开始连续使用“Ctrl”键时所确定的第一点与其前一点的连线确定。如图7-24所示为利用夹点复制和旋转对象时,实现偏移捕捉和旋转捕捉所创建的多个规则排列的对象。,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如图7-24(a)所示的是“移动(多重)”编辑模式,由“Ctrl”键辅助确定的第一点B与前一点A之间的距离为偏移捕捉间距。如图7-24(b)所示的是“旋转(多重)”夹点编辑模式,用“Ctrl”键辅助定点C与基准夹点之间连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旋转捕捉的夹角。之后,

31、连续按住CTRL键,移动鼠标时,光标只能在偏移捕捉或旋转捕捉间跳动,至合适位置单击,则多个复制出的对象按偏移捕捉或旋转捕捉规则排列。,(a)复制创建多个对象 b)旋转复制创建多个对象图7-24 利用夹点编辑功能创建多个规则排列的对象,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2使用Shift键实现多个夹点拉伸,在选择要编辑的对象后,可以按下shift键的同时,鼠标依次单击要拉伸的多个夹点,同时激活多个夹点,默认显示为红色,再用鼠标单击其中一个基准夹点,移动鼠标至合适位置单击。如图7-25所示,快捷地将矩形拉伸成平行四边形、梯形。,(a)将矩形拉伸成平行四边形(b)将矩形拉伸成梯形图7-25 实现多个夹点拉伸

32、,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3已知主俯视图,利用45辅助线绘制左视图 利用45辅助线可以方便快捷地绘制左视图,现利用上机操作实验七介绍该方法。首先用极轴追踪功能绘制一条45辅助线,如图7-26(a)所示,然后用参考点捕捉追踪方式(“临时追踪点”和对象捕捉追踪)确定参考点,如图7-26(a)所示),再利用对象捕捉追踪得到底板的端点C,如图7-26(b)所示,确定左视图的位置。用上述方法确定底板底面另一端点位置,再利用对象捕捉追踪和极轴追踪功能完成底板的矩形。将主视图中的铅垂圆柱及孔的图形拷贝到左视图中正确的位置。,(a)指定临时追踪点(b)对象捕捉追踪定点C图7-26 确定左视图位置,第7章 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7.10 上机题1.绘制如图7-27所示的组合体三视图,图7-27 组合体三视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