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6第四章生产论.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3319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6第四章生产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微观经济学6第四章生产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微观经济学6第四章生产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微观经济学6第四章生产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微观经济学6第四章生产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6第四章生产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6第四章生产论.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生产论,Production,内容提要,第一节 生产函数第二节 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短期生产理论第三节 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 长期生产理论,教学目的,明确厂商及其生产函数掌握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把握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掌握等成本线、最优生产要素的组合及规模报酬变化,4.1 厂商概述,一、厂商(生产者或企业)内涵:能够作出统一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把各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经过转换,为消费者或其他企业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独立经济实体。,二、厂商的组织形式,二、厂商的组织形式,个人企业:是一种个人出资、个人所有、

2、个人经营、个人承担经营风险、个人享有全部经营剩余的一种企业形式。优点:利润动机明确强烈,决策自由灵活,企业规模小,易于管理;缺点:资金有限、限制生产发展,容易破产。如:街边的商店、个体工商户,5555555555,合伙制企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共同投资、共同经营管理、共负经营盈亏的一种企业形式。优点:相对个人企业资金较多,规模较大,分工和专业化得到加强。缺点:多人所有和参与管理,不利于协调统一;资金和规模仍有限,不利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合伙人之间的契约关系欠稳定。,4.1 厂商,公司制企业:按公司法建立和经营的具有法人资格的厂商组织,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个人企业和合伙制企业古典企业公

3、司制企业现代企业,4.1 厂商,公司制企业-现代企业的重要组织形式:(1)可以发行债券和股票募集资金,所以资金雄厚,有利于实现规模生产,进一步强化分工和专业化;(2)组织形式相对稳定,财产权和经营权分离,有利于生产长期发展;但:(1)组织规模庞大,使内部管理协调带来困难。(2)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管理者在经营上能否符合所有者意愿的问题。如:蒙牛、双汇,4.2企业的本质,交易成本的角度新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罗纳德科斯,运用交易成本理论论证企业的本质,由于他在交易成本和产权理论上的开拓性贡献获得199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罗纳德科斯,交易成本:围绕着交易所产生的成本。,签约时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

4、损失。这些偶然因素太多而无法写进契约。,签约、监督和执行契约的成本。,5,衣服的成本和买衣服的成本,围绕生产衣服耗费的成本属衣服的生产成本,如所需要的布料成本、设计成本、人工费用等等,围绕买衣服耗费的成本就是交易成本,如为了比较两件同样衣服价格的高低,而打电话咨询的费用、乘坐交通工具实地比较的成本、与店主讨价还价所耗费的成本等等,4.2厂商(企业)的本质,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较高,企业可使市场交易内部化。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更小,即企业有着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某些交易必须在市场上完成,因为交易成本更小。,不完全信息,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市场与企业的并存,厂商(企业)的本质。

5、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为降低交易成本而对市场的一种替代。,4.3厂商的目标,企业中各个组成部分目标可能多元化:股东:利润最大化经理层:销售收入最大化、市场销售份额最大化职工:工资和奖金但是,在长期,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的唯一目标。,一、生产函数厂商进行生产的过程就是从投入生产要素到生产出产品的过程。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被划分为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产品的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生产函数来表示。,第一节 生产函数,2.生产函数的含义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

6、关系。任何生产函数都以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水平作为前提条件,一旦生产技术水平发生变化,原有的生产函数就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函数。新的生产函数可能是以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生产出更多或更少的产量,也可能是以变化了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进行生产。,一、生产函数,一、生产函数,3.生产函数的公式表达 假定,顺次表示某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n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表示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写成:=f(X1,n),在经济学中,为了简化分析,通常假定只使用劳动(L)和资本(K)两种生产要素,则生产函数可以写为:Q=f(L,K),生产函数Q=f(L,K)的三点说明:“生产”具有一般性:生产函数表示

7、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普遍存在于各种生产过程中。饭店、学校、旅行社、医院,都存在各自的生产函数。产出是单一的。有长短期之分,第一节 生产函数,第一节 生产函数,二、生产函数的具体形式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线性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含义公式表达坐标形式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公式表达函数变量、参数的意义,1.含义 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比例是一定的。,2.表达式 Q=aL+bK(a,b为常数,且0),1、固定替代比例的生产函数,3.坐标形式,1.含义 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2.表达式(假定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

8、种要素)Q=minL/u,K/v(u,v为常数,且0)该生产函数通常假定 Q=L/u=K/v,即 K/L=v/u,2、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P126,3.坐标形式,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OR表示,这一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所有产量水平的最小要素投入量的组合,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20世纪30年代一起提出来的。1.表达式:Q=ALK(、和为参数,且0、1),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2.经济含义当+=1,和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对重要性,为劳动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为资本所得在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

9、道格拉斯于1982年根据1899-1922年经济资料分析得出:,、和为参数,且0、1 表示劳动贡献在总产中所占份额0 1)1 表示资本贡献在总产中所占份额,资本不变,劳动单独增加1%,产量将增加1%的3/4,即0.75%;劳动不变,资本增加1%,产量将增加1%的1/4,即0.25%。劳动和资本对总量的贡献比例为3:1。,此外,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参数和之和,还可以判断规模报酬的情况:+1,为规模报酬递增;+=1,为规模报酬不变;+1,为规模报酬递减。,第一节 生产函数,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可以分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

10、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第二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5,在短期内,生产要素投入可以区分为可变投入和不可变投入。生产者在短期内无法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是不变要素投入。例如,机器设备、厂房等;生产者在短期内可以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是可变要素投入。例如:劳动、原料、燃料等。在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要素投入。比如生产者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可缩小或扩大企业规模,甚至可以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对长短期的划分是以生产者能否变动全部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标准的。现实中,对不同的产品生产,长短期划分因不同行业或产品生产特点而异。比如

11、:变动大型炼油厂的规模可能需要三年时间;变动一个豆腐作坊的规模仅需1个月。即前者长短期划分界限为3年;后者为1个月。微观经济学中,通常以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查短期生产理论,以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考查长期生产理论。,第二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由生产函数Q=f(L,K)出发,假定资本投入量是固定的,用 表示,劳动投入量是可变的,用L表示,短期生产函数可以写成:,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短期生产函数 表示:在资本投入量固定时,劳动投入量变化所带来的最大产量的变化。由此我们可得:TP AP MP(一)总产量总产量(Total Product,

12、TP)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与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公式为:,(二)平均产量(劳动的平均产量)平均产量(Average Product,AP)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及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平均每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生产的产量。,(三)边际产量(劳动的边际产量)边际产量(Marginal Product,MP)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其他投入要素保持不变,每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劳动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举例:连续投入劳动L,都是先递增后递减,劳动量L 总产量TP 边际产量MP 平均产量AP 0 0 0 0 1 3 3 3 2 8 5 4 3 12 4 4 4 15 3 3.

13、75 5 17 2 3.4 6 17 0 2.83 7 16-1 2.29 8 13-3 1.625,绘制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边际产量先上升后下降,这一特征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含义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第二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举例: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前提下

14、,给10公顷的麦田,施肥。如果只使用1公斤化肥,总产量的增加量即边际产量很小,化肥继续增加,边际产量逐步提高,直至达到最大边际产量。若超过化肥的最佳使用量,继续增加化肥,边际产量下降,烧坏庄稼。,.原因: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生产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都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第二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3.注意:边际报酬,即边际产量、边际收益,类似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报酬不变是以技术不变为前提的,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关系,边际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由MPL=dTPL(L,K)/dL推知,过TPL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斜率就是相应的边际产量MPL值。M

15、PL为正值,则相应的TPL曲线斜率为正,TPL上升;在劳动投入量大于L4的区域,MPL为负,TPL曲线斜率为负,TPL曲线下降。MPL递增TPL加速上升,MPL递减时TPL减速上升。MPL=0时TPL达最大。边际产量为正,总产量增加;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为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关系,平均产量和总产量的关系APL=TPL(L,K)/L,表明TPL上一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就是相应APL的值。例如APL的值,即AL1/OL1,四、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关系,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两条曲线相交于APL曲线的最高点C。C前,MPL曲线高于APL

16、曲线,MPL曲线将APL曲线拉上;C后,MPL曲线低于APL曲线,MPL曲线将APL曲线拉下:MPL曲线变动都快于APL曲线的变动。因为:任何一个边际量和平均量,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把平均量拉上;边际量小于平均量,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下。(举例)MPLAPL,APL曲线上升;MPLAPL,APL曲线下降;MPL=APL,APL曲线达极大值,五、短期生产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APL的最高点,即TPL线的拐点,或MPL与APL的交点左边的区域),L3左边。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第三阶段(TPL的顶点即MPL=0的点之右的区域),L4之右。可变要素劳

17、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第阶段起点处,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即劳动的平均产量达到最高点。第阶段终点处,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与水平轴相交,边际产量为0.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会把生产放在第阶段进行,既可以得到第1阶段增加可变要素投入带来的好处,又可以避免可变要素投入在第阶段带来的不利影响。,企业短期生产的最优决策区间:第阶段,第三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一.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长期中,所有的要素都是可变的。通常以两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来研究长期生产问题。,Q=f(L、K),两种可变要素投入下,如何使要素投入量

18、达到最优组合,以使生产一定产量下的成本最小,或使用一定成本时的产量最大?,二.等产量线,(1)等产量曲线: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与无差异曲线的类似?,K,L,Q,等产量线上任何一点,L、K组合不同,但产量却相同。,(2)等产量线的特征,A.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表明:实现同样产量,增加一种要素,必须减少另一种要素。,B.凸向原点。C.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同一平面上有无数条等产量线,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产量水平;,Q1,Q2,Q3,L,K,Q4,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水平。,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水平越高高位等产量

19、线的生产要素组合量大。,OR表示要素数量按固定比例投入和可变产量的关系等产量线表示可变比例的要素投入数量与固定产量水平的关系,R,O,三.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边际技术替代率:产量不变,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所需要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式中加负号是为了使MRTS为正值,以便于比较。,如果要素投入量的变化量为无穷小:,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产量曲线该点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产量不变,一种要素不断增加,每一单位这种要素所能代替的另一要素的数量递减。,P,L,L2,K1,K2,a

20、,b,c,d,K3,L3,L1,L4,K4,O,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由a点按顺序移动到b、c和d点的过程中,劳动投入等量的由L1增加到L2、L3和L4。即:L2-L1=L3-L2=L4-L3,相应的资本投入的减少量为K1K2K2K3K3K4。,等产量线凸向原点的特征,由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因为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则斜率绝对值递减,曲线凸向原点,对比所学概念,效用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MRS12)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预算线,生产论边际报酬(产量)递减规律等产量线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LK)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成本线,四、

21、等成本线,逻辑:,利润最大化,产量特征,成本,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四、等成本线,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与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K,L)数量组合的轨迹,K,L,300,600,O,注:与消费预算线类似,既定成本支出为C,劳动L价格:w资本K价格:r,或者,等成本线,K,L,C/w,C/r,O,等成本线,斜率:-w/r,即两种生产要素价格之比的负值。等成本线表示:既定的全部成本所能购买到劳动和资本的各种组合。,A,B,既定的全部成本刚好能买到的劳动和资本的组合,四、等成本线,五、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者均衡),将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结合在一起,研究生产者是如何选

22、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者实现既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五、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者均衡),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假定在一定技术条件下,厂商用两种可变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生产一种产品,劳动的价格w,资本的价格r已知,厂商用于购买这两种要素的全部成本C是既定的。如果企业要以既定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产量,那么,它应如何选择最优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呢?,五、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者均衡),把厂商的等产量线与相应的等成本线画在同一平面坐标系中,就可以确定厂商在既定成本下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点,即生产均衡点。等成本线AB,三条等产量线Q1、Q2、Q3。等成本线

23、AB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既定成本量C和两要素价格之比-w/r。由图,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线Q2相切于E,该店就是生产的均衡点。表示:在既定成本条件下,厂商应按照E点的生产要素组合进行生产,即劳动投入量OL1和资本投入量OK1,这样厂商会获得最大产量。,既定成本下最大产量的要素最佳组合,K,L,Q2,E,Q3,Q1,L1,K1,A,B,a,b,五、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者均衡),为什么?等产量线Q3代表的产量虽然高于成产量曲线Q2,但唯一的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线Q3既无交点又无切点。这表明,等产量曲线Q3所带变的产量是企业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产量。再看等产量曲线Q1,Q1虽与等成本线相交于a.

24、b两点,但等产量曲线Q1代表的产量是较低的。因为,只需由a点出发向右或由b点出发向左,沿既定的等成本线AB改变要素组合,就可以增加产量。,所以只有在唯一的等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相切点E,才是实现既定成本下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K,L,Q2,E,Q3,Q1,L1,K1,A,B,a,b,五、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者均衡),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相切于一点,实现要素最适组合。,在E点,两线斜率相等:等成本线斜率-w/r等产量线斜率 MRTSLk=-K/L=MPL/MPK,或者MPL/w=MPK/r,K,L,Q2,E,Q3,Q1,L1,K1,A,B,a,b,厂商可以通过对两要素投入量

25、的调整,使得最后一单位的成本支出无论购买哪一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从而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产量最大化。,等成本线AB虽代表较低成本,但与既定的等产量曲线Q即无交点又无切点,无法实现等产量曲线Q代表的产量。等成本线AB虽然与既定的等产量线Q相交于a、b,但它代表的成本过高,沿着等产量曲线Q由a点向E点或由b点向E点移动,都可以获得相同的产量而使成本下降。所以,只有在切点E,才是在既定的产量下实现最小成本的要素组合。,K,L,Q,E,L1,K1,A,B,产量既定,成本最小,A,A,B,B,a,b,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厂商应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使两要

26、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价格之比,从而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注:与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类似。,七 规模报酬,规模报酬分析:在西方经济学中,通常是以全部生产要素都以相同的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模的变化,所以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生产规模变化,产量变化,起初产量的增加要大于生产规模的扩大;随生产规模扩大,超过一定的限度,产量的增加将小于生产规模的扩大;甚至使产量绝对地减少。这就使规模经济逐渐走向规模不经济。,七 规模报酬,1.规模报酬:是研究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引起的产量变化的关系其他条件不变,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动,即生产规模扩大,所引起产量变动的情况

27、。,具体见,规模报酬变化的三种情况,原有的规模报酬情况,规模报酬变化的三种情况,规模报酬不变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1)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比例各种生产要素增加比例。,劳动和资本扩大一个很小的倍数就可以导致产出扩大很大的倍数。投入为两个单位时,产出为100个单位,但生产200单位产量所需的劳动和资本投入分别小于4个单位。,是一种规模经济,(2)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比例=各种生产要素增加比例,Q=100,Q=200,Q=300,2,8,4,6,2,4,6,8,L,O,K,R,规模报酬不变,劳动和资本投入分别为2个单位时,产出为100个单位;劳动和资本分别为4个单位时,产出为200个单位。,

28、(3)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比例各种生产要素增加比例,L,O,K,R,2,4,6,8,Q=300,2,8,6,4,Q=200,Q=100,规模报酬递减,劳动与资本扩大一个很大的倍数,而产出只扩大很小的倍数。,是一种规模不经济,劳动与资本投入为2单位时,产出为100单位;当劳动与资本分别投入为4单位时,产出低于200单位,投入是原来的两倍,但产出却不及原来的两倍。,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规模报酬递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厂商生产规模过大,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难以得到有效的协调,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它可以表现为厂商内部合理分工的破坏,生产有效运行的障碍,获取生产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的不易,等等。这一点在20世纪

29、90年代日本开始的经济发展中就特别明显,日本的企业由于规模过大,企业运转效率下降,成本上升,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经济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是恐龙病。,企业的规模报酬的变化规律,西方经济学家指出,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出如下的规律:当企业从最初的小企业创业阶段开始快速增长时,处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在追逐利润的驱动下,企业在品尝到生产规模扩张的好处后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此时企业的收益慢慢进入规模不变的阶段。如若再过分的追求市场的主导权和市场占有率,继续扩大企业规模,就有可能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了解此规律,有助于生产者作出生产规模决策!,可结合你自身参加的一些活动,如模拟创业大赛等等

30、,了解组队人数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现代企业,然而从企业来说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并不一定意味着是一件坏事,因为很多企业在进入这个阶段后往往意味着它已经是这个市场的垄断者,可以从垄断利润中得到更多的收益。另一方面,在进入信息时代后,随着通讯方式的改进和网络的应用,传统的企业由于规模过大导致的协调效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意味着现代的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行业的企业)可以继续扩大企业规模而不会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并因此可以不断的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随堂作业P124 第1题P125第5题P126第14、15题,14解答:以P115图为例,要点如下:(1)由于本题的约束条件是既定的成本,所以,在图中,只有

31、一条等成本线AB;此外,有三条等产量曲线Q1、Q2和Q3以供分析,并从中找出相应的最大产量水平。(2)在约束条件即等成本线AB给定的条件下,先看等产量曲线Q3,该曲线处于AB线以外,与AB线既无交点又无切点,所以,等产量曲线Q3表示的产量过大,既定的等成本线AB不可能实现Q3的产量。再看等产量曲线Q1,它与既定的AB线交于a、b两点。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只要从a点出发,沿着AB线往下向E点靠拢,或者从b点出发,沿着AB线往上向E点靠拢,就都可以在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对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不断地增加产量,最后在等成本线AB与等产量曲线Q2的相切处E点,实现最大的产量。由此可得,厂商实现既定成本

32、条件下产量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MRTSLKMPL/MPKw/r.,15解答:以P117图为例,要点如下:(1)由于本题的约束条件是既定的产量,所以,图中,只有一条等产量曲线Q;此外,有三条等成本线AB、AB和AB以供分析,并从中找出相应的最小成本。(2)在约束条件即等产量曲线Q给定的条件下,先看等成本线AB,该线处于等产量曲线Q以下,与等产量曲线既无交点又无切点,所以,等成本线AB所代表的成本过小,它不可能生产既定产量Q。再看等成本线AB,它与既定的等产量曲线交于a、b两点。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只要从a点出发,沿着等产量曲线Q往下向E点靠拢,或者,从b点出发,沿着等产量曲线Q往上向E点靠拢,就都可以在既定的产量条件下,通过对生产要素投入量的调整,不断地降低成本,最后在等产量曲线Q与等成本线AB的相切处E点,实现最小的成本。由此可得,厂商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成本最小化的均衡条件是MRTSLKMPL/MPK=w/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