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哲学1.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45010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6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哲学1.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科学哲学1.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科学哲学1.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科学哲学1.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科学哲学1.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哲学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哲学1.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科学哲学1,参考书目:1.美约翰洛西:科学哲学历史导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2.江天骥: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舒炜光,邱仁宗:西方科学哲学述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刘大椿:科学哲学通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一、什么是科学哲学,1.定义是一门以科学作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学科,是科学的反思或自我意识是科学家和哲学家对于科学自身的哲学思考,关于科学理论的“理论”,洛西:“科学方法的分析是一门二级(阶)学科,它的主题是各门科学的程序和结构。”,scientific philosophy 科学性质的哲学,相对于思辨的,形而上学的

2、,不科学的哲学一种哲学观主题是哲学的性质目标是哲学的科学改造,哲学科学化代表是逻辑经验主义关键在于引入科学方法,philosophy of science 关于科学的哲学,以研究对象和领域确定的哲学一种科学观主题是对科学的哲学反思和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目标是提供科学理论及其发展的模型代表主要是哲学家关键是分析科学领域有普遍性的哲学问题,2 科学观:广义:以科学为对象的各种人文反思狭义:以科学理论为对象的哲学分析,尤指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全面:关于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本体论、价值论的一门学科简单:关于科学模型的理论。旨在提供关于科学认识及其发展的逻辑性、历史性和社会制约性的模型,3 发展史:发源:公元

3、前6世纪-公元15世纪(亚里士多德、司各脱、奥卡姆)成长:16世纪-19世纪(培根、笛卡尔、休谟、休厄尔)成熟:20世纪初至今 逻辑经验主义(石里克、卡尔纳普)证伪主义(波普尔)历史主义(库恩)科学实在论(普特南、夏普尔),4 科学哲学在中国传入:20世纪40年代接受:20世纪70、80年代 出版刊物 开设课程 学术会议成熟:20世纪90年代,5 基本内容:1)对各门科学的逻辑结构和经验内容的分析。这形成各门科学的基础或专门的科学哲学,如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等等。2)对科学认识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的分析。如,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有没有科学的真理,等等。3)对科学知识与科学家的关系的分析。即科

4、学家如何获得科学知识,如何发展科学知识等问题。,(1)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作为科学的哲学是否需要形而上学?科学本身是否具有形而上学的成分?科学与形而上学如何区分?等等。(2)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划界问题:究竟什么是科学、什么是非科学、什么是伪科学?科学的本质是什么?(3)形式科学与经验科学的划界问题:分析与综合、理论与观察、形式与经验能否截然分开?它们的关系怎样?如何理解数学和逻辑的真理性?(4)科学发现问题:科学发现的逻辑和结构是什么?能否把发现和辩护截然分开?观察经验、归纳、假说、演绎和科学理论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各是什么?,(5)科学理论的本质和结构问题:科学理论是什么(陈述系统、

5、理性事业)?科学命题和科学概念的结构如何?如何看待公理化形式和模型的作用?(6)科学说明或科学解释问题:什么是科学的说明、非科学的说明?科学说明的程序和类型有哪些?科学说明与科学定律、科学预见的关系怎样?(7)对科学的检验问题:检验的基础是什么?检验的标准是什么?经验能否证实或证 伪一个科学理论?有没有判决性实验?(8)科学发展问题:科学发展的模式是什么?在科学发展中内外因素的作用是什么?,(9)科学的进步或真理性问题:科学是不是逐渐向真理接近?科学进步的标准是什么?科学的发展是否就是科学的进步?(10)科学的合理性问题:科学是理性的吗?科学有普遍有效的方法吗?如何看待形式化方法?(11)各门

6、具体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物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生命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社会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等等。(12)科学的目的、价值、局限性问题:科学与文化、宗教的关系问题等等。,6 如何研究科学哲学结合科学史结合哲学史反思动态的科学,二、逻辑经验主义,(一)逻辑经验主义概况逻辑经验主义(logical positivism or logical empiricism),又称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的一个重要科学哲学流派,提出了“经验证实原则”,主要代表人物有石里克、卡尔纳普、亨普尔等。一般来说,逻辑实证主义指维也纳学派解体前,逻辑经验主义指维也纳学派解体后的变化和发展。现代科学哲学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完整严谨

7、的体系,被称为标准科学哲学。,1 成员包括:维也纳小组:石里克(Moritz Schlick),卡尔纳普(Rudolf Carnap),弗兰克(Philip Frank),汉恩(Hans Hahn),纽拉特(Otto Neurath),费格尔(Herbert Feigl),魏斯曼(Friedrick Weismann),克拉夫特(Victor Kraft)柏林小组(经验哲学学会):莱辛巴哈(Hans Reichbach),亨普尔(Carl Hemple)华沙小组:塔斯基(Alfred Tarski),卢卡西维茨(I.Lukasiewicz)伦敦:艾耶尔(Alfred Ayer),2 发展史:1

8、)创立时期(192029)1907年,弗兰克、汉恩和纽拉特等组织了一个哲学研究小组,这个小组被称为“第一个维也纳学派”1922年,石里克到维也纳大学任“归纳科学的哲学”讲座教授1926年,卡尔纳普到维也纳大学任讲师1928年,维也纳学派的部分成员建立了马赫学会,纲领是:促进和传播科学的概念,为现代经验论铸造一种塑造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所必需的思想工具。1929年,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学派发表,宣告维也纳学派正式成立,2)发展时期(193037年)1929年,维也纳学派首次作为一个独立团队参加了在布拉格举行的关于精密科学认识论问题的国际会议,取得极大成功。193031年,认识杂志创刊,发表了石里克“

9、哲学的转变”。1935年,在法国索邦召开的国际科学统一大会是维也纳学派活动的顶点。,3)1938年以后以美国为活动中心1933年,汉恩病逝。1936年,石里克在维也纳遇刺去世。1938年底,大部分成员由于纳粹的迫害,移居美、英两国。同年,统一科学百科全书开始在美国出版,科学哲学杂志同时创刊。1939年,“科学统一运动”世界大会在哈佛召开。20世纪60年代初库恩学说的挑战。,(二)逻辑经验主义的来源:1 逻辑主义:逻辑主义是20世纪初产生的数学哲学和数学基础的重要学派之一。逻辑主义主张把数学“还原”为逻辑,认为数学就是逻辑的一部分,全部数学都能从逻辑推导出来。逻辑主义的思想可追溯到17世纪莱布尼

10、茨建立科学的普遍语言和一般的推理演算的想法,其创始人可以说是德国逻辑学家弗雷格,而最有代表性并努力去实现逻辑主义主张的则是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实际上,根本无法做到这点:要从逻辑推导出全部数学,至少要增加两个非逻辑公理,即无穷公理和选择公理,而这是不合乎逻辑主义的要求的。,2 实证主义 第一代:孔德拒斥形而上学实证主义只研究真实、有用、肯定和精确的知识,即关于完全可由经验加以实证的现象的知识 这种知识是相对的,事实彼此前后相继或相类似的关系,即规律现象的规律是我们关于现象所知道的一切,追求关于本质及原因的知识,就是形而上学知识发展三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科学分类:数学、天文、

11、物理、化学、生理和社会学依次发展和完善,第二代:马赫 彻底的经验论原则、坚决的反形而上学倾向和建立统一科学的构想。要素一元论:物质是各个要素(感觉)之间的某种合乎规律性的联系;要素分为三类,即物理要素、生理要素和心理要素。思维经济原则:用尽可能少的思维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人类的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就是思维经济原则应用的发展。科学的任务就需要按照思维经济的原则对感觉经验范围的事实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加以描述,也就是把必然性、因果性等联系当作要素的依存关系来描述。,彭加勒:约定论:科学的概念、理论、原则等等只是一些经验符号、记号,科学家们彼此约定才发生作用的。约定的标准之一是不必依据客观实际,只需一句

12、人的主观需要,也就是是否有用、方便。约定的标准之二是避免矛盾,使约定反映事物之间的关系。,(三)主要代表人物石里克 1 生平简介 1904年,柏林大学物理学博士,论光的反射 1910年,罗斯托克任哲学教师 1917年,当代物理学的空间和时间 1918年,普通认识论 1922年,“归纳科学哲学讲座”教授。192931年,维也纳学派的科学世界观 1930年,伦理学问题出版 1936年,遇害,2 前期思想:批判实在论 代表作:当代物理学的空间和时间 普通认识论 核心问题:1)先天综合判断不可能新的科学事实:非欧几何学、相对论命题只有两种:逻辑的必然真的命题,都与经验无关,是同语反复,具有分析性质;关

13、于经验的命题,与经验有关,具有后天性质。认识的目的不在于追求绝对正确的知识,而在于建立描述实在的命题系统,并加以批判考察承认观察不到的实体的存在,如原子、电子,用概念加以把握。,2)论证了经验与认识的区别经验是对个别事物或属性的认知或体验,如大小、颜色、形状。知识是在经验中找出一般,从不同中找出相同性,从现象中找出本质,用少数概念去把握繁杂的现象,达到概念的认识。知识并不局限于现象界,它可以把握物自体。建立知识,必须凭借逻辑的组织和演绎作用。,3 哲学观1)传统哲学存在的问题以往哲学分期,用某个思想家的名字命名追求建立形而上学的理论体系 形而上学把世界分为两个:现象、超越的实在,实证主义:只有

14、一个经验世界,或者给予的世界。2)哲学革命的转机 数理逻辑的发展 决定性人物:维特根斯坦,3)哲学的真正性质和任务的解决哲学不是知识体系,而是活动体系,任务就是确定或发现命题的意义,是科学的灵魂。,4 后期思想:彻底或激进的经验主义 主题:意义与证实1)形式真理与经验真理的区别形式真理,以分析命题为根据。结论已经包含在前提之中。真理性的检验在于是否符合逻辑语法。经验真理,包含实际知识的命题,与经验有关,属于后天性质。真理性的检验在于通过观察,是否与事实一致。,2)区分完全证实与可证实性,经验可能性与逻辑可能性 完全证实:传统实证主义的证实,从逻辑上、经验上都要求作出精确无误的说明。可证实性:证

15、实的可能性。经验可能性:同自然规律不矛盾或者相容。逻辑可能性:符合语法规则与经验相联系,是关于真理的证实,而不是意义的证实,是科学家的任务可证实性就是针对一个命题的意义而言,是哲学家的任务 3)逻辑与经验之间并不存在对抗 语言规则的应用必须有某种可以把语言进行应用的东西。,(四)主要代表人物卡尔纳普1891.5.18德国1970.9.14美国,逻辑实证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维也纳学派的主要领导人物之一。美国著名哲学家奎因说:“卡尔纳普是一位十分杰出的人物。1930年以来,如罗素在前20年一样,支配当时哲学的,就是卡尔纳普。”,1 生平简介191014年,耶拿和弗莱堡大学,数学、物理和哲学1914

16、18年,一战服役,研究相对论,方法论191821年,回耶拿大学学习理论物理和哲学,钻研数学原理1921年,博士论文论空间:对科学理论的贡献192631年,维也纳大学,讲师,最有影响的成员1928年,世界的逻辑构造,早期代表作1930年,与莱辛巴哈合作编辑出版认识期刊1931年,布拉格大学自然哲学教授,1934年,语言的逻辑句法193552年,芝加哥大学哲学终身教授.与莫里斯和纽拉特一起编辑国际统一科学百科全书1942年,塔尔斯基影响下,语义学导论1943年,逻辑的形式化1947年,意义与必然1950年,归纳逻辑,概率的逻辑基础1952年,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归纳和概率问题1954年,加州洛

17、杉矶分校哲学教授1961年,退休1970年,逝世,2 新康德主义 现象主义博士论文论空间:对科学理论的贡献-三种空间:直觉(主观知识);形式(逻辑知识);物理(经验知识)受到罗素(逻辑原子主义)和弗雷格(数理逻辑方法)的影响世界的逻辑构造充分体现了卡尔纳普在这一时期的现象主义思想,罗素在1918年首次提出了“逻辑原子主义”,他认为世界的基本要素是事实,事实不是指某一事物,而是指某物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些事物具有某种关系。只有对事物进行逻辑分析才能获得,所以罗素把事实称为原子事实或逻辑原子。世界是由事实构成的,语言是描述世界的,任何一个事实都有一个命题来表述它。在逻辑上完善的语言中,构成命题的语词都

18、是与相应事实的组成部分一一对应的。因此,语言的结构和世界的结构是一致的,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就可以从语言的结构推论到世界的结构。,从最为简单确实的私人经验出发,构造一切可知对象(私人经验;物理对象;他人精神;社会文化)的领域可还原性从某一领域的有限的一组概念及一系列规则,构造这一领域。最简单原始的私人经验最基本的关系对相似性的记忆(相同关系)部分类似性(双向关系)部分类似性的类(构造)感觉感觉的类相近的颜色时间次序时空世界知觉世界生物世界人类世界人类文化对象。形而上学的语言含糊混乱,不能用构造术语表述;构造的或经验的实在问题是科学问题,“形而上学”的实在问题是伪问题,与科学毫无关系。,科学方

19、法论:理性重构(地图的绘制),缺乏感性,但清晰,系统,抽象 现象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意义标准与可证实性原则的统一,有意义才可证实判定一个词或概念有意义 举例:“石头”“节肢类的”a,S(a)同一事情a在经验中的标准已知;S(a)可以从某种基本的观察句子中推断出来;S(a)的真值条件已经确定;证实S(a)的方法已知。,判定一个句子有意义:看句子里有没有无意义的词;句子是否符合逻辑句法。比如:万事万物的本原是水(本原是形而上 学的词,无意义)凯撒是与(与是连词)凯撒是一个质数(人的名称与数的名 称属于不同的逻辑类型)“形而上学”的问题是无意义的,缺乏认识内容,是伪句子,完全排斥,3 现象主义 物理

20、主义 1)可证实性原则现象主义证实原则的困难:1)个人经验的主观性;2)“中性”观察陈述不存在;3)比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无法证实而被认为无意义分离“意义标准”和“证实原则”。证实是科学的事,意义是哲学的事,对科学的逻辑分析仅限于逻辑句法分析,不管内容:对象问题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哲学是科学的逻辑。命题的意义,取决于语法的逻辑规则。,2)形式语言与“宽容原则”哲学研究科学语言的形式形式语言属于经验论的语言,可交流,可检验是人工语言,数理逻辑为典范,适用于所有科学形成(由符号构造)规则与变形(推理)规则意义标准:规则构造,验证系统,与命题相比“宽容原则”:人工语言的选择是随意的,非唯一的,尤其规则是

21、人们任意自由选择和约定的人工语言非自然语言系统,3)物理主义与统一科学物理语言是始录语句最可取的形式,不仅具有“主体间性”,而且具有“普遍性”,表达全部知识经验世界统一,表述语言也该统一统一的科学方法论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把自然、社会、人文学科统一到物理语言基础上一切科学事件都可翻译成物理语言:具有特定时空坐标、数量关系和性质的物理事件无机界:地质,天文,化学;有机界:受精,生长,发育;社会科学:社会事件可以对行为作时空描述;精神科学:行为主义,4 物理主义 语义学分析 1)可确证性原则 证实决定性地最后确定为真,从未有任何综合命题可以证实 确证现阶段得到确定,不保证以后也确定。只能愈来愈多、愈

22、来愈确实地验证 可检验性已知一种检验语句的方法可确证性已知确证语句的条件 完全可检验性:一切综合命题必定是完全的可检验的完全可确证性:一切综合命题必定是完全的可确证的可检验性:一切综合命题必定是可检验的可确证性:一切综合命题必定是可确证的,2)温和的物理主义强物理主义还原上的不可能,且一旦其他科学特有概念被还原或取消,就取消了其他科学物理语言:物理学上使用的语言 事物语言: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生物和心理等定性科学纳入,广泛灵活,逻辑词:所有纯数学词 观察词:直接用感官可以观察的,或者可以用相对简单的技术可以测量的事物或属性,如蓝、大、体积、重量,等等 理论词:不能用简单、直接的方法来测量的事

23、物或属性,如电子、基因、质量,等等 观察语言:包括逻辑语句、观察语句和对应规则 理论语言:包括逻辑语句、理论语句和对应规则(对应规则是指将观察语言和理论语言连接起来的罪责集合,包括操作定义和预测相关性),操作定义和预测相关性只能给理论语言提供部分解释或可观察性,而不能完全还原为观察语言。比如:“脆的”(预测相关性)“一个物体x是脆的,当且仅当它满足以下条件:任何时候t,如果x在t时受到撞击,则x将在t时破碎”;“温度”与温度计(操作定义),3)语义分析 语义学命题与实在,语言与事实之间关系语言两种职能的区分:表述与表达 表述经验事实,有意义;表达情感,有价值 形而上学:表达内心情感,有价值两种

24、语言的区分:对象语言和元语言 对象语言:对象是事物,事物的表述;元语言:对象是语言,语言的理论,两种说话方式的区分 实质说话方式:对象句,所指为事物 比如,巴比伦是一个大城市(1)形式说话方式:句法句,所指为形式 比如:我在讲话中用到了“巴比伦”这个词(2)“物体”是原子的结合(3)“物体”如同“巴比伦”,不表述经验事实,只不过是符号,等值,可交互替代,互译,句法句子中对立消失。争论起源于缺乏逻辑句法知识。,(五)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观点1 把哲学的任务归结为对知识进行逻辑分析,特别是对科学语言进行分析。2 坚持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区分,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3 强调一切综合命题都以经验为基础,提出可证实性或可检验性和可确认性原则。4 把数理逻辑的方法与传统的实证主义、经验主义结合起来,创立一种所谓“新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