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视角——实践活动专刊.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6099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8.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视角——实践活动专刊.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校园视角——实践活动专刊.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校园视角——实践活动专刊.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校园视角——实践活动专刊.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校园视角——实践活动专刊.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视角——实践活动专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视角——实践活动专刊.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亲爱的同学们,校园视角在新学期里又和大家见面了。在刚刚结束的全省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我校科技实践活动小组的实践活动校园环保行动获得了省二等奖,本期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实践活动的情况。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活动小组的同学们亲身调查了校园里的浪费和污染现象,得出了很多惊人的数字,提出了很多合理化的建议,也搞了许多环保小发明 通过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不但有很多收获,还取得了一些荣誉:本次活动被编成校本教材供全校学习和推广、汇报课被评为市优质课、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省二等奖、同学们搞的环保小发明也相继在市仍至全国的比赛中获奖 编辑出版这期校园视角实践活动专刊,旨在借此增强同学们的校园环保意识和

2、创新能力,活动标徽是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自已动手设计制作的。中间圆球上的建筑物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飞向未来,主色调处理为绿色,代表的是生机盎然的学校。两手轻轻的将“学校”捧起,喻意我们会向对待掌上明珠一样关心和爱护我们的校园。“爱我校园”的活动主题也蕴涵其中。,活动标徽简介,生 命 之 源,报 告 厅1建 议 板2发 明 家3,社长:尹 磊主编:刘 晓编委:崔建玲、苏桂芹主办:阳光校园文学社出版:雨露出版社日期:2004年8月地址:阳光路8号印刷:阳光印刷厂发行:阳光书局广告号:晋广字第04号电话:3608357网址:电邮:,叶 落 归 根,调查汇报4出谋划策5环保发明6,拒 绝 浪 费,眼见为实

3、7有目共睹8从我做起8,呼 唤 绿 色,探索发现9解决方案9创新发明10,追 根 溯 源,亲历记者11直面垃圾12扔垃圾游戏12,丰 硕 成 果,刊 首 语,封 底,封 面,我们接到任务后立即展开了讨论,最后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调查:1、了解全校师生每天的用水量,在被用掉的水中有多少是可以节约下来的。(1)了解全校共有多少个水龙头。(2)了解每个水龙头在不同程度的排水量是多少。2、被利用的水是否可以二次利用。带着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实地考察。学校共有五十个水龙头,每个水龙头可以拧六圈,我们把一至二圈计为小量,三至四圈计为中量,五至六圈计为大量。通过测量得出,小量每分钟排水0.8升水,中量每分

4、钟排水2.3升,大量每分钟排水3.6升。,为了了解全校每天的用水量,我们还设计了调查问卷(如下表),调查了一个班的用水情况,通过计算得出这个班一天中共用水180分钟,乘以排水量(大部分为中量2.3升)得出该班一天用水四百升。学校共有二十五个班,那学校每天用水达一万升之多,但我们发现只有三分之一的水被应用,三分之二被浪费,浪费量十分惊人。,责编文:李云涛,1,先准备一个规则的水桶,计算出它的容积(比如18.6升);再准备一块秒表,普通手表也行。测量时,首先根据要测量的水量打开水龙头,待水流平衡以后,将水桶移近开始接水,待桶水满之际,停止计时,读出时间(比如23.4秒);则排水量是容积/接水时间,

5、即18.6/23.4=0.795升/秒。为准确起见,应至少测三次取平均数。如果装了水表,读一下水表就可以知道排水量,测排水量就更方便了。,说明:节水标徽1(如图1):这是“国家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节水标徽2(如图2):标徽上方的弧线代表着自来水管道和水龙头,龙头中滴下的一滴水,被一只伸出的手掌仔细地接住。徽记巧妙地利用“接”与“节”的谐音,形象而生动地

6、将“节水”之意寓于其中(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环境教育选修课教材)。2、建议学校制定制止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有效措施。,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小组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如下解决方案:1、制作标徽和标语,提示同学们注意节约用水。(1)标语:像对待掌上明珠一样,珍惜每一滴水。我们准备贴在水龙头附近以提醒同学们节约每一滴水。(2)标徽,图1,图2,责编文:李云涛,2,为了有效节约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现象,我们还发明了水资源二次利用装置,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一次过滤和两次处理,把相对较干净的水,用来冲洗厕所和拖把等。,废水二次利用装置模型,说明:过滤网:主要过滤进入池中的像塑料袋等大的垃圾溢水口:过滤网过滤不了

7、的油、肥皂沫等漂浮的东西通过该口直接进 入下水道 排水口:沉入水底 的尘土、石渣等通过该口排出,再利用水排水口:经过一次过滤和两次处理后的相对较干净的水,可通过该口放出。上口为水龙头,可把水放到桶中冲洗厕所用,下口为出水量较大的排水口可把水放入池中冲洗拖把等。,图/文/摄:李云涛,3,1、废纸方面:我们用问卷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可知,每位同学每天扔纸数大约10张,“扔掉方式”主要是“成团”或“整张”扔掉。按每人每天扔掉10张计算,全校1500多名学生会扔掉15000多张纸,那么每周就扔掉8万多张。结论:可见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2、废塑料袋方面: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我们的调查地点是垃圾车和食堂

8、等处。先让我们的组员分别在早餐、午餐、晚餐到调查地点去数废塑料袋,进行汇总,得出一天的数据,再乘以在校时间5.5天,得出一星期的总数据。通过调查,我们得出以下数据:早餐85个、午餐112个、多晚餐67个通过上表求出每天产生264个(片)。这样一星期就产生1400多个(片),数字也是非常大的。,3、落叶方面:秋天落叶特别多,清扫特别麻烦。,文/摄:李艳福,4,2、节约用纸,不乱撕乱画,把本子正、反两面用,用完了收集起来,到一定数量时卖给废纸收购点,得到的钱可以买新的学习用品,这样既没有污染环境,又方便了自己。3、建议不要用方便袋带菜,最好用饭盒带菜,这样能减少污染,还可以方便自己。4、在家吃饱饭

9、,不买零食,自备小布袋放废弃物。5、在每个卫生区设立一个垃圾箱收集落叶,把他们收集起来当柴草供学校烧水使用、也可以卖给饲养场喂牲畜。6、我们还设计了一个方便废纸收集箱。,为了减少废纸与废塑料袋,我们组提出以下建议:1、建议开展一次减少废纸和塑料袋的主题班会。,文绘图:刘晓,5,废纸专用垃圾箱,我们设计了两用瓜子袋,可有效防止瓜子皮随手乱扔的现象.,这是一个大袋套小袋的装置,大袋拆开后可以将小袋翻出,用来盛瓜子皮,吃不完可以再翻进去,并不会把皮和瓜子掺在一起。开口采用“撕不掉”设计,防止袋口乱扔现象。,我们调查小组制作了落叶清扫收集工具。克服了传统收集工具清扫麻烦的弊端,它由一个铁环和一个口袋组

10、成,收集起来的落叶,不会被风刮跑,又可以一次盛大量落叶,十分方便。我们还要继续改进,使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文摄:孙三超,6,为调查馒头 皮的情况,我们 准备采访一位来 学校拾馒头的老 大娘,但是老大 娘没有配合我们 我们没有得到答 案。虽然从拾馒头的老大娘那儿没有得到数据,但是我们偷拍到了一组图片:(这是在一天内的三餐后分别拍到的一位老大娘拾的馒头,显示了每餐的增加量)。,为了便于调查我们首先把垃圾进行了分类,并按类进行了调查。,早餐后,午餐后,晚餐后,文摄:刘 晓,7,由于老大娘不配合,使我们萌发了拾馒头的想法,我们决定亲自拾馒头皮。我们在一个班一共拾 了四次,每一次的称重是:7.5斤、5

11、.04斤、6.1斤、8.0斤,由此可得出,平均每班 每餐扔掉馒头:6.10斤,全校25个班每 餐要扔掉馒头:167.5 斤,按全校1500人算,平 均每人每天(三餐)扔掉馒头:0.33斤,按2003 年全国的在校学生数31879万人(数据来自:国家教育部2003年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及分析)计算,每天扔掉的馒头是:1亿多斤。可见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如果节省下来可以救助多少难民啊!,食物残渣方面我们拍到了一组图片:,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同学们要注意节约粮食,不要浪费。(2)在餐厅建立一个专门盛馒头皮的垃圾箱。(3)每周把收集的馒头皮卖给收购点。(4)自己带回家喂牲畜。我们还提出了节约口号:拒绝

12、浪费,从我做起!节约粮食,人人有责!,倒在垃圾车周围又脏又乱,垃圾清扫特别麻烦,这些垃圾清扫和处理都很麻烦。,食物残渣又脏又乱,文摄:尹 凯,8,我们小组成员接到任务后首先进行了讨论,并到学校周围进行了考察,通过考察我们发现:在我们学校的周围没有大型娱乐场所,噪声污染不是很严重;学校周围没有大型工厂空气污染也不是很严重,但尘土很多:首先学校大门前的沙子路,空气干燥时,特别是有车辆经过,尘土飘进我们的学校,影响环境卫生。再一点是学校操场的跑道,由于它是炉渣跑道,尘土多。再到我们的教室看一看,当我们擦黑板时,粉笔沫飘到我们的手上非常脏,还要去洗手。由于我们教室的地面是水泥的,上面经常有尘土。当我们

13、打扫卫生时,尘土飞扬,落到我们的课桌上,很脏。,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我们审请镇政府对学校前的沙子路进行硬化,或者让学校在校外种垂柳,校内种竹子。这样既美化环境又防止尘土进入校园。(2)建议学校在炉渣跑道周围装上喷灌装置,在每天跑操之前喷洒1-2分钟,这样既节省时间也用不了多少水,又可以减少尘土。(3)对于教室内的黑板问题,我们准备制造一个戴手套的黑板擦,当我们擦黑板时就弄不脏手了。(4)我们还准备建议学校买无尘粉笔和无尘黑板擦。再者,我们的黑板是毛玻璃的而不是用黑板漆漆的,所以用湿布擦黑板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5)教室内的尘土主要是同学们带来的,我们准备设计一个擦鞋装置,

14、放在楼道和教室门口,这样也会减少尘土进入教室。,文责编:尹 凯,9,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准确:我们制作了“尘埃指数测定板”,来测量空气的污染程度。,“尘埃指数测定板”的制作方法在两块载玻片之间夹上方格纸(0.2厘米0.2厘米的方格)两头用橡皮筋捆紧,中间方格朝上的载玻片上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油,然后用培养皿装好,带到测定的地点后打开,让“尘埃测定板”暴露20分钟后,用培养皿装好,带回实验室备用。统计时用放大镜观察,统计67个方格内的尘埃数量(单位:粒),然后算出平均数。统计时规定:只算尘埃的粒数,有一粒算一粒,与尘埃的大小无关;压在方格下线和右线的要统计,压在方格上线和 左线的不统计。,我们还搞了另

15、一个环保小发明:我们小组组长李凯斌同学,打吊瓶发现,传统输液器,进气孔在瓶子底部,空气从底部上升会把携带的尘埃、细菌和病毒溶解到水里,再流入人体血液会很不安全,于是就把输液器进行了改进:(如下图),文摄:陈可,10,传统输液器,改良输液器,我们小组进行讨论,找出了要调查的问题:1、我们学校以前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2、现在的垃圾又是怎样处理的?3、在处理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4、对学校垃圾的处理提出合理化建议。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准备去 采访在我校工作时间较长的几位老教师。我们第一次打算采访韩传 来和孙勤勇老师,但是 很不凑巧,两位老师我们都没找到。但 找到了一位在校工作 了十来年的牟老师。

16、通过牟老师我们得知我校操场原来是片菜园,教学楼附近全都是大沟,学校的垃圾以前都是往那里倒,现在已经填满盖起了房屋。但我们想要调查的资料并没有全部得知,因此,我们再次去找韩传来老师。这次很凑巧,我们找到了韩老师。通过韩老师我们 得知,学校以前垃圾的处理方法是把大沟填平后,就在附近再挖坑,填满再挖,这是93年以前的垃圾场,现已填平盖上了房屋,这是9402年间被填平的大坑和长沟,垃圾的痕迹仍清晰可辩。,这是现在承包学校垃圾的场主,焚烧垃圾的情景,滚滚的浓烟让人窒息,文摄:李斌,11,在调查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汇总,提出了如下建议:(1)建议同学们减少浪费,保护环境,减少垃圾。(2)建议学校分类收集垃圾

17、,如把垃圾车、垃圾筒和垃圾箱分成红、黄、绿三种颜色,红色的盛有害的、有毒的垃圾,如:废灯管、废电池、过期药品等,这些可用化学方法进行处理;黄色的盛不可回收垃圾,如果皮、菜叶、剩饭菜等;绿色的盛可回收垃圾,如废纸、废塑料等。(3)在学校建立分类垃圾利用站点,如:建立小型沼气池,以剩饭菜等不可回收垃圾为原料制成沼气,供学校烧水,余渣用来园艺栽培。(4)与有关单位联系,共同处理回收后的垃圾。将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的产品投入校园建设。如:废纸可以回收打成纸浆,再印成纸,同学们也可以从中得到好处。,12,本页为Flash,请稍等,13,本页为Flash,请稍等,封面设计:刘 晓 责 编:崔建玲美 编:李艳福,定价:5.00元,ISSN 1003-8119CN37-1079/Z,刊号:,邮发代号:25-34,返回目录,返回封面,退 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