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鼓励政策》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469727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出口鼓励政策》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出口鼓励政策》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出口鼓励政策》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出口鼓励政策》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出口鼓励政策》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出口鼓励政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出口鼓励政策》PPT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出口促进政策,出口促进,是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本国产品出口而采取的一系列鼓励措施。,一、加强政府作用,1、加强政府职能作用,制定科学的贸易政策 2、建立和加强出口促进的组织 3、改善对外贸易环境 4、加强对出口企业培训,举办出口贸易论坛 5、培育和建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二、组建中介组织,行业中介组织,是指由具有同一、相似或相近市场地位的特殊部门的经济行为人组织起来的促进本部门公共利益的集体性组织。,三、出口信贷,1、出口信贷(Export Credit)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2、出口信贷发展的背景,(1)科学技

2、术的发展(2)银行更多地介入贸易(3)发展中国家的需要(4)经济危机的影响,3、出口信贷的主要特点,(1)出口信贷必须联系出口项目,(2)出口信贷利率低于国际金融市场贷款的利率,其利差由出口国政府给予补贴,(3)出口信贷的贷款金额,通常只占买卖合同金额的85左右,(4)出口信贷的发放与出口信贷担保相结合,以避免或减少信贷风险。,4、出口信贷的种类,(1)出口卖方信贷是指出口商所在国的银行对出口商提供融资,以使得进口商可以在贸易合同中采用延期付款的方式,从而解决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为什么要向出口方提供贷款呢?,出口卖方信贷操作程序,1、出口商以延期付款的方式与进口商签订进出口合同2、出口

3、商凭出口贸易合同向其所在地的银行申请卖方贷款,双方签订信贷融资协议 3、出口商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协议,主要是投保出口中长期延期付款收汇险4、出口商在根据进出口合同发货后,根据卖方信贷融资协议从银行贷款中提取贷款,(2)出口买方信贷指出口方所在国家的银行在出口信贷机构担保下,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商的银行贷款,用于支付进口商所需款项。,直接贷款给进口商(买方),直接贷款给进口商(买方)银行,5、出口卖方信贷和出口买方信贷的区别?,(1)对进口商来说,(2)对出口商来说,(3)对银行来说,四、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是指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的过程中缴纳的流转税退还给出口企业,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

4、格进入国际市场。主要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1、实行出口退税的意义是:,首先,出口退税是依据出口商品零税率原则所采取的一项鼓励出口贸易的措施。,其次,出口退税是对出口货物的一种非歧视性赋税政策,是维护国内外产品公平竞争的有效手段。,2、出口退税原则,对出口商品实行“征多少,退多少”、“未征不退”和“彻底退税”的原则。,3、出口退税的条件,(1)必须是增值税、消费税征收范围内的货物。增值税、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包括除直接向农业生产者收购的免税农产品以外的所有增值税应税货物,以及烟、酒、化妆品等11类列举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2)必须是报关离境出口的货物。,3、出口退税的条件,(3)必须是在财务上作出

5、口销售处理的货物。出口货物只有在财务上作出销售处理后,才能办理退(免)税。也就是说,出口退(免)税的规定只适用于贸易性的出口货物,而对非贸易性的出口货物,如捐赠的礼品、在国内个人购买并自带出境的货物(另有规定者除外)、样品、展品、邮寄品等等,因其一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处理,故按照现行规定不能退(免)税。(4)必须是已收汇并经核销的货物。按照现行规定,出口企业申请办理退(免)税的出口货物,必须是已收外汇并经外汇管理部门核销的货物。,4、出口退税的税率,出口退税政策总是不断调整的,使的出口退税率与我国经济现状步调保持一致。,1)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始自1985年,由于当时没有设置增值税,出口产品的营业

6、税,流转税都纳入了消费税系列,所以这时的退税率不是很高,直到1994年税制改革前,我国的平均出口退税率只有11.2。,2)94年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使的出口商品平均退税率从11.2%跳到16.3%。,3)1996年,由于财政原因,中国政府将退税率从16.3一下调到3、6和9,平均退税率由16.3一下子下降到8.29,下调大大降低了中央财政的退税压力。,1996年当年,全国的出口增长只有1.5,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使这种下降势头更加明显,1998年我国的出口贸易量趁1996年的下降势头继续下滑,全年仅增长了0.5。,4)为了摆脱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扩大出口,1999年中国大幅

7、度提高了出口退税率,将平均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5%。,随着退税率的上调,全国的贸易出口又大幅度上升,中央财政的出口退税应退税额也在同步上升。,5)2003年由于经济局部过热,出口欠税严重,政府将出口退税率由15调整到12.51%。,6)从2006年在9月15号出口退税率平均下调2%,主要涉及轻工、纺织、冶金、钢铁、机械等资源型出口的行业,部分项目的出口退税甚至被取消。,7)2007年4月15日起中国调整钢材出口退税率,据此进出口税则(年版)第章中的部分特种钢材及不锈钢板、冷轧产品等个税号,出口退税率降为;另外个税号的钢材取消出口退税。,8)从2007年7月1日开始,我国将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5

8、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将被取消,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将进一步降低。,8)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面临出口大幅下滑以及经济增长放缓等前所未有的挑战,政府再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从09年6月1日起,国家再次上调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涉及我国优势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高技术含量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共计2600多个税号商品。这是我国09年第3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也是自去年8月以来第7次上调。在连续7次的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中,服装纺织、机电、钢铁3个行业的产品获调整的比重较大,涉及企业最多。,9)2010年6月22日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财

9、税201057号):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下列商品的出口退税:1.部分钢材;2.部分有色金属加工材;3.银粉;4.酒精、玉米淀粉;5.部分农药、医药、化工产品;6.部分塑料及制品、橡胶及制品、玻璃及制品。本次调整是对出口退税率结构微调,主要是为了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出口,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不意味着国家外贸政策的转向,不会影响外贸复苏增长势头。,6、出口退税率进行太多的调整给对外贸易正常发展带来不利因素:,(1)出口产品的退税率经常调整会被认为是财政补给(2)出口退税率经常调整对我国外贸的健康发展有一定负面影响(3)出口退税率的频繁调整加大了税收管理的难度

10、,五、出口信用保险,1、出口信用保险(Export Credit Insurance),是指保险机构或保险公司承保出口贸易中出口商由于境外的商业风险或政治风险而遭受损失的一种特殊保险,是为出口商提供出口收汇风险的保障措施。目前,全球贸易额的12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有的国家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提供的各种出口信用保险保额甚至超过其本国当年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2、主要承保内容,(1)国家风险(Country Risk)国家风险(Country Risk),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与国家主权行为相关的,超出债权人所能控制的范围,并给其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如债务人所在国家由于政治原因

11、、社会原因或经济与政策原因等,所造成的风险和损失。(2)商业风险(Trade Risk),3、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信保)sinosure,China Export&Credit Insurance Corporation原则:最大诚信原则 风险共担原则 事先投保原则,2010年,根据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要求,中国信保积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认真落实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采取积极的承保政策,重点支持机电、高新技术等行业发展,积极引导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今年1至9月,中国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机电产品出口581.4亿美元,增长107.8%;支持电子信息

12、行业出口324.9亿美元,增长125.1%;支持船舶行业出口33.2亿美元,增长186.0%;支持农产品出口34.4亿美元,增长62.2%;支持医药产品出口41.5亿美元,增长59.4%。在大力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的同时,中国信保还积极探索对服务贸易出口业务的承保。目前,已经为飞机维修、项目咨询、油井勘探、芯片测试等多种服务贸易出口提供了有力的风险保障。,4、出口信用保险给企业带来利益:,(1)出口贸易收汇有安全保障(2)有出口信用保险保障,出口商可以放心地采用更灵活的结算方式(3)出口信用保险可以为企业获得出口信贷融资提供便利(4)得到更多的买家信息,获得买方资信调查和其他相关服务(5)有助于企业自身信用评级和信用管理水平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