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前言》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48721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会计前言》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基础会计前言》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基础会计前言》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基础会计前言》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基础会计前言》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会计前言》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会计前言》PPT课件.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会计科目和帐户,第三章 复式记账,第四章 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应用,第五章 权责发生制和账项调整,第六章 账户的分类,第七章 会计凭证,第八章账簿,第九章 会计循环与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第十章 财产清查,第十一章 会计报表,会计学基础目录,第一节 会计的涵义,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第三节 会计的对象,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第五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第六节 会计核算的方法,第七节 会计学及其分支,第一章 总论,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一)会计的产生 会计的起源: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人类要生存,就要进行生产活动,必然会产生所费(人力、物力的耗费)与所得(劳动成果),便产生

2、了专门记录和计算经济活动过程中所费与所得的会计。“刻木记数”、“结绳记事、记数”、被称为会计发展史上的原始计量与记录时代(会计的萌芽已经产生)。(二)会计的发展 会计方法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1949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出版了算术、几何与比例概要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威尼斯的复式记账法,并给予理论的阐述。这本书的问世,被认为是近代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股份制的出现: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导致传统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标志着现代会计的开端。,第一节 会计的涵义,二、会计的定义(一)“工具论”:认为会计是一套分类、记录、计量、汇总和分析与解释的方法或技巧。会计是一个方法体

3、系。(二)信息系统论: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在企业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三)管理活动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计量为主要形式并采用专门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三、会计的特点(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二)对经济活动要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综合的计算和记录(三)会计以价值管理为基本内容(四)会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终极目标,第二节 会计的职能与目标,一、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职能的定义:会计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是会计本质的体现。所谓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一)会

4、计的反映职能 会计的反映职能是指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从数量上反映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的功能。反映职能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反映职能的特点表现在如下的三个方面:1、会计的反映主要是从价值量上反映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状况。2会计反映应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3会计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4会计反映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进一步演化,逐步改变其表现方式。(二)、会计的监督职能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反映职能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会计的控制职

5、能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会计监督主要是通过价值量指标来进行监督工作的。2、会计监督同样也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的监督(三)会计职能的发展 1、评价经营业绩 2、参与经济决策 3、预测经营前景,二、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活动应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会计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一)会计的基本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益,(二)具体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会计目标的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谁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哪些信息?会计如何来提供会计信息?,第三节 会计的对象,一、会计的一般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的一般

6、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一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二、会计的具体对象:以工业企业为例,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的程序可分为资金投入,资金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出三个基本环节。,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指会计核算工作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亦称会计假设。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1)实质上是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2)不同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是独立法人,也可以是非法人;(3)可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企业等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1)会计核算内容的前提条件;如固定资产按历史成本入帐与提取折旧,

7、资产划分为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等;(2)以“非清算基础”为基本前提。三、会计期间(1)利于确定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是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基础;(2)我国会计期间按公历年度(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划分。四、货币计量(1)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内容为外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择一种外币为记账本位币,但编报表必须采用人民币;(2)要求币值稳定。,第五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是对会计核算提供信息的基本要求,是处理具体会计业务的基本依据,是在会计核算前提条件制约下,进行会计核算的标准和质量要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共有十三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分为三大

8、类:一、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一)客观性原则(二)相关性原则(三)可比性原则(四)一贯性原则(五)及时性原则(六)明晰性原则二、会计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一)权责发生制原则(二)配比原则(三)历史成本原则(四)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三、修正性原则(一)重要性原则(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三)谨慎性原则,第七节 会计学及其分支,会计按其研究内容,主要有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学等重要分支。基础会计学阐明会计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方法和技术。财务会计阐明会计处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确认收入和费用,计算利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资金管理,以及通过管好资金来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成本会计阐明成本预测、计划、计量、分析、控制和决策的基本利润和方法;研究成本管理,以及通过管好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管理会计阐明如何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综合地利用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和有关外部信息地基本理论和方法,以求提高经济效益。审计学阐明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以及效益性进行检查监督的基本理论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