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49471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76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五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五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五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五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节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运动的调节,一、运动调节的基本机制,(一)脊髓神经元与运动单位,运动单位 由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二)牵张反射,牵张反射 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是能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腱反射 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为单突触反射,感受器是肌梭,中枢在脊髓前角,效应器是肌肉收缩较快的快肌纤维成分,又称位相性牵张反射肌紧张 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为多突触反射,感受器是肌梭,效应器是肌肉收缩较慢的慢肌纤维成分,又称紧张性牵张反射,1.牵张反射的类型,2.牵张反射的机制,肌梭 是一种感

2、受肌肉长度变化或感受牵拉刺激的特殊的梭形装置,属本体感受器,腱器官 是一种感受肌肉张力变化牵张感受装置,随意运动的设想,皮层联络区,基底神经节,皮层小脑(小脑外侧部),运动皮层 和运动前区,脊髓小脑 小脑中间内侧部,运动,执行,设计,(三)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产生和调节随意运动的示意图,二、运动调节系统的功能,(一)大脑皮层的运动区,1.主要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和运动前区,交叉性控制具有精细的功能定位,功能代表区域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空间安排倒置,运动区具有的功能特征,2.其他运动区,运动辅助区等,(二)运动传导通路,皮层脊髓束 皮层脊髓侧束 与精细的、技巧性的运动 有关 皮层脊髓前

3、束 与姿势的维持和粗大的运 动有关皮层脑干束,三、姿势调节系统的功能,(一)脊髓的整和功能,1.脊休克,脊休克 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脊髓,在手术后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进入无反应状态,原因 离断的脊髓突然失去了高位中枢的调节,主要是失去从大脑皮层到低位脑干(如前庭核、脑干网状结构等)的下行纤维对脊髓的控制作用,2.脊髓对姿势的调节,姿势反射 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骨骼肌的紧张度或产生相应的运动,以保持或改正身体在空间的姿势,屈肌反射 在脊动物的皮肤接受伤害性刺激时,受刺激一侧的肢体出现屈曲的反应,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弛缓,对侧伸肌反射 如刺激强度更大,则可在同侧肢体发生屈肌反射的基础上出现对侧肢体伸肌

4、的反射活动,节间反射 脊髓某节段神经元发出的轴突与邻近节段的神经元发生联系,通过上下节段之间神经元的协同活动所进行的一种反射活动,(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1.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去大脑僵直 在中脑上、下叠体之间(上、下丘)切断脑干的动物,肌紧张活动出现亢进现象,动物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原因 由于切断了大脑皮层和纹状体等部位与网状结构的功能联系,造成抑制区和易化区之间活动的失衡,易化区活动明显占优势的结果,去皮层僵直 蝶鞍上囊肿引致皮层与皮层下失去联系时,可出现明显的下肢伸肌僵直及上肢的半屈状态,2.脑干对姿势的调节,状态反射 头部在空间位置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改变时,可以反射性地改变躯体肌肉的紧张性,迷路紧张反射 内耳迷路的椭圆囊和球囊的传入冲动对躯体伸肌紧张性的反射性调节,颈紧张反射 颈部扭曲时颈上关节韧带和肌肉本体感受器的传入冲动对四肢肌肉紧张性的反射性调节,翻正反射 正常动物可保持站立姿势,如将其推倒则可翻正过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