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信息素质教育》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507023 上传时间:2023-07-15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展信息素质教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展信息素质教育》PPT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天津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管理中心冯承柏2003年3月28日,提纲,基本点:只有全面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作用,将人的积极性发挥到最大限度。一、什么是信息素质教育二、为什么要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三、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四、如何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五、几点建议,什么是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指信息社会对个人品质、道德观念、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的总合,或信息时代国民应有的素质,包括品质和能力两个方面。狭义指获取信息和使用信息的能力与品质。,信息素质教育的提出是文化积淀的产物,人是环境的产物。信息素质教育的提出,既是社会演进的要求也是文化积

2、淀的结果。英语中literacy 翻译成汉语是有文化的意思,它的否定表达方式是“非文盲”,反义词是文盲(illiteracy)。在传统社会里,文盲占人口的大多数,有文化的只限于少数人。中世纪的欧洲,文化掌握在天主教神职人员之手,目不识丁的国王,屡见于史。中世纪晚期,印刷术的发明为文化的普及开辟了道路。工业社会需要有文化的劳动力,提出了扫除文盲,普及教育的要求。Literacy 的标准是会读、会写、会算。图书馆事业兴起后,开展用户教育提出了图书馆素质(或文化)问题,称之为library literacy。计算机普及后,为了加强计算机技能教育,便有了计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或计

3、算机素质之说,也有称之为数字化素质(digital literacy)网络素质(network literacy)和媒体素质(meidia literacy)的。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达的国家里最早提出了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aski)1974年在美国全国图书馆与情报学委员会上,最早提出了信息素质的概念,他把信息素质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专业人员需求的急剧增加和信息技术教育的蓬勃兴起,人

4、们对信息社会本质和信息素质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深化。,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1,此后,信息素质的概念在美国被逐渐推广。在1980年代,由于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为工具获取信息在美国成了人们注目的中心,促使人们对信息素质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使教育界感到了一种教育的危机感。如在1983年发行的“A Nation at Risk”一书就认为,现在学校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水平参差不齐,面对日益临近的信息社会,应该对学生实行能够对庞大的信息进行评价的教育。当时的图书馆界也开始对传统的图书馆利用教育进行了反思,提出“批判的思考”(Critical Thinking)的概念。如Norris认

5、为:作为信息检索的重要因素,要对资料,信息的选择和评介进行批判的思考。批判的思考是使能动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关键。,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2,1985年美国的Colorado大学Denver校园的Auraria图书馆从图书馆利用教育的领域对信息素质的定义进行了探讨。他们认为:信息素质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技能,具有信息素质的人能超越对个别信息的探索,不但能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和有效的处理,而且对其具有一定的理解和评价能力,懂得图书馆不是唯一的信息源。因此在信息社会中,大学图书馆对学生只进行利用图书馆技能的教育是不够的,图书馆利用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向信息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1987年由Columbia大学与Co

6、lorado大学共同召开了一个关于图书馆与大学优秀性研究的座谈会,Patricia Breivik在会上指出,为了达成终身学习,大学生具备信息素质是非常必要的,大学图书馆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获得信息,对信息源进行评价的技能的教育。1988年美国的大学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也制定了新的图书馆利用教育指南,其中4个核心部分是信息认识、信息构造、信息处理、物理的存储。可以说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信息素质教育是美国大学图书馆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信息素质教育的发展3,进入90年代后,由美国图书馆协会(ALA)提出的信息

7、素质的定义被普遍地接受,ALA指出:“具有信息素质能力的人,能够充分地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能有效地检索,评价和利用信息。即掌握了各种学习方法,知道怎样组织知识,发现和使用信息。这些人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因为他们不管碰到什么问题或做什么样的决定时,都能够发现必要的信息”。由此可见:90年代后的美国信息素质教育已被引起了广泛地注意,而且在强调信息素质的作用的同时,已将信息素质放在整个素质的整体中去考虑。正因为如此,Rader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视为是图书馆中的一场革命,它远远超越了传统的图书馆利用教育的作用和范围,是传统的图书馆利用教育适应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定义,美国图书馆协会1989年将信

8、息素质定义为:1 懂得何时需要信息;2 知道解决某一问题需要何种信息;3 能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4 能对所需信息作出评价;5 善于组织所需信息;6 能够有效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信息素质就是学生寻找,组织,评价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观察,信息素质可以认为是信息社会的知识和力量,是民主地参加信息社会进行交流的能力,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素质。,信息素质定义2,信息素质是寻找、检索、分析和使用信息的一整套技巧。21世纪的开端由于信息生产和信息资源的爆炸被称作信息时代。越来越清楚的是,学生在大学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无法学到他们所学的领域中需要知道的一切。信息素质教育就是用成为独立的终身学习者所

9、需要的关键技术来武装他们。正如美国图书馆协会信息素质主席委员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所说: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们,说到底,是那些懂得知识是如何组织的,如何找到信息,如何利用信息,别人能向他们学习的人。他们是准备好终身学习的人,因为他们总是在为完成任何任务或作出决策而寻找所需要信息的人。(January 10,1989,Washington,D.C)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y ACRL,信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

10、重要组成部分,实行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信息素质强调的是人的各种信息品质的综合,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信息意识。主要表现人们对信息重要性认识的自觉程度,捕捉信息的敏感程度,能从信息的角度出发来感受,理解和评论自然界,社会中的各种现象等;二是信息能力,即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由于在信息社会中,对知识信息的获取和加工处理已逐渐成为生产和工作的主要活动,加上知识经济的发展直接依赖于知识信

11、息的积累和利用,因而要求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信息素质是非常必要的,信息素质教育应该是大学生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什么要开展信息素质教育,一、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教育改革的需要三、清除信息迷雾(Data Smog)的需要四、自身发展的需要五、参与民主政治的需要六、发挥创造潜能的需要七、缩小数据鸿沟的需要,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1、知识经济的兴起2、高等教育的全球化3、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4、中国经济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原 则的确立,高等教育正沿着以下的方向发展:,从From 到To工业社会Industrial society 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技术边缘Tec

12、hnology peripheral 以多媒体为中心Multimedia central一次性教育Once-only education 终身教育Lifelong learning固定性课程Fixed curriculum 灵活,开放性课程Flexible,open curriculum以机构为中心Institutional focus 以学习者为中心 Learner focus自我控制的组织Self-contained organization 夥伴关系Partnerships地方为中心Local focus 全球网络Global networking,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The Nati

13、onal Context for Reform,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科学发明:原子弹,雷达,青霉素使人们认识到发展科学技术是强国之道。罗斯福总统的科学顾问Vannevar Bush(1945)在给杜鲁门总统的报告科学:永无止境的边疆为之提供了有效地支持,国家科学基金会就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带来的结果是:1)原来以教学为主的大学,成批地转变为以研究为主的大学.科研规模不断扩大.1955年只有11所美国大学的每年的科研经费超过500万美元.现在(2002年)有150所大学的年科研经费超过500万美元(按通货膨胀率调整后计算)。1963年Solla Price 报告说,世界科学产出,无论

14、如何计算,每15年翻一番(加倍),这种情况已经继续了3个世纪.该报告发表40年来,研究机构的数字又增加了两倍.今天,美国对科研的投资以占国内毛生产总量(GDP)的2-3%,最多可达占5%。英国的学者John Zimam 认为科研在发达国家基本上达到了极限。2)在以科研为中心的大学,科研妨碍了教学。正如加州理工学院的院长David Goodstein(1993)所说,”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科学家,我们也有全世界最坏的科学教育.这里的科学教育有如选矿,将大批普通人才扔掉,与此同时,发现和拯救钻石。社会变迁迅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科技的广泛应用,要求普通公民能够熟练地掌握交流和计算技能。只准

15、备造就15%白领的教育方针显然过时了.高等教育必须改革.3)必须改善所有学生的学习环境。用公,私和制度化的经费支持来保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作者:G.Doyle Daves,JR,is provost emeritus and professor of chemistry emeritus at 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Troy,New York.,美国大学必须重新确定培养目标,美国政府(即美国公众)与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来的的社会契约必须重新进行磋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美国的高等教育要想像过去那样有效地为国家服务就必须对其基本使

16、命有新的清晰的理解。这必须包括一种明确的责任,这就是说帮助每一个学生,通过 发展智力和文化、概念、交流、数字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独立推理、评价技术来充分发挥他(或她)的个人潜力。教师、学生和社会必须普遍地了解并同意发展这些个人的优势,而不是掌握某一门学科知识才是大学教育的有效目标。THE NATIONAL CONTEXT FOR REFORM 13,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良好的交流技术独立学习的能力社会技术(伦理,积极的态度,负责任)团队工作的技巧应付情况变化的能力 思维能力(解决问题、批判、逻辑、数字、能力)知识巡航能力(知道在河处和如何获取信息),信息素质教育的内涵,一、信息意识教育,指人们对信息

17、需求的自我感悟,即人们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二、信息能力培养: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处理能力;消化吸收和创造新信息的能力;三、信息观念与道德教育。信息观念指人们对信息的看法,对信息的态度以及对信息本质特征和价值的认识。信息道德指在整个信息活动中调节信息创造者、信息服务者、信息作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信息素质教育注重知识的创新,信息素养的教育注重知识的创新,而知识的更新是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得以实现的。因此,把纷杂无序的信息转化成有序的知识,是教育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当务之急,是培养信息素养首要解决的问题,即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与信息意识(意识层面)的关系问

18、题,信息时代生存和成功所需要的技巧,21世纪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提出数字化时代的生存和成功所需要的技巧:1)技术技巧: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通过技术手段检索和管理信息的技术;2)交流技巧:听、说、读、写;3)计算技巧: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推理、分析和使用数字资料;4)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技巧:评价、分析、综合、决策、创造性思维;5)信息管理技巧:从多种来源收集、分析和组织信息;6)处理人际关系技巧:开展团队工作、人际关系管理、解决冲突7)个人技巧:理解自己、应付变化、学习如何学习、个人负责、有审美观念;8)社区技巧:包括伦理道德、公民品质、多元意识、以及地方、社区、全球和环境意识。1 1 Mil

19、liron,Mark David et al.:Education in A Digital Democracy.EDUCAUSE Review November/December,2000.P.61,信息素质的八项内容,1)工具素质,理解现代信息技术观念和使用其工具的能力,包括对于教育和专业生活十分重要的软、硬件和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的基础知识,计算、数据结构、网络拓扑结构的基本概念。2)资源素质,或理解信息资源形式、构成、地点和接入信息资源方法,特别是日常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扩充。这与图书馆工作者所谈论的信息素质是一致的,还包括资源的组织和分类。3)社会结构素质:即了解信息是如何在社会上

20、分布和产生的,了解信息如何与创造和组织信息的社会生活集团、机构、和社会网络(如大学、图书馆、研究团体、公司、政府部门、社区集团)相适应;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过程,如发表学术著作的过程(同行评议等等),信息机构与用户(服务对象)的关系。4)研究素质:或了解和使用对研究和学术工作有益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工具。包括与各学科相关的用于数量分析、质量分析、仿真的计算机软件,以及这些软件在观念上和分析方面的局限性。,八项内容,5)出版素质:即用电子手段,以文本或多媒体方式(包括万维网、电子邮件和只读光盘)设计和出版研究成果的能力。写作永远是与工具和读者相联系的。计算机和网络的读者代表了写作的真正变化。6)

21、正在出现的技术素质:不断地采纳、理解、评价和使用信息技术持续出现的创新,不当以往工具和资源的奴隶,作出明智的决策接受新的技术和资源,这包括理解技术的人类组织和社会背景以及评价标准。7)批判素质:即批判地评价信息技术的智性的、人类的和社会的力量所在,其弱点、潜在能力和局限,利弊得失。这需要具有历史的透视能力(在数学领域形成的计算思维与西方科学和理性思维之间的联系和他们的局限性);哲学视野(当前在哲学领域关于技术问题的辩论、工具理性的批判、人工智能的可能性和局限性);社会政治视野(信息技术对工作、在全球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中的公共政策的影响);和文化视野(当前关于虚拟实体和人类作为信息过程机器的定义的

22、讨论)。8)法律观念和伦理道德素质。,批判性思维与信息素质,批判性思维与信息素质(Critical Thinking&Information Literacy,CTAIL)批判性思维的定义:批判性思维承认::1)思维模式的重要,并能提供一种方式运用这些模式去解决问题或回答问题。2)在推理或思维过程中的逻辑错误。3)什么是不相关的和不重要的信息。4)先入为主、偏见、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对思维的影响。5)这些先入之见和价值观意味着任何推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6)多种解释: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一个以上或多种方法。,批判性的思维者,批判性的思想者:1)能以逻辑的方式对待新事物。2)观察他人对待同一问题的

23、态度,而且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更多的信息。3)使用创造性的和多种方式形成假设,解决或回答问题。4)能将创造性的思维技术用于日常生活 5)能够澄清假设,认识到假设带来的后果。6)以证据、数据、逻辑推理和统计方法支持自己的论点。7)能够从多种角度观察问题 8)不仅能将问题置于一个较大的背景中,而且可以将其置于大背景的适当位置上。9)习惯采用多种解释。,信息技能教育的目的,目前,我们的各级各类教育都在大力加强信息技能的培育。其目的,就是使人们通过对这些技能的掌握,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所应具有的知识结构及批判性的思维,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需要指出的是:对计算机技能以及信息技能的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纯粹

24、的对技能的教育,而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的重建,是通过对信息技能(技术层面)的教育,不断提高人们文化素养(知识层面)与信息意识(意识层面)的水平,即通过对信息技能的教育,提高人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一部分。信息素养的教育关系到人们如何立足于信息化社会这一基本点。它不是所谓的超前教育观,而是教育界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只有加强信息素养的教育,教育的职能才会充分发挥作用。反之,对信息社会的发展视而不见,仍延用旧有的教育方式,其结果只能是在减少认知文盲的同时,增加新知识的文盲。,信息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为宗旨的教育,信息素质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

25、生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为宗旨的教育,着重培学生寻找信息和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信息素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的图书馆利用教育,也就是文献检索课教育的重点,这是其他信息素质能力的基础;第二,对媒体的知识能力的教育,或曰“媒体素质”教育。“媒体素质”(Media Literacy)最早是由加拿大提出来的,早在1987年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中学和高校就已把“媒体素质”教育例入了正式的教育计划。这是因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已出现了“多样化趋势,图书馆中除了传统的印刷型文献以外,已拥有越来越多的其他媒体出版物,如光盘和电子出版物等。因此让学生了解各种媒体资料的形式,特性和使用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26、第三,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教育。80年代国外曾有过“计算机素质”(Computer Literacy)的称呼,美国北肯塔基大学的学术计算局对计算机素质的定义是“对于已获得知识和经验的大学生及教师在其学科领域内必须具有熟练地和有效地利用计算机的能力”;第四,网络知识教育。计算机网络和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和信息环境,因此是否具有网络知识在信息社会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懂得网络知识就会了解全球网络信息资源的分布范围和特点,就会利用一系列信息检索工具从网络中获取所需信息来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并发挥其作用。,信息素质具有者的基本特征,已开发出信息风格,受过信息素质教育的人,使

27、用信息技术和系统,对于促进信息技术的使用有自己的观点,具有关于信息世界的知识,从事独立的和自我导向的学习,应用信息程序,批判地对待信息,信息素质教育的评估标准,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通讯和技术委员会共同制定了指导学生(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学习的九项标准:信息的威力:指导学生学习的九项信息素质标准(The Nine 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Student Learning)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 标准1:具有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实际有效地获取信息。标准2:具有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批判地和全面地评价信息。标准3:具有信息素质的学

28、生能够准确和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独立学习 标准4: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具有信息素质,并能根据个人兴趣寻找信息。标准5: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具有信息素质并能欣赏文学作品和其它创造性表达信息的形式。标准6: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具有信息素质并能在信息的探索上追求卓越和创造新知识。社会责任 标准7:能够向学习集体和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质,而且能够认识到信息对于民主社会的重要性。标准8:能够对学习集体和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质,并在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问题上表现出自己的道德修养。标准9:能够对学习集体和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学生,具有信息素质,并能有效地参加集体活动创造新的信息

29、。11 Excerpted from Chapter 2,Information Literacy Standards for Student Learning,of Information Power:Building Partnerships for Learning.Copyright 1998 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如何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学生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各科教学,计算机文化课,图书馆,实验室,论文和毕业设计,信息素

30、质教育必须贯穿教学全过程,信息素质教育决不仅仅是图书馆的任务,也不仅仅是计算机文化课教师的任务,必须有全面的规划,贯穿于全部教学工作之中,由多方面、多部的配合,经过多年的努力,方能奏效。核心问题是教学的信息化。,素质教育,信息素质,各科教学,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 教学,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参观实习,课外活动,信息素质教育示意图,校园网的第一职能是教学,教育信息化首先是教学信息化,校园网的第一职能是教学从硬件的构成来讲,教学信息化是特指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教学工作。就教学构成来看,则应包括教与学双方面的信息,既要有各种静态的教学资源,也要有动态的学习档案,通过对学生学习档案信息的分析和处理,指导

31、教与学双方面的工作,使其更为科学、合理和高效。除了课堂讲授环节,课后作业和考试环节的信息化应当适度优先发展。因为作业和考试的微机化和网络化可以替代或部分替代教师繁重的作业批改工作,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研究当中去。,教学信息化是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学信息化是指信息技术在整个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使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根本的转变。目前,高校普遍开设了计算机文化课教学,但计算机技术并没有在教学工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学生在多数情况下只是这一技术的被动接受者,如果能将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与学习课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计算机变成学生手中的学习工具和手段,谁计算机知识学得好、操作本领高,

32、谁就能在学习课程知识方面获得最高的质量和效率,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来自于自身的学习压力和欲望。,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一是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学习工具,要把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载体,信息技术的应用要和日常的教育教学结合起来,真正把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之中。二是要把信息技术从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转变为学习的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标。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

33、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才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教育的原则,1)任务驱动与问题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习任务 的设计与布置,也要注重学习的主动性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既要重视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习过程。既要追求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追求学生创新意识等心理 质的培养。既要运用接受性学习,也要加强理解性学习。努力使学习的外在驱动力与内在驱动力共同 挥作用。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 信息技术教学中要避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两张皮的现象,使信息技术渗透到课程目课程内容、课程

34、 资源、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方法、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要把教学改革建立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同时 信息技术教学要主动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3)虚拟教学与现实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利用多媒体与网络学习环境进行虚拟教学,拓展教学时空,要发挥人工智能技术 的作用,节省教育成本。同时,也要重视教师面授、学生间的直接讨论与综合实 践等现实的教学,加 强直接交流与即时反馈。要避免虚拟学习中的情感冷漠与情景变异,也要避免传统教学中的“少”、“慢”、“差”、“费”。4)开放学习与统一规量相结合的原则 在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施模式与评价管理中,既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自由创造、自愿参与、自我评价,也要重视教师

35、的具体指导与教育管理部门对教学绩效考评的统一要求。5)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既要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学习,也要重视具体操作、工具运 用技能的学习。既要重视知识体系的建构,也要重视能力体系的形成。既要重视书本知识、间接经验 的掌握,也要重视实践创造与直接经验的积累。,信息技术教育的原则2,6)以优化学习、培养信息素质为根本宗旨的原则 要牢记信息技术教学的本质与根本目的,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为中心,努力培养学习者的信息素质。要避免将信息技术装“门面”、盲目追求“高”、“精”、“尖”与滥用。7)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要充分发挥实物直观、模象直观与

36、语言直观的综合作用,要加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直观形象性,可以化解教学难点,减少教学坡度,提高记忆效果,但应注意避免使教学表层化、肤浅化。适当加大学习难度,特别是抽象思维的难度,对于高年级学生、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来说同样是十分重要的。8)知识、情感、技能多目标统一的原则 信息技术教学目标的设计与选择中,要处理好知识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的关系,使多种目标统一到信息素质培养这一根本目标之中。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实施中,要注意每一教学活动的多功能性和各教学环节组合的科学性,使知、情、技多种目标都能有效地实现。9)效益性与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 信息技术教学要重视成本

37、效益分析。既要考虑教学效益、社会效益,也要考虑教学的人力成本、物资设备消耗与经费投入。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彭绍东:信息技术教学原则的九点思考 中国教育报2003年2月13日第3版,教学内容的信息化,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社会信息学(Social Informatics)文化遗产信息学(Cultural Heritage Informatics)博物馆信息学(Museum Informatics),万维网上的教学,网上教学生物化学,万维网在认知和

38、教学中的作用,1)具有强大的信息传输、广播功能,能实现良好的双向交流,使用者可以扮演接受者和发射者双重角色;2)集合了多种媒体,打破了文本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局限,使用者能够在数学、形象创作、作曲、体育运动等方面发挥自己的才能,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多种智能;3)能将多数人的微小努力和少数人的重大贡献结合在一起;4)实现了超文本联接,摆脱了线性联接和线性思维的束缚;5)能够仿真,创造虚拟现实,充分发挥人类的想象能力。,教学信息化的前提,1)主观条件:充份认识改变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有信心和决心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告别。2)客观条件:教师和学生都配备了计算机或可以经常使用计算机;教师和学生都掌握了使用

39、计算机的基本技术;有必要的技术支持。应设法避免灾难性的事件发生:及时升级防病毒软件;对于所有的教学文件做好备份;经常检查文件备份情况。3)针对学习环境选用适当的技术:应对计算机在教学中能起的作用有较全面的了解;4)设计和开发教学模式:线型与非线型教学发展模式,收集信息,资料设计,资料开发,资料评估。最基本的原则是教育媒体和技术的应用必须有正当、明确的目的 1.完成可以信赖的学习目的 2.适当的学习任务 3.磋商复杂的有指导的学习 4.促进知识的建构 5 支持技术的获取 6.应付多样化的需求,教学信息化的手段,工具:文字处理;打印材料;数据库(储存数据);表达图形;统计分析;编写程序;语言(校正

40、,翻译);辅助设计。交流:电子邮件;通讯录;组织论坛;可视会议;聊天室;常用信息。资源:学习资料;网址;只读光盘;在线期刊;在线摘要;在线引文索引;在线 数据库。教学课件的制作 多媒体资源 制作需付出的努力 文字文件 少 文字陈述 少 数字化图像 稍多 图表 较多 网页 较多 数字化音响 较多 数字化可视资料 更多 模拟仿真 最多 对以上媒体的利弊得失应有全面仔细的比较与衡量,万维网上的教学模式,Widener University Homepage|Library Homepage|Sitemap|Need Help?万维网教/学模式A Modular Approach to Teachin

41、g/Learning the World Wide Web 万维网介绍:基本概念Introduction to the Web:Basic Concepts|使使用万维网作研究Using the Web for Research|网络搜寻基础 Basic Web Searching|网络主题指南比较 Comparing Web Subject Directories|网络搜索引擎比较Comparing Web Search Engines|高级网络搜寻技术Advanced Web Search Techniques|网络资源评价 Evaluating Web Resources|网络研究战略:

42、综合Web Research Strategies:A Synthesis Copyright:J.Alexander,J.Powell&M.A.Tate:1997-1999Date Mounted on Server:March 1997,Last Revised:25 July,2001,1)基本概念,2)使用万维网从事研究,3)网上搜寻,4)主题指南比较,5)搜索引擎比较,6)高级搜索技术,7)网上资源比较,8)研究战略(综合),信息素质教育评奖项目,金 质 奖 章,向学生个人开设高层次课程,提供一对一的研究帮助。,银 质 奖 章,向学生开设高层次课程,提供专题研究帮助,铜 质 奖 章,

43、通过公共查询和期刊索引对对从事英文写作的学生进行撰写论文技巧的培训,热 身 奖 章,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如何使用图书馆的教育,美国西北米苏里大学跨学科信息素质教育评奖项目,高校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五大优势一、资源优势二、技术优势三、人员优势四、环境优势五、组织管理优势(上述四大优势的优化组合),上海交大的作法,一、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文献检索课已经被列入学校的整个教育计划之中,长期以来主要由图书馆来承担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任务。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图书馆分别在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中进行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三、多年前学校就已明确规定博士生的文献检索课是必修课,名称为“

44、多媒体文献阅读课”。四、既重视研究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又锻炼研究生的文献阅读能力,特别是外文专业文献的阅读能力,为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是这门课的宗旨。五、在实践中认识到,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文献检索课的目的应该定位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上来。,上海交大的作法区分2,现行的文献检索课的内容大部分局限于检索工具方法的学习上。其内容大多偏重于文献方面的知识,如文献类型,检索语言,检索工具,检索方法,各类工具书的使用法等。虽然有些教材也把计算机信息检索与数据库利用位列其中,但并没有作为文献检索课教学的重点,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

45、是在当前向电子图书馆转变的过程中,图书馆的馆藏形式和服务方式也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图书馆中电子信息资源的大量增多,Internet等网络信息资源的不断引入,资源共享观念的牢固树立,已使得文献检索在内容,方式和重点上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文献检索课教育已不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被信息素质教育所涵盖是必然的趋势。,上海交大的作法3,将信息素质与终身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大学图书馆是为大学的教育和研究服务的,是整个教育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决定了大学图书馆有责任向学生灌输终身学习的理念,要让学生理解终身学习的效果和信息意识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上课

46、时,我们反复提示学生要弄清楚这样一个问题:现在掌握的知识不是永恒的知识。在这个知识爆炸,知识快速过时的信息社会中,单靠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的。特别是在学校教育阶段中,仅仅依靠教师以有限的教材所传递的知识,也是不够的。只有具备获取和利用信息知识的能力才是永恒的知识。因此,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获取新信息知识应该成为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在学校要努力学习,离开学校,为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仍然要继续学习。如果现在不学习获取信息的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那么在今后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就可能会不了解图书馆和其他信息源的作用和利用方法,也就不可能掌握终身学习所需要的一些基本方

47、法。因此,终身学习离不开信息意识的提高。,上海交大的作法4,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改革,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1998年就开始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实现了网络化,即由文献检索课教师将教学内容制作成网络版,然后送上校园网,使学生可在教室里和宿舍里通过终端调出课程内容进行学习,如有疑难问题,可直接或通过网络向教师提出咨询并得到解答。在网上教材中重点介绍光盘检索技术,数据库知识,网络信息资源的种类与特点,以及中外信息网络发展概况和网络信息查询工具及其使用方法等等。其中又以网络信息资源及其查询工具等为核心,使学生在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较为具体了解的同时也能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查询工具来获取

48、所需的信息,培养学生处理各类信息资源的能力。对研究生来说,信息能力主要包括:具有处理自己的研究课题和问题的认识能力;具有与这些课题和问题相关的信息和信息源的知识;对所需的信息和信息源的收集和利用能力;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对经过分析和评价的信息进行综合的能力;用口头或文字的形式对综合的信息进行表现的能力。为此,我们在文献检索课结束时,就要求每个研究生完成这样一个作业:即利用上课所学的内容,运用信息查询工具,从因特网上查找与学生本专业有关的信息,内容包括与其本专业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机构,市场和产品,电子文献,会议预告等。由于这是一份综合性的作业,对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一个很好

49、的检验。今年,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学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有的教师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利用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做成个人主页来发布个人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的积极性。夏佩福。略论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图书馆学研究2000年6期,天津理工学院的构想,文献检索课课程体系,文献检索课,第一课堂实践,第二课堂实践,查学习参考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活动,科技发明活动,参加教师科研,入学文献教育,文献检索基础,专业文献检索,教师的作用,对教师的要求,主要是要考查教师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不仅要看上课时是否运用信息技术,还要看教师是否利用网络收集有关提高教育质量的资源。,

50、教师与计算机教师和其它技术人员的分工,在教学信息化的工作当中,任课教师、计算机老师和其他相关技术人员应有明确的分工教师自己编写和制作教案或电子教案是不容置疑的。但教师却难以支付上机录入及技术环节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如今学校对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积极对教师进行多层次的全员培训,这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强求任课教师对一切事情包办到底则是不科学的。学校的校园网建成之后,除了需要有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负责日常的维护和管理之外,还应该配备若干名专职的录入人员,他们的职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课教师提交的各种教学资源的录入、制作和修改。这样的分工合作一方面保证了教师能够将主要精力投放到他们最擅长的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