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子翻译》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520720 上传时间:2023-07-1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4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句子翻译》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文言句子翻译》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文言句子翻译》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文言句子翻译》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文言句子翻译》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句子翻译》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句子翻译》PPT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句子翻译,考纲要求: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一直以来是高考文言阅读的重点(02年5分,04年8分,最近几年增至10分)。,翻译原则:,1.直译为主2.意译为辅,翻译要求:,“信”即字字落实不走样“达”即文从句顺无语病“雅”即生动形象有文采,一、关键实词的翻译 翻译题中,几乎每个需要翻译的句子都包含重要的实词,而重要的实词往往是答案的赋分点,考生只要能准确译出其中的重要实词,就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数,因此翻译句子要想得高分甚至满分,首先要准确翻译关键实词。,需要注意 1、古今异义要翻译出来 2、词类活用要翻译正确 3、联系上下文推测陌生实

2、词的意思。4、实词要翻译全,不能丢掉部分实词。,二、关键虚词的翻译 高考翻译题中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并非特别严格,翻译时基本含义准确即可。但是如果涉及句式问题,就应该特别注意。尤其是由文言虚词“引起”的倒装句,与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往往不同,翻译时要仔细辨析。,技巧点拨1对于在句中起作用的词语翻译时一定要有体现。示例: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译文:(齐国)亲近秦国不帮助五国。其中的“而”字没有翻译出来,这是一个表示转折关系的虚词,不翻译出来句子的转折关系就表达不出来了。,2对于该删除的词语在翻译时要删掉。示例:师道之不传也久矣。译文: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

3、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三、特殊句式的翻译 翻译题中,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古今异义和固定结构是需要考生特别关注的对象。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等。,技巧点拨1部分省略成分要翻译出来。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

4、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示例: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译文: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2该增添的内容要增添上来。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示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译文: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3倒装的句子要调整语句。有些倒装了的句子,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按照现代汉语语法的规范调整句子成分的

5、语序。示例:村中少年好事者。(促织)译文:村中有一少年好惹是生非。此句中“少年”是中心词,“好事”是作它的定语,句子是一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应该将中心词的位置调到后面,即译为:村中一个喜欢多事的少年。,四、句子的意译 在翻译句子时有些句子无法直接翻译,要采用恰当的意译。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互文等。在翻译具有修辞手法的句子时,大都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而应根据其修辞手法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意译方式,并略施一些文采,以求译句行文典雅蕴藉。,翻译方法:,留 删 换 补 调 贯,留:时间、地点、人名、官职等,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译: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郡的欧阳修。2、庆历四年春,滕

6、子京谪守巴陵郡。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 巴陵郡做太守。,删:无实在意义的虚词,1.久之,能以足音辨人。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4.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换:单音、异义、通假、活用词,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2.古之学者必有师。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补: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谓宾介),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4.沛公军()霸上。,公,鼓,鼓,之,于,调:特殊句式(定后,宾前,状后等),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夫晋,何厌之有?3.不拘于

7、时,学于余。,贯:文句中的修辞或用典(意译),1.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互文)2.秋毫不敢有所近。(比喻)直: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意:连最小的东西也不敢占有。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用典)译:我活着应当不惜性命,死后应当报恩。,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完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客)曰:“画孰最难者?”(客)曰:“(画)犬、马最难。”“(画)孰最易者?”曰:“(画)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完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有个为齐王作画的人,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他说:“画狗、马最难。”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他说:“画鬼怪最容易。”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人们面前,仅仅画得相似于它们,所以难画;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以容易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