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统计的基本问题.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2595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6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统计的基本问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有关统计的基本问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有关统计的基本问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有关统计的基本问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有关统计的基本问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统计的基本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统计的基本问题.ppt(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关统计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统计?,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学?,怎样学习统计学?,统计学的教学要求,统计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统计,统计是从数据中找出信息并做出结论的思维方法.,统计是一种独立且基本的思维方法.,穆尔.美国,统计的工具是图表和计算,加上常识判断.,什么是统计学?其研究对象是什么?,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数据是有内容的数字 返回,数据可反映社会价值,数据胜过轶闻,数据的来源非常重要,数字不会说谎,但说谎的人总是利用数字,注意相关因素,变异无所不在,统计结论并不是百分之百的准确,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学,专业设置要求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水平增长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怎样学习统

2、计学?,结合实例理解概念和原理结合练习题掌握统计计算及分析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注重讨论与交流,在互动中获取知识,统计学的教学要求,完成课程教学目标 平时作业 期末考试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运用统计思维认识客观世界,统计学的基本问题,统计的涵义,统计资料,成果,统计工作,统计学,实践,实践,理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通过这些数量方面反映社会经济现象规律性的表现。,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社会性、总体性、变异性。,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理论和方

3、法论基础,国家统计兼有信息、咨询和监督三种职能,统计的职能,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统计的组织,按照集中统一的原则,我国的统计系统由各级政府部门的综合统计系统、各级业务部门的专业统计系统以及基层单位的统计组织所组成。,统计的管理,我国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统计的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1984年1月1日颁布实施,1996年5月加以修改。,统计的几个基本概念,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总体单位简称单位,是构成总体的个体单位。总体单位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企业、机构、地域或状态、长度、时间等等。一般表述为每一。,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所确定的研究

4、事物的全体,它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 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构成的整体。一般表述为所有 或全部。,总体与单位的关系:,(1)总体与单位是互为存在条件地连接在一起的,没有总体单位,总体也就不存在;没有总体,也就无法确定总体单位。(2)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相互转化。,例1 请指出下列问题研究中的总体和单位,1.全国职业女性健康状况研究,2.中国国产汽车竞争力研究,3.某地区餐饮业经营状况研究,4.上学期04级学员各科考试成绩比较研究,5.某地区优质小麦的收获率研究,6.我国人口基本情况调查研究,单位标志与标志表现,单位标志简称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标志,

5、品质标志,数量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结果只能用文字表示。,表明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结果可以用数值表示。,标志表现是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标志表现,品质标志表现,数量标志表现,文字,数值,又称标志值,标志,不变标志,可变标志,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变量值:变量的取值,即标志值。,变量,离散变量,连续变量,变量值只能取整数,变量值可以取小数,例2 以下是统计学结束时教师在成绩表中的部分记录:姓名 性别 年级 年龄 成绩 等级 ZHC 男 2004 19 63 C GUQ 男 2004 30 77 B CHZ 女 2004 24 80 A DLS 男 2004 22 71 B LKJ

6、 女 2004 33 68 C,总体单位:,品质标志:,ZHC、GUQ、CHZ、DLS、LKJ,性别、年级、等级,数量标志:,年龄、成绩,变量值:,19、30、71、68,总体单位是统计标志的承担者,标志表现是统计标志的实际体现者。,统计标志,总体单位,标志表现,承担者,具体体现者,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统计指标的特点:(1)指标是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表现;(2)指标具有可量性的特点;(3)指标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质量指标

7、: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指标体系是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群所构成的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的社会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统计指标与统计标志的关系:,区别:(1)二者概念不同;(2)指标具有可量性,而标志中只有数量标志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联系:(1)统计指标的数值是由各单位的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2)随研究目的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返回,200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136515亿元.,2004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3.9%.,2004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实际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实际增长7.7%.,2004年末男女性别比例106:100.,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