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理论要素禀赋理论.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 国际贸易理论,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第二节 比较优势理论第三节 相互需求理论第四节 要素禀赋理论与新要素理论第五节 技术差距理论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第六节 产业内贸易理论第七节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际分工理论,国际分工是一国内部社会分工向国外的延伸和继续,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影响因素社会生产力自然条件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上层建筑作用与不利影响,国际价值学说,国际价值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即在世界现有的一般生产条件下,在各国劳动者平均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影响国际价值变化的因素劳动强度劳动生产率生产条件,绝
2、对优势理论,1、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23 1790)古典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主张自由贸易。,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1776 简称“国富论”,2、主要观点: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分工的原则是各自集中生产具有优势的产品,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资源或某种生产技术优势,3、关于绝对优势论的说明,分工前:,4 劳动时间-7W+9C,分工后:,4 劳动时间-12W+10C 7W+9C,美国有生产小麦的绝对优势,生产并出口小麦,英国有生产棉布的绝对优势,生产并
3、出口棉布,在美国:6w=4c,只有当6w 4c,出口小麦,在英国:1w=5c,6w=30c 或 6c=1.2w,当 30c 6w,英国出口棉布,所以:4c 6w 30C,如果两国按 1:1的比例交换小麦和棉布,即:6w=6c,美国将从贸易中获得 2c 的利益,相当于节约 的工时,英国将从贸易中获得 4.8w 的利益,相当于节约 4.8工时,*在英国4.8w=4.8x5=24 c,但是,当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具有绝对劣势时,又该怎样进行分工呢?,比较优势理论,1、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1772-1823),He was born in 1772 and was the
4、 third of 17 children.His parents were very successful and his father was a wealthy merchant banker.They lived at first in the Netherlands and then moved to London.David himself had little formal education and went to work for his father at the age of 14.However,when,at the age of 21,he married a Qu
5、aker(against his parents wishes)he was disinherited and so set up on his own as a stockbroker.He was phenomenally successful at this and was able to retire at 42 and concentrate on his writings and politics.He developed many important areas of economic theory much of the theory he developed is still
6、 used and taught today.,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 and Taxation”1817,即使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是绝对劣势,相互有利的贸易基础仍然存在。,2、比较利益论的主要内容,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劣势较小的就是比较优势,两劣取其轻),通过交换都能取得比自己以等量劳动所能生产的更多的商品,对外贸易给双方带来利益。,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处于优势的国家,应专门生产并出口具有 较大优势的商品。(优势较大的就是比较优势,两优取其重),分工前:,4 劳动时间:
7、7W+6C,分工后:,4 劳动时间:12W+4C 7W+6C,3、关于比较优势论的说明,美国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小麦,英国有生产棉布的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棉布,在美国:6w=4c,只有当6w 4c,出口小麦,在英国:1w=2c,6w=12c 或 6c=3w,当 12c 6w,英国出口棉布,所以:4c 6w 12C,如果两国按 1:1的比例交换小麦和棉布,即:6w=6c,美国将从贸易中获得 2c 的利益,相当于节约 工时,英国将从贸易中获得 3w 的利益,相当于节约 3工时,*在英国 3w=6c,两个国家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相互需求理论,1、穆勒的相互需求论,约翰.穆勒(John
8、Stuart Mill,1806-1873)英国经济学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原理,A、互惠贸易的范围,在国际市场上,两国商品的国际交换比例必须介于两国的国内交换比例之间,才对贸易的双方有利。,在美国:6w=4c,只有当6w 4c,出口小麦,在英国:1w=2c,6w=12c 或 6c=3w,当 12c 6w,英国出口棉布,所以:4c 6w 12C,2/3 c 1 w 2 c,B、贸易利得的分配,国际贸易能给参加国带来利益,利益的大小取决于互惠贸易范围的大小。,利益的分配取决于国际交换比例,国际交换比例如果越接近本国国内的交换比例,本国分得的贸易利益越少。,互惠贸易的范围,C、相互需求法则,一方出
9、售商品是购买对方商品的手段,即一方的供给是对对方商品的需求。供给和需求也就是相互需求。,在互惠贸易的范围内,两国间商品交换比例(贸易条件)是由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的强度决定的。,当两国间商品交换的比例与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比相等时,两国的贸易达到均衡。,2/3 c 1 w 2 c,互惠贸易的范围:,现假设:美国需要从英国进口棉布17000单位 英国需要从美国进口小麦10000单位,两国相互需求对方产品总量之比为:10000w:17000c=1:1.7,当交换比例 1w=1.7c 时,美国出口10000单位的小麦(英国所需要进口的小麦)可以换回英国17000单位棉布(正好是美国所需要进口的棉布
10、数量,从而,贸易达到平衡。,思考:如果两国的需求强度发生变化,如:美国需要进口18000单位棉布,英国需要进口10000单位小麦,而交换比例还是 1w=1.7c,会发生什么情况?,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 1924英国经济学家,代表作:国际贸易纯理论,A、提供曲线(相互需求曲线),表示一国想交换的进口商品数量与所愿意出口的本国商品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2、马歇尔的提供曲线,要素禀赋理论,Eil Heckscher,1879-1952,Bertil Ohlin,1899-1979,1919年,赫克歇尔发表了题为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的论文,对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思想要素禀
11、赋差异是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形成的基本原因作出了初步的分析。1933年,俄林出版了著名的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书中对其老师的思想做了清晰而全面的解释,由于其贡献,俄林与詹姆斯米德分享了1977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1、基本概念,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是指一国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总量。,要素丰裕(factor abundance)是指在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相对于其他要素的供应量较大的情形。要素稀缺(factor scarce)是指一国某种生产要素的供应量相对于另一国较少。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是指产品生产中某种要素投入比例的大小。如果某种要素
12、投入比例大,称该要素密集程度高。,2、假设条件,3、基本内容,狭义:要素供给比例理论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2、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3、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4、要素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对要素禀赋论的进一步说明,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一国应当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这一重要结论便是所谓的H-O定理。,3、基本内容,Paul 1.S1
13、muelson,1915,广义: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国际贸易不仅会使各国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均等化,在满足要素禀赋论的全部假设条件下,自由的国际贸易通过商品相对价格的均等化,将使同种要素的绝对报酬(要素价格)趋于均等。,里昂惕夫之谜,1、里昂惕夫: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47,U.S.A.,提出了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反论:里昂惕夫之谜,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劳动力不同质存在关税及贸易壁垒自然资源稀缺要素密集度逆转需求偏好,新要素:技术、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信息、规模经济与管理,技术差距论(波斯纳),当一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别国该项技术之前,产生了技术领先
14、差距,可出口技术领先的产品。,A国的出口,B国的进口,A国的生产,需求滞后,反应滞后,B国的生产,模仿滞后,掌握滞后,技术差距与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说(弗农),生产,新生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让与期,消费,消费,生产,产品生命周期模型,产业内贸易理论-差异化产品理论,概念,产业内贸易: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既进口又出口。产品必须具备条件:产品中使用的生产要素相似或相近消费具有相互替代性,产业内贸易的测定,产业内贸易指数,T=1-IX MI/(X+M),X-某一产业产品的出口,M-同一产业产品的进口,如果 X=M T=1,产业内贸易最大,如果 X=0,或 M=
15、o,T=0,无产业内贸易,美国 1995,出口计算机 USD39.6 billion,进口计算机 USD56.4 billion,故:T=1 I39.6 56.4I/(39.6+56.4),T=0.825,例:,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产生,迈克尔波特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并兼任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和政府机构的咨询顾问,是当今世界有关竞争策略与国际竞争力方面的权威之一。他在80年代发表了著名的三部曲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系统地提出自己的竞争优势理论。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波特把他的国内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国际竞争领域提出了著名的“钻石理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 Michel E Porter(1947),“钻石”理论,波特的钻石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