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件】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P9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课件】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P90.ppt(9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讲 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http:/,2,“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学习目标,了解以技术为线索的教育技术发展路线。了解美国教育技术和中国教育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其中的重要事件或阶段。了解教育技术的名称并存现象。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含义、教育技术能够做什么以及教育技术学科的内涵。,共35页,3,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教育技术的硕士毕业生于2006年初参加某单位的应聘面试,该同学在学校表现优秀,曾经参与精品(网络)课程的“开发”课题,也很自信,有以下一段对话:问:你在课程开发中做了什么工作?是技术开发吗?答:不是,技术开发由专门公司来完成。问:你做了什么?你有什么优势?答:我懂教学。问:你懂那个
2、专业与课程吗?你上过课吗?答:没有上过课。课程不是很懂,课由任课教师来上,我做(教学)设计。问:课程面向什么类型的学生?远程的吗?与在校学生有何区别?答:是远程学生。他们与在校的不同,所以设计也不一样。问:到底有何不同?答:远程的不能面对面,所以不一样。我想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问:能具体说说区别在哪吗?答:#&%,共35页,4,你们预习了吗?你心目中的教育技术是什么?教育技术发展中的几个主要阶段为何?,共35页,5,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技术与教育技术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共35页,6,教 育,广义的教育:凡是一切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和
3、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过程,统可归之于 这种广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 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共35页,7,什么是“技术”?工艺和手工技巧辞海: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如电工技术、焊接技术、木工技术、激光技术、作物栽培技术、育种技术等。除操作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它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科学学辞典和科技词典:是为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智能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技术的重点在于工作技能
4、的提高和工作的组织,而不是工具和机器。萨特莱,共35页,8,技术要素按表现形态分刘大椿经验形态主要是指经验、技能这些主观性的技术要素。实体形态以生产工具为主要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知识形态以技术知识(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为象征的主体化技术要素。,共35页,9,技 术,“有形的物质性”方面的技术,“无形的非物质性”方面的技术,共35页,10,技术与教育技术,什么是“教育技术”?指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分为:有形(物化形态)技术: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具,或者幻灯、投影、电影、视听器材、计算机、网络、卫星等教学媒体。无形(观念形态)技术:教学过程中的
5、技巧、策略、方法,蕴涵的教学思想、理论等。,共35页,11,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手工技术机械与电气技术信息技术,共35页,12,竹简粉笔、黑板印刷材料实物模型等,幻灯、投影广播、电影教学机器电视、录像卫星电视等,多媒体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校园网因特网虚拟现实等,口耳相传诡辩术讲演术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直观教学法等,经验之塔理论教育目标分类学标准参照评价程序教学先行组织者理论基于行为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系统方法细化理论成分显示理论等,网络课程开发理论基于认知理论的教学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的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绩效技术知识管理技术等,教育技术发展的23模型,共35页,13,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
6、作用:学习检测工具:帮助学习者和教师对学习过程及其效果进行设计、追踪监察和评价反思;教学媒体:承载和传递各种类型的教学信息;信息工具:帮助学习者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进行加工处理,并设计生成新的信息;社群工具:支持学习者与学习社群成员的交往互动。,共35页,14,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技术与教育技术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共35页,15,对于教育技术的起源存在着两种观点:教育技术作为进行教育活动的手段、方法和技巧,它的产生应当推向远古时期。教育技术作为新兴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它的形成是第二次产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影响的结果。,Company Log
7、o,16,教育技术,从一个教学改革实践中的运动(视听教学运动)到形成为一个专门的实践领域(运用教育技术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领域),进而发展为一门专业与学科(教育技术学),大约经历了7080多年的历史。,Company Logo,17,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从教育技术整体发展的成熟程度来划分,共35页,18,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从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来划分,共35页,19,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从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来划分1.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视听教学方法是一种以视听设备和相应的软件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方法。2.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发展3.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共35页,20,1.视听教学方法的
8、发展,(1)视听教学运动的渊源直观教学时期:17世纪至19世纪末特征:直观教学17世纪,“图解”教科书18-19世纪,教具(图片、实物、模型,照片、磁铁、地球仪)典型事件:捷克教育家约翰夸美纽斯世界图解 约翰裴斯泰洛齐 福禄培尔,共35页,21,1.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2)视觉教学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20年代特征: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幻灯机、卷片放映机和无声电影)典型事件:“视觉教育”名称的出现(1906年视觉教育)和争议。视觉教学运动(1918-1928)1923年,美国教育协会(NEA)成立了“视觉教学部”(Division of Visual Instruction,简称DVI)
9、1928年出版第一本关于视觉教育的教科书学校中的视觉教育霍本的课程视觉化(1937),1913年爱迪生曾预言:“在学校里,教科书讲很快过时。不久,学生将通过视觉来接受教学。使用电影教授人类知识的每一门分支学科是可能的。十年以后,我们的学校系统将彻底改观。”,共35页,22,1937年,霍本(C.F.Hoban)等人在课程的视觉化一书中提出了视觉教材的分类模式和选用原则。,视觉教材的分类模式,这个模式主要以教具为基准,按其所提供的教材的具体抽象程度排列成示意图:从实地见习开始,它提供的教材最具体;越向上,具体性逐渐减少而抽象性逐渐增加;相对来说,言语最抽象。霍本还指出,在选用视觉教材时有四个方面
10、值得考虑,即视觉教材本身的现实性、学生过去的经验范围和性质、教育目的和教室环境、学生智力的成熟程度。,Company Logo,23,(3)视听教学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中期20年代至1941年底美国参加二战二战期间战后十年特征: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留声机、录音机和无线电收音机;有声电影;语言实验室等)开始关注“媒体理论”典型事件:“视听教育”名称的出现1947年,美国教育协会将“视觉教学部”正式改名为“视听教学部”(Division of Audio-Visual Instruction)戴尔教学中的视听方法(1946)”经验之塔”理论,1945年德国投降后,德军总参谋长威廉凯塔谈
11、及战争失败原因时说:“我们精确计算了一切因素,只是没有算到美国训练军备的速度,我们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低估了他们迅速掌握电影教育的速度。”,视听教育所指的不仅只是包括幻灯、电影、录音、无线电广播等现代媒体的应用,还包括照片、图表、模型、标本等直观教具以及参观、旅行、展览等形式的教学活动,凡是传授观察经验的教育活动,都属于视听教育。,共35页,24,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经验之塔”是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它是戴尔提出的。戴尔认为,人们学习知识,一是由自己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按照
12、它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1个层次。,Company Logo,Company Logo,26,“经验之塔”的理论要点,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则越趋于抽象,各种教学活动可以依其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教育应从具体的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教育必须要把具体经验普遍化,形成概念。从而来指导进一步的实践。在学校教学中使用各种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位于“塔”的中间部位的那些视听教材和视听经验,比上层的言语和视觉符号具体、形象,又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补下层各种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Company Logo,27,“经验之塔”用
13、于教学的原则,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与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的直观向抽象的思维发展,符合人类的认识规律。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及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Company Logo,28,1.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4)视听传播时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特征:视听教学迅速发展 语言实验室、教学机器、计算机、电视教学、有声电影开始关注“教育传播理论”典型事件:视听传播术语的出现(1953视听传播评论)和相关理论的发展1961年,美国教育协会视听教学部组成“定义和术语委员会”由重点研究视听信息的显示转向视听信息的传播设计。,共35页
14、,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关系埃博克,Company Logo,30,“视听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关系”的理论模型的几个步骤:,明确教学目标,并使教学目标具体化。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教学讯息教学内容。进行视听传播设计。把视听传播设计的产物教学系统投入教学情境中使用。对评价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Company Logo,31,“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对用于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的设计与使用。视听传播的任务是:(a)对用于学习过程以达到任何目的的图象讯息和非表象讯息两者的独特的、相对的优点进行研究;(b)对某一教育环境中人和器具发出的讯息作结构上和系统的处理。这些任务包括对系统组
15、成部分和完整教学系统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使用。视听传播的实际目的是使有助于充分发挥学习者能力的各种传播方法和媒体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视听教学部1963年关于“视听传播”的定义,共35页,32,1.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5)小结,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形成依靠教/学资源促进有效教学的思想,媒体辅助和传播教学的方式,共35页,33,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从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来划分1.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2.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发展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个别学习者需要和特点的教学。学生个别地自学,在方法上允许学习者自定目标、自定步调、自己选择学习的方法、媒体和材料。3.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
16、共35页,34,2.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发展,(1)早期的个别化教学阶段(2)程序教学的发展(3)其他个别化教学形式的发展(4)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5)程序教学基本原理(6)小结,共35页,35,(1)早期的个别化教学阶段 时期:20世纪30年代之前 特征:教学目的明确;试图使学习适合学生个别差异,打破传统 教学固定步调模式,学生能自定学习步调;采用掌握学习法;重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典型事件:导生制教学伯克的个别化系统(1912-1913)温内特卡方案道尔顿实验室计划,共35页,36,(2)程序教学的发展 时期:20世纪20年代60年代特征:教学机器的广泛使用程序设计广泛开展典型事件:普莱西
17、的自动教学机(1925)彼特逊的“化学板”普莱西的“打洞板”斯金纳的学习的科学和教学的艺术(1954)强调“强化”,建议把教学机器作为手段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强化程序教学运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共35页,37,2.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发展,(3)其他个别化教学形式的发展 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特征:各种个别化教学系统的应用促进教学改革(教学顺序、测量、教师角色、教学组织等)典型事件:凯勒制掌握学习法导听法(录音指导法),共35页,38,(4)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早期的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未能充分发
18、挥计算机的潜在能力。六十年代末,伊利诺大学开发出的自动操作的程序逻辑系统(PLATO)向大规模计算机网络发展。1972年杨伯翰大学研制的分时、交互、计算机控制的信息电视(TICCIT)系统是最早出现的大规模通讯网络。七十年代微机的发展又推动了CAI运动。到了八十年代,学校里的微机的使用迅速增长。,共35页,39,2.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发展,(5)程序教学基本原理“强化”理论程序教学的要素程序设计模式,共35页,40,(5)程序教学基本原理,1)“强化”理论程序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学习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实现的。斯金纳的理论假设是,一个反应所产生的后果能决定该反应能否作为一种
19、习得行为保持下来。所谓强化,指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刺激直接在反应之后呈现,以增加在标准情况下反应的出现率,或增加在同样情况下再出现这一反应的概率。,Company Logo,41,强化学习原理,1.为了使学生对刺激做出 符合要求的反应,必须 将教材“程序化”。,2.为了形成符合要求的刺 激反应联结,摇将教 材尽量细分为“小步子”。,3.为了最有效的强化学习 者的反应,必须在反应 发生后,“即时强化”。,Company Logo,42,(5)程序教学基本原理,2)程序教学的要素小步子的逻辑序列。积极地反应。信息的及时反馈。自定步调。减少错误率。,Company Logo,43,(5)程序
20、教学基本原理,3)程序设计模式斯金纳的直线式程序模式克劳德的分支式程序模式,Company Logo,直线式程序图示,1,2,3,4,传授1,回答问题,核对,传授2,反馈强化,反馈强化,回答问题,核对,Company Logo,分支式程序图示,1,2,1.3,Company Logo,分支式程序图示,传授,显示多种选择题,学生用键盘回答,懂了吗?,进入下一步,懂了吗?,学生用键盘回答,显示多种选择题,复习以前的材料,Yes,No,Yes,No,Company Logo,47,2.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发展,(1)早期的个别化教学阶段(2)程序教学的发展(3)其他个别化教学形式的发展(4)计算机辅助教
21、学的发展(5)程序教学基本原理,共35页,48,2.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发展,(6)小结,程序教学方法的发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个性化教学模式的形成,学习效果是教学目的和衡量标准,共35页,49,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从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来划分1.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2.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发展3.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系统化设计教学是一种系统地设计、实施和评价学与教全过程的方法,亦称作为教学系统方法。,共35页,50,3.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1)系统设计教学方法的起源()早期的系统设计教学方法模型()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和教学开发运动,共35页,51,(1)系统设计教学方法的起源时期:
22、17世纪20世纪60年代特征:系统设计教学的方法实质上是一种设计和改进教学的一种经验主义方法(实验方法)。行为科学的一些概念(任务分析、行为目标、标准参照测试和形成性评价)典型事件:夸美纽斯用归纳法来分析和改进教学赫尔巴特用科研指导教学桑代克用定量研究方法来处理教育问题博比特和查特斯二战期间程序教学运动,共35页,52,任务分析:任务分析是一项分析学习任务的技术。它从特定的工作要求出发,逐步剖析达到该要求所需具备的从属(先决)技能,为测定训练(或教学)目标提供依据。行为目标:为传播、交流和教学评价的需要,对具有能被观察和可操作的教学目标的较明确的陈述,即对人们所希望的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产生的行
23、为变化的描述。标准参照测试:形成性评价:,共35页,53,(2)早期的系统设计教学方法模型 时期:20世纪60年代特征:将各种概念和方法相结合,构建模型典型事件:六十年代初加涅、格拉泽、布里格斯等提出了早期“系统的设计教学”模型。六十年代后期,布朗等人在视听教学:媒体与方法中提出了系统化教学的模型。,共35页,54,()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和教学开发运动 时期: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特征:教学系统方法将行为主义、传播理论、学习理论、系统方法等有机地结合到一个过程论的构架中,构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70年代是教学设计形成的年代典型事件:1970年教学技术委员会给美国国会递交的报告中关于教学技术的
24、定义教学开发运动,“教学技术的第二个定义鲜为人知,它不是任何特定的媒体或设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学技术整体大于其部分之和。它是一种根据具体目标来设计、实施和评价整个学与教过程的系统方法,它以人类学习和传播理论为基础,结合应用人力和物力资源,来促进更有效的教学。”,共35页,55,(1)系统设计教学方法的起源(2)早期的系统设计教学方法模型(3)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和教学开发运动,3.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共35页,56,(4)小结,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系统设计思想的形成,教学过程设计模式的产生与实践,3.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共35页,57,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从教育技术研究的
25、主要内容来划分1.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2.个别化教学方法的发展3.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共35页,58,教育技术的发展正如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72年“定义与术语委员会”的文件中指出:“或许可以由三个相继产生的重要模式来最佳地揭示教育技术的特征,这些模式在过去50年间已塑造了这个领域的发展:利用更广阔领域的学习资源、强调个别化与个性化学习,和利用系统方法。当这三种概念综合成一个总的促进学习的方法时,它们就被创造成唯一的教育技术领域,并因此创造出这个领域的基本原理。”,共35页,利用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强调个别化、个性化的学习,利用系统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一个总的促进学习的方法,创造了教育技
26、术领域,分析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系统化设计教学方法的发展,程序教学方法的发展,视听教学方法的发展,Company Logo,60,教育技术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特征: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设计理论得到迅速发展教育技术成为学科典型事件:1970年,美国视听教育协会改名为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共35页,61,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技术与教育技术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共35页,62,表21 我国媒体教学应用的发展过程,Company Logo,63,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一)电化教育的兴起(二)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三)电化
27、教育的重新起步和迅速发展(四)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的转变,共35页,64,(一)电化教育的兴起 时期:1919-1949特征:幻灯、电影、无线电等媒体在教育中得到了应用 典型事件:1917年,商务印书馆开始拍电影。1922年南京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农学院开始运用幻灯片和电影片到各地宣传科学种棉知识。1923年晏阳初在嘉兴举办的千字课教学实验中使用了幻灯。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南京成立;1937年,建立了“播音教育委员会”1940年,教育部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合并,成立了电化教育委员会。,共35页,65,(一)电化教育的兴起 发展特点:我国的电化教育是在国
28、外视听教育的影响下而引入我国的,它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且先在社会教育中,后在学校教育中进行推广。由于旧中国经济不发达,科学技术落后,加上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不够和投入不足,因此电化教育始终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只在南京、上海一带少数城市的学校社会团体中有所开展,始终未能有大规模的推广。早期电化教育的实质是视听媒体设备在教学教育中的应用,相当于美国的视听教育,从本源上说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教学手段的应用。,共35页,66,(二)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 时期:1950-1965特征:播音教育(举办俄语广播学校、文化补习学校、广播函授大学)、电视大学(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广州等)学校(中小学与高校)电化
29、教育开课(如:北师大1947年有电化教育馆,开设选修课);辅助教学典型事件:1949年11月文化部科学普及局成立了电化教育处 1950年中央文化部商同教育部把所属各省,市文化馆划归文化部领导,以利于推动各地电教工作。1958年9月筹建北京电化教育馆(北京、上海、南京、沈阳、哈尔滨、齐齐哈尔相继成立电化教育馆),共35页,67,(二)电化教育的初步发展发展特点政府重视,因此恢复发展很快电化教育无论是社会或学校都是由相应的领导机构来组织与推动 电化教育主要是幻灯、电影、广播、录音、电视等设备和传播系统的应用,实质是视听媒体的应用 由于文革的原因,受到严重的摧残,机构撤消,人员下放,设备散失,使电化
30、教育事业在文革中处于停止状态。,共35页,68,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简史,(三)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和迅速发展时期:1978-90年代中期特征:全国电教系统形成电教实验与教改实验,电化教育深入课堂积极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研究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教育技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典型事件:1978年教育部建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1993年将“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共35页,69,(三)电化教育的重新起步和迅速发展:发展特点80年代,电教是一个高潮,发展快和宽,特别是学校教育中的发展。90年代中期以前,电教领域产生明显的变化。计算机技术的影响、多媒体技术的影响,视听技术、
31、教育技术的系统观上升,影响视听教育的媒体观。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取代教育技术的趋势。,共35页,70,(四)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的转变 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特征: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校园网与教育城域网教育技术学科迅速发展典型事件:1998年,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为中国教育报“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专版撰文。2000年10月25日,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工程。2002年中国电化教育协会更名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共35页,71,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的兴起与迅速发展(19781986).教育技术从领域的应用转向对学科理论与专
32、业建设的研究教育技术学专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学科理论研究的发展(19861996).1996年以来的发展与变化,共35页,72,1978年底,由美国驻我国联络处印发的美国教育科技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起教育的第四次革命的观点带入我国:“历史学家已经确定了教育史上曾发生的三次重大革命。第一次是将教育年轻人的责任从家族转移到专业教师手中;第二次是用书写文字作为与口语同样重要的教育工具;第三次是发明印刷术和普遍运用教科书。第四次教育革命现在正发生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这是近年来电子学、通信技术及数据处理技术飞跃发展的结果。”,共35页,73,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技术与教育技术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我国教
33、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共35页,7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一)美国教育技术领域定义演变 1963年定义:视听传播时期“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如何对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进行设计和使用。视听传播的主要任务是:对用于学习过程以达到教学目的的图像讯息和非表象讯息的特性进行研究;在教育环境中,利用人员和设备将讯息结构化、系统化。这些任务包括对整个教学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计划、制作、选择管理和应用”。,共35页,75,(一)美国教育技术领域定义演变教育技术委员会1970年的定义 由美国总统教育技术委员会完成的。委员会的报告中认为可以用两种方式来定义:“教育
34、技术可以按两种方式加以定义。在人们较为熟悉的定义中,教育技术是指产生于传播革命的媒体,这些媒体可以与教师、课本、黑板一起为教学目的服务教育技术是由电视、电影、投影、计算机等软件和硬件所组成第二种定义不太为人们所熟悉,这种定义超出了任何特定的媒体或设备及其各组成部分的总和。它指出教育技术是一种根据特定目标来设计、实施和评价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它以对人的学习与传播的研究为基础,综合运用人力、物力资源,以达到更有效的教学的目的。”,共35页,76,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一)美国教育技术领域定义演变 1972年定义:首次使用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这样的一个领域,它通过对所有学习资源的系统化鉴
35、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通过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类的学习”。,共35页,77,1977年定义:强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育技术是一个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它涉及人员、程序、思想、设备和组织等各个方面,与人类学习的所有方面都有关系”。新的观点:第一,认为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过程,该过程包含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人、设备、思想和方法等);第二,该“过程”是将先进的技术设备、思想方法用于解决人类学习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应用过程;第三,认为教育技术的着眼点只是实际应用。,共35页,78,1994年定义:明确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
36、教学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共35页,79,2004年新界定:限定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范围,重视绩效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
37、es and resources.新的变化:第一,2004年定义采用的是“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而1994年的定义采用的是“教学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第二,2004定义的主要包括三个职能范畴:创设、利用、管理,其中定义中的设计、开发的职能在新定义中演化为了一个职能:创设。在新定义中,评价范畴也不再被列为一个单独的范畴。第三,新定义添加了有关改善绩效的新内容。改善绩效的提法强调了学习的含义不单指获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能力。第四,新定义更加强调过程和资源的技术性与合适性。,共35页,80,(二)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定义演
38、变,“电化教育”一词的来源陈友松和戴公亮的说法:刘之常的说法:舒新城的说法:总之,“电化教育”一词,大致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出现和使用。,共35页,81,(二)我国教育技术领域定义演变关于电化教育的典型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南国农,1985)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南国农,李运林,1998)信息化教育(即电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
39、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南国农等,2004),南国农先生,李运林先生,共35页,82,关于教育技术的典型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李克东,1998)教育技术是依据教育理论和科技知识,开发和使用各种媒体及其他学习资源,优化教与学的一种实践和研究。(章伟民,1998),何克抗教授,林建祥先生,共35页,83,关于教育技术学的典型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教育技术学是应用技术学的概念、观点、方法以及方法论,研究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管理过程的优化的技术手段、操作方法
40、和方法论的一门学科,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有效的教学。(尹俊华,教育技术学导论,1996)教育技术学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来诊断教育教学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实施及评价解决方案的技术学层次的教育学科。(李文光、杨开诚,2001)教育技术学是依据教育科学理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成果,开发人及人以外的学习资源,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习者学习的知识体系。(冯秀琪,2002),李克东教授,桑新民教授,共35页,84,什么是教育技术?,什么是教育技术?如:教育技术是恰当地运用相关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教育绩效的研究领域。,本质的概念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的总称,实践层面的概念
41、教育技术是在先进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相关的手段和方法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实践活动,理论层面的概念教育技术学是研究在教育中运用相关手段和方法来提高绩效的理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说明教育技术应该“研究什么”(即教育技术学科定义),说明教育技术能够“做什么”和“如何做”,说明教育技术“是什么”,共35页,85,教育技术的发展沿革,技术与教育技术国外教育技术发展沿革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领域定义的发展演变,共35页,86,本讲参考资料,书籍:黄荣怀 沙景荣 彭绍东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何克抗 李文光 编著,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专业主干课程系列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尹俊华等编著,教育技术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文献:南国农,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我国电化教育25年李龙,李龙教授一论教育技术: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体系李怀龙,什么是教育技术可自主搜索其他资料,Company Logo,87,作业,小组经过讨论,给教育技术下个定义,并要求说明理由。(建议思考:定义的表述方式,概念的基本要素等,并可比较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共35页,88,小组作业 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共35页,89,小组作业 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共35页,谢 谢!,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