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四讲核酸、糖类与脂质.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3979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第四讲核酸、糖类与脂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第一单元第四讲核酸、糖类与脂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第一单元第四讲核酸、糖类与脂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第一单元第四讲核酸、糖类与脂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第一单元第四讲核酸、糖类与脂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第四讲核酸、糖类与脂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第四讲核酸、糖类与脂质.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DNA与RNA的比较,2.蛋白质与脱氧核糖核酸的关系,同种生物不同细胞中DNA一般相同,而mRNA则一般不 同,蛋白质种类和含量也不同。核酸与蛋白质在不同生物体中具有物种的特异性,因而 可以从分子水平上,通过分析核酸与蛋白质的相似程度 来推断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两大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生理功能不同:核酸是生物 的遗传物质,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终控制者;蛋白质 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体现者)。核酸多样性 蛋白质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决定,体现,1.(2010烟台测试)由1分子磷酸、1分 子碱基和1分子化 合物a构成了化 合物b,如图所示,则叙述正确的是()A.若m为腺嘌呤,则b

2、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若a为核糖,b则为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在人和SARS病毒体内,化合物b都含有8种,解析:依据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可确定化合物b的种类。,答案:C,2.由DNA分子蕴藏的信息所支配合成的RNA在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氨基酸、葡萄糖、碱基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核糖、碱基、磷酸 D.脱氧核糖、碱基、磷酸,解析:RNA是由许多核糖核苷酸分子连接而成的长链结构。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由一分子的核糖、一分子的磷酸和一分子的含氮碱基组成。RNA水解后形成许多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分子继续

3、水解可得到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答案:C,1.糖类,(1)糖类物质的分类 糖类物质按其归属分类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动物细胞特有的糖:糖原、乳糖、半乳糖 植物细胞特有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淀粉、纤 维素。,按糖类物质的功能分类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生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糖原。参与生物细胞构成的物质:核糖、脱氧核糖、纤维素。,(2)单糖、二糖、多糖的关系 单糖 二糖 多糖(C6H10O5)n。多糖、二糖 单糖 合成多糖或氧化分解。(3)糖类的还原性 单糖中的葡萄糖、果糖,二糖中的麦芽糖、乳糖具有 还原性;多糖无还原性。,缩聚,缩聚,水解,2.糖类

4、与脂质的比较,细胞的能源物质细胞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都含有大量的化学能,都可以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产物中都有CO2、H2O。在氧化分解中,由于三大有机物的C/H不同,需氧量也不同。糖类最大,需氧最少;脂肪最小,需 氧最多,产生的能量也最多。,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顺序为:糖类脂肪蛋白质,这是由它们的生理功能所决定的。正常情况下,脂 肪、蛋白质除正常代谢中产生部分能量供生命活动 利用外,一般不供能,只有在病理状态或衰老状态 下才大量氧化供能。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为生物体提供所需能量的 70%以上。,主要的储能物质:脂肪,含能量高。其他储能物质还有 动物细胞中的糖原、植物细胞中的淀粉。直接能源

5、物质:ATP。能源物质为生命活动供能的过程:,能源物质 生命活动。,氧化放能,热能(散失),水解,供能,ATP中的化学能,3.生物体内脂肪的生理功能包括()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储能物质缓冲和减压、保护内脏器官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具有 调节作用 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绝热体,保 温作用 A.B.C.D.,解析: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性激素和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的维生素D属于固醇类。,答案:B,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蔗糖和乳糖

6、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 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解析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变为一个核糖分子上同时连接一个腺嘌呤和一个磷酸基团的结构,即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 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糖原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而其代谢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产物为半乳糖和葡萄糖。生长激素是调节机体代谢的物质。,答案A,(1)并非所有的糖都是能源物质,如核糖、纤维素等不参 与氧化分解供能,而是作为细胞的结构物质。(2)“代谢最终产物”是经氧化分解后所得产物,“水解产物”则是将连接各单体的键断开而得出的化合物。(3)各种有机物虽均含大量的化学能,但却分别执行不同

7、 的功能,因而主要功能不同:ATP 直接能源;糖类 主要能源物质;脂肪主要储能物质;蛋白质 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核酸 遗传物质。,脂质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多选)()A.构成生物膜 B.调节生理代谢C.储存能量 D.携带遗传信息,解析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其中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磷脂是构成各种生物膜的基本骨架;固醇中的性激素有调节功能。,答案ABC,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淀粉、半乳糖、糖原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解析本题考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的相关知识。脂肪酸只含C、H、O,而脂肪酶是蛋白质,含C、H、O、N,所

8、以A选项错误;淀粉、半乳糖、糖原均属于糖类,所以都只含C、H、O,B选项正确;氨基酸含C、H、O、N,核苷酸含C、H、O、N、P,丙酮酸含C、H、O,C选项错误;性激素含C、H、O,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含C、H、O、N,D选项错误。,答案B,(1)解答此类题,可按以下顺序分析:物质归类:不同有机物的元素组成不同,归类后 再进行比较,易于发现差异。对比判断:糖类:C、H、O;脂肪、固醇:C、H、O;磷脂:C、H、O、N、P;蛋白质:C、H、O、N、(P、S、Fe);核酸:C、H、O、N、P。,得出结论:依据上述比较即可发现各选项中谁符合条件。(2)从上述比较可知,各有机物中均含C、H、O三种元素,其

9、代谢产物也都有CO2、H2O,此外,蛋白质、核酸还有 含氮废物,如尿素等。,实验原理,(1)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2)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 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3)盐酸(HCl)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 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 与染色剂结合。,实验流程,基本技术要求,(1)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A液20 mL,B液80 mL混合配成,现配现用。A液:吡罗红甲基绿粉1 g蒸馏水100 mL,置于棕色瓶 中备用;,B液:,乙酸钠16.4

10、g+蒸馏水溶解至1000 mL取30 mL乙酸12 mL,加蒸馏水稀释至1000 mL取20 mL,+蒸馏水50 mL,配成pH为4.8的溶液。两种染色剂混合使用,.,(2)0.9%NaCl溶液 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8%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染色体的DNA和蛋白质分离,蒸馏水,配制染色剂冲洗涂片,典例印证,例1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 B.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 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溶酶体对核酸的破坏 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

11、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解析在配制时首先将吡罗红甲基绿混合粉剂溶解,最后得到的染色剂中既有甲基绿,又有吡罗红。用8%的盐酸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开,利于甲基绿染色,并不是分解DNA,否则就观察不出DNA分布状况。酒精灯烘干临时装片的目的是杀死并固定细胞,否则口腔上皮细胞在死亡时,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会破坏细胞内的结构,包括DNA、RNA等。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此实验中使用盐酸时已使DNA和蛋白质分离,甲基绿染液只能使DNA分子着色,所以观察不到呈绿色的染色体。,答案C,例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所运用的原理是()A.单独利用甲基绿对细胞染色可显

12、示DNA在细胞中分布,从而推知RNA的分布 B.单独利用吡罗红对细胞染色,可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从而推知DNA的分布 C.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染色,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D.在细胞核、细胞质内可以分别提取到DNA和RNA,由此说明DNA和RNA的分布,解析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了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合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使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剂对细胞染色,显示DNA和RNA的分布。,答案C,随堂高考1.(2008海南高考)下列与生物体内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 关的是()A.核苷酸的组成种类 B.核苷酸的连接

13、方式 C.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核苷酸的数量多少,解析:核苷酸包括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组成DNA,核糖核苷酸组成RNA,DNA和RNA功能不同。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的不同决定了核酸分子的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决定了功能的多样性。组成核酸分子的核苷酸之间都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核苷酸的连接方式与核酸分子功能多样性无关。,答案:B,2.(2008上海高考)下列糖类中属于单糖的是()A.蔗糖 B.核糖 C.糖原 D.淀粉,解析:核糖属于单糖,蔗糖属于二糖,淀粉和糖原属于多糖。,答案:B,3.(2008上海高考)核糖与核酸都不含有的元素是()A.N B.O C.P D.S,解析:

14、核糖的元素组成是C、H、O,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因此两者都不含有的元素是S。,答案:D,4.(2008广东高考)人体内胆固醇可以转化为()A.生长激素 B.甲状腺素 C.胰岛素 D.维生素D,解析:阳光照射下,人体内胆固醇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答案:D,5.(2008广东高考)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 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 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 D.构成的碱基相同,解析:构成DNA和RNA的五碳糖分别是核糖和脱氧核糖。构成DNA和RNA的碱基分别为A、T、C、G

15、和A、U、C、G。构成DNA和RNA的核苷酸之间均以磷酸二酯键连接。细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或拟核中,而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答案:B,6.(2007广东高考)右图是由3个圆 所构成的类别关系图,其中 为大圆,和分别为大圆之内 的小圆。符合这 种类别关系的是()A.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核酸 B.染色体、DNA、基因 C.固醇、胆固醇、维生素D D.蛋白质、酶、激素,解析:脱氧核糖核酸与核糖核酸是并列关系。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包含基因。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酶并不全部都是蛋白质,也有少数是RNA,激素不全是蛋白质类,性激素就属于脂质。,答案

16、:C,7.(2008广东高考)请回答以下有关细胞物质组成和功能的 问题:(1)细胞中含有N元素的生物大分子是()A.核苷酸和糖原 B.胰岛素和核酸 C.氨基酸和胰高血糖素 D.血红蛋白和纤维素,(2)细胞中的糖类可以分为3类,其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 收的是,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二糖 是。(3)构成细胞膜的脂质是和。(4)癌细胞转移与细胞膜上减少有关。,解析:(1)糖原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不含N元素,排除A、D项;核苷酸和氨基酸都是小分子而不是生物大分子,故又排除C项。胰岛素和核酸都含有N元素,又都是生物大分子。(2)细胞中的糖类分单糖、二糖和多糖,其中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可以被直接吸收。二糖中的麦芽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缩合而成的。(3)细胞膜的脂质中含量最多的是磷脂,另外胆固醇也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4)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导致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分散和转移。,答案:(1)B(2)单糖麦芽糖(3)磷脂固醇(4)糖蛋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