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赏析》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43720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0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马史诗赏析》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荷马史诗赏析》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荷马史诗赏析》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荷马史诗赏析》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荷马史诗赏析》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荷马史诗赏析》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马史诗赏析》PPT课件.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方文学名著赏析,讲授:胡祥鸿,文秘专业学生要学会赏析西方文学作品,任何民族、任何时代的文学,都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里,文学是一种十分活跃敏感而又内涵丰富的重要的文化形态,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扮演着“形象大使”的角色。以开放的心态,批判性地借鉴和吸取异域优秀文化,是唯一明智的选择。西方文学是除东方文学之外的全部世界文学作品的精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有助于使我们,尤其是文秘专业的学生成为一个头脑敏锐、胸怀开阔、情感丰富、情操高尚、知识渊博、文化品位高的人。,要学会赏析西方文学名著,西方文学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没有人能够读完所有作品。

2、即使是专家,穷毕生精力,也不能遍览其中万一。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读名著,读经典。要掌握作家生平,了解作品内容梗概,特别是要在课后阅读作品,直接到作品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真意。注意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理解、分析作品的能力。,阅读教材“绪论”部分,了解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初步接触西方文学名著,掌握西方文学史最基本的知识框架。,荷马与“荷马史诗”,第一讲,一、古希腊:西方文学的发源地,当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四大文明古国在东方出现时,欧洲产生了以古希腊为中心的爱琴文明。古希腊位于欧洲南部,地中海东北部,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他们主要靠海上经商、做海盗或在海外开辟殖民地以求生存。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史

3、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一、古希腊:西方文学的发源地,神话荷马史诗悲喜剧(上古时期文学,历时约1000年,自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146年希腊为罗马所吞并)神话:古希腊最早的文学是神话。天神宙斯;争吵女神埃里斯;海神波塞冬;火神赫淮斯托斯;太阳神阿波罗;月亮神阿尔忒弥斯;爱神阿佛洛狄忒;智慧女神、雅典城守护神雅典娜;酒神、狂饮欢乐之神狄俄倪索斯;战神阿瑞司,二、古希腊悲喜剧,公元前5世纪是古希腊悲剧的繁荣时期悲剧大多取材于神话。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古希腊悲剧的奠基

4、人,被恩格斯称为“悲剧之父”,代表作品是被缚的普罗米斯)、索福克勒斯(代表作品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介绍有关悲剧的故事梗概喜剧取材于现实生活。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三、关于荷马,荷马:行吟歌手。留下了两部情节完整、风格统一的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均以特洛亚战争为题材,前者写战争本身;后者则写希腊英雄俄底修斯战后的经历。,三、关于荷马,是否有其人(对读者并非最重要)荷马的形象:盲人A.古希腊一个文化符号B.作为盲人的形象解读C.荷马的想象D.荷马的世界,是否真有荷马,对读者并非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关于一个民族的生存与记忆被赋予了一个代表。荷马是一个文化符号,就像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

5、作为想象的产物一样;重要的是,世界需要这么一个“创造者”。关于民族生存、历史,也要一个“创造者”,因此,荷马可说是“被诗人”的一个“民族代表”。,作为盲人的荷马形象解读 盲人与常人相比,通过触觉等感官储存与记忆信息是有优势的。古人认为,盲人的记忆力非常惊人。现代生理学与心理学也表明,盲人的其他感觉器官会对其视觉缺陷构成补偿,尤其是盲人的记忆更持久。感觉:五官直接接收外界信息的功能。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眼:视觉;耳:听觉;舌:味觉;鼻:嗅觉;肤:触觉,文学与感觉,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来看,五官感觉并不是孤立起作用,而是交互感知信息交互感知信息能

6、让人更愉快,让人有愉悦感的事物即为美的事物文学语言能更有效唤起人的感觉。更多情况下,文学语言促成的是多种感觉的沟通错位,即所谓通感文学的联觉性比其他艺术更明显,五官感觉的呼应,纵向:中医认为,五官与内脏与一定的对应联系。黄帝内经曰:“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横向:分布各有其位,功能各有其主,又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相互支撑,作为盲人,也许其意识世界更富有诗意。一方面,由于其正常感觉对视觉缺陷的特殊补偿,更利于其记忆;另一方面,其与现实世界的视觉隔膜更利于其对世界的加工和改造(关于历史与现实的记忆),这种加工和改造当然需要“主观化的想象乃

7、至幻想”给以充实,对于人类,这将是更美好的“象征世界”。象征世界作为现实世界的投射,想象力是人类生命不可或缺的:诗意与创造,许多“新事物”都离不开想象。想象力意味着创造力。有了想象与记忆的联合,人类可以在思想中先于实践创造出另一个世界(与现实不同但又有联系的“象征世界”)。,A.这个世界可能“令人胆寒”(促进人反向思考的一种心理状态)。如鬼,现实中不存在却存于意识中,这种“莫须有”的东西,最易影响人的心理进而影响实践行为,“我们怕的不是现时之鬼而是心里之鬼”(当然,鬼也有好的,如蒲松龄的描绘)。类似的还有神、地狱、炼狱、阴间等对人的威慑。,B.这个世界也可能是人对美好世界(幸福世界)的向往。人

8、类一直处于一种不完满的状态之中,历史与现实的不如意更易激发这类期待。因此,人可以在想象中构建一种生存的理想状态。一次心灵的愉悦,进而影响行为实践,往好的方面想,往好的方面行动(所谓“思想能走多远,你就能走多远”。)总之,基于现实的象征寄予的是人对历史、现实与未来的考量,寄托的是“幸福美好的寻找”。,对于“荷马史诗”,我们更应该关心其被创造出的“诗意的世界”,就是“荷马的世界”:悬念与非悬念的诗意魅力人(现世界)与神(象征界)的共舞空间在文学文化中的经典化尝试诗意的产生:穿越历史与现实、古与今、物质与意识等,四、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两部史诗都是24卷.伊利亚特主要写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的最后5

9、1天,以阿喀琉斯的两次愤怒作为主要情节。用艺术幻想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习等等各方面的状况,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生动活泼的人物。奥德赛写的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奥德赛在返回自己故乡的路上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而他的妻子在故乡等待他的岁月当中,拒绝了许许多多的求婚者,保持了自己对于丈夫的忠贞,而且派了自己的儿子去寻找丈夫。当奥德赛历尽了艰难险阻和儿子会合后,一起设计惩处了那些不断骚扰他妻子的求婚者。,伊利亚特故事梗概,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把斯巴达王的妻子海伦骗走后,斯巴达王的哥哥阿伽门农召集各部族首领讨伐特洛伊。第10年,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争夺一个女子

10、导致阿喀琉斯退出战斗。他们抵挡不住赫克托尔。阿伽门农请求同阿喀琉斯和解遭到拒绝。帕特罗克洛斯打退了特洛伊人自己却被赫克托尔所杀。阿喀琉斯感到十分悲痛,决心出战,为亡友复仇。他终于杀死赫克托尔,并把赫克托尔的尸首带走。普里阿摩斯赎取赫克托尔尸首,暂时休战,为他举行盛大的葬礼。,奥德赛故事梗概奥德修斯带着伙伴返乡很不顺利,海上漂泊10年。忒勒马科斯长大,出去打听父亲消息。以为他已死,许多贵族都在追求他妻子,佩涅洛佩百般拒绝,还盼望他生还。奥德修斯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独目巨人吃掉他同伴,神女喀尔刻把他同伴变成猪,又要留他在海岛上;他又到了瀛海边,看到许多鬼魂;躲过女妖塞壬的歌声,逃过怪物卡律布狄斯和

11、斯库拉,女神卡吕普索留了他好几年后让他回去。他到了菲埃克斯人的国土,重述了9年的海上历险,国王派船送他回故乡。奥德修斯同儿子一起杀死占据他王宫的求婚人,终于和妻子团聚。,五、伊的思想价值:面子问题揭示,战争起因:A.女神厄利斯的捣乱;B.部落对海伦的争夺苹果“给最美丽的女人”女神给帕里斯的诱惑:赫拉,力量;雅典娜,智慧;阿芙罗狄特,美女(神与人很远也很近)战争发展与复杂化:A.阿喀琉斯之怒;B.众神干预战争结束:神人面子满足战争,死亡,和平:生要轰轰烈烈,死要壮壮烈烈,六、伊利亚特的艺术价值,1.塑造了阿喀琉斯的典型形象 形:太阳神般的卷发,刚直的鼻子,坚强的下巴,魁梧有力的身躯艺:非常高强的

12、武艺性格:A.渴望战斗冒险,勇敢,残暴 B.天真、温和、善良C.对个人荣誉和尊严的极度敏感,阿喀琉斯的典型性,希腊的民族精神和性格:喜欢动,喜欢斗争,喜欢冒险;个人本位(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性格:崇尚和谐,温柔敦厚;义务本位)阿喀琉斯的脚后跟与希腊民族的致命伤,六、伊利亚特的艺术价值,2.结构布局严谨统一 3.古代希腊人生活的百科全书 4.民间说唱文学质朴有力的风格 5.“荷马式的比喻”,肖像描写技巧例释:侧面烘托,特罗亚长老们也一样的高踞城雉池,当他们看见了海伦在城垣上出现,老人们便轻轻低语,彼此交谈机密:“怪不得特罗亚人和坚胫甲阿开人,为了这个女人这么久忍受苦难呢,她看来活像一个青春长驻的女神

13、。可是,尽管她多美,也让她乘船去吧,别留在这里给我们子子孙孙作祸根。,点评:,伊利亚特歌咏希腊联军攻打特罗亚9年,为的是夺回美人海伦,而海伦的美叫他们感到9年的辛劳和牺牲不是白费的。荷马并没用浓艳华丽的词藻来描绘海伦的容貌,而是从她的巨大的惨酷的影响和力量,轻轻地点出她的倾城倾国的美。,我国古代诗人的侧面烘托技巧,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陌上桑,点评:,秦氏采桑女子之美,使得耕者锄者归来彼此抱怨,因为看罗敷耽误了劳作。作者不直接写罗敷之花容月貌,而是虚晃一枪,宕开一笔细述观者之反应,以此烘云托月,衬出罗敷的光彩照人。,七、

14、思考与讨论,1.哪些人被西方文学界并称为“四大诗人”?2.怎样理解黑格尔在美学中说的这句话:“关于阿喀琉斯,我们可以说:这是一个人。”,3.怎样理解阿喀琉斯的脚后跟 与希腊民族的致命伤的关系?,阿喀琉斯的母亲海神之女忒提斯曾倒提着儿子的双足将他全身浸入冥河以使其身体能够刀枪不入。但是,交战时,敌人的暗箭恰恰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脚后跟,那是唯一没有被浸泡过的部位。神话故事的特点是隐喻。为什么古希腊人在自己“民族精神的充分代表”、无敌无畏的英雄身上留下一个致命弱点?神话创造者给阿喀琉斯安排的悲剧命运中,是否包含着对自己民族未来的某种隐忧?这种推测不是没有根据的。整个一部伊里亚特就是围绕“阿喀琉斯的愤怒

15、”展开的。阿伽门农侵害了阿喀琉斯的财产、女奴和个人尊严,引起了阿喀琉斯的冲天愤怒。阿喀琉斯为了个人的荣誉和自尊,置整个希腊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不仅愤而退出战斗,而且祈求宙斯让希腊人流血牺牲。他闲坐在帐篷里眼看着自己的同胞一批批死去而无动于衷。,3.怎样理解阿喀琉斯的脚后跟与希腊民族的致命伤的关系?,如果说,脚后跟是阿喀琉斯肉体上的致命弱点,那么,把个人荣誉和自尊置于民族集体利益之上的意识就是他思想上的致命处。阿喀琉斯的悲剧性与其说是在脚后跟,不如说在他的头脑里。在上古时代,从原始氏族社会中萌发出个人意识,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阿喀琉斯的愤怒”表现了西方古典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即重视生命对于个人

16、的价值,这种思想曾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发展;但阿喀琉斯式的自由放任的个人主义,给西方社会带来难以治愈的社会痼疾。面对现代西方的社会病,我们不禁想起2000多年前荷马那忧戚的面容,并且惊服于古希腊人对自己民族精神的深沉思考与自我省察。,4.什么是“荷马式的比喻”?,“荷马式比喻”是描写性的比喻,多半选自人们熟悉的生活和自然现象。取材于大自然的景象、狩猎、农事等,既增强了读者的现实感,又收到了形象化的效果。很多比喻较长,构成一幅幅相对完整的画面。如描写特洛亚军冲锋:“特洛亚人整大队涌上来了,赫克托耳在打头阵,仿佛是高山上一块大石头,被一条因冬雨而泛滥的河流冲掉了基脚,正从垒块不平的山坡上直冲下来一般。那块石头先是高高的蹦起,冲过一些回声震响的树林,然后毫无阻碍的一直落到平地,这才不得不停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