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药敏试验》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676514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药敏试验》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细菌药敏试验》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细菌药敏试验》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细菌药敏试验》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细菌药敏试验》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菌药敏试验》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药敏试验》PPT课件.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 菌 药 物 敏 感 性 试 验 Anti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一、药敏试验概念,1.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简称药敏实验,是指在体外测定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能力。2.最低抑菌浓度(MIC):指抗菌药物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浓度。用Mg/ml表示。3:药敏试验的结果解释标准(即折点):可分为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折点与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折点,我们目前采用的是CLSI折点。,敏感性分类(CLSI的定义),敏感(Susceptible):指受试菌株能被测定药物推荐剂量给药后在感染部位所达到的浓度所抑制或杀灭。耐药(Resistan

2、ce):指受试菌株不能被常规剂 量抗菌药物达到的剂量所抑制。,中介(Intermediate):指抗菌药物MIC接近血液 和 组织中通常可达到的浓度,疗效低于敏感药。还表 示在药物生理部位具有临床效力(如尿液中的喹诺酮类和-内酰胺类)。另外中介还能作为缓冲区,以防止微小的,未受控制的技术因素导致较大的错误结果,特别是针对那些药物毒性范围靠近疗效范围的药物。,药敏试验的一般原则,1.药敏试验只在被认为是引起感染的细菌纯培养物上进行,当从合格的临床标本中分离出任何感染的可疑病原菌,又不能从该菌的种属特征可靠地推测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时,则需要进行药敏试验。2.从同一患者体中同部位连续分离到相同的菌

3、株,为检测它们是否已经发展为耐药,应重新进行药敏试验。尤其是在第四代头孢菌素治疗肠杆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和沙雷氏菌属,所有抗菌药物治疗铜绿假单胞属,喹诺酮类治疗葡萄球菌属3-4天后,起初对某种抗菌药物敏感的菌株易发展位耐药。,3.进行细菌耐药性调查和抗菌药物疗效时需要进行药敏试验。4.当引起感染的致病菌的种属特征提示其对某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而从来未见有耐药情况报告时,通常不需要进行药敏试验。如溶血菌对万古霉素。,5.自标本中分离出多种细菌,不能确定为致病菌的多种细菌,分离菌可能是来自环境或人体正常菌群污染时,通常不必进行药敏试验。6.分离自正常寄生部位的条件致病菌和非致病菌,不能说明其与污染关系

4、,不需要进行药敏试验。,体外药敏试验的选药原则,药敏试验中抗菌药物的选择要遵循合理科学的原则,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根据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每种抗菌药物都有一定的抗菌谱,药物类型的不同,其抗菌范围也不同。2.根据细菌的种属:抗菌药物对不同种属的细菌作用效果不同,因此应有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试验,原则上可根据CLSI推荐的抗菌药物选择方法选择药物进行试验,如肠杆菌科,葡萄球菌,假单胞菌。(见表1),3.所选药物具有代表性:实验室不需要也不可能对每种抗菌药物均进行测试。原则上在各类抗菌药物中选择一种代表性药物作测试,可反映一类药物的抗菌特性。如大环内脂类选红霉素,喹诺酮类选环丙沙星或

5、氧氟沙星,头孢菌素选1、2、3代头孢菌素的代表药物,同时还应考虑价格因素。,试验结果的评价与报告,由于细菌耐药机制的不同及试验中影响因素的干扰,药敏试验的表型可能出现错误或矛盾,应加以注意!,注意,1.由于方法对某些药物还不够精确,或由于没有收集到足够的耐药菌株来制定折点,CLSI药敏指南对这些药物除了“敏感”以外没有标明任何其他分类,如果检测结果提示“非敏感”,应确证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证实药敏试验在控)随后送上级实验室证实其结果。2.出现不可能的结果:如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敏感;MRSA对青霉素敏感;肠杆菌科细菌对第一代喹诺酮敏感而对环丙沙星耐药等,此类结果须找出原因加以纠正。,3.需要修订的结果:耐庆大霉素的革兰阳性菌即使出现对阿米卡星、奈替米星敏感,也要报告耐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应报告对所有-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用折点解释药敏试验结果的意义,1.预测抗菌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如果某种药物敏感,则该药治疗可能有效。如果耐药,则可能导致治疗失败。2.指导临床医生选择使用抗生素,避免用药不当,延误治疗,并诱导产生耐药菌株。3.提供选择药物的依据。4.监测耐药性,掌握耐药菌的流行趋势。,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