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常人方法学.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677577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1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四章常人方法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十四章常人方法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十四章常人方法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十四章常人方法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十四章常人方法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四章常人方法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四章常人方法学.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四课 常人方法学,主要内容,一、常人方法学的理论溯源二、常人方法学的早期思想三、常人方法学的特征及其发展四、常人方法学的影响及其评价,一、常人方法学的理论溯源,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创立于1960年代中期,这个词是由加芬克尔在1954年发明的。“ethno”指的是普通人,“methodology”是方法论之意,所以常人方法学分析的是普通人处理日常生活社会互动的基本方法。,1、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胡塞尔的现象学:第一、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确立了现象学与俗民方法学共同研究的基本现象,也就是对社会世界事实性的认识工作。第二、胡塞尔“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自然生

2、活态度”与“科学态度”的区分形成了俗民方法学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及其对科学理性与常识理性区分的基础。第三、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的概念。“主体间性”一方面意味着“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另一方面意味着我和我们的关系。主体间性涉及主体之间的共同性和它们沟通的可能性。正是从此出发,俗民方法学找到了其“研究策略”与迪尔凯姆将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当作社会学的基本原则相反,俗民方法学将社会事实当作日常行动中不断发展的成就,即,社会事实是一个主观建构的过程。,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舒茨断言,规范、价值、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学概念不仅对社会学家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具有意义。由此,他重新设定了社会学的

3、关注点,。即社会学应首先关注这个世界对我们普通人意味着什么,以及普通人是如何构建这种意义的这也是俗民方法学所关注。因此,可以说舒茨的观点从认识论与哲学上为研究生活世界提出了理论,那么,俗民方法学则试图从经验上对舒茨的研究予以论证。总结: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是对常人方法学影响最大的理论传统,为常人方法学家提供了如何解决社会学问题的基本思路。,2、维特根斯坦和日常语言哲学,第一、维特根斯坦指出:意义的说明在于用法,即,我们只有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他指出,活动是理解语言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必须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了解词与句子的意义。这一思想直接影响了俗民方法学对行动意久的分析,尤

4、其谈话分析。第二、他指出“语言游戏”中必须有一定规则,否则词与句子的意义就没有依循,因而失去意义。但在语言游戏中规则不是决定性。和维一样,加也认为规则并非决定性的,它只具有认知意义也就是使行动成为可说明的。,二、常人方法学的早期思想,1、常人方法学代表人物加芬克尔(Harold Garfinkel)萨克斯 谢格洛夫(Emanuel Schegloff)沙德诺(David Sudnow)特纳(Roy Turner),2、对传统社会学的挑战,(1)对传统社会学尤其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日益脱离社会进行了经验的批判,俗民方法学认为传统社会学长期以来一直忽略了对人们置身于其中的“第一生活环境”日

5、常生活现实的分析研究,并用抽掉属人意义的空洞概念如结构、功能、角色等去说明社会现实,进而将其所表达的属性当作社会现实的本质。传统社会学对社会“现象”的“科学”描述方式实质上扭曲了社会现实本身。俗民方法学强调社会学家应对传统社会学来一次“范式革命”,抛弃传统社会学业已建立的理论框架与方法论,循着舒茨的研究路径,直接关注人们置身于其中、并且不断构建着的日常生活现实世界,建构起直接揭示日常社会生活世界本身的理论与方法论。,(2)拒斥传统社会学研究中建立在科学主义与客观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学假定,第一、关于社会事实的假定。传统社会学假定社会事实是一种外在于个人的客观存在物。俗民方法学指出,社会事实并非外

6、在于个人的全然客观的“物”,而是一种反身性社会现实,并且总是指向情景,因而社会现实是处于不断建构过程中的。第二、关于“人类模型”的假定。在社会现实与社会秩序建构的过程中,行动者并非“判断的傀儡”。加批判传统社会学尤其是帕森斯之意志行动理论将行动者视为“判断的傀儡”这一“人类模型”,即行动者通过对内化了的规范的主动遵从而达到其行动的一致性。但加指出,这些“人类模型”并不能真正说明行动者如何赋予行动以意义,如何感知与解释行动以及规范或规则如何支配着人们的互动。,(3)对传统社会学科学理性的批判,传统社会学要求社会学家科学地描述世界,并将科学理性用作解释人类行动的方法论准则。加认为这不仅造成对人类行

7、为自身的误解,而且扭曲了人类行为自身。用科学理性来研究根本不具有科学理性特征的日常生活实践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对实践活动的理解与说明只有在抛弃理性科学观念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3、何谓常人/俗民方法学?,是研究成员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的方法。加芬克尔指出,“我用俗民方法学一词来指涉对作为日常生活之各种有组织的、人为的、实践的、权宜的和不断发展的完成的索引性表达和其他实践行动所具有的理性属性的研究”。基本点:1)研究日常活动;2)关注成员的方法即成员理解与说明日常生活实践的种种程序;3)注重过程,将日常实践活动作为成员不断发展的权宜完成。,三、常人方法学的特征及其发展,1、常人方法学的主要概念,

8、(1)实践行动的可说明性(accounts):实践或行动的某些部分可以被参与者或旁观者向他人描述、报道,可以被看到、被谈论,并因此为成员所理解,成为可认识的行动或实践。规范或规则是实践行动可说明的基础,其作用在于使实践行动成为可描述的与可说明的。,省略原则索引性普普通通的 自然语言,(2)实践行动的索引性与索引性表达。(居于核心地位)加区分了索引性表达与客观表达两个概念,所谓索引性表达即用特殊和具体表现形式来指称特定的人、地点、实体与事件等等对象,换言之,这种表达就其意义而言,是完全依赖于其情境的,也即它是由情境限定的。而客观表达则于之相对,这种表达主要对事物的客观性质的普遍特征予以描述,而不

9、受描述者与特定情境限定,即客观表达与索引性表达相反。社会学研究的任务即描述和说明索引性表达的这种合理属性。,(3)实践行动的反身性(reflexivity)实践行动的可说明性不可避免地与其应用场合相结合。但“反身性”并不等同于传统社会学意义上的“情景定义”。也就是说,说明既不脱离其暂时置身于其中的活动,也不脱离其暂时置身于其中的活动之外的事件,相反,说明是具有其自身权利的行动,跟其他行动一样,说明必然地有助于其作为其中一部分的环境的形成,并从中获得解释与理解。,(4)省略原则指人们在交往中允许不清楚的信息存在,待以后弄清,而不会力图问清一切情况,使交往无法继续。(5)文件方式指人们在交往中往往

10、寻找不明言的潜在的含意以理解相互的行为,决不是孤立地去对待每一件事。(6)自然语言指人们在交谈中往往轮流对话而不使会话中断的基本结构。,2、方法与方法论,方法论,第一、研究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情,研究蕴藏于所有实际行动与环境之中的“一致性赞同”的东西,其目标在于揭示与说明这些“一致性赞同”的东西,并将常识推理当作说明的一种资源。第二、从自身关系出发来研究日常生活实践活动,也即方法论的反身性假设,一种整体观念。第三、现象学方法论的还原,即“回到现象自身”为俗民方法学的方法论提供了基础。,方法论特征,第一、反思性要求其一、对社会学研究本身的反思,涉及对社会学作为一种“工作”自身的逻辑方法的考虑,

11、其中包含着对传统社会学素朴性的批判,并彻底从中摆脱出来;其二、要求所有方法必须有助于揭示实践活动的反身性属性,同时要求研究者必须采用非个人的方法论,即遵循“俗民方法学的无差异”原则。第二、适当性原则探索对研究对象而言独一无二的方法,这些具体包括什么则是俗民方法学者本人的事情。(实地研究、个案研究等人类学方法,也采用解释学或其他传统社会学的方法)第三、描述性研究取向俗民方法学的目标在于社会学描述。这一描述取向要求研究者直接观察,并直接参与到那些环境中去。,方 法,第一、俗民方法学不可避免地与其他研究方法联系在一起。(社会学、人类学、解释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还采用各种研究技术,如统计技术、录音技术

12、等)第二、俗民方法学也创造出一些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式,其中最著名的即“破坏实验”。其目的在于破坏正常生活秩序,借以观察社会现实如何得以建构的过程,也即正常社会秩序如何得以维持的过程。依赖三个条件:情境结构是构造的,以便被研究对象不将之当作一实验、游戏、骗局或玩笑;对象没有充分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来重新构造现实情境;对象没有获得帮助以形成新的界定。,破坏性实验的实例,第一、破坏性关联的一致性。要求实验者坚持其谈话对象详尽阐明其平常所说的话的意义来收集资料,学生拒绝一些普通用语理所当然的意义,如“厌倦”、“你怎么了”、“我累了”等,他们坚持其谈话对象详尽说明其意义。第二、破坏立场可交换性。学生们被要求

13、在商店里坚持将一顾客当作店员,要求顾客完成店员的责任,如结帐、将购买的东西包好等。第三、破坏互动关系资格的知识作为普通交流方案的构成预期。要求学生扮演家里的寄宿者,来破坏家庭中基本人际互动所要求的构成预期。第四、破坏“众所周知”是真实社会世界中行动的正确基础的理解这一构成预期。听录音判断申请者不具备某种品质再告知其正式信息否认最初印象重新听录音重新评估申请者,3、俗民方法学的发展,方向一:俗民方法学对制度化环境中实践活动的研究。如少年犯法庭、医药门诊部、警察部门、自杀预防研究中心等。方向二:谈话分析(萨克斯),将谈话作为一实践活动,从俗民方法学角度予以分析。谈话分析是经验研究;谈话本身作为研究

14、对象;谈话作为一实践活动;谈话是自我组织环境的谈话;自然主义的方法论。(录像、录音是最好的方法)方向三:工作研究。关注狭义的职业活动即工作,通过对诸如自然科学、数学、爵士乐演奏、拳法、演讲、炼金术等组织化现象的技术细节的检视研究其秩序的局部形成。(关注的是关于业的特征而非职业自身的资料),四、常人方法论的影响与评价,来自主流社会学的批判,1、俗民方法学与宏观微观秩序既非宏观也非微观。关注的是产生所谓宏观结构(或微观结构)的同一实践怎样以同样的方式产生了微观结构(或宏观结构)及其过程。无论是产生所谓宏观结构的社会实践,还是产生所谓微观结构的社会实践,本质上都是成员或行动者不断发展的权宜成就。2、

15、俗民方法学与能动结构问题一直避免传统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结构分析,并试图通过对“局部”实践的强调来消解个体理性与社会结构制约之间的二元对立。认为社会结构的形成是具有个体理性的行动者的社会实践的产物。行动者是社会现实的创造者。社会现实是个体主观、能动地建构过程,而不是社会行动者遵循预先确定的规范亦步亦趋的产物。3、俗民方法学与现象学社会学(谈话分析、工作研究等,关注经验实证的、可观察的社会活动)4、俗民方法学与符号互动论(批判其“情境主义”),局限性,它的局限性在于缺乏对时间和历史的关注。如果仅仅站在一个似乎“超然”的立场上,指责现有社会分析的缺陷,这是远远不够的。批判和批评应该仅仅是一个开端,真正创造性的工作是清理理论遗产,进行广泛对话。这也便是常人方法学要面临的挑战。,影响,1、其思想日益为主流社会学家所吸收并接纳。越来越多的欧洲和美国的社会学家将俗民方法学和谈话分析的理论整合到其研究取向中,当代重要的社会理论家都系统地研究过俗民方法学的理论。2、从其影响范围来看,其影响早已远远超出了美国西部海岸的局限,它引起了美国和世界各地社会学界的普遍关注。,思考题:,1、如何看待胡塞尔、舒茨、加芬克尔三者之研究兴趣和研究思路上的联系?2、为什么常人方法学家把自己视为范式的拯救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