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膜的结构.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728905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膜的结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细胞膜的结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细胞膜的结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细胞膜的结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细胞膜的结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膜的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膜的结构.ppt(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细胞膜的结构,PLASMA MEMBRANE AND ITS SURFACE STRUCTURES,细胞膜(cell memberane):是细胞质与外界环境相隔开的一层界膜,又称质膜(plasma membrane)。,生物膜,细胞膜,细胞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除了细胞膜以外的细胞内所有膜性结构。,细胞内膜系统,细胞膜的功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选择性的物质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出;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的跨膜传递;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参

2、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第一节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细胞膜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糖类以糖脂和糖蛋白的形式存在,膜脂是膜的基本骨架,膜蛋白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膜脂主要包括三种类型:磷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成分胆固醇:调节膜流动性和稳定膜的作用糖脂:所有动物的细胞膜都含有糖脂,一、膜脂,1.甘油磷脂,以甘油为骨架的磷脂类,在骨架上结合两个脂肪酸链一个磷酸基团,胆碱、乙醇胺、丝氨酸或肌醇等分子籍磷酸基团连接到脂分子上。2.鞘磷脂鞘磷脂(SM)在脑和神经细胞膜中特别丰富。以鞘胺醇为骨架,与一条脂肪酸链组成疏水尾部,亲水头部也含胆碱与磷酸结合。原核细胞、植物中没有鞘

3、磷脂。,(一)磷脂,极性头部基团(亲水),非极性尾部基团(疏水),X,甘油,磷 酸,磷酸化醇,磷脂分子的主要特征是:具有一个极性头和两个非极性的尾(脂肪酸链),线粒体内膜上的心磷脂具有4个非极性局部。脂肪酸碳链为偶数,多数碳链由16,18或20个碳原子组成。一条烃链是饱和的,另一条烃链含有一个或几个顺式排列的双键,形成一个弯曲。,(二)胆固醇,胆固醇也是两亲性分子,极性头为羟基团,非极性疏水结构为甾环和烃链。其功能是提高双脂层的力学稳定性,调节双脂层流动性,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三)糖脂,神经节苷脂是神经元质膜中具有特征性的成分。,糖脂是两性分子,其结构与SM很相似,只是糖残基替代了磷脂

4、酰胆碱。,半乳糖脑苷脂,神经节苷脂,糖脂与鞘磷脂相似,也是鞘氨醇的衍生物。,半乳糖苷脂,糖 脂 分 子,(四)脂质体(liposome),是一种人工膜。在水中搅动后形成双层或单层脂分子球体,直径251000nm。人工脂质体可用于:转基因制备的药物研究生物膜的特性,二、膜蛋白,根据膜蛋白与脂分子的结合方式,分为:,膜内在蛋白(intrinsic proteins)-膜整合蛋白,膜外在蛋白(extrinsic protein)-膜周边蛋白,1.单次穿膜,单条a-螺旋贯穿脂质双层,脂质双层,非胞质面,胞质面,1,2,3,4,5,2.多次穿膜,数条a-螺旋几次折返穿越脂质双层,3.非穿越性共价结合:,

5、不穿越脂质双层的全部,而与胞质侧单层脂质的烃链结合,4.与磷脂酰肌醇结合:,镶嵌蛋白通过自己的一个寡糖链与磷脂酰肌醇(在非胞质面的单层)共价结合,膜内在蛋白,5.膜外在蛋白:,附在膜的内外表面,非共价地结合在镶嵌蛋白上。,跨膜蛋白,糖 脂,糖蛋白,细胞外被cell coat:细胞外表的糖链与该细胞分泌出来的糖蛋白等粘附在一起,形成一层外被,称细胞衣或糖萼。,脂双层,膜蛋白,细胞外被,三膜糖类,Simplified diagram of the cell coat(glycocalyx),第二节 细胞膜分子结构模型,E.Overton 1895 推测细胞膜由连续的脂类物质组成。E.Gorter

6、等 1925 推测细胞膜由双层脂分子组成。,3、J.Danielli&H.Davson 1935 发现质膜的表面张力比油水界面的张力低得多,提出三明治模型(蛋白质-脂类-蛋白质)。,脂类,内铡,片层结构模型,蛋白质:单层肽链 折叠结构,脂双层,4.J.D.Robertson 1959 用超薄切片技术获得了清晰的细胞膜照片,显示暗-明-暗三层结构,这种两暗一明的结构称为单位膜。单位膜膜型,5、S.J.Singer&G.Nicolson 1972根据免疫荧光、冰冻蚀刻技术的研究结果,提出了“流动镶嵌模型”。,Fluid-mosaic model,脂质双分子层,极性头部,疏水尾部,外周蛋白,镶嵌蛋白

7、,1.生物膜是由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2.球形的膜蛋白以各种形式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晶格镶嵌模型板块镶嵌模型脂筏模型 膜各部分脂质分布是不均一的,膜中有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区,其中聚集一些特定的蛋白质。这些区域比膜的其他部分厚,更有秩序且很少流动,称为脂筏。,Wallach,Jouin and White,Mosaic domain model of the plasma membrane,第三节细胞膜的生物学特性,1.膜的流动性,脂质双分子层和蛋白质是可以流动或运动的,2.膜的不对称性,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在膜上的分布具不对称性,膜两侧的分子性质和结构不同,1.侧向扩散

8、,2.旋转,3.弯曲运动,4.翻转,一细胞膜分子的流动性,膜脂的运动,5.伸缩振荡运动,1.脂肪酸链的饱和程度与长度,2.胆固醇的影响,3.卵磷脂/鞘磷脂的比例,5.其它因素:如环境温度、离子强度等,影响脂膜流动的因素,4.膜蛋白的影响,膜蛋白的运动,1.侧向运动2.旋转运动,小鼠细胞,标记人膜蛋白抗体+人膜蛋白(抗原),异核细胞,抗小鼠膜蛋白抗体+荧光素B,抗人膜蛋白抗体+荧光素A,标记小鼠膜蛋白抗体+小鼠膜蛋白(抗原),人细胞,孵育(370C,40分钟),(一)细胞膜分子分布的不对称性,1.脂质双分子层中,各层所含的磷脂种类有明显不同。,细胞膜,非胞质侧:,头部含有胆碱的磷脂分子(磷脂酰胆

9、碱.鞘磷脂)。,胞质侧:,末端含有氨基的磷脂分子(磷脂酰乙醇胺和磷脂酰丝氨酸)。,2.糖脂全部分布在非胞质侧的单层脂 质分子中。,脂膜分布的不对称性,一.跨膜蛋白跨越脂质双分子层有一定方向性。,二.糖蛋白上的低聚糖残基均位于膜的非胞质侧。,三.膜蛋白颗粒在内外两层中分布的不对称。,膜分子结构的不对称性决定了膜内表面功能的不对称性,脂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四.膜外在蛋白在质膜内外两侧的分布不对称,细胞膜与肿瘤,1、糖蛋白改变 各种肿瘤细胞都有粘连蛋白的缺失,失去了原来正常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着作用。糖蛋白糖链的改变,使癌细胞表面唾液酸残基增加,这点与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避现象有关。,2、糖脂改变 细胞膜

10、上的糖脂含量相对较少,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在结肠、胃、胰腺癌和淋巴瘤细胞中,都发现有鞘糖脂组分的改变和合成肿瘤细胞自己特有的新糖脂。,3、表面降解酶的改变 肿瘤细胞表面的糖苷酶和蛋白水解酶活性增加,使细胞膜对蛋白质和糖的传送能力增强,为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提供物质基础。,4、出现新抗原 某些肿瘤细胞膜表面出现原有抗原的消失或异型抗原的产生。例如,红细胞在血管内皮细胞膜的ABO抗原,如果这部分发生肿瘤以后,可以使原有的ABO抗原消失,产生异型抗原;又如,胃癌O型血患者,正常时胃粘膜表面只有单一的O型抗原,而病变后,在胃癌细胞膜表面可出现A型抗原,增加了一个单糖残基,这可能与某些糖基转移酶活性改变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