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词义的异同完整版.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759372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今词义的异同完整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古今词义的异同完整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古今词义的异同完整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古今词义的异同完整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古今词义的异同完整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今词义的异同完整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今词义的异同完整版.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今词义的异同,词汇的发展变化,汉语的词汇的发展变化包括三个方面:旧词消亡、新词产生、词义的发展变化。一、旧词消亡(bi)、犙(sn)、牭(si)。劓(y)黥(qng)膑(bing)二、新词产生 外来音译词,三、词义的发展变化 1、乡人:古义指“同乡人”;今义则多指为“乡下人”。2、敌:古代是匹敌、相对等的意思。而今义为“敌对的国家”。3、行李:“行李”指“外交使节”,今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一)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其词义具有历时的稳定性。这些词数量不多,例如:1、名词:牛、羊、日、月、山、川、风、雨、雷、电 2、动词:出、入、起、立、哭、笑、打、骂、跳、叫 3、形

2、容词:大、小、黑、白、长、短、方、圆 4、数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二)古今词义完全不同 1、找:古代的含义是“划船”。现代“找”义为“寻找”。2、去:现在是“到、往”的意思;古代则正好相反,义为离开。3、抢:古代义为“突过”或“撞”。现代“抢”(qing)是“抢夺”义。4、叔:上古作“拾取”讲,如说文:“叔,拾也。”现代“叔”只用于亲属称谓。5、凫:雁丑也。尔雅,(三)古今词义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劝:先秦“劝”是“鼓励”、“勉励”的意思(如“劝学”“以劝事君者”);汉魏以后才有了“善言规劝”和“劝解”的意义。2、给:古义“供也”、“足也”。今义为“给予”。3

3、、再:先秦义为“第二次”或“两次”,表示动作的数量。如左传僖公五年:“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今义“再”不表数量,而表行为的重复,意义与古代的“复”字同。,4、羹:古义指的是烹煮好的带汁的肉。如左传隐公元年:“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故。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1、词义范围扩大(简称词义扩大)江:水经注江水:“江水又东,迳巫峡。”河:山海经海外北经:“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车:古指马车、牛车等;而在现代又包括汽车、火车、自行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

4、。,菜:说文艹部:“菜草之可食者。”注:“菜,谓芹藻之属。”到了宋代,菜仍不含肉、蛋等副食。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记载:仇泰然对一幕僚说:“某爲太守,居常不敢食肉,只是吃菜;公爲小官,乃敢食肉,定非廉士。”这里“菜”与“肉”分别画然。到了吴敬梓儒林外史时,菜已经由专指蔬菜而兼指肉、蛋等副食了。如该书第四十二回:“都是些燕窝、鸭子、鸡、鱼那菜一碗一碗的端上来。”这里的“菜”显然指前面的“鸭子、鸡、鱼”等。,睡:古义专指坐着打瞌睡,打盹。说文目部:“坐寐也。”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后来,商鞅给孝公讲“霸道”,孝公听得非常入神,书中说“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古之“睡觉

5、”作“寝”、“寐”等,如论语:“宰予昼寝。”后来“睡”由“坐寐”发展到各种方式的睡觉。,2、词义范围缩小(简称词义缩小)臭:如周易系辞:“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气味象兰草一样芳香)。”如礼记大学:“如恶恶臭。”金:古义指金属的总称。左传僖公十八年记载:“郑伯始朝楚。楚子赐之金。既而悔之,与之盟曰:无以铸兵。故以铸钟。”今义“金”专指黄金。宫:古代所有人居住的房子都称“宫”。说文宀部:“宫,室也。”虫:本义:蛇 古时曾泛指一切动物 今义:昆虫,3、词义范围转移(词义转移)烈士:古义如龟虽寿:“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今义转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牺牲:古义如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今义指为了

6、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坟:楚辞九章哀郢“登大坟以远望兮。”诗经周南汝坟“遵彼汝坟”汝坟:汝水的大堤。礼记上说“古者墓而不坟”。史记文帝本纪“不治坟,欲为省。”后来,“坟”由土堆转指坟墓。,叔:说文:“叔,拾也。从又,尗声。”本义是拾取。如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叔在先秦时通常指兄弟排行在后的(伯仲叔季),本义很少用。“丈人”,古义是对一般年长的男人的尊称。论语微子:“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唐韩愈芍药歌:“一尊春酒甘若飴,丈人此乐无人知。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今义转指妻子的父亲。,闻:孟子梁惠王上:“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今义转指用鼻子嗅。涕:说文:“涕,泣也。”诗经

7、陈风泽陂:“涕泗滂沱。”毛传:“自目曰涕,自鼻曰泗。”今义转指鼻涕 向:向北的窗子,引申为“面向”,再引申为“方向”。用作名词。后来,本义废了,词义发生了转移。,9 汤:本义指热水。说文“汤,热水也。”孟子“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现代的“汤”已经不是热水了,而是指带有食物煮成的汤。如“菜汤、羊汤、肉汤”等。10 树:本义种植、栽植。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由种植、栽植引申为栽植的对象“树木”。,二、词义感情色彩变化(一)词义褒贬的变化 1、由褒义变爲贬义 复辟:明史王骥传:“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感情色彩爲褒义。今义指反动势力卷土重来,

8、用作贬义。爪牙:诗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郑玄笺:“此勇力之士。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国语勾践灭吴“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韩愈与凤翔邢尚书书:“今阁下爲王爪牙。”但当时,已开始引申为亲信、党羽、供人驱使的人。后来,它排斥前义,尽一步发展为贬义词。现代汉语词典注释为“爪和牙是猛禽、猛兽的武器,比喻坏人的帮凶。”,2、由贬义变爲褒义 锻炼:古义有玩弄法律诬陷人的意思。用爲贬义。汉书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纳之。”(周纳:罗织。指罗织罪名,设法使之周密而无遗漏)后汉书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近薄。”在现代汉语中,“锻炼”完全是褒义。,3、由中性变爲褒义 祥:古

9、义指吉凶的征兆、预兆。左传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安在?”表示预兆时爲中性词,既可指吉兆,也可指凶兆。今专指吉兆,爲褒义词。,4、由中性变爲贬义 谤:古代是个中性词,不带贬义。如战国策齐策:“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后来变成了贬义词,为“诽谤”、“毁谤”等义。谣言:搜神记:“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下流:报任安书:“下流多谤议。”报孙会宗书:“下流之人,众毁所归。”犯:左传桓公五年“若先犯之,必奔。”我郑国的军队若先向陈国发起攻击,陈国的军队必先溃败逃走。讲自己的进攻用“犯”,是不符合现代人的讲话习惯的,这说明这个词在感情色彩上古今是不同的。,5、由贬

10、义变为中性 交通:古代是“勾结”义,贬义词。如汉书江充传:“(赵太子丹)交通郡国豪猾攻剽为奸,吏不能禁。”现代则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二)词义程度轻重的变化1、词义由轻变重,即古义轻今义重 诛:论语公冶长:“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诛:最初只是责备的意思。今成语有“口诛笔伐”。后来发展为“杀”的意思,意义加重了。史记项羽本纪:“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成语有“天诛地灭”。恨:史记淮阴侯列传:“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诬:古义指讲话夸大其词、虚妄不实,词义较轻。说文:“诬,加也。”后来“诬”发展为毁谤、诬蔑、诬陷之义,词义很重。,2、词义由重变轻,即古义

11、重今义轻 贼:古义如左传宣公二年:“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这里的“贼”是太史董狐对攻杀晋灵公的晋臣赵穿的称呼,后来“贼”指小偷,词义变轻。感激:古义是“愤激”的意思。异苑卷五“正月十五日,感激而死。”韩愈张中丞传后序“皆感激为云泣下”。“感激”而至于死,而至于“泣下”,这个词的意义是很重的。而今义则是“感谢”的意思。,三、分析古今词义的异同应注意的问题1、“古”与“今”的历史性、细微性、复杂性(1)历史性 在分析古今词义的异同时,“古”与“今”是个历史概念。先秦为古,两汉则为今;两汉为古,则六朝是今。古与今不是一刀分开的。,幣(币),(1)本义:丝织品,说文巾部:“幣,帛也

12、。从巾,敝声。”,战国策齐策:“请具车马皮幣。”,(2)先秦:礼物,左传僖公十年:“幣重而甘言,诱我也。”,(3)秦汉:货币,史记平准书:“黄金以镒名,为上幣。”,(4)现代:化为语素,货币、人民币、金币、港币,(2)要注意其细微性,水,古:河流;水,白居易长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孟子尽心上:“民非水火不生活。”,好,古:女子貌美,陌上桑:“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史记滑稽列传:“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3)要注意其复杂性,虫,本义:蛇,古时曾泛指一切动物,现代:昆虫,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 古汉语的词以单音词为主,不要误把古汉语的词按双音词来分析。消息:古:消散

13、与增长。贾谊鸟赋:“合散消息,安有常则。”今:news 地方:古:土地方圆。“今其地方千里。”妻子:古:妻子儿女。,四、古今词义的异同举例,(一)贫、穷 这两个字都有“景况不好”的意思。“贫”的反义词是“富”,指缺乏衣、食、财。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彭端淑为学)。“穷”的反义词是“通”或“达”。如“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穷”除了上述义外,还作“尽”讲,如“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列子汤问)(二)疾、病“疾”,常指一般的生病。如“君之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韩非子喻老)。“疾”也表示快,这个意义今天仍用,如“大声疾呼”。“病”,生病,常指病得很重。如“君之病在骨

14、髓,臣是以无请也。”(出处同前)。,(三)饥、饿“饥”指一般的肚子饿,与“饱”相对。“饿”指严重的饥饿,指没有饭吃而受到死亡的威胁。“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晋灵公不君(四)盗、窃“窃”是指“盗窃”,偷东西。如“窃货日益”(荀子修身)。“盗”相当于今天的“贼”;古书中的“盗”,多是古代统治阶级对起义的奴隶或农民的称呼。如“岁凶荒,人饥为盗,河南尤甚”(旧唐书黄巢传)。“窃”除指“偷”以外,还表示“偷偷地,暗中”,如“窃载与之齐”(史记孙膑列传)。,(五)诽、谤 这两个词与“讥”都是指责别人的过错或短处,但是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别。“诽”是背地里议论、嘀咕,如“不诱于誉,不恐于诽”(

15、荀子非十二子)。“谤”一般指公开地指责。如“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而“讥”则是微言讽刺。(六)购、买“购”是指重赏征求。如“太宗尝出御府金帛购求王羲之书迹”(旧唐书褚遂良传)。“买”指拿钱换东西。古代“购”和“买”不是同义词,“购”的东西往往不是商品,跟“买”的性质不相同。,(一)从语境上分析再: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睡:打瞌睡 战国策秦策一:“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史记商君列传:“孝公 既見 卫鞅,语事良久,孝公 时时睡,弗听 如:“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五、怎样掌握古义,(二)从字形上分析劝:从力不从言,說文力部:“勸,勉也。”古义不是用言语劝说,而是勉力、奋力。幣:从巾不从贝,說文巾部:“幣,帛也。”醒:从酉不从寝,說文酉部:“醒,醉解也。”“醒”的古义是酒醒。“醒”与“醉”、“酣”等字一样从酉,因此字义与饮酒有关。,(三)从反义词同义词分析反义词:进退:進出;貧富:众寡:治乱;高下;穷达;同义连用:辅相;宫室;联合式复合词:书写;觉醒;寒冷;饥饿,(四)从今语中保存的古义考察款待:古款是诚恳捐躯:古捐是舍弃吊丧:古吊是慰问死者或遭遇不幸城池:城墙和护城河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若即若离:即,走近,呼天抢地:触碰口诛笔伐:责讨并行不悖:违反走马观花:跑揭竿而起:举举世无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