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古今词义的异同.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109821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4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古今词义的异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三节古今词义的异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三节古今词义的异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三节古今词义的异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三节古今词义的异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古今词义的异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古今词义的异同.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9/25,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汉语词义的分析二、古今词义的比较三、以义位为单位看古今词义的异同四、古今词义差异的原因,2023/9/25,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一、古汉语词义的分析1.对词义的基本认识:词义(词的词汇意义):词义是用语音形式固定下来并加以体现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和评价。(P112)2.词义的内容:(1)理性意义(概念意义、指称意义)州,水中可居曰州。(说文)向,北出牖也。(说文),2023/9/25,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2)附属意义色彩意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弒其君,可乎

2、?”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弒君也。”(孟子),2023/9/25,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联想意义猗彼女桑。(诗七月)孔疏:女是人之弱者,故知女桑柔桑。文化意义:柳、玉(3)内部形式意义:用作命名根据的事物的特征在词义中的反映。巢/窠,2023/9/25,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2、义位和义素义位:一个词可以只有一个意义,但多数情况下有多种意义。每一个意义称为一个义位。耳:耳朵;附于物体两边便于提举的结构;形状像耳之物,如木耳、银耳;听,听说。连词。语气词。姓。(古代汉语词典)林、烝、天、帝、皇、后、辟、公、侯,君也。(尔雅)分析古汉语的词

3、义要以义位为单位,2023/9/25,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义素对义位进行分解得出的最小语义构成成分,又叫语义特征。说文:朴,木素也。朴:未经加工+木说文:素,白致缯也。素:未经加工+帛分析义素要在一定语义场内进行,2023/9/25,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二、古今词义的比较: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字 说文 新华字典埃 尘也 灰尘尝 口味之也 辨别滋味钓 钩鱼也 用饵诱鱼上钩皑 霜雪之白也 白,如皑皑白雪,2023/9/25,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楚辞招魂)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战国策魏策)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2023/9/2

4、5,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3古今词义之间有同有异子:古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孩子,子嗣。-(缩小)-儿子。对男子的美称。-(减少)-无诸子百家的著作。-(减少)-无植物的籽实或动物的卵。-(保留)-(分为两个义项)利息。-(减少)-无小而圆的东西。(棋)-(易位)-小而坚硬的块粒状物-(增加)-喻派生的、附属的-(增加)小的,嫩的(猪|姜),2023/9/25,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三、以义位为单位看古今词义的异同1.词的理性意义的演变(1)理性意义扩大:减少限定义素,由下位义变成上位义。江:(古)流经我国中部的+大河流(今)大河流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洗:(古)洗

5、+脚(今)洗特点: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2023/9/25,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2)理性意义缩小:增加限定性义素,从上位义变成下位义。丈夫:(古)男子(今)成年+已婚+男子国语越语:“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禽:(古)动物(今)会飞+动物三国志华佗传:“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特点: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2023/9/25,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3)理性意义转移:中心义素变化,限定义素相关,由一语义场进入另一语义场。兵:(古)作战的+武器(今)拿武器+人汤:(古)热的+水(今)以水制成的+有味的+食物特点:不在同一语义场,义素

6、相关,2023/9/25,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4)理性意义易位:中心义素没有变化,限定性义素变化。涕:(古)眼里流出的+液体(今)鼻子流出的+液体 贼:(古)叛逆或杀人的+人(今)窃物的+人特点:义素变化,但仍在同一语义场,,2023/9/25,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2.词的附属意义变化褒义贬义爪牙:(古)指武臣或辅佐君主的人,褒义(今)比喻坏人的党羽,贬义诗经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汉书李广传:“将军者,国之爪牙。”中性褒义牺牲,2023/9/25,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贬义褒义:锻炼:(古)冶炼;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今)磨练意志。汉书路温舒传:“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

7、。”中性贬义:谣言;土豪;卑鄙。谣言:(古)歌谣谚语。(今)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长安中谣言曰:“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干宝搜神记卷一)贬义中性:氛:上古指恶气,后来可说妖氛,也可说香氛。,2023/9/25,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四.词义演变原因(1)语言外部的因素:物质文化的发展引起词义的演变耦:两人并耕的耕作方式成双、双数风俗及生活习惯的变化引起词义的演变跪:指一种坐姿,即双膝着地,臀部离开脚跟的姿势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人们思维和认识的发展引起词义的演变习:鸟数飞学习、复习、练习,2023/9/25,一、古今词义的差异及演变原因,2.语言内部的因素词义的系统性引起词

8、义的演变领:脖子-衣领-领袖(引申义)颈:脖子的前部“刎颈”-脖子项:脖子的后部“望其项背”语法的发展引起词义的演变。是:这(指示代词)是(判断动词)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余是所嫁妇女之父也。(论衡),2023/9/25,练习,1 填出相应的古语词说-鞋-找-走-回-头-偷-换-2 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说明古今词义的不同。(1)使者致币。(庄子让王)(2)郑人掷简子,中肩,毙于车中。(左)(3)王访于箕子。(尚书洪范)(4)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共粉饰之。(史记滑稽列传)(5)故将军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三国志)(6)倘居其官,须明目张胆,以身任责。(宋史),2023/9/25,本节参考文献,张联荣:汉语词汇的流变,大象出版社,1997。向熹:简明汉语史的中编汉语词汇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王力:汉语史稿第四章词汇的发展,1980。王力:同源字典,商务印书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