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基础古今词义.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042520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基础古今词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国学基础古今词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国学基础古今词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国学基础古今词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国学基础古今词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学基础古今词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基础古今词义.ppt(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学基础,词汇(一),教学内容,本讲主要谈三个问题:1.古今词义异同的概况;2.古今词义变化的结果;3.辨析古今词义异同应注意的问题。,一 古今词义异同的概况,1古今词义相同的方面 主要反映在基本词汇上,2古今词义不同的方面 一些古代的词消亡了,字也消亡了,犙(sn)一些古代的词消亡了,字却留存下来 特,箭扣长城,3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方面 古今词义有明显的差异,但它们之间又有密切的联系。“以劝事君者。”左传成公二年“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战国策齐策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凫,雁醜也。”尔雅 释鸟,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结果,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3、词义的转移,黄崖关长

2、城,二、古今词义变化的结果,1词义的扩大 江、河 长江、黄河泛指所有水流,长江三峡,黄河壶口,皮 带毛的兽皮 去了毛也可以叫皮所有物体外表的一层都可以叫皮“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肤如凝脂”诗经卫风硕人,秋天的长城,脸 指“目下颊上”那一点地方整个面部“明镜照新妆,鬓轻双脸长。”温庭筠菩萨蛮,长城入海处,引 开弓往自己身边作用的动作都可以叫引“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醒和醉原本是反义词凡是恢复知觉都叫醒,不仅是醉态,2词义的缩小 金 金属专指黄金 子 孩子专指男孩子“子于父母,则自名也。”礼记曲礼下郑玄注:“言子者,通男女。”“乃生男子”,“乃生女子”。诗经小雅斯干,瓦

3、 指已烧成的陶器屋瓦,种概念用为属概念“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天下土崩瓦解。”史记秦始皇本纪,陶釜(战国),伪 人为的专指假的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荀子(战国),诽谤 批评(不论善意还是恶意)专指恶意攻击“舜立诽谤木。”淮南子主术,帝舜塑像,3词义的转移 词义概念内涵的改变造成词义转移的原因 A由于词义的引申而转移。穷 本指处境困难,走投无路,反义词为达“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引申穷则专指经济上困难,同义词为贫,孟子铜像,坟 本指高大的土堆或河堤“登大坟以远望兮。”楚辞哀郢“古者墓而不坟。”礼记檀弓上 引申表示坟墓,朱约佶(明)屈原像,

4、B由于文字的假借而转移。叔 捡拾“叔,拾也。”说文又部“九月叔苴。”诗经豳风七月借用为表示兄弟排行,表示老三或者排行在后指父亲的弟弟或小于父亲的父辈男子,莫 黄昏 借用为代词默 狗猛然扑向人静默,山海关,C词义转移的原因不清楚。抢 古代读平声,表示突、碰夺“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战国策魏策找 其实是划的异体字表示寻找,八达岭长城,三、辨析古今词义异同应注意的问题,1古今词义基本相同的词,要从使用的角度考察它们的差别。日 太阳和时间一般不再单独使用,作为词素出现在词或词组、成语里“日光”、“日头”、“日薄西山”,巩 巩固不能单用,只能说“巩固”“藐藐昊天,无不克巩。”诗经大雅瞻仰,冬天

5、的长城,盥 表示盥洗现代汉语只能作为词素使用“盥而不薦”易观卦,甲骨文盥字,我们可以从现代汉语的词素义上推古代汉语的词义舆论 众人的议论,舆的词素义就是众人奠基 定基,奠的词素义是定。洛阳、淮阴、衡阳、华阴 凡是水,阳在北,阴在南,凡是山,阳在南,阴北,北坡 南坡 陰 陽 南岸 北岸,2古代的词义消亡了,但在一些方言里可能保存下来。汤 热水食物煮后所得到的汁儿“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孟子告子上乡党 老乡,乡亲食,一些古词古义消亡了,还有可能起死回生。釜 锅锅字产生以后,釜就开始消亡随着工业的发展,锅的用途广泛凡工业用锅一律称釜 高压釜、加压釜、热压釜 侃侃 滔滔不绝 近年来“侃”又起死回生

6、“侃大山”,陶釜(战国),3讨论词义的发展要注意历史观念。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是相对而言的。古代汉语本身还有个时代性的问题。獘(b)先秦:倒下汉代:引申为死亡原来从犬改为从死“郑人击简子,中肩,斃于车中。”左传哀公二年,朕 皇帝专用的第一人称代词 从秦始皇开始,4考察古今词义的异同,关键在于辨别差异之处。羹 先秦:炖好的肉,肉里带汁儿今天指用肉菜等做成的汤郑伯克段于鄢先说“食舍肉”,又说“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粪 先秦:扫除污秽粪便“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荀子强国,5考察古今词义的异同,要注意词义的系列性。所谓相关的词,一般是指同义词或反义词。先秦:“涕”指眼泪“泗”指鼻涕“泪

7、”挤走了“涕”,“涕”很顽固,又挤走了“泗”行:泛指行走,可用交通工具;步:慢慢地走;趋:快步走;走:跑反义词:古:穷达 今:穷富,6考察古今词义的异同,要注意社会发展对词义变化的影响。“百姓”春秋以前:普通人根本不可能有姓氏 战国:由贵族义变为普通人“庙”本为祭礼祖先的地方引申可以指朝廷布 麻布棉布,一 古今詞義變化的結果分爲哪幾種類型?舉 例説明。二 辨析詞義的異同應當注意哪些問題?舉例 説明。三 查工具書,解釋下列語詞中加點詞语的意 義緬懷 書信 思慕 迫近 慰勞 偏頗交易 敗北 疾苦 懇求 杜絶 貿易堅持不渝 以身作則 求全責備,練習題:,功敗垂成 登峰造極 瞻前顧後 名不副實聊以卒歲

8、 鍥而不舍 功成名遂 趾高氣揚 四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語詞的意義,説明牠們 古今意義的變化,並指出其中哪些是詞義的擴大、縮小或轉移。1.秋水時至,百川灌河。2.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3.空谷傳響,哀轉久絶。4.巡就戮時,顔色不亂,陽陽如平常。5.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6.病未及死,吾子勉之。,7.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8.同心之言,其臭如蘭。9.卑身厚幣以招賢者,欲將以報讎。10.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11.夸父與日逐走。12.明年春,草堂成。13.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14.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16.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17.此五子者,不産於秦,而繆公用之。18.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 之中。19.漢之賂遺王財物,不可勝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