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上的特殊儿童的教育.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762785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298.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课堂上的特殊儿童的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小学课堂上的特殊儿童的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小学课堂上的特殊儿童的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小学课堂上的特殊儿童的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4页
小学课堂上的特殊儿童的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课堂上的特殊儿童的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课堂上的特殊儿童的教育.ppt(1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课堂上的特殊儿童的教育,李闻戈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博士,本讲座给大家介绍的主要问题,第一讲、特殊教育的概念第二讲、特殊教育在国内外的发展的历史和 未来的趋势第三讲、小学特殊教育的体系和模式第四讲、特殊教育的评估第五讲、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第六讲、情绪行为问题儿童的教育第七讲、特殊儿童的家长教育,案 例 一,甘某某,小学三年级,从外表看,她和其他小朋友没什么差别,但她却要配上助听器才能听到声音。她出世时,一双眼睛长得很机灵,动作也很灵巧,但在后面逗她却没有反应。带她去医院检查,被告知“女儿是聋的,以后要进特殊学校就读”出庭此讯,母亲如跌进了冰穴,不知如何面对,后听人介绍送到听

2、力语言训练中心接受训练。刚开始学一个词汇都要花上几星期,后来经过训练学习能力相应的增强,入幼儿园时,母亲为她的学习担心,后来母亲的忧虑被一一解除了,因为幼儿园里有许多资历较深的教听力障碍儿童经验的老师,以后,她又进入了小学。,案 例 二,安某某,看起来是一个伶俐英俊的男孩,但 在小学二年级时被认为是学习能力不足,在有困难的学科方面一直得到特别的帮助。现在上五年级了,但语文阅读能力只有二年级的水平。他不喜欢别人谈论和取笑自己的学习障碍。他十分喜欢上活动课,爱好踢足球。但父母一直认为他对体育的兴趣影响了家庭作业和学习,一直请人进行辅导。,案 例 三,李某某,17岁读中学,有比较明显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3、。经常表现出攻击行为。去年,他用恶语骂人,受到谴责之后猛击墙壁时,伤了自己的手腕。本学期初又打骂同班同学,在医院里住了四周,住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帮助他认识自己的情绪问题,学会如何在不自伤的情况下表现自己的情绪和言行。,案 例 四,金某某 读小学五年级,每天作业都要做到晚上10点多,天天搞得自己很疲劳。他做什么事情动作都极慢,在低年级时,他一般也要到8点才做完作业,随着年级升高作业量的增加,他的“慢一拍”的现象愈加严重,当天的作业总是完不成,老师批评、家长训斥,造成了恶性循环,最后厌恶学习。观察他抄写黑板上的内容时,看黑板的频率高,平均每分钟5次,每次看黑板的时间较长。最长9秒(一般同学最多看每

4、分钟3次,最长5秒)他的学习素质也较差,不是以一个词群和句群为理解的单位,抄写时,看一个字抄一个字,作业10分钟内,小动作花掉5分钟。有3分钟是呆坐着渡过的。,第一讲、特殊教育的概念,前四个案例都是需要或者已经接受了特殊教育的学生。什么是特殊教育?一、特殊教育与特殊儿童 1、定义:实施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和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是普通教育和常规教育的补充。2、对象和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广义上来看,特教的对象有三大类儿童和青少年。,一、残疾儿童(handicapped Children),感官残疾(Sensory

5、 handicapped Children)视觉残疾(盲和弱视)、听觉残疾(聋和重听)、聋-盲双残。肢体残疾(Phsically handicapped Children)语言残疾(speech Impaired children)语言中枢神经通路的障碍、发音器官的伤残、发音矫正器官的伤残。病弱和多种残疾(Chronic Medical Disorder and Multihandicapped Children)智力残疾(弱智)(mental Retarded Children).,二、问题儿童(Problem Children),学习困难(Learning Disabled Childre

6、n)(阅读困难、语言困难、计算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情绪问题(Emotion Disorder Children)包括情绪不稳定,性格孤僻、易悲易怒、烦躁不安等。行为问题(Social Behaviorally Disorder)包括一般社会行为不适,失眠、恶梦、懒散、消极、幼稚化等。反社会性行为不适。偷窃、吸毒、攻击性、自杀等。,三、资质优异、智力超群的超常儿童(Gifted and Talented Children)。,智商高,领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较强。情绪和心理并不和智力同步成长。20年前,特殊教育的对象是狭义的,指残疾儿童的教育。今天的特殊教育已经扩大到任何学习上有特别困难或特

7、殊需要的学生。已用“特殊教育需要”代替了“残疾儿童”特殊教育的对象是一些因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障碍所造成的适应困难的,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与青少年。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得特殊教育在指导思想、教育和训练方法、教育设备和设施等方面都与普通教育或常规教育有一定的区别。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 needs)在特殊教育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哪些儿童需要为他们提供不同寻常的教育?必须对儿童进行一定的观察、调查、测量、评估和鉴定。所以评估和鉴定是特殊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多由教育工作者、医护人员、心理学工作者和学生家长组成的评估鉴定小组来完成。不少人认为特殊儿童

8、的分类和贴标签,对于制定法规、进行科学研究和政府提供经费作依据是非常必要的,但对于一个具体的特殊儿童贴标签,在教育上则需要特别的慎重,作为特殊教育上的标签大多数是用来标明学生的类别的,具有消极作用的术语。,为此,在教育实践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诊断要慎重而有根据。反对乱贴标签。2、尽可能的选用比较中性的名称。如聋校比聋哑学校根符合实际,不以智力落后来命名学校和称呼学生。3、学生资料要注意保密,限制他的消极影响。4、人事分类和标签的有限作用,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比分类做标签更为重要。测验诊断的目的在于因材施教,反对“为测验而测验”,“为诊断而诊断”。5、防止标签的“自证预言(self-fulfi

9、lling Prophecy)”的作用和教师应分类标签而产生的偏见或作为放弃教育的借口,特别注意轻度残疾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能会因此更加的孤立、自卑、失去信心。造成心理上难以磨灭的创伤。(阿甘正传),二、特殊教育的意义,(一)、特殊教育社会文明和科学进步的标志 从历史上看,残疾儿童从被歧视和虐待,到受到人们的同情和保护、提供与社会隔离的孤儿院式的教养,到今天的被社会所接纳,与普通儿童一样接受免费的义务教育,特殊教育的发生发展就是人类先进思想发展的结果。特殊教育的目的不仅是解决社会问题,减轻残疾儿童的家庭负担,尤其着眼于人尽其才,使每个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自然科学,特别是医学和生理学的发展

10、帮助我们对残疾儿童的残疾与生理缺陷有了科学的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为特殊儿童的教育提供了许多有效的辅助手段。特殊教育的实践又证明了教育对残疾儿童发展的作用。,(二)、特殊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随着普及义务教育的实施,在教育面向每一个儿童的观念的指导下,残疾儿童、学习困难学生、“难教儿童”的问题日益突出和受到重视。美国教育部1992年的统计,全国有10%的儿童正在接受特殊教育(Hallenbeck Kauffman,1994)。中国香港地区估计受特殊教育的学生占接受强迫教育学生的14%左右(区美兰1996)。所以发展特殊教育是发展义务教育,大面积的提高教育质量面向每一个学龄儿童的必然结果。我国有

11、几百万的采集学龄儿童,如果他们没有受到适当的特殊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就是不完全的。,从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特殊教育不仅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义务教育的实施而得到重视和加强,而且各国特殊教育的对象也有逐步扩大的趋势,先是重视重度残疾儿童,然后开始重视轻度的残疾和学习困难儿童。然后才发展到各类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和特殊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完善。特殊教育实施的范围和教育的质量,已成为国家发达和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三)、特殊教育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教育投资是能产生长远效益和回报的经济投资和政治投资,是一种社会性投资。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源的开发,教育资金的投入可以产生两种经济效益,

12、一种是个人的经济效益,是受过教育的人有能力养活自己、照顾自己;另一种是社会经济效益,受教育的认可在生产和工作中对社会做出回报,社会的经济效益通常10倍于教育的投资。特殊教育的投资同样也具有这两方面的效益。在残疾儿童中,大部分是轻度的,通过合理的教育他们大部分能从事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对于中、重度残疾的儿童,也能半自食其力,减轻他们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减少照顾他们的经费。,可以算这样一笔账:在未受教育的情况下,一个残疾人一年所需要的经费轻度2600,中度:2600+2600(护理费)。重度:2600+5200(护理费)。如果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每年500元,18岁后轻度者能独立生

13、活,中度者可以半独立生活。重度者可以减少护理费用。我国有几百万残疾儿童,对他们进行有效的教育尽管也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但通过教育为他们平等的参与社会创造了重要的条件。在经济效益上,他们能自立和半自立,可以减少护理的费用。可能是几百亿或几千亿。(陈云英1996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验都证明了残疾人能够成为社会中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如果从毕生教育的观点看问题,对明显有残疾和学习困难者,教育也是一项有意义的投资。,二、特殊教育的原则,一、早期教育的原则:应尽早地抓住时机,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的诊断、早期的教育和早期的训练。例如:抢救性的保护残疾儿童的残余视力和听力。或开发天资优异的儿童的智

14、力。,二、补偿教育的原则,在特殊教育的过程中,要针对特殊儿童不同的身心特点,尽量用健全器官来代替受损器官的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儿童内在的潜能,增加特殊儿童的适应能力。人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功能是相互联系的,当肌体的某一部分发生损伤时,健全器官将在一定程度上代偿受损器官的部分功能。因为儿童的身体器官正处在发育时期,可塑性强,所以早期训练会起到理想的效果。例如:盲童可以训练他的听觉和触摸觉等代偿视觉的缺陷;上肢残缺儿童的早期训练有助于他们用下肢来带厂上肢的功能。有的专家认为,特殊教育究其本质而言,就是一种用健全器官的功能去代偿受损器官功能的补偿教育。,三、个别教育的原则,要为每个儿童制定个别的教育训练方

15、案,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这个个别教育原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在评估和鉴定的基础上确定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目标和方法。二是充分考虑到它们之间的种种差异,根据他们的不同接受能力、知识水平进行因材施教。不能以正常儿童的发展为参照性坐标来衡量和要求特殊儿童的教育。总之,要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条件、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的有的放矢的教育,是特殊儿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四、系统教育的原则,特殊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特殊教育应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从医疗养护、教育训练就业培训三个方面不断巩固和发展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成果,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训练效果。在进行特殊教育时,还

16、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一)、理解特殊儿童,热爱特殊学生,(二)、肯定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教育的可能性,(三)、坚持因材施教,提供合适的教育,(四)、贯彻正常化原则,提供最好的发展机会。,三、特殊教育的过程,特殊教育是一个涉及到医疗保健、教育训练、社会就业等问题的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相互配合。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教育预防,二、教育诊断,三、教育训练,四、劳动就业的培训,第二讲、特殊教育在国内外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一、西欧特殊教育的兴起,二、北美特殊教育的发展,三、美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四、加拿大特殊教育的发展,五、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六、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教育,七、80年代以来世界特殊

17、教育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一、特殊教育观念的变化 零拒绝(Zero Reject)一种教育思想和政策。20世纪中叶在美国出现,认为所有的残疾儿童都应该接受免费的、适合他们需要的公立教育。各级公立学校都要为残疾儿童提供教育和有关服务,不应该以任何理由拒绝他们入学。,“回归主流”(mainstreaming)又称为“融合”和“一体化”。是实施特殊教育的一种思想体系。与“隔离式”的教育相对。萌芽于北欧的特殊教育界提出的“正常化”运动。20世纪70年代后,成为特殊教育体制的同义语。并在美国等一些国家受到法律的承认。核心内容是:让残疾儿童在最少受限制的环境中受教育,依据残疾程度不同,设置各种类型的特殊教育形

18、式;制定个别教育计划。主张大多数残疾儿童尽可能在普通学校或普通班里,与健全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与健全儿童隔离开的传统教育方式,达到让特殊儿童的“支流”回归到普通教育的“主流”中。,二、特殊教育范围的扩大,三、政府的直接干预和特殊教育立法,四、特殊教育的一体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残疾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五、国际合作日益的加强,第三讲、小学特殊教育的体系和模式,一、特殊儿童的基础教育,二、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模式,(一)家庭教育模式、,(二)训练中心模式,(三)综合训练模式,(四)医疗康复模式,三、特殊儿童的学校教育模式,(一)资源教室模式,(二)特殊教育班模式,(三)特殊学校模式,第四讲、特殊教育的评

19、估,(一)、特殊教育评估的目的与类型,(二)、特殊教育评估的内容与方法,(三)、特殊教育评估的组织与实施。,第五讲、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一)、学习困难儿童的概念,(二)、学习困难儿童的鉴别与分类,1、造成学习困难的相关因素,2、测量与评估,3、学习困难儿童的分类,(三)、学习困难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四)、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1、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模式,2、学习困难儿童的教学,第六讲、情绪行为问题儿童的教育,(一)、情绪行为问题儿童的概念、分类和分布,(二)、情绪行为问题儿童的成因分析,1、生物因素,2、心理因素,3、社会因素,(三)、情绪行为问题儿童的心理特征,1、认知不协调,2、挫折感

20、强,3、心理冲突过强,4、自我意识的发展滞后,(四)、情绪行为问题儿童的鉴别与教育,(五)、情绪行为问题儿童教育的实例分析,1、一般情况,2、分析与检定,3、个别教育方案IEP,第七讲、特殊儿童的家长教育,(一)、特殊儿童的家长的心理特征,(二)、特殊儿童的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三)、家长在特殊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四)、特殊儿童家长的教育需要与教育内容,1、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渡过心理上的危机时期。,2、帮助家长了解有关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文件,3、帮助家长掌握护理、教育、训练和辅导特殊儿童的基本知识、技能技巧。,4、帮助家长组织和协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发挥家

21、庭教育的整体功能。,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与矫治,学业不良学生(俗称差生)是最令老师头疼和关注(批评和训斥),又受到轻视和忽视的一个群体。,一、学业不良的概述,1、2、3、4、,二、学业不良的类型和主要特征,三、学业不良的成因,四、学业不良的诊断,五、学业不良儿童教育的基本模式与原则,六、学业不良儿童的教学策略,七、学业不良儿童的注意和知觉加工缺陷及矫治,八、学业不良儿童的记忆和思维缺陷及矫治,九、学业不良儿童的社会问题及教育,十、小学生学业不良与教育,1、阅读困难与教育,2、拼写困难与教育,3、书面语言困难与教育,4、数学困难与教育,小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不愿意去上学,2、不肯做家

22、庭作业,3、容易泄气,不能经受压力,4、害怕考试,5、沉溺于幻想,6、做作业粗心大意,9、不能完成作业,10、不敢提问和回答问题,11、注意力涣散(伴有多动症),一、确定问题 如果怀疑孩子有问题,请专业人员作检查。排除孩子其他病的可能,贫血、甲状腺、神经系统等的问题也会导致注意力分散。了解家族病史,有些是神经系统受损或遗传。请孩子过去和现在的老师评价孩子的行为。请父母评价孩子的行为 医生在评价表中描述的一些特征可以帮助你诊断1、经常不能完成任务 2、经常上课不听讲 3、注意力涣散,不能对一件事情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4、鲁莽行事 5、快速改变活动 6、不会安排时间 7、在课堂上打断别人的讲话,不

23、能等待轮到自己。8、不能安静的做着,像一个“永动机”。,请专业人员观察孩子的表现,把孩子的行为和班级其他孩子比较。请心理医生测验。研究各种信息。最后下诊断。二、矫治措施:对于注意力涣散多动症没有治愈的办法,只能和它对抗。不要自责和责备孩子,也不要因此而原谅孩子的错误行为,要有耐心周密的计划,包括行为管教、课堂干预、自我控制训练,有些孩子还要加上药物治疗。1、改变教室环境。最好在肃静的小教室里上课,减轻视觉和听觉信号对他的注意力的分散;减轻作业量;和家长配合不断的奖励和惩罚。2、调整家庭环境。家里的规矩要明确,把家里的规矩写在显眼的地方,规定奖惩;使孩子在家里的活动有规律,订出第二天的日程安排。

24、,简化要求,每次不要要求过高,只让他完成一件事情。3、自我控制训练目光接触训练:注意力涣散的孩子有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很难做到注视讲话者,你如果能让孩子做到这一点,你会看到令人惊奇的效果,你可以通过游戏训练孩子。盯人游戏:和孩子比赛,谁注视对方的时间长,为孩子盯人的时间计时,做记录。“雷达”游戏。当孩子学会注视讲话者后,训练孩子跟踪目标。在吃饭时,可以友谊使得你一言、我一语的交谈,这样孩子必须跟踪目标才能跟踪讲话者。当孩子注意力保持的时间增加时,你要奖励他。,用“一枪打死法”增强注意力。有一个7岁的男孩,他甚至不能去自己的房间取回一件东西。因为他在路上会因为任何一项动静或东西分心,当走进房间时

25、,以忘记了来干什么,教他把看见的每一个东西用手比划成枪毙的样子。只要能把他要的东西去回来,就奖励他。教孩子保持精力集中。你和孩子玩做作业的游戏,你不断地发出声音,走来走去,如果孩子能坚持做作业就奖励。,利用计时器。教孩子订出计划目标,用计时器控制自己。这个办法能纠正孩子做事不认真和慌张的习惯。放松训练。我们再放松的情况下事情容易做得好,放松可以保持平静和注意力。自我控制训练。教孩子用自言自语的方式控制自己。可以和自己说:“我绝不走神,可以换一种方法看看。刚开始大声讲出来,以后在心里默默地提醒自己。,做个案矫治的过程,确定问题,请专家、家长、老师、医生会诊。分析原因制定矫治方案(IEP indi

26、vidual education plan)方案的实施,观察绩效。调整方案,参考书目,1、当代特殊教育导论方俊明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92、特殊教育概论朴永馨 华夏出版社 19993、特殊教育概论汤盛钦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4、课堂上的特殊儿童 教师教材 陈云英 教育科学出版社 译著 1993年5、学业不良儿童的教育与矫治 徐芬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6、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 方俊明 主编 译著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4、8 7、教子宝典解决孩子从出生到12岁中的不良行为1200种方法 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98、儿童行为障碍个案集 孟宪璋 等 译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