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粉尘和噪声危害及控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813947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9.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粉尘和噪声危害及控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职业卫生粉尘和噪声危害及控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职业卫生粉尘和噪声危害及控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职业卫生粉尘和噪声危害及控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职业卫生粉尘和噪声危害及控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粉尘和噪声危害及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粉尘和噪声危害及控制.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粉尘和噪声危害及控制,职业病防治所副主任医师 刘前,内容,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职业卫生基础知识生产性粉尘危害及控制噪声的危害及控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年月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年月日起施行。根据年月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修正。,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职业病防治法立法宗旨: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职业病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职业病

2、防治法 该法律确定的职业病防治法律关系主体有:政府卫生及相关行政部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以及承担职业卫生检测、体检和职业病诊断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单位等四方。明确了四方之间的行政和民事法律关系,并分别规定了各自的权利义务、法律地位、法律责任。,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职业病防治法 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明确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职责和义务,突出劳动者健康权益受到法律保护。,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职业病防治法 共七章九十条,分为总 则、前期预防、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

3、责任、附 则。,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用人单位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3)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用人单位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5)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6)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条 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一)享受教育培训权:依

4、法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二)享受健康服务权:依法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三)享受知情权:有权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第四十条 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四)享受卫生防护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五)享受批评、检举和控告权: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职业病防治法 第四十条 劳动者享有下列职业卫生保护权利(六)享受拒绝违章作业权:拒

5、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七)享受参与决策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职业病防治法劳动者预防职业病的四点义务:(一)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增强职业病防范意识,(二)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三)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四)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职业病危害因

6、素分类目录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一部分 化学因素(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二部分 物理因素(GBZ2.2-2007),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职业危害: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的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和伤害。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影响劳动者健康的各种危害因素的统称,其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因素;(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

7、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职业卫生基础知识,目前我国职业病共分10大类115种。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其他职业病,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职业禁忌证: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工作有关疾病

8、:与多因素相关的疾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劳动者罹患某种疾病或潜在疾病显露或原有疾病加重。尘肺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由于中长期吸入粉尘而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噪声作业:存在有损听力、有害健康或有其他危害的声音,且8h/d或40h/w噪声暴露等效声级80dB的作业。职业性噪声聋:指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渐进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是国家法定职业病。,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职业接触限值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职

9、业病特点:(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消除或减少发病。(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需达到一定的强度(浓度或剂量)才能致病,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3)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职业卫生基础知识,职业病特点:(4)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康复效果较好,但有些职业病(例如矽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综合处理,故发现愈晚,疗效愈差。(5)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从病因学上说,职业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故必须强调“预防为主”,着重抓好第一级和第二级预防。,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10、,防治职业病的“三级预防”:(1)一级预防,也叫病因预防,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的工艺、技术和材料,合理利用职业病防护设施及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减少劳动者职业接触的机会和程度,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2)二级预防,又称发病预防,通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结合环境中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以早期发现劳动者所遭受的职业危害。(3)三级预防,是对患有职业病和遭受职业伤害的劳动者进行合理的治疗和康复。,生产性粉尘危害及控制,粉尘:能够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长时间飘浮在工作场所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生产性粉尘的来源:矿山开采、凿岩、爆破、运输、隧道开凿、筑

11、路等;冶金、机械制造工业中的原材料准备、粉碎、筛分、配料等;耐火材料、玻璃、水泥、陶瓷等工业的原料加工;皮毛、纺织工业的原料处理;甚至宝石首饰加工;如果防、降尘措施不够完善,均可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环境。,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生产性粉尘危害及控制,选煤厂粉尘来源:工艺过程:煤在卸下、破碎、粉碎、筛分、转运、装车及清理过程产生煤尘;矸石在皮带转运、装仓过程中产生矽尘。煤在破碎、筛分、胶带转运处产生大量煤尘,无法对落下的煤尘进行清扫,地面煤尘二次扬尘。,生产性粉尘的分类:按性质可分为:无机粉尘 和有机粉尘。无机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石英、石棉、煤炭、矿石等)、金属性粉尘(铅、铁、系、锌等金属)

12、和人工合成无机粉尘(金刚砂、水泥、玻璃等);有机粉尘包括:动物性粉尘(皮毛、丝、骨质等)、植物性粉尘(棉、麻、甘蔗、茶、木等)和人工合成有机粉尘(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等)。多数粉尘为混合性粉尘,上述粉尘混合存在于生产环境中,以单纯一种粉尘存在的较少见。,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生产性粉尘的分类按粉尘粒径的大小可分为:非可吸入性粉尘、可吸入性粉尘及呼吸性粉尘。非吸入性粉尘 粉尘粒径大于15 m;可吸入性粉尘 粉尘粒径小于15 m。由于粉尘颗粒重力沉降作用及呼吸道的生理特点,使15m以上的粉尘颗粒在鼻腔内被阻留,15m以下的粉尘颗粒可进入上、下呼吸道。呼吸性粉尘 5m以

13、下的粉尘颗粒可进入呼吸道深部和肺泡区,对人体的危害极大。,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从卫生学的角度主要应考虑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粉尘分散度、粉尘的硬度、粉尘的溶解度、粉尘的荷电性及粉尘的爆炸性。,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粉尘的化学成分、浓度和接触时间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化学成分和浓度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严重程度。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导致纤维化粉尘中铅、锰及其化合物 有致中毒作用 粉尘中铍、铝等 有过敏、刺激作用 同一种粉尘,作业环境空气中浓度越高,暴露时间越长,对人体的危害越严重。,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粉尘分散度:指物质被粉碎的

14、程度,以粉尘粒径大小的数量或质量组成百分比来表示。前者称为粒子分散度,后者称为质量分散度,粒径或质量小的颗粒越多分散度越高。,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粉尘被吸入人体的机会及其在空气中的稳定程度与分散度有直接关系。分散度越高的粉尘,在空气中飘浮时间越长,沉降速度越慢,被机体吸入的机会也就愈多;而且分散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越易易参与理化反应,对人体的危害越大。,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粉尘分散度决定了其在呼吸道的阻留部位。一般来说,1015m粉尘粒子主要沉着于鼻咽区,510m粉尘粒子主要沉着于气管、支气管区,沉积在此处的尘粒长期慢性刺

15、激可引起慢性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小于5m的粒子可以达到呼吸道深部和肺区。,粉尘的硬度 坚硬的尘粒能引起呼吸道粘膜的机械损伤。,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粉尘的溶解度 铅、砷等有毒性粉尘可在呼吸道溶解吸收,其溶解度越高,对人体毒性越强;而面粉、糖等无毒粉尘,溶解度虽大,易被人体吸收,也易被排出体外,对人体的危害较小。石英粉尘很难溶解,可在体内持续产生危害作用。,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粉尘的荷电性及粉尘的爆炸性 荷电尘粒在呼吸道内容易被阻留。煤、面粉、糖、硫磺、铅、锌等可氧化的粉尘,在适宜的浓度条件(如煤尘35g/m3;面粉、铝、硫磺7g/m3;糖10.3g/m3)下,一旦遇到明火,电火花和放电时,

16、即会发生爆炸。,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煤尘爆炸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煤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存在能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一定浓度的氧气。一般说来,煤尘爆炸的下限浓度为3050g/m3,上限浓度为10002000g/m3。其中爆炸力最强的浓度范围为300500g/m3。,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人体对粉尘的防御和清除:对于吸入的粉尘,人体具有有效的防御和清除机制,一般认为有下列三道防线:1)鼻腔、喉、气管支气管树的阻留作用;2)呼吸道上皮粘液纤毛系统的排除作用;3)肺泡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作用。,生产性粉尘对健康影响1)呼吸系统疾病:

17、尘肺(包括矽肺、硅酸盐肺、炭尘肺、混合型尘肺、金属尘肺)。粉尘沉着症。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病变,棉尘症、变态反应性肺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粉尘性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性鼻炎、支气管哮喘。呼吸系统肿瘤。,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生产性粉尘对健康影响2)局部作用:呼吸道肥大性病变、畏缩性改变、堵塞性皮脂炎、粉刺、毛囊炎、脓皮病、角膜病、光感性皮炎。3)中毒作用:铅、砷、锰的中毒。,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1、矽肺2、煤工尘肺3、石墨尘肺4、碳黑尘肺5、石棉肺6、滑石尘肺7、水泥尘肺,8、云母尘肺9、陶工尘肺10、铝尘肺11、电焊工尘肺12、铸工尘肺13、根据尘肺病诊断标准和尘肺

18、病理诊断标准可以诊断的其他尘肺,尘肺,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影响矽肺发病的主要因素: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二氧化硅类型、粉尘浓度、分散度、接尘工龄、防护措施、接触者个体因素。,生产性粉尘的控制与防护:防尘八字方针的内容为“革、水、密、风、护、管、教、查”。,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防尘八字方针“革”即革新工艺及设备,使生产过程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是控制粉尘危害的主要途径;“水”即湿式作业,为一种既经济又简便实用的防尘措施,在生产工艺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密”即密闭尘源,“风”及通风除尘,在实际工作中,常把“密”和“风”结合起来应用,组成密闭通风除尘系统;“,生产

19、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防尘八字方针“护”即加强个人防护,包括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应用和采取措施提高人体抵抗力等;“管”即加强防尘工作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教”即加强对企业领导和职工的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防尘八字方针“查”即做好防尘工作的定期监督监测检查,内容包括:对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的检查、对防尘措施效果的监督检查、对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的定期监测检查以及对粉尘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检查。,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粉尘危害的控制原则1)法律措施:立法、执法;制定标准。2)技术措施:用技术手段消除或降低粉尘危害是最根本措施,如

20、改革工艺、革新设备;湿式作业;密闭、抽风除尘;3)卫生保健措施:健康检查(就业前和定期检查);个人防护和个人卫生。,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洗煤厂粉尘控制:1、工程技术措施2、个人防护3、卫生保健4、组织管理,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选煤厂造成粉尘污染原因:来煤含水量低(煤含水量低于6%时,煤尘飞扬严重);产尘点未安装通风除尘设施,粉尘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筛分机、破碎机密闭不严,粉尘外溢。转载点、栈桥地面和卫生死角落煤堆积,产生二次扬尘;胶带机运行不正常(密闭不严、跑偏)造成胶带落煤。,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洗煤厂粉尘检测:粉尘浓度的检测:粉尘分散度的测定:5m以下40

21、%-90%.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选煤厂:煤尘7%.矽尘 15%,防爆型呼吸性粉尘采样器,个体粉尘采样器,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煤尘(包括煤矽尘)上岗前职业禁忌证:(1)活动性肺结核病(2)慢性阻塞性肺病(3)慢性间质性肺病(4)伴肺功能损害的疾病,矽尘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同煤尘,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煤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1)职业病 a.煤工尘肺 b.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2)职业禁忌证:同上岗前,矽尘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目标疾病(1)职业病 矽肺(2)职业禁忌证 同上岗前,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煤尘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目标疾病 职业病:(1

22、)煤工尘肺(2)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检查内容 同在岗期间,矽尘离岗时职业健康检查 目标疾病 职业病:矽肺 检查内容 同在岗期间,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煤尘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随访对象 在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体检的煤尘作业劳动者和煤工尘肺患者 随访目标疾病 职业病:煤工尘肺 随访检查内容(1)体格检查(2)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必检项目 后前位X射线高千伏胸片,矽尘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随访对象 在岗期间进行定期健康体检的矽尘作业人员和矽肺患者 随访目标疾病 矽肺 随访检查内容 同煤尘,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控制,煤尘随访时间(1)接触煤尘工龄在20年(含20年)以下者,随访15年,接触煤尘工龄超过20年者,

23、随访20年,随访周期均为每5年1次;若接尘工龄在5年(含5年)以下者,且接尘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可以不随访;(2)煤工尘肺患者在离岗(包括退职)或退休后每12年进行1次医学检查。,矽尘随访时间(1)接触矽尘工龄在10年(含10年)以下者,随访15年,接触矽尘工龄超过10年者,随访21年,随访周期均为每3年1次。若接触矽尘工龄在3年(含3年)以下者,且接尘浓度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可以不随访。(2)矽肺患者在离岗(包括退职)或退休后应每年进行1次医学检查。,噪声危害和控制,噪声是一种人们不希望听到的声音,经常会影响人的情绪和健康,干扰工作、学习和正常生活,已成为社会公害之一。噪声是影响范围广泛的一种生

24、产性有害因素,在许多生产劳动过程中都有机会接触。,噪声危害和控制,声音 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的物体是声音的声源。人耳能够感受到的声音频率在2020000HZ之间,在这一频率范围的振动波称为声波。小于20HZ的声波为次声波,大于20000HZ的声波为超声波。,噪声危害和控制,噪声 从卫生学的角度讲,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称为噪声。噪声是声音的一种。生产性噪声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噪声危害和控制,按来源,生产性噪声可以分为:1)机械性噪声: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而产生,如冲压、打磨、织布等,最常见。2)流体动力学性噪声:气体压力或

25、体积的突然变化而产生,如空气的压缩或释放发出的声音。3)电磁性噪声:如变压器。,噪声危害和控制,洗煤厂噪声 主要存在于破碎、筛分、泵房、浮选、过滤等工序,主要以中低频稳态机械系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为主。,噪声危害和控制,按照噪声随时间的分布情况,生产性噪声可分为:(1)连续性噪声。连续性噪声可分为稳态噪声和非稳态噪声。随时间变化,声压波动小于3dB的称为稳态噪声,否则即为非稳态噪声。(2)间断噪声。间断噪声又称为脉冲噪声,即声音持续时间小于0.5秒,间隔时间大于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大于40dB的噪声。,噪声危害和控制,对于稳态噪声,根据频率的特性可分为 低频噪声:主频率300Hz 中频噪声:主

26、频率 300Hz 800Hz 高频噪声:主频率 800Hz,噪声危害和控制,115分贝:震动落砂机,砂轮机等110分贝:球磨机,鼓风机等105分贝:大汽锤等(400千克以上)100分贝:大冲床等80100分贝:研磨机、拉丝机、混料机、车床、空气压缩机、织布机、卷扬机、小冲床、小汽锤等。,噪声危害和控制,80分贝:公共汽车上70分贝:繁华街上60分贝:普通说话4050分贝:安静房间30 分贝:轻声耳语10 20分贝:农村静夜,噪声危害和控制,噪声危害和控制,生产性噪声通常具备的特征:(2)高频占比例较大:高频音危害大于中、低频音。(3)持续时间长:作业工人每个工作日持续接触强噪声时间长达数小时。

27、(4)其他因素联合作用:振动、高温、毒物的联合作用。,噪声危害和控制,声强(sound intensity)用能量大小 表示声音的强弱称为声强。单位:瓦/米2(W/m2)听阈:以1000Hz声音为例,正常年青人刚刚 能引起音响感觉的、最低可听到的声音 强 度。单位:10-12 W/m2 痛阈:产生痛感时的声音强度。1 W/m2 听阈和痛阈之间相差10-12 倍。,噪声危害和控制,声强级(sound intensity level)用对数来表示声强的等级。I0:听阈声强=10-12 W/m2(基准值,0dB)I:被测声强(W/m2)LI:声强级 LI=I/I0 贝尔(bell)LI=10I/I0

28、 分贝(decibel,dB)*听阈-痛阈相差120 dB*被测声音强度增加1倍,声强级增加3 dB。,噪声危害和控制,声压(sound pressure)由于声波振动对介质产生的压力称为声压,单位为帕(Pa)或牛顿/米2(N/m2)听阈声压:正常人耳刚能引起音响觉 的声压,210-5 N/m2 痛阈声压:20 N/m2 听阈声压和痛阈声压之间相差10-6倍。听阈声压和痛阈声压之间相差120(dB),噪声危害和控制,声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Lp=20lgP/P0 Lp:声压级(dB)P:被测声压(N/m2)P0:基准声压(210-5 N/m2)*听阈-痛阈相差120

29、dB 声级计:用来测量声压级的一种仪器,噪声危害和控制,声级:使用频率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频率计权网络:A,B,C,D A计权网络:A声级,dB(A)A计权网络对低率频段有较大幅度的衰减,对高率频段不衰减,与人耳对高频音敏感、对低频音不敏感的感音特性相似。职业接触限值:以A声级表示,噪声危害和控制,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生产性噪声对人体听觉系统能够造成影响1)暂时性听阈位移:听觉疲劳,听觉适应;2)永久性听阈位移:听力损失,噪声性耳聋;3)爆震性耳聋。,噪声危害和控制,噪声性耳聋的早期临床特征是高频段听力下降,患者主观无耳聋感觉。,噪声危害和控制,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非听觉系统的影响

30、(非听觉效应)神经系统头痛、头晕及睡眠障碍等神衰综合症心血管系统心率、血压不稳、心电图异常消化系统胃肠功能,消化能力内分泌、免疫、消化系统及代谢的影响对生殖功能及胚胎发育的影响,噪声危害和控制,心理效应厌烦、干扰睡眠、妨碍语言收听、降低工作效率等烦恼度分级 安静、引人注意、有点干扰、讨厌、非常讨厌、不能容忍烦恼度相关因素响度;音调;强度起伏;脉冲上升时间;方向;个人经历和敏感度;影响工作效率对复杂工作比简单工作影响大;稳定而无特殊“含义”的噪声,如果小于90dB(A),则影响不大;无规律的突发噪声,即使小于50dB(A),也可能干扰工作;2000Hz以上的高频噪声干扰更大一些;首先影响工作质量

31、,其次影响工作速率/质量。,噪声危害和控制,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1)噪声的强度和频谱特性:一般来说,噪声强度大、频率高则危害大;2)接触时间和接触方式:同样的噪声,接触时间越长对人体影响越大,噪声性耳聋的发生率与工龄有密切关系,缩短接触时间可以减轻噪声的危害;3)噪声的性质:脉冲噪声比稳态噪声危害大,如果噪声声级相同,接触脉冲噪声的工人耳聋、高血压及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功能等异常改变的检出率均较接触稳态噪声的工人高;,噪声危害和控制,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4)其他有害因素共同存在:振动、高温、寒冷或有毒物质共同存在时,加大噪声的不良作用,对听觉器官和心血管系统方面的影响更为明显;5)机体的健

32、康状况和个人的敏感性:在同样条件下,对噪声敏感的个体或有病的人,特别是患有耳病者会加重噪声的危害程度。有无防护设备和是否正确使用也与噪声危害有直接关系。,噪声危害和控制,噪声职业接触限值的意义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劳动者不引起听力损伤等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噪声危害和控制,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8h,稳态噪声限值为85dB(A),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的限值为85dB(A)。每周工作5天,每天工作时间不等于8h需计算8h等效声级,每周工作天数不是5天需计算40h等效声级,限值为85dB(A)。,噪声危害和控制,噪声危害和控制,防治噪声危害的措施1)控制噪声源;2)控制

33、噪声的传播;3)制订工业企业卫生标准;4)加强个体防护;5)进行健康监护;80dB 6)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噪声危害和控制,噪声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 目标疾病 职业禁忌证:(1)各种原因引起永久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500Hz、1000Hz和2000Hz中任一频率的纯音气导听阈25dBHL)(2)中度以上传导性耳聋(3)双耳高频(3000Hz,4000Hz,6000Hz)平均听阈40dB(4)期和高血压(5)器质性心脏病,噪声危害和控制,噪声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1)职业病 职业性听力损伤(见GBZ49)(2)职业禁忌证 噪声易感者(噪声环境下工作1年,双耳3000Hz、4000Hz、6000Hz中任意频率听力损失65dBHL)健康检查周期 1年,噪声测量仪器,AWA(爱华)6270+ABC系列噪声分析仪,噪声测量仪器,噪声测量仪器,美国NP-DL型(QUEST)噪声剂量计,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